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来源内皮祖细胞三维血管新生模型的建立及其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施森 何延政 +6 位作者 刘勇 葛红卫 胡波 文雪刚 曾宏 钟武 杨辉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观察内皮祖细胞(EPC)在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大鼠外周血分离出EPC,观察其在体外的培养和扩增情况,对培养的EPC进行检测,同时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并分析。结果成功分离出外周血中的EPC,在平面培养时,各时间点经VEGF... 目的观察内皮祖细胞(EPC)在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取大鼠外周血分离出EPC,观察其在体外的培养和扩增情况,对培养的EPC进行检测,同时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并分析。结果成功分离出外周血中的EPC,在平面培养时,各时间点经VEGF诱导的EPC(实验组)其增殖情况均优于无VEGF诱导的EPC(对照组),P<0.01。在由鼠尾胶原凝胶制成的三维基质中EPC向胶原基质内生长,1d内即可出现向胶原内的出芽及浸润,并逐渐形成分支样结构;实验组生长快,向胶原基质内浸润速度快、出芽快,管状结构粗大;而对照组生长慢、出芽慢,管状结构细小,向胶原内浸润的深度浅,网状结构稀疏,不完整;实验组各时相三维基质中新生血管数目均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鼠尾胶原凝液可以诱导EPC参与血管新生的迁移、增殖、发芽等步骤;EPC三维基质模型可用于新生血管的研究。VEGF能动员和诱导EPC促进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三维血管新生模型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鼠尾胶原凝液
下载PDF
下肢动脉旁路移植人工血管闭塞再手术的治疗经验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永斌 朱云峰 +3 位作者 吴元兵 葛红卫 姜云飞 孟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人工血管 移植物闭塞 股深动脉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外周血内皮祖细胞体外三维血管新生中的作用
3
作者 施森 宋丽 +5 位作者 何延政 刘勇 葛红卫 钟武 杨辉 曾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809-1810,共2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三维血管新生中的作用。方法取大鼠外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内皮祖细胞,以VEGF为诱导因子,观察VEGF对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体外培养和扩增的影响,同时重点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并分析VEGF在外周血内皮...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三维血管新生中的作用。方法取大鼠外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内皮祖细胞,以VEGF为诱导因子,观察VEGF对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体外培养和扩增的影响,同时重点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并分析VEGF在外周血内皮祖细胞体外三维血管新生中的作用。结果VEGF实验组细胞在三维基质内向胶原基质内生长,24h内即可出现向胶原内的出芽及浸润并逐渐形成分支样结构,对照组细胞生长慢、出芽慢,管状结构细小,向胶原内浸润的深度浅,网状结构稀疏、不完整。VEGF实验组与对照组新生血管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鼠尾胶原凝胶可以诱导内皮祖细胞表现出血管新生中的迁移、增殖、发芽等;VEGF能动员和诱导内皮祖细胞促进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三维血管新生模型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电凝加点式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附120例报告 被引量:7
4
作者 朱永斌 朱云峰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955-956,共2页
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采用电凝加点式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标出静脉曲张部位,常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继之电凝大隐静脉主干,点式抽剥法剥脱曲张静脉团,术后抬高患肢30°,穿循环驱动压力袜3个月。62... 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采用电凝加点式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标出静脉曲张部位,常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继之电凝大隐静脉主干,点式抽剥法剥脱曲张静脉团,术后抬高患肢30°,穿循环驱动压力袜3个月。6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9个月,腿部外观无明显手术瘢痕及静脉残留,1例术后1年后复发。提示电凝加点式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易行、并发症低、术后静脉残留少、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外科学 下肢 电凝术
下载PDF
人文关怀护理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潘莉君 陈春萍 +2 位作者 张茹 王晓云 陈顺毛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3年第8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对3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测评,且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的干预,在患者出院1个月由专人通...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对3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测评,且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的干预,在患者出院1个月由专人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计分,再次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患者在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关系、环境和总生活质量评分与干预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地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以全面满足患者的需求,减轻其焦虑、恐惧的心理,有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从而减少护理纠纷投诉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载PDF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茹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3期53-55,共3页
目的探究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择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的84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围术期优质护理,对照组经围术期常规护理,比较2... 目的探究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择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的84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围术期优质护理,对照组经围术期常规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护理后,观察组皮下血肿消失时间,溃疡面消失时间,小腿麻木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的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给予围术期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式剥除术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护理
下载PDF
改良腹带置砂袋对股动脉穿刺点局部压迫止血效果的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潘莉君 张茹 +1 位作者 陈春萍 王晓云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21期172-173,共2页
目的:比较改良腹带置砂袋与砂袋直接压迫股动脉穿刺点的止血效果。方法:将在我科行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PTA)、血管内支架(Stent)置入术、动脉造影术的38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对照组18例,对术后股动脉穿刺点行"8"字... 目的:比较改良腹带置砂袋与砂袋直接压迫股动脉穿刺点的止血效果。方法:将在我科行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PTA)、血管内支架(Stent)置入术、动脉造影术的38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对照组18例,对术后股动脉穿刺点行"8"字型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的病人,试验组采用改良的腹带置砂袋压迫穿刺处,对照组采用砂袋压迫穿刺处,砂袋压迫6小时撤除,患肢制动12小时,卧床休息3~4天解除弹力绷带,分别观察术后止血效果及舒适度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分别为2.5%和14.06%,P<0.01,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以及耐受度比较P<0.01,均具有显著差别。结论:使用改良腹带置砂袋对股动脉穿刺点局部压迫止血效果优于砂袋直接压迫,减少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腹带 砂袋压迫 股动脉 止血
下载PDF
压力可控式止血带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顺毛 陈春萍 +1 位作者 潘丽君 王晓云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27期281-282,共2页
目的:介绍压力可控式止血带辅助足背浅静脉穿刺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方法,观察临床疗效,探索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应用自制的压力可控式止血带,在患肢的踝关节上及膝关节下阻断浅静脉并做足背浅静脉穿刺,予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监... 目的:介绍压力可控式止血带辅助足背浅静脉穿刺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方法,观察临床疗效,探索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应用自制的压力可控式止血带,在患肢的踝关节上及膝关节下阻断浅静脉并做足背浅静脉穿刺,予尿激酶持续微量泵入,监测患肢外周静脉压,观察溶栓效果。结果:患者在溶栓治疗后3天,患肢外周静脉压较溶栓前下降33%;4~7天患肢肿胀消退,疼痛消失;1周后复查彩超示深静脉血流部分恢复或完全畅通。结论:压力可控式止血带可有效阻断浅静脉,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药物溶栓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止血带 药物溶栓 护理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Debakey Ⅲ型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茹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6期88-90,共3页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本院2012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诊断为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的5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53例同类疾病患者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行腔内隔...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本院2012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诊断为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的5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53例同类疾病患者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行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分析其并发症出现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然后应用于实验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调查、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离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院前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采取相应的心理、饮食、生理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缩短离床活动与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效果理想,有在临床上普及、推广、使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Debakey Ⅲ型 腔内隔绝术 围手术期 护理措施分析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置入后服用盐酸沙格雷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鑫 周瑜 乔彤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沙格雷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tic obliterans,ASO)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共52例因ASO而行下肢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共57条患肢,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6例,29条患肢)给予... 目的:探讨盐酸沙格雷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tic obliterans,ASO)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共52例因ASO而行下肢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共57条患肢,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6例,29条患肢)给予盐酸沙格雷酯100mg/次,3次/d,口服,对照组(26例,28条患肢)给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120U,3次/d,口服。治疗6个月后从患者症状、跛行距离(distance of claudication,DOC)、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经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oxygen pressure,TcPO2)、支架再狭窄率、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判断治疗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前ABI、TcPO2及DO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w ABI、Tc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PO2及DOC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主观感觉症状改善者25例,出现支架再狭窄1例,对照组主观感觉改善者22例,支架再狭窄3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支架两组术后用药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沙格雷酯用于ASO支架置入术后治疗效果明确,安全、方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腔内支架植入术 盐酸沙格雷酯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治疗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策略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茹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年第13期1776-1779,共4页
目的: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治疗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并总结相关护理措施,为改善患者预后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29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接收的17... 目的: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治疗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并总结相关护理措施,为改善患者预后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29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接收的174例治疗后未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治疗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病程≥4年、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饮酒史≥5年、手术时间≥80 min、术中出血量≥200 ml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P〈0.05),而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5年不是其危险因素( P〉0.05)。结论对于年龄≥50岁、病程≥4年,饮酒史≥5年,合并基础疾病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应该加强围术期护理,同时提高医护人员操作水平,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经皮血管腔内术 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原文传递
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预测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丹丹 朱云峰 +1 位作者 葛红卫 朱永斌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43-847,共5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对急性主动脉夹层(AD)患者在院期间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3例AD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在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生存组(62例)和死亡组(21例),比较两组D-二聚体水平及其他相关临床... 目的:探讨D-二聚体对急性主动脉夹层(AD)患者在院期间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3例AD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在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生存组(62例)和死亡组(21例),比较两组D-二聚体水平及其他相关临床因素,采用回归分析探讨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死亡组患者比例的A型病变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型病变(OR=0.117,95%CI=0.021~0.792)与D-二聚体(OR=3.180,95%CI=1.551~5.984)是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均P〈0.05)。D-二聚体水平预测患者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9(95%CI=0.807~0.974,P〈0.001),最佳临界点为4.85μg/mL,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5.7%和75.8%。结论:D-二聚体作为一个快速检测指标,可以对AD患者进行简便危险评估,对于D-二聚体较高的患者,应对进行积极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医院死亡率 D-二聚体
原文传递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并发症单中心治疗经验 被引量:4
13
作者 葛红卫 朱云峰 +6 位作者 朱永斌 吴元兵 姜云飞 黄一鸣 李丹丹 陈诚 王鑫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18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 观察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腹主动脉瘤(AAA)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进行EVAR的70例肾下型AAA患者资料和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68例患者EVAR... 目的 观察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腹主动脉瘤(AAA)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进行EVAR的70例肾下型AAA患者资料和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68例患者EVAR手术技术成功,成功率97.1%,2例(2.9%)术后持续性内漏接受再次手术.术后1个月内死亡3例(4.3%).术后发现原发性内漏10例(14.3%),其中Ⅰ型内漏8例(11.4%,Ⅰa型7例,Ⅰb型1例),Ⅱ型内漏2例(2.9%);2例Ⅰ型内漏(Ⅰa、Ⅰb型各1例)分别于术后第3日、6个月再次手术,8例随访中自愈.继发内漏4例(5.7%),均经弹簧圈栓塞加覆膜支架治愈.发生臀肌跛行18例(25.7%),经扩血管祛聚等治疗后症状减轻.穿刺入路侧下肢缺血2例(2.9%),1例行股-股转流后症状消失,1例自动出院.随访2~66个月,平均(7.9±12.8)个月,术后1年内死亡5例(7.1%);3年内死亡7例(17.5%).结论 内漏致动脉瘤体增大是EVAR治疗AAA最严重的早中期并发症,尽早发现并处理其潜在的危险因素能有效提高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 内漏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