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综合分析三种肿瘤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小琴 赵红霞 +1 位作者 时静 丁志祥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586-588,共3页
目的:探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综合分析三种肿瘤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lecsys2010)分别检测7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及5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中TumorM2-PK、CEA和C... 目的:探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综合分析三种肿瘤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lecsys2010)分别检测7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及5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中TumorM2-PK、CEA和CYFRA21-1的含量。Logistic回归筛选相关指标,并建立相应回归方程,ROC曲线分析临床性能。结果:NSCLC患者TumorM2-PK、CEA、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CLC患者三种肿瘤标志物水平与TNM分期密切相关,TNM分期越晚,三种标志物水平也越高。建立回归方程Y=1/[1+EXP(2.256-0.132X1-0.303X2)],新变量Y诊断NSCL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2.9、96和80.8。结论:TumorM2-PK可作为NSCLC的一个诊断标志物。运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综合分析可提高NSCLC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标志物 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 癌胚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LOGISTIC回归 ROC曲线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检验对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史琼英 陈春华 何梅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6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00例乙型肝炎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实验组A(重型乙型肝炎)和实验组B(慢性乙型肝炎),各50例。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并根据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分为改善...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00例乙型肝炎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实验组A(重型乙型肝炎)和实验组B(慢性乙型肝炎),各50例。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并根据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分为改善组(54例)和非改善组(46例)。比较三组受检者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同时比较改善组和非改善组患者IgM、IgA、IgG、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结果实验组A患者IgM、IgA、IgG水平均明显高于实验组B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B患者IgM(2.13±0.36)g/L、IgA(2.31±0.66)g/L、IgG(13.97±2.75)g/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7±0.16)、(1.71±0.31)、(11.35±2.1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组患者IgM、IgA、IgG、PTA和TBIL水平明显优于非改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接受免疫球蛋白检验,对其疾病的诊断和预后的评估,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 检验
下载PDF
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秀英 《中外医疗》 2019年第21期179-181,共3页
目的通过对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进行生化检验,探究生化检验对肝硬化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从来该院诊治的2017年1月-2018年8月的肝硬化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从同时期健康体检者中随机抽取6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研... 目的通过对肝硬化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进行生化检验,探究生化检验对肝硬化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从来该院诊治的2017年1月-2018年8月的肝硬化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从同时期健康体检者中随机抽取60名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肝功能生化检验,比较两组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TP值为(62.41±6.45)μmol/L低于对照组(t=24.315,P<0.05),γ-GT值为(177.5±22.01)U/L高于对照组(t=-32.984,P<0.05),DBIL值为(37.24±7.86)μmol/L高于对照组(t=-28.342,P <0.05),ALT值为(92.64±11.51)U/L高于对照组(t=-30.432,P<0.05),PA值为(126.46±85.53)mg/L低于对照组(t=25.487,P<0.05),AST值为(56.49±10.24)U/L高于对照组(t=-33.133,P<0.05),TBIL值为(85.34±7.43)μmol/L高于对照组(t=-41.345,P<0.05),ALB值为(22.45±4.15)g/L低于对照组(t=31.045,P<0.05),CHE值为(2 105.32±753.02)U/L低于对照组(t=36.953,P<0.05)。结论生化检验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肝功能状况,及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为医生提供确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生化检验 诊断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不同突变谱的乙肝表面抗原水平变化 被引量:9
4
作者 申红玉 张宏宇 +3 位作者 陈敏 郑国军 朱珉之 杭双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4-348,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Ag)滴度、HBV DNA水平与乙肝基因突变位点的相关性,确定耐药突变是否会影响HBsAg水平。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843例患者。所有患者首先分为突变组和非突变组,然后根据突变位点将突变组分为M204I/V、L180M...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Ag)滴度、HBV DNA水平与乙肝基因突变位点的相关性,确定耐药突变是否会影响HBsAg水平。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843例患者。所有患者首先分为突变组和非突变组,然后根据突变位点将突变组分为M204I/V、L180M+M204V、L180M+M204I、A181T、N236T、A181T+N236T等组别。同时收集患者HBsAg、HBV DNA、肝功能和HBV基因分型等资料,采用t检验对正态分布数据进行组间比较,χ2检验用于分类数据的比较,pearson相关分析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耐药突变组与非突变组间HBV DN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75,P<0.001)。非突变组和各突变组血清HBsAg滴度与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非突变组:r=0.413,P<0.001;rtM204I/V:r=0.380,P<0.001;L180M+M204V:r=0.300,P<0.001;rtA181V:r=0.258,P=0.008;rtN236T:r=0.369,P=0.004),但rtL180M+rtM204I突变组和rtA181V+rtN236T突变组血清HBsAg滴度与HBV DNA水平无相关性。L180M+M204I突变组HBV DNA水平显著高于M204I/V和L180M+M204V突变组(t=-4.362,P<0.001;t=-3.763,P<0.001)。rtA181T+rtN236T突变组血清HBsAg滴度明显低于N236T单位点突变组(t=2.005,P=0.038)。结论HBV RT区不同变异影响HBsAg水平及其和HBV DNA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基因突变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HBV DNA 耐药
下载PDF
不同肝病女性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和Th2细胞因子的差异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宏宇 何梅芳 +2 位作者 芮冬妹 陈春华 王永忠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0-402,共3页
目的探讨女性肝病患者的免疫状态,研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在不同女性肝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实际意义。方法纳入临床确诊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5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4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63例、慢性丙... 目的探讨女性肝病患者的免疫状态,研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在不同女性肝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实际意义。方法纳入临床确诊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5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4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63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31例及健康人40例,入组人员皆为女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6+CD56和CD4+/CD8+比值)的表达,流式微球阵列分析血清中Th1类(IFN-γ、TNF-α、IL-2)及Th2类(IL-4、IL-6、IL-10)细胞因子的分泌。结果 4组患者CD3+细胞、NK细胞及Th2类因子差异不大;但AIH与PBC患者以正性免疫为主,外周血中CD4+细胞、CD4+/CD8+比值和Th1类细胞因子较健康人及病毒性肝炎者显著增加(P<0.05),AIH与PBC患者之间各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HB与CHC患者以负性免疫为主,CD4+细胞、CD4+/CD8+比值和Th1类细胞因子较健康人及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表达减少(P<0.05),与CHB相比,CHC患者CD8+细胞显著增加(P<0.05)。结论就女性而言,自身免疫性肝病与慢性病毒性肝炎免疫状态差异较大且主要体现在细胞免疫上,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类细胞因子检测对于探讨肝脏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发展转归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慢性病毒性肝炎 淋巴细胞亚群 TH1 TH2类细胞因子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朱珍 徐昕 +2 位作者 芮冬妹 赵红霞 王永忠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818-2820,共3页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 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效果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55例CHB患者给予PEG IFN抗病毒治疗,疗程48周,随访48周。患者入组和治疗前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HBV基因分型及前C区突变情况;治疗...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 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效果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55例CHB患者给予PEG IFN抗病毒治疗,疗程48周,随访48周。患者入组和治疗前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HBV基因分型及前C区突变情况;治疗开始后每个月1次,连续3个月,3个月后改为每3个月1次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以病毒学应答作为疗效的主要评价指标。观察不同的基因型别,HBV DNA载量的高低及前C区有无突变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55例患者基线时低病毒载量组较高病毒载量组持续应答(SVR)获得率高(P<0.01),两组早期病毒学应答(EVR)获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基因型无突变组,B基因型无突变组和C基因型有突变组3组SVR获得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依次降低,分别为63.6%,53.8%和40.0%,3组EVR获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 DNA载量基线水平联合HBV前C区突变情况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预测指标,对优化PEG IFN治疗CHB的疗效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聚乙二醇干扰素 基因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宏宇 朱珍 +1 位作者 徐昕 王永忠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032-2034,共3页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初入院及药物治疗过程中血清自身抗体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6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和5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初入院及接受临床治疗不同时间(1、...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初入院及药物治疗过程中血清自身抗体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6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和5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初入院及接受临床治疗不同时间(1、3、12、24个月)的血清中抗核抗体(ANA),同时用免疫印迹法对血清中的肝病相关抗体谱(AMA-M2抗体、Sp100抗体、gp210抗体、LKM-1抗体、LC-1抗体、SLA抗体)进行检测,结合肝脏酶学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AIH与PBC患者血清中ANA的检出率分别是57.8%和61.4%,滴度集中于1∶320和1∶640,治疗中AILD患者血清中ANA阳性率与滴度不随病情缓解而明显改变(P>0.05);肝病抗体谱检测,PBC患者血清中只有AMA-M2抗体、Sp100抗体、gp210抗体检出,检出率依次是73.7%、17.5%、26.3%,AIH患者6项抗体均有不同程度检出,但以LKM-1、LC-1、SLA特异性检出为主;治疗1、3、12、24个月AILD患者肝功能指标逐渐恢复(P<0.05),自身抗体谱检出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抗体检测对于AILD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随病情缓解而改变,不能作为临床疗效观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性 肝硬化 胆汁性 自身抗体
下载PDF
肝病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朱珍 张宏宇 +3 位作者 何梅芳 樊燕 郑国军 王永忠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46-1248,共3页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ALD)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实验室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出自身抗体阳性的218例住院患者,将其分为单纯自身抗体阳性组(抗体阳性组),单纯慢性乙型肝炎...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ALD)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实验室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出自身抗体阳性的218例住院患者,将其分为单纯自身抗体阳性组(抗体阳性组),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乙型肝炎组)和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自身抗体阳性组(合并组),对3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等主要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中,抗体阳性组患者的ALT显著低于乙型肝炎组及合并组(P<0.05);16例ALD患者中,14例(87.50%)抗核抗体(ANA)滴度大于或等于1∶320;2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23例(92.00%)为1∶100。结论检测自身抗体对ALD和慢性乙型肝炎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 肝病 肝炎 乙型 慢性
下载PDF
PD-1/PD-L1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宏宇 张晓刚 +4 位作者 何梅芳 申红玉 朱珍 郑立明 王永忠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分析31例AIH患者及18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和PD-L1的表达率,并...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分析31例AIH患者及18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和PD-L1的表达率,并检测其中24例活动期AIH患者经临床治疗4、12周后PD-1/PD-L1的表达。结果 AIH患者外周血CD4+及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的表达率分别是(18.3±8.5)%和(13.0±9.0)%,PD-L1的表达率分别是(24.5±12.3)%和(11.2±7.0)%,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不同性别及不同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4例活动期AIH患者接受临床治疗4、12周,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的表达率均有所降低,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1+/CD4+表达率与碱性磷酸酶水平呈负相关(r=-0.48,P<0.05),PD-1+/CD8+表达率与ALT、AST水平均呈正相关(r=0.42,P<0.05;r=0.41,P<0.05),与其余临床指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AIH患者外周血PD-1/PD-L1共刺激分子表达存在异常,与病情活动及临床治疗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但尚不能成为判断疾病发展及预后的分子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淋巴细胞 程序性死亡因子-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
下载PDF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耐药性的结果分析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9
10
作者 芮冬妹 朱珍 +1 位作者 樊燕 王永忠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98-99,102,共3页
目的分析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对异烟肼耐药性的结果,评价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同时采用罗氏固体培养法及基因芯片技术对57例疑似耐多药结核涂阳患者的痰标本进行MTB对异烟肼的敏感性检测,分析菌株耐药及突变情况结... 目的分析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对异烟肼耐药性的结果,评价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同时采用罗氏固体培养法及基因芯片技术对57例疑似耐多药结核涂阳患者的痰标本进行MTB对异烟肼的敏感性检测,分析菌株耐药及突变情况结果,并以罗氏固体培养法为金标准,对基因芯片技术的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57份痰标本中,罗氏固体培养法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8例为非结核分枝杆菌,49例为MTB,其中对异烟肼耐药13株,耐药率为26.53%(13/49);49株MTB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果显示,野生型37例,突变株12例,突变率为24.49%(12/49),突变株中Kat G315突变11株,inh A-15突变仅1株。以罗氏固体培养法的药敏结果为金标准,基因芯片法检测的准确率为89.80%,敏感度为94.44%,特异度为76.92%,阳性预测值为91.89%,阴性预测值为83.33%。结论 MTB对异烟肼的耐药突变率较高,突变位点主要是Kat G315。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MTB对异烟肼的敏感性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基因芯片 异烟肼 耐药
下载PDF
自身抗体检测在PBC和AIH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11
作者 蒋莉 陈春华 王永忠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检测多种自身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MA-M2、抗Sp100、抗gp210、抗肝肾微粒体-1(LKM-I)、抗肝特异性胞质1型(LC... 目的探讨检测多种自身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MA-M2、抗Sp100、抗gp210、抗肝肾微粒体-1(LKM-I)、抗肝特异性胞质1型(LC-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SLA/LP)和抗Ro-52。结果在30例PBC患者,AMA-M2、抗Sp100、抗gp210、抗LKM-1、抗LC-1、抗SLA、抗Ro-52和ANA阳性率分别为80.0%、13.3%、46.7%、0.0%、10.0%、6.7%、56.7%和66.7%,而在30例AIH患者,其阳性率分别为20.0%、10.0%、6.7%、10.0%、3.3%、10.0%、60%和90.0%;在PBC患者未检测出抗LKM-I,而其在AIH患者为11.11%。结论 AMA-M2和抗gp210对PBC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LKM-1对AIH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小儿慢性腹痛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韩俊岭 闵旭葵 +2 位作者 邵勇 徐祖龙 潘美珍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23期3623-362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小儿慢性腹痛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泰州市人民医院儿科诊治的318例慢性腹痛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入院后均常规做血、尿、粪常规检查;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C反应蛋白...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小儿慢性腹痛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泰州市人民医院儿科诊治的318例慢性腹痛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入院后均常规做血、尿、粪常规检查;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C反应蛋白、心电图、腹部B超检查及血浆D-二聚体检测。血浆D-二聚体超过500μg/L视为异常,视病情选择腹部平片、CT或内窥镜检查。结果 318例慢性腹痛患儿中,肠系膜淋巴结炎135例,急性胃炎95例,慢性胃炎31例,消化性溃疡23例,腹型过敏性紫癜13例,肠道蛔虫症5例,其他16例。318例患儿中,血浆D-二聚体升高11例;血浆D-二聚体升高的患儿中,腹型过敏性紫癜9例,占腹型过敏性紫癜的69.23%;消化性溃疡2例,占消化性溃疡的8.7%。结论不明原因的慢性腹痛患儿,如果血浆D-二聚体升高,应高度怀疑腹型过敏性紫癜的可能,提醒医生应注意仔细观察皮肤有无紫癜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过敏性紫癜 慢性腹痛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血清SARS-CoV-2 IgM和IgG抗体阳性患者血常规及肾功能参数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季云 巢蓓 +3 位作者 郑国军 周萃星 薛冬 陆皓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0期1390-1392,1397,共4页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IgG抗体阳性患者的血常规及肾功能参数特点,鉴别诊断SARS-CoV-2感染患者及抗体阳性患者的血液指标,为早期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3月19-31日门诊检测SARS-CoV-2 IgG...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IgG抗体阳性患者的血常规及肾功能参数特点,鉴别诊断SARS-CoV-2感染患者及抗体阳性患者的血液指标,为早期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3月19-31日门诊检测SARS-CoV-2 IgG和IgM抗体阳性患者,体检中心健康成年人及传染病院核酸阳性确诊的SARS-CoV-2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检测血常规、肾功能,以及影像学CT平扫胸部检查,选择有鉴别意义的标志物。结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健康成年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参数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肌酐明显高于健康成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RS-CoV-2 IgM和IgG抗体阳性患者与健康成年人比较,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健康成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参数中,两组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学意义(P>0.05)。结论 SARS-CoV-2 IgM和IgG抗体阳性提示为感染中后期或既往感染,抗体阳性核酸检测阴性是否为假阳性或无症状感染者自愈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研究。血常规及肾功能参数在鉴别诊断中存在一定意义,可为核酸及CT诊断提供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血清SARS-CoV-2 IgM和IgG抗体 血常规 肾功能
下载PDF
分析HBsAg与抗-HBs双阳患者血清模式与HBVDNA载量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蒋莉 陈春华 濮翔科 《当代医学》 2016年第17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同时阳性的血清学模式的基因变异与HBV DNA的关系并探究其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乙肝HBV血清学标志物五项指标(HBs Ag、HBs Ab、HBc Ab、HBe Ag、HBe...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同时阳性的血清学模式的基因变异与HBV DNA的关系并探究其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乙肝HBV血清学标志物五项指标(HBs Ag、HBs Ab、HBc Ab、HBe Ag、HBe Ab)采用时间分辨法定量测定,HBV DNA含量的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结果本研究入选的50例HBs Ag与抗HBs双阳患者血清中共出现4种HBV血清学模式:(Ⅰ)HBs Ag、抗-HBs、抗-HBe、抗-HBc阳性模式占42.0%,HBV DNA阳性率占42.8%;(Ⅱ)HBs Ag、抗-HBs、HBe Ag、抗-HBc阳性模式占32.0%,HBV DNA阳性率占70.5%;(Ⅲ)HBs Ag、抗-HBs、抗-HBc阳性模式占24.0%,HBV DNA阳性率占25.0%;(Ⅳ)HBs Ag、抗-HBs、HBe Ag、抗-HBe、抗-HBc阳性模式占2.0%,HBV DNA阳性率占100.0%。其中含有HBe Ag阳性的Ⅱ、Ⅳ模式与Ⅰ、Ⅲ模式的HBV DNA阳性率分别作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s Ag与抗HBs双阳患者血清中伴有HBe Ag阳性者血清中HBV DNA载量最高,HBs Ag与抗-HBs双阳模式是免疫系统的个性化表现,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表面抗原 表面抗体 乙肝病毒(HBV) 基因变异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分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春华 刘小琴 王永忠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4期3641-3642,共2页
目的分析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菌型的鉴定及其对6种抗结核药物的药敏检测结果,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acT/Alert 3D系统培养液体培养基,培养阳性标本接种在L-J药敏培养基,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菌型鉴定,并进行耐药结果分... 目的分析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菌型的鉴定及其对6种抗结核药物的药敏检测结果,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acT/Alert 3D系统培养液体培养基,培养阳性标本接种在L-J药敏培养基,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菌型鉴定,并进行耐药结果分析。结果 92株结核分枝杆菌中,人结核分枝杆菌24例,牛结核分枝杆菌68例,分别对其做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M)、左氧氟沙星(LVFX)、丁胺卡那(AMK)的两种药物浓度的药敏试验。人结核分枝杆菌和牛结核分枝杆菌对各种药物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高浓度药物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种高浓度抗结核药的耐药率SM>INH>EMB>AMK>RFP>LVFX。结论 INH、RFP、EMB、SM、LVFX、AMK可作为常规抗结核药物,为临床医师根据常规抗结核药物药敏结果制定更加有效的抗结核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抗结核药
下载PDF
IFN-γ和IL-10在活动性肺结核鉴别诊断和疗效监测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小琴 陈敏 +1 位作者 王怀诚 申红玉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 :探讨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在活动性肺结核鉴别诊断和疗效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7月期间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6例,结核潜伏感染患... 目的 :探讨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在活动性肺结核鉴别诊断和疗效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7月期间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6例,结核潜伏感染患者40例,另选取健康对照组4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健康对照组、结核潜伏感染患者及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血浆IFN-γ和IL-10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单因素ANOVA检验、LSD-t检验、配对t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浆IFN-γ和IL-10表达水平高于结核潜伏感染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均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FN-γ和IL-10鉴别活动性肺结核和结核潜伏感染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0.040(95%CI:0.801~0.956)和0.925±0.034(95%CI:0.859~0.991);治疗后患者血浆IFN-γ和IL-10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4.751、3.762,P=0.002、0.007)。结论:IFN-γ和IL-10可作为活动性肺结核和结核潜伏感染较好的鉴别诊断标志物;动态监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IFN-γ和IL-10表达水平,对患者疗效判断可能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潜伏感染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10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连接酶反应检测乙型肝炎病毒阿德福韦耐药突变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永忠 吴国祥 +3 位作者 濮翔科 陈敏 肖君华 杨志军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51-654,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技术的方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阿德福韦(ADV)耐药突变rtA181V/T和rtN236T。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和针对不同突变类型的探针,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后进行LDR,最后在测序仪上分析结果。以直接测序...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技术的方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阿德福韦(ADV)耐药突变rtA181V/T和rtN236T。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和针对不同突变类型的探针,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后进行LDR,最后在测序仪上分析结果。以直接测序法作为对照分析55例临床标本,对结果不一致的标本进行亚克隆测序确认。结果LDR能够在野生型质粒背景下检测到1%的rtA181V/T或rtN236T突变质粒,不与野生型质粒及血清常见病毒产生交叉扩增。55例临床标本中检测到8例(14.5%)rtA181V/T和rtN236T双突变,6例(10.9%)rtA181V/T单突变,7例(12.7%)rtN236T单突变,与直接测序法结果一致的标本有52例(94.5%)。对3例结果不一致的标本进行亚克隆测序分析,结果与LDR一致。结论LDR是一种特异、敏感的方法,可以用于监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DV耐药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酶检测反应 乙型肝炎病毒 阿德福韦 耐药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可溶性补体受体1型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国军 樊燕 +2 位作者 杭双荣 朱珍 王永忠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956-1957,共2页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可溶性补体受体1型(sCR1)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肝硬化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Child-Pugh肝功能分级A(31例)、B(26例)、C(29例)三级的肝硬化患者sCR1水平,将其与Child-Pugh得分进行比较。...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可溶性补体受体1型(sCR1)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肝硬化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Child-Pugh肝功能分级A(31例)、B(26例)、C(29例)三级的肝硬化患者sCR1水平,将其与Child-Pugh得分进行比较。同时测定30例肝细胞癌,8例胰腺癌,15例乳腺癌,8例肺癌患者以及30例正常献血员sCR1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sCR1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献血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细胞癌患者与肝硬化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恶性肿瘤患者与正常献血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得分与sCR1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r=0.86)。结论sCR1水平与肝功能状况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抗炎症分子在阻止肝脏硬化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补体受体1型 肝硬化 Child—Pugh
下载PDF
血清免疫学检测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昕 朱珉之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4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肝脏免疫学血清检测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照不同疾病分类,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PBC患者为研究组,另选择慢性病毒性肝炎40例为对照组,所选患者均做血清免疫学及肝功能检测,并对所选... 目的探讨肝脏免疫学血清检测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照不同疾病分类,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PBC患者为研究组,另选择慢性病毒性肝炎40例为对照组,所选患者均做血清免疫学及肝功能检测,并对所选患者的肝纤四项、血清免疫球蛋白等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PBC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及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血清免疫学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肝功能指标情况分析,研究组的ALT、IgM、Ⅳ-c、HA、PCⅢ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ST、IgA、IgG、L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探讨肝脏免疫学血清检测在PBC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对患者早期风险评估及预后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免疫球蛋白 肝功能 肝纤四项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秀英 杭双熊 +1 位作者 濮翔科 申红玉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54-455,共2页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在拉米夫定治疗的HBeAg阳性CHB患者62例和34例健康人,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比率。常规检测患者HBV DNA和血生化指标。结果 HBeAg阳性CHB患者治...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在拉米夫定治疗的HBeAg阳性CHB患者62例和34例健康人,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比率。常规检测患者HBV DNA和血生化指标。结果 HBeAg阳性CHB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4+T细胞比率为31.4±10.6%,明显低于对照组(47.3±16.5%,P﹤0.05),而CD8+T细胞和NK细胞则相对较高(分别为33.4±18.2%和16.6±13.6%),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9.8±16.4%和13.7±9.4%,P﹤0.05);抗病毒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比率为74.7±18.9%,CD8+T淋巴细胞比率为37.2±19.7%,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拉米夫定能抑制HBV DNA复制,调节CD4+和CD8+T淋巴细胞比率,促进疾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