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杀雄剂CH1对冬小麦雄性不育的效应研究
1
作者 郭皓昱 李煜 +3 位作者 吴倩 马守才 王军卫 刘东涛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6,共8页
为探讨化学杀雄剂CH1对冬小麦雄性不育的诱导效果及其与乙烯利的互作效应、筛选CH1最佳使用剂量和表面活化剂组合,用6个CH1剂量水平、7种表面活化剂和3种浓度的乙烯利进行不同配伍组合,对不同组合处理下3个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雄性不... 为探讨化学杀雄剂CH1对冬小麦雄性不育的诱导效果及其与乙烯利的互作效应、筛选CH1最佳使用剂量和表面活化剂组合,用6个CH1剂量水平、7种表面活化剂和3种浓度的乙烯利进行不同配伍组合,对不同组合处理下3个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雄性不育率和饱和授粉结实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15~30 g·hm^(-2)剂量下,CH1可诱导3个品种雄性不育率达95%以上,说明CH1具有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作用;随CH1剂量的增加,3个品种的饱和授粉结实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20~30 g·hm^(-2)处理的饱和授粉结实率明显偏低,推测雌蕊受到了一定的伤害;(2)观察花药和雌蕊发育情况,发现未喷施CH1的植株花药大且开裂,羽毛状柱头较大,而CH1处理的不育株花药瘦小,呈剑状,不开裂,羽毛状柱头较小;(3)随着CH1剂量的增加,3个品种均表现出株高逐渐降低和抽穗期延迟的现象,CH1对旗叶的药害反应因品种不同存在差异;(4)CH1剂量为10 g·hm^(-2)时,与其他表面活化剂相比,NE1820对普冰151的旗叶伤害较轻,对株高无明显抑制作用,可提高饱和授粉结实率;(5) CH1剂量为15 g·hm^(-2)时,添加2种浓度乙烯利后,3个品种的株高比未添加乙烯利降低,抽穗期延迟,其中添加5 mL·L^(-1)乙烯利后3个品种均能达到100%雄性不育,并且饱和授粉结实率相比未添加乙烯利平均高7%左右。因此,CH1采用15 g·hm^(-2)剂量,配伍1%NE1820和5 mL·L^(-1)乙烯利可诱导小麦产生完全的雄性不育,且获得较高的授粉结实率,可作为杂交小麦制种候选方案进一步研究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化学杀雄剂CH1 基因型 雄性不育 表面活化剂
下载PDF
不同类型棉田生态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杨峰 王阶祥 +1 位作者 腾俊磊 陈德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86-2087,2089,共3页
总结了国内对不同耕作制度下棉田生态系统的研究结果,并且探讨了棉田生态系统生态调控途径。
关键词 棉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能流 套间作 转基因棉花 生态调控
下载PDF
江苏省麦(油)后棉的栽培与育种 被引量:2
3
作者 韩世杰 承泓良 +1 位作者 狄文枝 张柱汉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1991年第S1期22-29,共8页
麦(油)后棉,巳成为江苏省重要的种植制度之一。即大元麦后移栽棉,油菜后移栽棉,小麦后移栽棉,大元麦后直播棉,油菜后直播棉。该种植制度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以麦后移栽棉为例,比麦套棉每亩增产粮食50—75千克,综合... 麦(油)后棉,巳成为江苏省重要的种植制度之一。即大元麦后移栽棉,油菜后移栽棉,小麦后移栽棉,大元麦后直播棉,油菜后直播棉。该种植制度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以麦后移栽棉为例,比麦套棉每亩增产粮食50—75千克,综合经济效益提高4.9—18.5%,并能减轻某些病虫危害。 麦(油)后棉苗期生长速度快,移栽时个体大;株高增长高峰期后移,果枝增长高峰期与株高增长高峰期重叠,蕾数前少后多,果枝增长高峰值低而长;叶面积增长与干物质积累前慢后快,只有一个成铃高峰。技术要求培育大壮苗,合理密植,准确化控和适当延期打顶。 中熟棉品种改作麦(油)后短季栽培,棉花要减产5—10%。以北方早熟品种在本省作麦(油)后栽培,成铃率低(4.24个百分点)、衣分低(1.56个百分点)、单铃籽棉重轻(0.22克),衣指轻(0.33克)、后期易早哀。适合我省麦(油)后短季栽培的棉花品种模式:苗期快发,耐迟播,植株偏矮,避台风;吐絮集中,秋季避连阴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油)后棉 栽培技术 品种选育
下载PDF
陆地棉杂种F_(2)代优势组合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卫华 胡新燕 +2 位作者 申温文 宋玉萍 徐加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19-924,共6页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 ,以高产抗病推广品种作亲本选配杂交组合 ,进行随机区组试验 ,结果表明皮棉产量加×加上位性方差达 5%显著水平 ,显性方差达 10 %显著水平。皮棉产量加×加上位性效应值以苏棉 4号和中棉所 19为高 ,它...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 ,以高产抗病推广品种作亲本选配杂交组合 ,进行随机区组试验 ,结果表明皮棉产量加×加上位性方差达 5%显著水平 ,显性方差达 10 %显著水平。皮棉产量加×加上位性效应值以苏棉 4号和中棉所 19为高 ,它们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 ,皮棉产量显性效应值最高的是泗 331,因此它也具有较好的特殊配合力。F2 基因型及杂种优势估计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说明根据亲本及 F1数据用 ADAA模型预测F2 代基因型值及杂种优势是可行的。除单株铃数外 ,其余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性状都有组合表现了群体超亲优势。组合 ( 2× 5)皮棉产量 HPB( F2 )为 2 2 .36% ,达显著水平。超亲优势利用代数最多的是组合( 3× 5)的籽棉产量性状 ,可用 4 .52 51代。群体超亲优势两年平均超过 5%的组合是 ( 1× 5)和 ( 2×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F2代 杂种优势 组合筛选
下载PDF
唐菖蒲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允刚 郭小丁 +2 位作者 唐君 张华 项彩云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唐菖蒲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诱导率 繁殖系数
下载PDF
设施园艺一年两代辣椒育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正敏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5,共2页
:根据徐州气候条件 ,利用日光温室进行一年两代辣椒育种获得理想效果 ,从而加快育种进程。辣椒种子没有休眠期 ,为一年两代繁育提供条件。栽培需要控制病害发生 ,减少死苗率。同时强调夏季注意稳长 ,冬季注意降湿增温补光 。
关键词 辣椒 育种 一年两代 休眠期 日光温室 气候条件 栽培技术要点
下载PDF
徐州水稻最佳抽穗期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申温文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18,共3页
采用平行观测法分析徐州水稻(籼、粳)粒重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粒重与温度呈非线性关系,从而找到籼、粳稻的最佳抽穗期温度指标和徐州水稻最佳抽穗期。同时指出在不同温度水平下,平均温度和平均日较差对粒重增长的作用。
关键词 水稻 温度指标 温度模式 最佳抽穗期 徐州
下载PDF
乙阿乐防除免耕直播夏玉米田杂草的研究
8
作者 胡兰英 张凤海 +1 位作者 梁家荣 刘树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6期1069-1069,共1页
在免耕夏玉米田 ,乙阿乐 ( 4 0 %乙阿合剂 3 0 0 0ml/hm2 +74.7%农民乐颗粒剂 90 0g/hm2 )于玉米播后苗前喷施 ,药后 47天株防效达 91.8% 。
关键词 乙阿乐 免耕 夏玉米 防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旗叶膜脂过氧化作用及GS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姜东 戴廷波 +8 位作者 荆奇 曹卫星 赵辉 周琴 范雪梅 陈荣振 冯国华 刘东涛 张爱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232-1236,共5页
在 2 0年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 ,选用徐州 2 5、徐州 2 6和烟 2 80 1三个小麦品种 ,研究了长期施肥对灌浆盛期小麦旗叶膜脂过氧化作用、谷氨酸合成酶 (GS)及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与单施无机肥相... 在 2 0年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 ,选用徐州 2 5、徐州 2 6和烟 2 80 1三个小麦品种 ,研究了长期施肥对灌浆盛期小麦旗叶膜脂过氧化作用、谷氨酸合成酶 (GS)及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与单施无机肥相比 ,旗叶膜脂过氧化作用低、光合速率高、产量高 ;在各处理间 ,均随着无机肥种类的增多 ,旗叶膜脂过氧化作用降低 ,光合速率提高 ,产量呈上升趋势 ;而不均衡施肥时 (仅施氮钾肥 ) ,小麦旗叶膜脂过氧化作用高 ,光合速率低 ,籽粒产量最低。不同处理下旗叶GS活性与全氮含量、籽粒蛋白质含量无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长期定位施肥 膜脂过氧化作用 GS活性 籽粒蛋白质含量
下载PDF
小麦品质影响因素分析及专用小麦优质栽培途径的探讨 被引量:27
10
作者 顾克军 杨四军 +1 位作者 张恒敢 李德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6期725-728,共4页
小麦品质除受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控制外 ,生态条件及栽培措施的影响也至关重要。简要对优质专用小麦及其品质的概念作了解释 ,对影响小麦品质的遗传、生态、栽培三大因素进行分析 ,认为品种的遗传特性是小麦品质的基础 ,但环境条件及栽... 小麦品质除受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控制外 ,生态条件及栽培措施的影响也至关重要。简要对优质专用小麦及其品质的概念作了解释 ,对影响小麦品质的遗传、生态、栽培三大因素进行分析 ,认为品种的遗传特性是小麦品质的基础 ,但环境条件及栽培措施可以较大程度地改善小麦品质 ,协调产量与品质的关系。指出以优质品种为基础 ,合理种植区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用小麦 品质 遗传 栽培 生态条件 小麦
下载PDF
水稻三种害虫组合侵害及对籽粒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进才 梁家荣 +1 位作者 张凤举 葛玉林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0-37,共8页
根据江淮稻区水稻害虫发生特点,于1991—1992年在网室和田间采用全组合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褐飞虱Nilapar... 根据江淮稻区水稻害虫发生特点,于1991—1992年在网室和田间采用全组合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三种害虫的组合侵害及对籽粒生长的影响。用生长曲线方程拟合籽粒生长过程。由生长曲线方程推导的一些参数分析害虫组合侵害对强、弱势粒生长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害虫组合侵害主效和互作效应均对水稻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害虫组合侵害的加重,最大生长速率Vmax、旺盛生长期积累的干物重GT等参数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害 白背飞虱 稻纵卷叶螟 褐飞虱 水稻
下载PDF
水稻最适叶面积指数和总颖花数的品种差异 被引量:15
12
作者 颜振德 胡承太 《中国水稻科学》 CAS 1986年第1期42-52,共11页
以淮北地区不同历史年代的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叶面积和颖花量与品种产量能力进展的关系。结果指出:随品种最适叶面积指数和适宜总颖花量的增加,水稻品种的产量能力明显提高。因此确认高产品种选育应以增加最适叶面积指数和颖花量... 以淮北地区不同历史年代的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叶面积和颖花量与品种产量能力进展的关系。结果指出:随品种最适叶面积指数和适宜总颖花量的增加,水稻品种的产量能力明显提高。因此确认高产品种选育应以增加最适叶面积指数和颖花量并适当减少穗数,应用半矮秆基因为途径。本文根据试验资料提出了目前淮北主要水稻品种的适宜群体指标,为良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颖花数 品种差异 水稻 叶面积指数
下载PDF
土壤基础肥力对夏玉米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爱君 张明普 张洪源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71-74,共4页
在土壤肥力定位试验5年的基础上,进行裂区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土壤肥力的明显差异,以致玉米对养分的吸收量和吸收比例不同;土壤基础肥力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穗粒数上;基础肥力愈高,后效作用愈大,土壤对玉米产量的贡献... 在土壤肥力定位试验5年的基础上,进行裂区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土壤肥力的明显差异,以致玉米对养分的吸收量和吸收比例不同;土壤基础肥力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穗粒数上;基础肥力愈高,后效作用愈大,土壤对玉米产量的贡献率亦愈高;养分平衡与协调供应不仅能提高玉米产量,同时还能缩小肥力差异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土壤肥力 养分吸收 产量
下载PDF
三唑类化合物(PP_(333))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及生理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宗标 忻世卿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9-72,共4页
三唑类化合物是一种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大豆花期喷洒三唑类化合物对植株高度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一般可降低18—20cm;还可使结荚高度降低4cm左右;对有效分枝数和主茎节数没有明显影响。研究结果还表明,喷洒三唑类化合物可使大豆有明... 三唑类化合物是一种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大豆花期喷洒三唑类化合物对植株高度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一般可降低18—20cm;还可使结荚高度降低4cm左右;对有效分枝数和主茎节数没有明显影响。研究结果还表明,喷洒三唑类化合物可使大豆有明显的抗倒增产作用,一般可增产10%左右,高的可达20%。增产因素主要表现在增荚,增粒和百粒重的提高。增产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叶绿素含量增加和提高光合效率。喷洒三唑类化合物比不喷的植株叶绿素增11.8%左右,光合效率提高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农艺性状 三唑类化合物 生理
下载PDF
黄淮夏大豆高产品种特征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宗标 忻世卿 李强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14,共4页
对黄淮地区36个夏大豆品种及品系的产量构成因素、生育特性、开花结荚动态及产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单株产量与粒数、荚数、株高、主茎节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结荚高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株高、主茎节数、荚数、粒数对产量有... 对黄淮地区36个夏大豆品种及品系的产量构成因素、生育特性、开花结荚动态及产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单株产量与粒数、荚数、株高、主茎节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结荚高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株高、主茎节数、荚数、粒数对产量有较大的正向直接作用.结荚高度对产量有较大的负向直接作用.早花型品种产量水平较高,高产品种均为亚有限结荚习性,其产量空间分布为垂直分布均匀型和水平分布主茎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因素 生育类型 花荚动态 产量 大豆 品种
下载PDF
长期施用有机和无机肥料对黄潮土有机质含量及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6
16
作者 张爱君 张明普 《江苏农业研究》 CSCD 2001年第3期30-33,共4页
淮北黄潮土 19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长期不施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与试验前相比下降 1.5 4g/kg ;长期单施化肥可基本维持土壤有机质水平 ;长期施厩肥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比试验前增加 9.2 4~ 10 .6 1g/kg。与无肥处理相比 ,施氮... 淮北黄潮土 19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长期不施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与试验前相比下降 1.5 4g/kg ;长期单施化肥可基本维持土壤有机质水平 ;长期施厩肥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比试验前增加 9.2 4~ 10 .6 1g/kg。与无肥处理相比 ,施氮磷钾肥和施厩肥处理土壤有机质的氧化稳定性有所下降 ,而施氮肥和施氮磷肥处理土壤有机质的氧化稳定性升高 ;厩肥配施化肥能明显增加易氧化有机质的含量 ,并降低土壤有机质的氧化稳定性。与定位 5年试验相比 ,长期施厩肥有提高土壤腐殖质含量和胡敏酸 /富里酸比值的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潮土 有机质组成 施肥 有机肥 无机肥
下载PDF
甘薯茎线虫病田间防治药剂的筛选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厚俊 赵永强 +3 位作者 徐振 杨冬静 张成玲 谢逸萍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1期2068-2069,2108,共3页
为筛选高效、低毒的甘薯茎线虫防治药剂,在大田测试了6个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三唑磷微胶囊剂对甘薯茎线虫防治效果达83.51%,增产率为54.82%,投入产出比最高,为12.6,可替代高毒农药苯线磷在生产上防治甘薯茎线虫病,具有较好的推广... 为筛选高效、低毒的甘薯茎线虫防治药剂,在大田测试了6个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三唑磷微胶囊剂对甘薯茎线虫防治效果达83.51%,增产率为54.82%,投入产出比最高,为12.6,可替代高毒农药苯线磷在生产上防治甘薯茎线虫病,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茎线虫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特种出口蔬菜牛蒡根结线虫病防治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家荣 胡兰英 +1 位作者 戚强 刘树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57-1857,共1页
明确了牛蒡根结线虫病症状。根结线虫主要侵染牛蒡的根系,受害后根系的主根及侧根膨大形成根瘤。病原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在徐州地区一年发生数代,一般25~30d即可完成1代。综合防治措施为:建立无病区,轮... 明确了牛蒡根结线虫病症状。根结线虫主要侵染牛蒡的根系,受害后根系的主根及侧根膨大形成根瘤。病原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在徐州地区一年发生数代,一般25~30d即可完成1代。综合防治措施为:建立无病区,轮作换茬,消除病残体,土壤消毒,生长期间用化学药物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 根结线虫 防治技术
下载PDF
优质高产新品种徐稻3号特征特性及无公害生产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丁成伟 刘超 +3 位作者 王健康 郭荣良 吴玉玲 徐家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3期430-430,446,共2页
徐稻 3号在淮北地区属中熟中粳 ,全生育期 14 5d。一般单产 90 0 0~ 975 0kg/hm2 ,米质理化指标达国家三级优质稻谷标准 ,抗白叶枯病和纹枯病 ,对稻瘟病中抗—抗 ,无稻曲病 ,高抗条纹叶枯病。 2 0 0 2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徐稻 3号在淮北地区属中熟中粳 ,全生育期 14 5d。一般单产 90 0 0~ 975 0kg/hm2 ,米质理化指标达国家三级优质稻谷标准 ,抗白叶枯病和纹枯病 ,对稻瘟病中抗—抗 ,无稻曲病 ,高抗条纹叶枯病。 2 0 0 2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笔者研究了徐稻 3号的无公害生产技术 ,包括基地选择、种子处理、培育壮秧、适期早栽、肥料运筹、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粳稻 徐稻3号 特征特性 无公害生产技术
下载PDF
水稻品种生态适应性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丁成伟 刘超 +2 位作者 王健康 孙克新 郭荣良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9年第1期62-65,共4页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江苏省水稻试区5个供试水稻品种的12个性状进行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行之有效,并具有实践意义,其评价结果与品种表现一致。其中“9优138”品种关联度最大,综合性状最优,生态适应性...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江苏省水稻试区5个供试水稻品种的12个性状进行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行之有效,并具有实践意义,其评价结果与品种表现一致。其中“9优138”品种关联度最大,综合性状最优,生态适应性最广且高产、稳产,应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生态适应性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