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英语作业有效性的对策 被引量:4
1
作者 聂万攀 《新课程学习》 2011年第6期97-98,共2页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共识。但是作业的有效性还没有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作业的低效、无效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提高作业布置的有效性已经刻不容缓,亟待解决。
关键词 英语作业 有效性 对策
下载PDF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历史文化教育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功亮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12年第3期54-54,共1页
历史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教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影响力。小学语文教育除了担当语言教育的职责外,还担负着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重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融入历史文化教育,是开阔学生知识视野,丰富语文教学内容的需... 历史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教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影响力。小学语文教育除了担当语言教育的职责外,还担负着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重任。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融入历史文化教育,是开阔学生知识视野,丰富语文教学内容的需要。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有针对性地收录了许多关于历史的文章,或是历史事件的简单呈现,或是历史文化的融合,总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历史文化的知识因素无处不在。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入历史文化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 小学语文教育 优秀文化传统 语文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 学生知识 中华民族
下载PDF
也谈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多次测量” 被引量:1
3
作者 曾俊 巫忠来 《新课程(教研版)》 2010年第2期60-60,共1页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我们会发现常需要测量多组数据,"多次测量"是一种基本的物理研究方法,而在不同的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又不尽相同。如何灵活地用好、用巧这种方法?我们应当明确各自的目的,避免以点代面、以偏概全,才能使得出的相...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我们会发现常需要测量多组数据,"多次测量"是一种基本的物理研究方法,而在不同的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又不尽相同。如何灵活地用好、用巧这种方法?我们应当明确各自的目的,避免以点代面、以偏概全,才能使得出的相关结论合乎事物的本质特征。下面就课本中常见的一些实验事例进行分析、归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实验 测量 初中 物理研究方法 以偏概全 课本 归类
下载PDF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4
作者 王功亮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2011年第11期34-34,共1页
古人曾说过:"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学生有了"问"的习惯,也就有了独立思维的能力,而具备独立思维能力是一个人形成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语文课程标准》也说:"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 古人曾说过:"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学生有了"问"的习惯,也就有了独立思维的能力,而具备独立思维能力是一个人形成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语文课程标准》也说:"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那么在实际教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问题意识 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 独立思维能力 培养 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
下载PDF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5
作者 徐胜 《中学教学参考》 2011年第20期27-27,共1页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提法,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上多么的重要.而当今数学课堂上花样繁多,热闹非凡的背后,我们是否让...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提法,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上多么的重要.而当今数学课堂上花样繁多,热闹非凡的背后,我们是否让学生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是否让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落到实处,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改革 数学教学 数学技能 数学知识 学生
下载PDF
发展性评价在小学数学练习中的应用之尝试
6
作者 陈宝安 《大观周刊》 2011年第18期154-154,142,共2页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它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小学数学练习的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练习评价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是帮助老师、家长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它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小学数学练习的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练习评价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是帮助老师、家长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探索科学的评价办法。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评价 小学数学 练习 学生反馈 应用 教学活动 组成部分 学习热情
下载PDF
想象,架起读写的桥梁
7
作者 唐蓉 《大观周刊》 2011年第26期27-27,共1页
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的表象而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是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的过程。“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现代科学... 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的表象而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是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的过程。“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现代科学巨匠爱因斯坦的名言道出了想象力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获取过程 桥梁 读写 想象力 心理过程 爱因斯坦 现代科学 改造
下载PDF
让数学走进生活
8
作者 贾燕 《大观周刊》 2011年第22期53-53,共1页
“数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而一直以来,教师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以及重视理论价值忽视实际应用价值的不良倾向使得数学生活应用性不强。给学生造成数学抽象、枯燥乏味的印象,从而素质教育难以深化... “数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而一直以来,教师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以及重视理论价值忽视实际应用价值的不良倾向使得数学生活应用性不强。给学生造成数学抽象、枯燥乏味的印象,从而素质教育难以深化。《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我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大胆尝试,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并取得了一定的收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经验 数学抽象 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 素质教育 实践经验 数学问题 学生
下载PDF
走出课堂学习生物学
9
作者 吕家宏 《新课程学习》 2011年第9期88-89,共2页
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学习生物学知识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把课本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够拓宽和深化学生的生物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关键词 采集 走访 拓宽 深化 生物学知识
下载PDF
给“学困生”一个机会
10
作者 陈宝安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1年第1期214-214,共1页
汉语写作是少数民族预科新疆汉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由于少数民族预科汉语写作教学仍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汉语写作教学严重制约了预科汉语教学的发展。因此,提高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汉语写作水平,深化汉语写作... 汉语写作是少数民族预科新疆汉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由于少数民族预科汉语写作教学仍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汉语写作教学严重制约了预科汉语教学的发展。因此,提高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汉语写作水平,深化汉语写作教学改革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教学方法、教学重点等方面探讨如何开展预科汉语写作教学,以期对提高新疆学生汉语写作水平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练习内容 终极目标
下载PDF
也来谈谈建立数学思想的问题
11
作者 徐胜 《新课程学习》 2011年第9期34-35,共2页
数学思想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们的意识中,经过人们的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开发初中学生的数学智能,就在于使学生建立数学思想。
关键词 数学思想 学习数学 根本任务
下载PDF
兴趣是学习英语最好的老师
12
作者 蓝晓萍 《新课程(教研版)》 2010年第4期28-28,共1页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学好英语,必须从培养兴趣入手。
关键词 兴趣 英语老师
下载PDF
浅析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意义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家禄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09年第2期84-86,共3页
如何使数学知识之间上下沟通,左右逢源,使其系统化、整体化,以达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个完整的认知结构的目的,可谓使数学教师绞尽脑汁。对于这一问题,本人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现就如何使学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知道... 如何使数学知识之间上下沟通,左右逢源,使其系统化、整体化,以达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个完整的认知结构的目的,可谓使数学教师绞尽脑汁。对于这一问题,本人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现就如何使学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知道所判别的对象是什么;怎样使学主会运用根的判别式,在不解方程的前提下判别根的情况两个问题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与大家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师 学生 浅析 认知结构 目的 在实践中 整体化 判别式 系统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