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淋巴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及血液学指标检测 被引量:15
1
作者 傅爱林 沈刚 +1 位作者 汪小葛 沈文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26-230,共5页
目的:了解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临床特点及血液学指标变化情况,为预防和治疗ML合并VTE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4年4月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 目的:了解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临床特点及血液学指标变化情况,为预防和治疗ML合并VTE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4年4月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收治的65例ML合并VTE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等血栓相关血液学指标。结果:ML合并VTE患者男女比例为2.61:1,主要集中于较晚期的患者,81.54%病例为ⅢB~Ⅳ期。66.15%(43例)在ML确诊后发现。55例(84.62%)并发深静肿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7例(10.77%)并发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仅3例(4.62%)同时并发DVT和PE。上肢和颈部静脉为DVT的最常见发生部位,占67.27%(37例)。ML合并DVT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胀痛和皮温升高,而PE患者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和晕厥。55例DVT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49.09%(27例),而PE患者仅为14.29%(1例)。与单独ML患者相比,ML合并VTE患者血小板聚集、D-dimer、血液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刚性指数均明显升高,而APTT、血沉、变形指数和血平均流速明显降低。结论:ML合并VTE多为DVT,好发于男性,且集中于晚期患者,上肢和颈部静脉为好发部位,患者血液学指标向"易栓状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静脉血栓栓塞 临床特征 血液学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及其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转铁蛋白受体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傅爱林 沈文香 汪小葛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76-80,146,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性贫血(CRA)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sEPO)及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的测定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联合铁剂治疗CRA中的指导意义。方法根据治疗前sEPO水平分成A组(sEPO≤200 mU/mL)和B组(sEPO...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性贫血(CRA)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sEPO)及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的测定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联合铁剂治疗CRA中的指导意义。方法根据治疗前sEPO水平分成A组(sEPO≤200 mU/mL)和B组(sEPO>200 mU/mL)、治疗前骨髓可染铁检查分成缺铁组和不缺铁组。分别采用ELISA双抗体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sTfR、sEPO水平。入组病例全部予以rHuEPO治疗,缺铁组联合铁剂补充并进行疗效观察和结果分析。结果A、B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P<0.01;B组:P<0.05)。A组患者变化幅度较B组大,但变化幅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A缺铁亚组中联合治疗后4周时Hb、HCT有所升高,sTfR水平呈下降趋势,但3项指标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铁储备的增加,治疗8周后各指标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HuEPO单独或联合铁剂治疗CRA疗效确切;治疗前CRA缺铁组、单纯缺铁性贫血(IDA)组sTfR水平明显高于CRA不缺铁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TfR水平测定与骨髓可染铁检查在诊断铁缺乏方面具有一致性;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sEPO水平与Hb值之间两者呈负相关(P<0.01,r=-0.8632);同时发现sTfR水平也随Hb值提升而下降,但仅缺铁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呈负相关(P<0.05,r=-0.6413)。CRA患者的sEPO与sTfR水平之间无显著相关(P>0.05,r=0.2913),亚组分析同样也显示无相关性。结论联合检测sEPO和sTfR在CRA患者诊断和鉴别诊断贫血病因中可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以指导贫血的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性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下载PDF
血液肿瘤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傅爱林 刘成印 +1 位作者 沈刚 沈文香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89-93,共5页
目的分析血液肿瘤患者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特点,探讨发生BS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血液肿瘤住院患者344例,抽取患者8~10ml外周静脉血进行病原菌培养,应用多因... 目的分析血液肿瘤患者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特点,探讨发生BS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血液肿瘤住院患者344例,抽取患者8~10ml外周静脉血进行病原菌培养,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血培养阳性的危险因素。结果107例发生BSI的血液肿瘤患者血液样本共分离出11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61株(54.47%),革兰阳性菌36株(32.14%),真菌15株(13.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95%CI)=3.63(1.10~10.02)];有侵入性操作[OR(95%CI)=2.12(1.12~11.14)];粒细胞缺乏≥7d[OR(95%CI)=2.45(1.14~9.85)]和有其他部位感染[OR(95%CI)=1.75(1.21~12.24)]是血液肿瘤患者发生BSI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液肿瘤患者BSI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病原菌耐药情况不容忽视。应从年龄、侵入性操作、粒细胞缺乏以及其他部位感染等方面来预防血液肿瘤患者发生B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疾病 血流感染 病原菌 抗生素 耐药性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脑梗塞一例报告 被引量:5
4
作者 傅爱林 丁江华 伍世礼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4年第1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慢性 特发性 脑梗塞
下载PDF
扁桃体髓细胞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5
作者 傅爱林 沈文香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428-429,共2页
髓细胞肉瘤(MS)是一种少见的髓细胞系恶性肿瘤的特殊表现形式,是由髓系起源的幼稚细胞组成的髓外局限性肿瘤[1]。可与急性或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等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先后或同时发生,先于骨髓异... 髓细胞肉瘤(MS)是一种少见的髓细胞系恶性肿瘤的特殊表现形式,是由髓系起源的幼稚细胞组成的髓外局限性肿瘤[1]。可与急性或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等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先后或同时发生,先于骨髓异常发生者称为非白血病性M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 髓细胞肉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沈文香 陈敏斌 沈刚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553-555,564,共4页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肺癌患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病例自身对照研究,对第一个周期(对照组)化疗后血小板(PLT)≤50×109/L的18例肺癌患者,在下一周期(治疗组)所有患者接受5次rh...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肺癌患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病例自身对照研究,对第一个周期(对照组)化疗后血小板(PLT)≤50×109/L的18例肺癌患者,在下一周期(治疗组)所有患者接受5次rhTPO 15,000u皮下注射(SC),三次化疗前(第-3、-2、-1天),两次化疗后(第1、8天),两个周期化疗方案均为吉西他滨1.0g/m2第1、8天+顺铂75m/m2第1天,监测两研究组血小板计数变化及毒副反应.结果 在化疗后3、6、9、12、15、18、21天,治疗组平均血小板计数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化疗后血小板最低时间分别出现在第15天和第12天,最低值分别为(56±13.0)×109/L和(33.8±14.0)×109/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有4例患者输注血小板,而治疗组无一例.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通过合理的rhTP0使用方法(三次化疗前,两次化疗后)可以明显地降低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0) 化疗 血小板减少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细胞Fas抗原表达与T淋巴细胞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傅爱林 伍世礼 玄风华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 研究造血细胞凋亡与T淋巴细胞免疫在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Aplasticanemia ,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两者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4 0例AA患者和 15例非血液、免疫系统疾病对照者骨髓单个核细胞 (BMMNC)的总CD3 4 + 、CD... 目的 研究造血细胞凋亡与T淋巴细胞免疫在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Aplasticanemia ,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两者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4 0例AA患者和 15例非血液、免疫系统疾病对照者骨髓单个核细胞 (BMMNC)的总CD3 4 + 、CD3 4 + Fas+ 、CD3 4 + Fas-、CD4+ 、CD8+ 、CD3 + 、CD3 + CD2 5+ 标记值。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 ,AA组总CD3 4 + 细胞 %明显减少而其Fas表达率 (以占总CD3 4 + 细胞 %为计 )明显增高。 (2 )AA组CD3 4 + 细胞 %数与其Fas抗原表达率无明显负相关。 (3)AA组T细胞 %明显增多 ,且以CD8+ 细胞和CD3 + CD2 5+ 细胞增多为主。 (4 )AA组CD3 4 + 细胞 %数与其T细胞活化状态无显著负相关。 (5 )AA组CD3 4 + 细胞Fas表达率与其T细胞活化状态无显著正相关。结论 AA骨髓存在着造血细胞数量减少和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功能的异常 ,造血细胞数量减少还可能与Fas以外途径诱导的凋亡过度有关。骨髓造血细胞凋亡过度可能有活化T淋巴细胞免疫以外的途径诱导Fas途径或活化T淋巴细胞可以通过Fas之外的途径诱导造血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细胞 FAS抗原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T-VE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8
作者 傅爱林 徐海源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7年第4期24-25,共2页
目的:评估T-VE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临床分析T-VAD方案治疗的21例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初治多发性骨髓瘤12例中5例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2例进步(Ⅰ),1例未缓解(NR),1例退出观察。9例复发... 目的:评估T-VE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临床分析T-VAD方案治疗的21例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初治多发性骨髓瘤12例中5例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2例进步(Ⅰ),1例未缓解(NR),1例退出观察。9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中2例CR,2例获得PR,2例为Ⅰ,3例NR,总有效率为76%。副反应:15例乏力、嗜睡,13例便秘,5例恶心、食欲减退,2例四肢感觉异常,2例有头晕,2例有水肿,1例出现肺栓塞,1例心动过缓。结论:T-VE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无论初治还是难治疗效好且方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药物疗法 联合 沙利度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