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配合及护理干预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魏红梅 施如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9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手术配合和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妇产科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而观察组50例患...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手术配合和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妇产科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而观察组50例患者给予手术配合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两组的数据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2.0%,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2.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腹胀率为22.0%,对照组患者术后腹胀率为58.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手术配合和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术后腹胀情况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腹腔镜手术 手术配合 护理干预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393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谢晔玲 施如霞 +1 位作者 丁玲 刘素芬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136-137,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肌瘤 剔除术
下载PDF
介入化疗前后宫颈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被引量:7
3
作者 陆枰 孙丽君 +2 位作者 施如霞 杨炳 李东林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85-87,共3页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端粒酶 末端转移酶 介入化疗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阴道锥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4
作者 鞠华妹 施如霞 吴国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46-48,共3页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阴道锥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压力性尿失禁妇女进行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n=24)与对照组(n=24),治疗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2次/周,共10次,之后应用阴道锥进行盆底锻炼15...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阴道锥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压力性尿失禁妇女进行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n=24)与对照组(n=24),治疗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2次/周,共10次,之后应用阴道锥进行盆底锻炼15~20min/d。对照组仅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根据治疗前后1h尿垫实验和尿失禁问卷表简表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漏尿量减少、症状改善。治疗后3、6个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效,联合阴道锥可巩固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生物反馈 电刺激 阴道锥
下载PDF
手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70例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谢晔玲 施如霞 鞠华妹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77-580,共4页
目的:评价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方法:PFD 70例,25例行阴式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传统组),45例行保留子宫的盆底重建及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重建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 目的:评价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方法:PFD 70例,25例行阴式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传统组),45例行保留子宫的盆底重建及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重建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排气时间、保留尿管时间、术后病率及疗效等情况。结果:重建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排气时间、保留尿管时间、术后病率分别是(95.4±20.5)min、(133.2±17.7)ml、(24.5±6.5)min、(34.6±9.4)min及2.22%;传统组分别为(155.7±18.6)min、(305.2±44.7)ml、(46.6±5.8)min、(118.9±8.5)min及12.0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建组及传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78%和76.00%,重建组明显优于传统组(P<0.01)。结论:保留子宫的盆底重建及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治疗PFD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疗效好,复发率低,技术易掌握,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疾病/外科手术 盆底功能障碍 阴式子宫切除术 阴道壁修补术 盆底重建术
下载PDF
系统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杨 周海速 施如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6期146-148,共3页
目的 观察并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浙江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2011年3月~2013年1月收治的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42例,对其中71例实施系统护理干预,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对另外71例... 目的 观察并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浙江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2011年3月~2013年1月收治的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42例,对其中71例实施系统护理干预,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对另外71例患者仅采取泌尿外科常规护理,视为对照组.通过对两组术中指标如手术耗时和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和平均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后对比分析,来评价系统护理干预对患者疗效的影响;同时护理工作完成后,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让患者对接受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结果用来评价两组护理方式对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手术持续时间为(51.7±23.8)min,而对照组用时(58.7±30.3)min;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为(31.4±5.7) mL,对照组为(41.7±6.9)mL;实验组术后有15例患者发生不同的并发症,占21.1%,对照组有27例出现不同并发症,占38.0%;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6.8±1.3)d,而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8.5±2.7)d;上述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0%)较对照组(7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缩短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持续时间、减少出血量,能提高手术的疗效,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护理干预 泌尿外科 腹腔镜手术 疗效
下载PDF
腹腔镜下宫颈残端切除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谢晔玲 施如霞 刘素芬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2年第1期53-54,共2页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05年9月至2010年9月期间9例残端宫颈病变患者,经腹腔镜下完成残端宫颈切除术,与同期经腹残端宫颈切除术8例进行临床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宫颈残端 腹腔镜 临床分析 宫颈切除术 临床对比研究 宫颈病变 常州市 江苏省
下载PDF
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疗效 被引量:3
8
作者 蒋云芬 钱晓萍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23-1524,共2页
目的探讨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疗效,并随访患者生育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用孕激素治疗的10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孕激素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病理确诊,治疗后每3~6个月诊刮以评价疗效,对有生育要求者随访其... 目的探讨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疗效,并随访患者生育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用孕激素治疗的10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孕激素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病理确诊,治疗后每3~6个月诊刮以评价疗效,对有生育要求者随访其生育情况。结果治疗后78例缓解,15例有效,3例无效,4例复发。其中60例有生育要求的患者,经孕激素治疗及辅助生育治疗后,40例成功受孕。结论对于要求保留子宫功能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年轻患者,孕激素治疗是一种治疗选择,辅助生育措施的介入可以提高治疗后的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孕激素 疗效
下载PDF
宫腔镜电切治疗难治性胚胎残留20例 被引量:2
9
作者 丁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宫腔镜 胚胎残留 电切手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下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7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晔玲 施如霞 +1 位作者 刘素芬 鞠华妹 《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 2011年第5期82-83,共2页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高达20~30%,现代女性更为重视生殖器官的完整性和子宫的生理功能,且更多妇女要求晚育,在患妇科疾病时她们总是希望尽量将子宫保留与减少创伤,所以,子宫肌瘤患者都会首选腹腔镜下子宫肌...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高达20~30%,现代女性更为重视生殖器官的完整性和子宫的生理功能,且更多妇女要求晚育,在患妇科疾病时她们总是希望尽量将子宫保留与减少创伤,所以,子宫肌瘤患者都会首选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而多发性子宫肌瘤的剥除,因为其复发率高、术中出血多既往常常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症。我院自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间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57例,术前都是通过彩色超声检查以基本明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剔除术 多发性子宫肌瘤 腹腔镜手术 临床分析 女性生殖器官 良性肿瘤 生理功能 子宫保留
下载PDF
绒癌误诊宫外孕破裂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晔玲 刘素芬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75-375,共1页
关键词 绒癌 血-HCG 官外孕破裂
下载PDF
心理护理在米索前列醇与取环钳联合用于绝经后取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冯骏 王小芬 施如霞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8期93-95,共3页
目的观察在米索前列醇与取环钳联合治疗绝经后取器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丽水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要求宫内取器的绝经期女性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女性均在术前给予米索前列醇配合... 目的观察在米索前列醇与取环钳联合治疗绝经后取器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丽水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要求宫内取器的绝经期女性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女性均在术前给予米索前列醇配合取环钳取宫内节育器。观察组另给予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不给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取环效果、宫颈软化情况、疼痛情况、取环时间、术中出血量、护理满意度、抑郁与焦虑评分。结果观察组取环顺利率、困难率、宫颈软化优良率、疼痛程度、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期女性取器术中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宫内节育器取出成功率,减轻女性痛苦,改善抑郁与焦虑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米索前列醇 取环钳 宫内取节育器 心理护理
下载PDF
紫杉醇与卡铂联合放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第12期93-94,共2页
目的:观察紫杉醇与卡铂联合放疗治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162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80例,单纯放疗)和观察组(82例,紫杉醇与卡铂+放疗);比较两组疗程结束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紫杉醇与卡铂联合放疗治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162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80例,单纯放疗)和观察组(82例,紫杉醇与卡铂+放疗);比较两组疗程结束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疗程结束后6个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3个月,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8.78%)明显高于对照组(87.5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7.31%)与对照组相近(5.00%),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紫杉醇与卡铂联合放疗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疗程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会增加患者毒副反应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卡铂 宫颈癌 放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端粒酶研究在宫颈癌诊治中的应用
14
作者 陆枰 孙丽君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7年第9期69-70,78,共3页
1994年Kim高度敏感的端粒酶检测方法一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d,TRAP)问世后,端粒酶作为目前最广谱的肿瘤标志物引起广泛关注。近年研究发现,端粒酶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1994年Kim高度敏感的端粒酶检测方法一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d,TRAP)问世后,端粒酶作为目前最广谱的肿瘤标志物引起广泛关注。近年研究发现,端粒酶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因此以端粒酶为靶点治疗宫颈癌的研究也十分活跃,是目前颇为瞩目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检测 宫颈癌诊治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肿瘤标志物 高度敏感 癌前病变 靶点治疗
原文传递
反复子宫脱垂患者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5
作者 顾文文 王金华 +1 位作者 丁屹 陈继明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0年第5期327-330,共4页
目的探讨反复子宫脱垂患者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收治的2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Ⅲ、Ⅳ度反复子宫脱垂患者,接受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 目的探讨反复子宫脱垂患者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收治的2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Ⅲ、Ⅳ度反复子宫脱垂患者,接受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病理结果,观察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00例Ⅲ、Ⅳ度反复子宫脱垂患者中合并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20例(10.0%),其中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17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3例。合并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子宫脱垂患者年龄、子宫脱垂病程、产次、肿瘤家族史、子宫颈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子宫脱垂分级、丈夫性生活前进行冲洗比例与无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子宫脱垂病程(OR=2.381,95%CI 1.337~9.050,P=0.002)、子宫颈炎(OR=1.242,95%CI 1.113~3.015,P=0.032)、高危HPV感染(OR=1.425,95%CI 1.124~6.234,P=0.020)、子宫脱垂分级(OR=1.632,95%CI 1.204~7.624,P=0.015)是反复子宫脱垂患者发生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反复子宫脱垂患者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发生率较高,且子宫脱垂病程>10年或Ⅳ度子宫脱垂患者发生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脱垂 宫颈疾病 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发病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