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版Barthel评估操用于骨科患者分级护理效果分析
1
作者 杨翠 陈景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S02期181-182,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版Barthel评估操用于骨科患者分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骨科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应用改良版Barthel评估操实施分级护理,对照组应用Barthel量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讨改良版Barthel评估操用于骨科患者分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骨科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应用改良版Barthel评估操实施分级护理,对照组应用Barthel量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评估耗时为(2.13±0.5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76±1.38)min(P<0.05)。结论采用改良版Barthel评估操对骨科患者实施分级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生活质量,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分级护理 改良版Barthel评估操 满意度
下载PDF
两种手术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 被引量:5
2
作者 蒋守海 邱东新 +4 位作者 朱信飞 胡敬男 李亮 彭树进 董长红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5期446-448,共3页
目的 探讨前侧入路与外侧入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治疗肱骨骨折患者58例,其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20-55岁,平均33.6岁。采用前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36例,外侧入路... 目的 探讨前侧入路与外侧入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治疗肱骨骨折患者58例,其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20-55岁,平均33.6岁。采用前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36例,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22例,对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失血量、桡神经损伤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5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5个月(15-24个月)。在平均手术时间、失血量、桡神经损伤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侧入路明显优于外侧入路,术中不需游离暴露桡神经,减少桡神经损伤,钢板放置于骨面贴合好,有利于肱骨骨折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前侧入路 外侧入路 桡神经损伤
下载PDF
冰袋冷敷对减轻四肢骨折创伤后早期患者疼痛肿胀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冶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24期252-253,共2页
目的分析冰袋冷敷对减轻四肢骨折创伤后早期患者疼痛肿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四肢骨折创伤后期疼痛肿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各25例。常规处理组采用常规止痛药进行处理,冰袋冷敷组在常规处理组基础上给予冰袋冷敷。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冰袋冷敷对减轻四肢骨折创伤后早期患者疼痛肿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四肢骨折创伤后期疼痛肿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各25例。常规处理组采用常规止痛药进行处理,冰袋冷敷组在常规处理组基础上给予冰袋冷敷。比较两组疼痛肿胀缓解率;疼痛以及肿胀消退时间;干预前后患者VAS评分、患肢平均周径。结果冰袋冷敷组疼痛肿胀缓解率高于常规处理组,P<0.05;冰袋冷敷组疼痛以及肿胀消退时间短于常规处理组,P<0.05;干预前两组VAS评分、患肢平均周径相近,P>0.05;干预后冰袋冷敷组VAS评分、患肢平均周径优于常规处理组,P<0.05。结论冰袋冷敷对减轻四肢骨折创伤后早期患者疼痛肿胀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加速疼痛肿胀消退,缩小患肢肿胀周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袋冷敷 四肢骨折 创伤后期患者 疼痛肿胀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骨水泥致兔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早期血循环中致炎因子变化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蒋守海 王春 +1 位作者 常波 王纪湘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29期10-11,14,共3页
目的研究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栓子致兔急性肺栓塞后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取成年健康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骨水泥栓塞组、自体血凝块栓塞组、对照组,每组8只,栓塞组经兔股静脉分别注入骨水泥栓... 目的研究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栓子致兔急性肺栓塞后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取成年健康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骨水泥栓塞组、自体血凝块栓塞组、对照组,每组8只,栓塞组经兔股静脉分别注入骨水泥栓子、自体血凝块栓子,制备肺血栓栓塞症(PTE)模型,并动态观察TNF-α、IL-6的变化。结果骨水泥栓子注入后TNF-α在0.5~6.0h呈逐渐升高趋势,与同期对照组、血凝块栓塞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在0.5h与对照组、血凝块栓塞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h与同期对照组、血凝块栓塞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凝块栓塞组与同期对照组在各时点的TNF-α、IL-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枚血凝块栓子致兔PTE后,在早期(6h内)未见TNF-α、IL-6的高表达,而骨水泥栓塞组引起兔血清TNF-α、IL-6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细胞因子 骨水泥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