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立医院绩效薪酬分配体系改革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卫琴 顾琴华 王之洁 《智慧健康》 2018年第1期3-4,共2页
为了适应新医改政策,推进公立医院薪酬改革的关键环节,医院在推进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医院绩效考核、薪酬分配体系进行结构调整及流程改进,将改革进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运用管理工具进行信息化管控。本文探讨绩效考核的评价机制、薪酬... 为了适应新医改政策,推进公立医院薪酬改革的关键环节,医院在推进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医院绩效考核、薪酬分配体系进行结构调整及流程改进,将改革进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运用管理工具进行信息化管控。本文探讨绩效考核的评价机制、薪酬结构的合理设定、薪酬水平的合理确定、薪酬分配的监管机制,为推进公立医院绩效、薪酬分配制度改革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评价 薪酬分配 公立医院
下载PDF
US-FNAC联合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效能的影响
2
作者 潘兰芬 于海源 顾婷婷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US-FNAC)联合BRAFV600E基因检测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160例甲状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均行甲状腺US-FNAC检查及...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US-FNAC)联合BRAFV600E基因检测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160例甲状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均行甲状腺US-FNAC检查及BRAFV600E基因检测,并进行术后组织病理结果对比。依据Bethesda报告系统对甲状腺结节进行分类,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BRAFV600E基因突变情况,分析上述两者方法分别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160例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患者中,US-FNAC结果显示22例为良性,20例为意义不明确的细胞非典型病变,118例为可疑乳头状癌细胞,US-FNAC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9.11%、75.00%、94.29%,阳性预测值为94.07%,阴性预测值为95.45%;112例发生BRAFV600E基因突变,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9.29%、92.86%、90.00%,阳性预测值为98.04%,阴性预测值为68.42%。US-FNAC联合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00%、67.86%、93.57%,阳性预测值为92.56%,阴性预测值为100.00%。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对比,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可鉴别诊断出US-FNAC结果中20例意义不明确的细胞非典型病变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S-FNAC联合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可提高术前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灵敏度,尤其是对于US-FNAC诊断为意义不明确的细胞非典型病变病例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 甲状腺乳头状癌 BRAFV600E基因突变 诊断效能
下载PDF
诱导期血液透析访视在血透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朱丽 张金霞 +1 位作者 丁晓仙 陈琴珍 《西南军医》 2017年第6期578-581,共4页
目的探讨诱导期血液透析访视在血透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0例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采用血液透析访视护理对患者进行规范化的... 目的探讨诱导期血液透析访视在血透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0例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采用血液透析访视护理对患者进行规范化的透析前访视,透析中精细化护理、透析后回访与评价。观察两组相关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相关透析知识掌握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SAS评分、SDS评分等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诱导期透析患者进行规范化的透析访视,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掌握透析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有利血透室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诱导期访视 血透室 优质护理
下载PDF
基于二元疾病管理理论的老年肺癌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方案的实施 被引量:19
4
作者 聂奕轩 宋娟 +1 位作者 谢砚辞 金学勤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0-24,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二元应对理论的老年肺癌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肿瘤科收治的71例老年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二元疾病管理理论的出院准备服务方案。使用出院准备... 目的 探讨基于二元应对理论的老年肺癌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肿瘤科收治的71例老年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二元疾病管理理论的出院准备服务方案。使用出院准备度量表、二元应对量表及癌症照顾者综合需求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出院准备度、患者及其照顾者支持应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照顾者综合需求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老年肺癌患者及照顾者实施基于二元疾病管理理论的出院准备服务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及支持应对水平,满足照顾者综合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肺癌 照顾者 二元应对 出院准备度 支持应对 疾病管理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联合抗体在浆膜腔积液中的诊断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顾婷婷 王倩 徐松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15期2544-2548,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联合抗体在浆膜腔积液中鉴别增生性间皮细胞和转移性腺癌细胞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2020年该院病理科收集的有增生性间皮细胞及腺癌细胞的浆膜腔积液标本208例,采用细胞石蜡技术并进一步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联合抗体在浆膜腔积液中鉴别增生性间皮细胞和转移性腺癌细胞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2020年该院病理科收集的有增生性间皮细胞及腺癌细胞的浆膜腔积液标本208例,采用细胞石蜡技术并进一步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方法检测特异性抗体CEA、MOC-31、Ber-Ep4、CK5/6、WT1、Calretinin的表达水平。选取的恶性浆膜腔积液病例均经常规细胞学检出恶性肿瘤细胞,且细胞学诊断均与临床诊断或原发灶组织病理学诊断相符。其中转移性腺癌135例,反应性增生间皮细胞71例,间皮瘤2例。结果间皮细胞与腺癌细胞本身有质的区别,但在细胞学诊断中增生性间皮细胞与腺癌细胞单从形态上常难以分辨。增生性间皮细胞CEA、MOC-31、Ber-Ep4、CK5/6、Calretinin、WT1的表达水平与腺癌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细胞石蜡技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联合抗体检测对鉴别浆膜腔积液中增生性间皮细胞与转移性腺癌细胞有极大帮助,在细胞病理学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抗体 浆膜腔积液 病理诊断
下载PDF
非甾体抗炎药相关胃溃疡的预防及治疗 被引量:2
6
作者 夏成凯 吴晓阳 《生命的化学》 CAS 2023年第8期1202-1207,共6页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在临床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主要是胃溃疡的发生。临床使用NSAIDs的医师应了解综合防治非甾体抗炎药相关胃溃疡的方法,包括饮食、生活习惯调整、及时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在临床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主要是胃溃疡的发生。临床使用NSAIDs的医师应了解综合防治非甾体抗炎药相关胃溃疡的方法,包括饮食、生活习惯调整、及时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宣教、根据个体危险因素个体化选择用药方案同时进行功能监测。药物而非侵入性操作或手术是主要防治选择。目前,抗溃疡药物主要有抑酸剂、黏膜保护剂、前列腺素类似物等,具体配伍选择及剂量国内尚无权威指南。为全面了解NSAIDs相关胃溃疡的发生情况,本文拟从NSAIDs服用者发生消化性溃疡和黏膜损伤的因素和机制、NSAIDs相关胃溃疡的预防、相关药物的治疗、NSAIDs的应用现状及后期的展望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药 胃溃疡 预防 治疗
原文传递
渐进式缺血后适应对PPCI术后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莫雁飞 王沣 +4 位作者 刘磊 吴冰颖 王俊锋 许浩军 于宗良 《医学信息》 2021年第20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时应用渐进式缺血后适应(IPostC)对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20年6月在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及南京市中医院浦口分院/浦口区中医院心... 目的观察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时应用渐进式缺血后适应(IPostC)对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20年6月在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及南京市中医院浦口分院/浦口区中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65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PostC组(21例)、渐进式IPostC组(23例)及常规组(21例)。观察各组TIMI血流分级、抬高的ST段回落幅度总和百分比(Sum-STR)、TIMI心肌灌注帧数计算(TMPFC),比较计算各组CK-MB峰值、评价术后心脏功能。结果IPostC组和渐进IPostC组Sum-STR、TIMI 0~1级血流发生率、TIMI 3级血流比率、TMPFC值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渐进式IPostC组优于IPostC组;三组TIMI 2级血流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三组LVEF、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IPostC组和渐进IPostC组LVEF均高于常规组(P<0.05),其中渐进式IPostC组LVEF提高更为明显;IPostC组和渐进IPostC组CK-MB峰值明显较常规组低(P<0.05);随访至3个月,渐进IPostC组MACEs发生率最低,总死亡率4.61%,各组均无大出血事件发生。结论渐进式IPostC能够更有效降低患者PPCI术中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发生、改善左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式缺血后适应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微循环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