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损伤控制性外科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奚剑波 谭玉林 +4 位作者 严国度 法镇中 耿宏 张伟元 闵震宇 《医学研究杂志》 2010年第12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在门静脉高压症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急诊和择期手术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48例,急诊手术15例,择期手术33例,手术方式为断流术34例、分流...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在门静脉高压症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急诊和择期手术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48例,急诊手术15例,择期手术33例,手术方式为断流术34例、分流术4例、断流和分流联合手术10例。结果所有病例均经DCS治疗,14例(29.2%)发生并发症,其中术后腹腔出血2例、切口感染3例,肝性脑病3例,门静脉血栓3例,胸腔积液6例,其中死亡2例(4.2%)。随访3年内未有再出血患者。结论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在损伤控制理念的指导下行充分的术前准备、适宜的手术治疗方式以及术后处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性外科 门静脉高压症 手术
下载PDF
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奚栋 孙亚伟 +2 位作者 徐学忠 杜建国 金雷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36期7651-7652,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例甲状旁腺腺瘤患者,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外科治疗进行总结。结果:6例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3例,表现为肾型的1例,以全身性骨痛和(或)病理性骨折为...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腺瘤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例甲状旁腺腺瘤患者,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外科治疗进行总结。结果:6例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3例,表现为肾型的1例,以全身性骨痛和(或)病理性骨折为首发症状的3例,胆总管结石1例,发现颈部肿块的1例。术前检测血钙高、血磷低,甲状旁腺素(PTH)升高,行骨扫描和(或)X线片示骨质疏松和普遍脱钙,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T检查或99mTc-MIBI扫描,考虑甲状旁腺肿瘤,予手术切除,术中冰冻切片示甲状旁腺腺瘤,血钙、血磷、PTH恢复正常,术前症状好转或消失,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甲状旁腺腺瘤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复杂,结合实验室检查血钙、血磷、PTH等,以及多普勒超声、CT、99mTc-MIBI显像,可明确诊断。手术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腺瘤 血钙 血磷 甲状旁腺素 手术治疗
下载PDF
VEGF-C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3
作者 张良良 单国平 +2 位作者 陈超 卞晓星 徐逸昕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胃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腺癌及癌旁组织中VEGF-C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胃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腺癌及癌旁组织中VEGF-C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VEGF-C蛋白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92%和36.62%(P<0.05);在直径<5 cm和≥5 cm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91%和92.00%(P<0.05);在T_(1)/T_(2)和T_(3)/T_(4)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37%和95.45%(P<0.05);在N_(0)、N_(1)、N_(2)、N_(3)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94%、90.00%、100.00%、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与年龄、性别无相关性(P>0.05);VEGF-C蛋白的表达影响患者的生存期。结论:VEGF-C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肿瘤的生长、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腹腔镜脾切除术中不同脾蒂离断法的选择与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汤建军 孙姚承 +4 位作者 法镇中 张伟元 闵震宇 吴杰 奚剑波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62-466,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中二级脾蒂离断法(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by secondary pedicledivision,LSSP)和一级脾蒂离断法即直线切割器离断(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by Endo-GIA division,LSED)的选择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中二级脾蒂离断法(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by secondary pedicledivision,LSSP)和一级脾蒂离断法即直线切割器离断(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by Endo-GIA division,LSED)的选择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2013年3月至2017年12月31例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LSSP组12例,LSSD组19例。结果 31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LSSP组的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平均排气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00%、(101.6±21.4)mL、(134.1±25.9)min、(28.2±2.5)h、(35.5±3.4)h、(2.9±0.7)d、25.00%和(10.2±0.5)d,与LSED组100%、(98.9±24.6)mL、(123.8±27.1)min、(30.3±2.2)h、(36.4±2.7)h、(3.1±0.6)d、26.32%和(10.5±0.4)d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LSSP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费用分别为16.67%、(35 821.6±621.3)元,与LSED组的36.84%、(42 715.9±714.6)元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LSSP较LSED具有手术费用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但操作过程相对复杂,技术要求高,需要手术者有较丰富的经验。因此针对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患者,术前、术中要进行要正确评估,结合脾脏大小、脾门血管情况,手术者经验、擅长或偏好的手术方式,患者需求意愿和医院配置等多因素综合分析,手术过程中灵活选择不同脾蒂离断法,尽可能为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脾切除 脾蒂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高龄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奚剑波 孙姚承 +2 位作者 法镇中 严国度 汤建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4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在80岁以上高龄直肠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80岁以上高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42例与开腹组36例。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在80岁以上高龄直肠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80岁以上高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42例与开腹组36例。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镇痛药应用例数、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口大小均显著优于开腹组(P <0. 05)。2组住院费用、肿瘤直径、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转移数目无显著差异(P> 0. 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 4%,显著低于开腹组的58. 3%(P <0. 05)。结论对于高龄直肠癌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腹腔镜 直肠癌 镇痛药 并发症
下载PDF
胃间质瘤26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谭玉林 严国度 +3 位作者 法镇中 耿宏 张伟元 闵震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36-539,共4页
背景与目的: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是起源于间叶组织的肿瘤,胃是消化道间质瘤的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以往外科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手段,随着酪氨酸激酶受体CD117在肿瘤中的表达的发现,胃间质瘤的诊治出现了重大的进展。本研究... 背景与目的: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是起源于间叶组织的肿瘤,胃是消化道间质瘤的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以往外科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手段,随着酪氨酸激酶受体CD117在肿瘤中的表达的发现,胃间质瘤的诊治出现了重大的进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6例胃间质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胃间质瘤的病理特点、治疗方式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本院普外科收治的26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3例术后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剂量为400mg/d。分析全部病例的临床病理结果及随访资料。结果:全部患者肿瘤切除率100%,发现肝转移3例,一并手术切除转移灶。复发转移6例,其中低度危险组1例,中度危险组1例,高度危险组4例。肿瘤大小从2~15cm(中位数5.5cm)。术后病理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D117阳性24例(92.3%)、CD34阳性21例(80.8%),Vimentin阳性25例(96.2%)。术后3例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6个月以上,1例目前无瘤生存,1例肝脏带瘤生存,1例6个月后死亡。本组随访时间4~36个月,术后失访4例(15.3%),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全组病例1、3生存率分别为96.2%和84.6%。结论:肿瘤大小、核分裂相、免疫组织化学指标是判断胃间质瘤预后的重要指标,发生转移者预后差。手术仍是胃间质瘤的首选方式,靶向治疗可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间质瘤 外科手术 预后
下载PDF
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史卫海 戎亚雄 +2 位作者 姜丹乾 徐学忠 孙亚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368-369,共2页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4月~2007年4月,对364例急、慢性胆囊良性疾病行三孔法LC。结果均痊愈出院,三孔法LC完成357例,成功率98%。7例因胆囊萎缩、三角区冰冻样变化,致使...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4月~2007年4月,对364例急、慢性胆囊良性疾病行三孔法LC。结果均痊愈出院,三孔法LC完成357例,成功率98%。7例因胆囊萎缩、三角区冰冻样变化,致使显露及解剖困难,转为四孔法完成。平均手术时间55min(30~80min)。全组无胆管损伤、胆漏、出血等严重并发症。250例三孔法LC术后随访1~13个月,平均5个月,无胆管狭窄及残余小胆囊,无胆总管残余结石。结论在熟练掌握四孔法LC的基础上,采用正确的手术操作方法,开展三孔法LC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三孔法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经腹会阴直肠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对比:基于倾向性匹配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徐逸昕 奚诚 +1 位作者 叶年源 王一波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351-355,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腹腔镜与开腹经腹会阴直肠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各项临床病理结果来分析两种术式的优劣。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普外科行APR的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用... 目的:通过对比腹腔镜与开腹经腹会阴直肠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各项临床病理结果来分析两种术式的优劣。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普外科行APR的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用倾向性匹配分析方法来消除接受腹腔镜手术以及开腹手术治疗患者的一般情况差异。对比分析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血液、病理检查结果与生存情况。结果:共有158例患者入组(腹腔镜组84例,开腹组74例)。经过排除标准筛选后剩余139例。倾向性匹配分析(1∶1)后每组各有49例,并且两组之间术前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差异。相比开腹组,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后血红蛋白、白蛋白含量较高,术后腹腔感染、切口感染比例更低,术后并发症严重程度更轻,恢复经口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更短,但住院费用较高(P均<0. 05)。两组患者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754,95%CI:0. 467~2. 864)。结论:在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时,两种手术方式的远期疗效相近,但腹腔镜手术的近期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 经腹会阴直肠切除术 疗效 倾向性匹配分析
下载PDF
老年人阑尾炎行腹腔镜与开腹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王一波 孙亚伟 +2 位作者 薛文波 奚诚 谭玉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04-1705,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OA)对于老年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45例老年阑尾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组)与48例行...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OA)对于老年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45例老年阑尾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组)与48例行开腹阑尾切除术(OA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参数方面的差异。结果:性别、年龄以及术前存在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病理类型,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LA组与OA组比较在术后排气时间[(20.8±7.6)h vs.(35.2±5.9)h,P=0.001]、住院时间[(3.7±1.9)d vs.(7.5±2.2)d,P=0.001]、术后镇痛剂使用率(5/45 vs.14/48,P=0.001)、并发症发生率(4/45 vs.17/45,P=0.0167)和伤口感染(1/45 vs.8/48,P=0.031)均显著降低。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老年患者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阑尾炎 老年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老年直肠癌的临床特征及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徐逸昕 王一波 +1 位作者 丁蔚 谭玉林 《安徽医学》 2017年第11期1448-145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普外科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行直肠癌根治术的272例老年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普通组(65~74岁)146例,高龄组...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普外科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行直肠癌根治术的272例老年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普通组(65~74岁)146例,高龄组(≥75岁)126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及术后并发症。应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法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与普通组相比,高龄组的麻醉风险评分(ASA)和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评分更高,输血以及既往腹部手术史更多。术前合并症中,高龄组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贫血和消化性溃疡更多、营养情况更差。高龄组的术后伤口感染、肺部感染、尿潴留和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普通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ASA评分、CCI评分、贫血、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高血压和COPD可能与患者术后并发症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CI评分(OR=8.140,P=0.000)和贫血(OR=2.424,P=0.013)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OR=0.225,P=0.000)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随着年龄上升,直肠癌患者术前合并症增加、营养状况变差,进而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加。CCI评分和贫血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老年 临床特征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预防吻合口漏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蒋继文 戎亚雄 +2 位作者 单国平 陈飞 冯舒 《中国医药》 2019年第12期1847-185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吻合口漏的相关因素,分析预防吻合口漏的保护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1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引起吻合口漏的相关因素和保护因素进行单...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吻合口漏的相关因素,分析预防吻合口漏的保护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1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引起吻合口漏的相关因素和保护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99例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出现8例吻合口漏(4.0%).出现吻合口漏的时间3~11d;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6例再次手术横结肠造口,5例治愈,1例死亡,死于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住院时间1~3个月.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保留左结肠动脉和预置肛管引流是预防吻合口漏的保护因素(均P<0.05),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7 cm是引起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保留左结肠动脉和预置肛管引流是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吻合口漏的重要保护因素,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保肛术后应警惕吻合口漏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 吻合口漏 保护因素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薛文波 王一波 +3 位作者 丁蔚 徐学忠 孙亚伟 谭玉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9期172-173,共2页
目前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方法仍是手术,手术根治原则是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有技术优势,如切口小、伤口感染率低、患者住院时间短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26例直肠癌前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根治性 近期效果
下载PDF
老年散发性结直肠癌中hMLH1、hMSH2、hMSH6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良良 宋蒨 +2 位作者 石红建 任景丽 卞晓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26-1431,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Ⅱ-Ⅲ期散发性结直肠癌(SCC)中错配修复蛋白(MMR)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SCC术后石蜡标本23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中h MLH1、h MSH2、h MSH6的表达情况,分析老年SCC患者MMR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 目的探讨老年Ⅱ-Ⅲ期散发性结直肠癌(SCC)中错配修复蛋白(MMR)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SCC术后石蜡标本23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中h MLH1、h MSH2、h MSH6的表达情况,分析老年SCC患者MMR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老年组、非老年组MMR蛋白表达缺失率分别为17.71%(26/152)、26.25%(21/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0)。对于老年散发性结直肠癌患者,MMR阴性表达在分期、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非老年SCC患者,MMR阴性表达在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老年SCC患者,MMR缺失组、正常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4.62%(22/26)、56.35%(71/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01,P=0.003)。对于非老年SCC患者,MMR缺失组、正常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0.95%(17/21)、49.15%(2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91,P=0.008)。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MMR状态是影响老年SCC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老年SCC患者MMR表达缺失多见于Ⅱ期、高分化、肿瘤直径≥5 cm的患者,更难发生淋巴结转移;MMR状态为影响老年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MMR表达缺失组较MMR正常组预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配修复蛋白 结直肠癌 老年 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96例治疗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薛文波 王一波 +3 位作者 丁蔚 徐学忠 孙亚伟 谭玉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4期117-118,共2页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是中国最常见的急性胰腺炎类型,约占中国急性胰腺炎的75%,如不积极治疗易发展为急性重症胰腺炎。本研究对本院2007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6例急性胆源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手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临...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是中国最常见的急性胰腺炎类型,约占中国急性胰腺炎的75%,如不积极治疗易发展为急性重症胰腺炎。本研究对本院2007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6例急性胆源胰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手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外科手术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发生与平均住院时间延长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逸昕 谭玉林 +2 位作者 王一波 丁蔚 徐学忠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7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发生与平均住院时间延长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收集1 693例行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发生术后并发症患者为220例。以中位住院时间为截点,选取住院时间≥6 d的定义为住院时间延...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发生与平均住院时间延长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收集1 693例行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发生术后并发症患者为220例。以中位住院时间为截点,选取住院时间≥6 d的定义为住院时间延长组(626例),<6 d定义为非住院时间延长组(1 067例)。分析性别、年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手术方式、炎症严重程度对术后并发症及平均住院时间之间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预防性抗生素、手术方式、炎症严重程度是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c2=47.939,7.191,33.031,P<0.05);年龄、手术方式、炎症严重程度是平均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c2=41.443,26.847,29.944,P<0.05)。多因素结果分析显示: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复杂性阑尾炎是影响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78,1.422,95%可信区间1.593~3.551,1.008~2.007,P<0.05);高龄、开腹手术、复杂性阑尾炎是影响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66,2.072,1.411,95%可信区间1.166~2.381,1.498~2.866,1.076~1.805,P<0.05)。结论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复杂性阑尾炎与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密切相关,高龄、开腹手术、复杂性阑尾炎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延长密切相关。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及炎症严重程度,个体化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并发症 住院时间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延迟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6
16
作者 史卫海 李文美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IPC)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延迟保护作用,并探讨线粒体ATP 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通道)在这种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IPC组以肝缺血5 min作预处理;DE组以静脉注射mitoKATP通道...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IPC)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延迟保护作用,并探讨线粒体ATP 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通道)在这种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IPC组以肝缺血5 min作预处理;DE组以静脉注射mitoKATP通道选择性开放剂二氮嗪(DE)作为预处理;IPC+5-HD组是在IPC组基础上再予静注mitoKATP通道特异性阻滞剂5-hydroxydecanoate(5-HD)进行预处理;对照组(C 组)仅以静注等量生理盐水作为预处理;上述4组均在预处理24 h后行肝缺血1 h再灌注3 h,缺血方式均为70%肝脏热缺血。假手术组(S组)仅行两次开腹手术,不作其它处理。完成预定实验操作后取血用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与乳酸脱氢酶(LDH)检测,切取肝组织用于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湿重/干重(W/D)及观察显微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C组ALT,LDH,MDA及W/D值明显高于S 组(P<0.01),而SOD活性明显低于S组(P<0.01),肝脏的显微及超微结构损伤明显;IPC组与DE组的各项肝损伤指标均明显好于C组(P<0.05及P<0.01);IPC+5-HD组的肝损伤指标均差于IPC组(P<0.05 及P<0.01)。结论缺血预处理对正常大鼠肝脏I/R损伤具有延迟保护作用,肝细胞mitoKATP通道的开放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用途径可能与诱导肝脏SOD活性增加,改善肝组织微循环,减轻肝脏水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 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 肝脏 大鼠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人野生型p53,GM-CSF和B7-1基因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玉林 严国度 +3 位作者 奚剑波 法镇中 汤建军 耿宏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6期489-492,共4页
目的: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使用人野生型p53基因、人GM-CSF基因和B7-1基因为目的基因,探讨三基因在胰腺癌细胞BxPC-3中的表达。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外源性p53蛋白在BxPC-3细胞中表达。ELISA方法测定GM-CSF表达量;流式细... 目的: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使用人野生型p53基因、人GM-CSF基因和B7-1基因为目的基因,探讨三基因在胰腺癌细胞BxPC-3中的表达。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外源性p53蛋白在BxPC-3细胞中表达。ELISA方法测定GM-CSF表达量;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BxPC-3细胞转染B7-1的表达效果。结果:重组腺病毒介导的p53基因、GM-CSF基因、B7-1基因在BxPC-3细胞中得到高效表达。结论:重组腺病毒介导的外源基因在BxPC-3细胞中得到高效的表达,为进一步探讨其体内外治疗胰腺癌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基因治疗 腺病毒 抑癌基因P53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免疫共刺激分子B7-1
下载PDF
MMP-2、MMP-7和MMP-14在胃癌患者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一波 汤黎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5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MMP-2、MMP-7和MMP-1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免疫组化染色法(S-P)法检测98例胃癌组织中MMP-2、MMP-7和MMP-14蛋白的表达。对照组20例为良性胃病变黏膜组织。结果胃癌组中MMP-2、MMP-...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MMP-2、MMP-7和MMP-1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免疫组化染色法(S-P)法检测98例胃癌组织中MMP-2、MMP-7和MMP-14蛋白的表达。对照组20例为良性胃病变黏膜组织。结果胃癌组中MMP-2、MMP-7和MMP-14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中MMP-2及MMP-14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转移、肿瘤大小、大体分型、临床肿瘤分期有关(P<0.05或P<0.01)。MMP-7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分化程度、大体分型、临床肿瘤分期有关(P<0.05或P<0.01)。MMP-2和MMP-7蛋白表达正相关性(r=0.271,P<0.01);MMP-2和MMP-14蛋白表达正相关性(r=0.268,P=<0.01);MMP-7和MMP-14蛋白表达正相关性(r=0.202,P<0.05)。结论 MMP-2、MMP-7、MMP-14的表达上调与胃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7 基质金属蛋白酶-14
下载PDF
残胃癌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建跃 徐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残胃癌 胃镜 根治性切除
下载PDF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60例重度痔病 被引量:6
20
作者 戎亚雄 单国平 姜丹乾 《中国临床医学》 2009年第6期970-971,共2页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PH手术治疗60例Ⅲ、Ⅳ期脱垂性痔。结果:手术平均时间20min,术后住院时间2~5d,95%的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随访1个月—1年,无复发、肛瘘和大便失禁。结论:吻...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PH手术治疗60例Ⅲ、Ⅳ期脱垂性痔。结果:手术平均时间20min,术后住院时间2~5d,95%的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随访1个月—1年,无复发、肛瘘和大便失禁。结论: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具有安全、有效、术后痛苦少、住院时间短和恢复快等优点。吻合口的高度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