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的变化、影响因素及与左心室结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
作者 马建强 李平 +3 位作者 李洪运 冯文焕 沈山梅 朱大龙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2-487,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患者中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的变化,影响因素及与左心室结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诊断的PA患者(59例)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8例...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患者中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的变化,影响因素及与左心室结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诊断的PA患者(59例)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8例)临床资料,比较PA患者中血清PTH、血钙等生化指标以及心脏超声中相关参数的变化。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PTH水平变化的独立影响因素,并进行PTH水平与左心室结构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比,PA患者中血清PTH水平升高,血钙水平下降,且低钙及高PTH血症患者比例显著增加(P<0.05)。进一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钙(B=-11.313,P=0.008)、血钾(B=-4.577,P=0.003)及基础PRA(B=-9.229,P=0.030)是血清PTH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A患者中左心室肥厚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0.05),血清PTH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及左心房内径(LAD)正相关,且独立于高血压及血浆醛固酮水平。结论:高血清PTH水平、低血钙是PA患者的重要生化特征。其中高PTH水平可能与PA患者心血管风险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甲状旁腺激素 左心室结构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表达水平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君 王庆丽 +3 位作者 孙湘 王济芳 高頔 俞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394-4396,共3页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干预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缺氧诱导因子-1(HIF-1)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对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DN组(20只)和吡格...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干预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缺氧诱导因子-1(HIF-1)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对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DN组(20只)和吡格列酮组(P组,20只),以正常大鼠(C组,20只)作对照。干预8 w后,观察各组大鼠尿蛋白、血糖、血脂、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肾脏HIF-1、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 (1)DN组大鼠尿蛋白、肾脏HIF-1蛋白及mRNA水平均较正常大鼠明显升高,PPARγ表达下调;而P组大鼠上述指标呈现相反的改变,24 h尿蛋白定量分别与HIF-1蛋白、mR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2)DN组大鼠血糖、血脂均显著高于正常大鼠,吡格列酮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吡格列酮可能通过PPAR途径下调DN大鼠肾脏HIF-1表达,从而发挥其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吡格列酮 缺氧诱导因子-1
下载PDF
中老年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与血脂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邓国忠 唐国建 李小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80-1583,共4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 VitD)与血脂各成分的关系。方法:研究纳入社区724例中老年人,采空腹静脉血并检测血清25-OH VitD及生化指标。根据血清25-OH VitD水平三分位分为低、中、高3组(T1、T2、T3)。采用单因素方差...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 VitD)与血脂各成分的关系。方法:研究纳入社区724例中老年人,采空腹静脉血并检测血清25-OH VitD及生化指标。根据血清25-OH VitD水平三分位分为低、中、高3组(T1、T2、T3)。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血脂水平差别,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25-OH VitD与血脂间的相关性。结果:甘油三酯(TG)水平在不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各组间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OH VitD与TG间存在负性回归关系(回归系数-0.013,P<0.001),在整体人群及女性人群中校正了年龄、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代谢性因素后,回归系数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血清25-OH VitD的降低,中老年人群的血清TG水平显著升高,25-OH VitD与TG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性,这种关系在女性人群中更密切,而25-OH VitD与胆固醇代谢关系不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 血脂 中老年
下载PDF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缺血处理治疗的疗效评估
4
作者 李君 唐国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22期69-70,共2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行缺血处理的效果,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3-08—2014-08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采用相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并给予健康教育,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 目的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行缺血处理的效果,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3-08—2014-08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采用相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并给予健康教育,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缺血预处理,测定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神经传导速度及症状缓解程度。结果 2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右正中神经、左腓总神经运动神经、左胫神经传导速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缺血处理可以通过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来改善患者的疾病状态,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处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miR-221、MCP-1、TNF-α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孙露阳 张欢妍 +2 位作者 于雪冰 彭俊华 周红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710-713,共4页
目的探讨miR-22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参苓白术散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肥胖患者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86例T2DM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和实验组(参苓白术散+二甲双胍联合治... 目的探讨miR-22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参苓白术散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肥胖患者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86例T2DM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和实验组(参苓白术散+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持续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3个月及治疗6个月采集2组空腹静脉血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21的表达水平,ELISA法测血清MCP-1和TNF-α的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糖化血红蛋白(GHb),化学发光法检测胰岛素和C肽,己糖激酶法测定葡萄糖(Glu),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Pearson相关性分析miR-221与MCP-1、TNF-α、HOMA-IR、GHb、Glu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T2DM肥胖患者血清MCP-1、TNF-α、HOMA-IR、GHb水平在治疗后呈降低趋势,且治疗3个月后明显降低(P<0.05);而miR-221水平呈升高趋势,且治疗3个月后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同时相点比较,实验组T2DM肥胖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血清MCP-1、TNF-α、HOMA-IR、GHb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而miR-22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T2DM患者miR-221与HOMA-IR(r=-0.684,P=0.000)、MCP-1(r=-0.795,P=0.000)、TNF-α(r=-0.612,P=0.000)、Glu(r=-0.485,P=0.000)、GHb(r=-0.591,P=0.000)均呈负相关。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通过增加miR-221的表达,降低炎症因子(MCP-1、TNF-α)的表达,缓解T2DM肥胖患者的胰岛素耐受及高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21 2型糖尿病 肥胖 炎症 参苓白术散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对骨钙素、骨密度及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9
6
作者 于雪冰 马建强 +1 位作者 汪栋 孙凌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34-737,共4页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的疗效及对骨钙素、骨密度、JAK/STAT信号通路基因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9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的疗效及对骨钙素、骨密度、JAK/STAT信号通路基因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9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骨钙素、骨密度水平、JAK/STAT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生活质量评分等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疼痛、下肢痿弱、肢体麻木、耳鸣、目眩、口干咽燥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降低;L1~L4、股骨颈及总髋部的骨密度及血清骨钙素水平显著升高;血清IL-6、IL-8水平均显著降低;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IRF1、OSM mRNA表达显著上调,PRLR、IFNG、YY1 mRNA表达显著下调;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中躯体角色、躯体功能、总体健康、精力及心理健康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阴虚证能有效改善骨密度,促进骨钙素合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对骨质疏松症的改善可能与调节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骨质疏松症 肾阴虚证 骨密度 骨钙素 JAK/STAT信号通路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肥胖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及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16
7
作者 蒋海燕 葛锁华 +2 位作者 于雪冰 孙露阳 彭俊华 《甘肃科学学报》 2020年第6期9-13,77,共6页
研究参苓白术散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肥胖患者肠道菌群、血糖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情况。将84例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T2DM)的肥胖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用参苓白术散加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用二甲双胍治疗,持续治疗6个月。采集空腹静脉血及... 研究参苓白术散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肥胖患者肠道菌群、血糖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情况。将84例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T2DM)的肥胖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用参苓白术散加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用二甲双胍治疗,持续治疗6个月。采集空腹静脉血及大便标本,检测血液中HbA1c、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及大便中双歧杆菌、拟杆菌及肠球菌的DNA数量,分析血液中HbA1c与肠道菌群DNA的相关性,观察2组患者在实验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显示:与用药前比较,T2DM肥胖患者用药治疗后空腹血糖及HbA1c水平明显降低、胰岛素水平明显增高(P<0.05),治疗3个月T2DM患者大便中双歧杆菌和拟杆菌的DNA数量明显增多,治疗6个月T2DM患者肠球菌DAN数量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同时相点比较,实验组治疗3个月空腹血糖和HbA1c明显降低、胰岛素水平明显增高,大便中双歧杆菌的DNA数量明显增高,治疗6个月肠球菌明显降低、拟杆菌明显增多(P<0.05)。T2DM肥胖患者血液HbA1c水平与大便中双歧杆菌(r=-0.611)和拟杆菌DNA数量(r=-0.327)呈负相关、与大便中肠球菌DNA数量(r=0.237)呈正相关。在治疗期间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参苓白术散联合二甲双胍对T2DM肥胖患者的血糖降低效果更佳,其机理可能与增加肠道中双歧杆菌和拟杆菌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2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 不良反应 DNA定量
下载PDF
前列地尔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邓国忠 潘爱明 +4 位作者 衡卫军 李君 于雪冰 孙凌 李小兰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3年第6期18-19,共2页
纳入DNB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包括降糖、降压、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及调节血脂等,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莫沙必利和前列地尔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和膀胱残余尿量以及血糖、血脂、血... 纳入DNB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包括降糖、降压、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及调节血脂等,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莫沙必利和前列地尔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和膀胱残余尿量以及血糖、血脂、血压、体征改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2.3%和7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自身治疗前后膀胱残余尿量比较,组内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糖、血压及血脂组间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和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组间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前列第尔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DNB能减少膀胱残余尿量,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不失为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莫沙必利 前列第尔
原文传递
踝肱指数在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君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1年第1期71-72,共2页
目的 探讨以踝肱指数(ABI)异常诊断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PAD),探讨PAD的危险因素.方法 检测15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ABI、尿酸(UA)、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糖化血红... 目的 探讨以踝肱指数(ABI)异常诊断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PAD),探讨PAD的危险因素.方法 检测15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ABI、尿酸(UA)、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等水平.根据患者的ABI进行分组,ABI≤0.9为PAD组(54例),ABI>0.9为对照组(96例).结果 PAD组患者的年龄更大、病程更长;PAD组UA(306.45±121.26)μmol/L与对照组(26081±71.59)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P<0.05).所有患者的ABI与UA、病程和年龄均具有相关性(r=-0.267、-0.241、-0.385,P<0.05).结论 ABI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年龄、病程、UA是PAD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踝肱指数 外周动脉疾病 尿酸
原文传递
不同疗程前的前列地尔联对降低早期DN尿MA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国忠 衡卫军 +3 位作者 李君 于雪冰 李小兰 孙凌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4年第1期19-20,共2页
纳入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包括降糖、降压、抗凝及调节血脂等,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PGE1治疗(10μ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5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的尿微量白蛋... 纳入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包括降糖、降压、抗凝及调节血脂等,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PGE1治疗(10μ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5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的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观察组治疗一周起尿微量白蛋白即有明显下降(P<0.05),第二、第三周尿微量白蛋白继续下降,第三周下降达到最大降幅(分别和上一周比P<0.05;和治疗前比P<0.01),以后未有进一步下降(第四、第五周和第三周比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第五周起尿微量白蛋白方有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每周比较尿微量白蛋白均有明显下降(第一周P<0.05;第二周起P<0.01);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PGE1能快速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第三周达到最大临床疗效,我们临床使用前列地尔应避免长疗程使用,以减轻患者医疗开支,取得最大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 前列第尔
原文传递
维格列汀联合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 被引量:13
11
作者 马建强 马永宾 +1 位作者 汪栋 成金罗 《江苏医药》 CAS 2019年第10期1076-1078,共3页
目的观察维格列汀联合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维格列汀联合重组甘精胰岛素组(观察组)和格列美脲联合重组甘精胰岛素组(对照组)。治疗12周,观察两组相关指标,... 目的观察维格列汀联合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维格列汀联合重组甘精胰岛素组(观察组)和格列美脲联合重组甘精胰岛素组(对照组)。治疗12周,观察两组相关指标,记录重组甘精胰岛素用量及治疗后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HbA1c和空腹血糖均较治疗前下降,胰岛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bA1c达标率相仿(85.0%vs.75.0%)(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重组甘精胰岛素用量少[(15.8±6.5)U vs.(19.6±8.2)U],且BMI降低,低血糖发生率低(2.5%vs.10.0%)(P<0.05)。结论维格列汀联合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T2DM可有效改善胰岛功能,且低血糖反应发生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格列汀 重组甘精胰岛素 格列美脲 2型糖尿病
原文传递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相关靶器官损害及预后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建强 于雪冰 +3 位作者 查全斌 周林艳 马永宾 成金罗 《江苏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768-772,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相关靶器官损害及预后的性别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PA患者103例的临床资料,随访其术后相关生化指标改善情况。其中,男性组48例,女性组55例,比较两组靶器官损害和预后。结果与女性组患者相比,...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相关靶器官损害及预后的性别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PA患者103例的临床资料,随访其术后相关生化指标改善情况。其中,男性组48例,女性组55例,比较两组靶器官损害和预后。结果与女性组患者相比,男性组的BMI、吸烟、饮酒及难治性高血压比例高,γ-谷氨酰转肽酶、ALT、FBG、BUN、SCr、血尿酸、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左心房内径均较高,而HDL较低(P<0.05或P<0.01)。术后,男性组和女性组PA患者血压及低血钾均较术前改善,血钠下降(P<0.05或P<0.01)。男性组术后高血压治愈率低于女性组(43.8%vs.65.5%)(P<0.05)。结论手术是单侧性PA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PA患者靶器官损害及预后存在明显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性别 靶器官损害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