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题后的联想与探究
1
作者 周世东 《数学教学通讯》 1987年第4期17-17,共1页
每一道数学题,都反映一定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但是,它们的难易程度却不相同,所谓难题往往是由若干简单题深化演变而成。因此,做完一道习题后,注重对解答的研究与联想,探索由“易”变“难”的过程,对解题能力的提高和锲而不舍、精益求... 每一道数学题,都反映一定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但是,它们的难易程度却不相同,所谓难题往往是由若干简单题深化演变而成。因此,做完一道习题后,注重对解答的研究与联想,探索由“易”变“难”的过程,对解题能力的提高和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精神的培养都大有好处,此外,通过联想与探究,可将问题推广,发现事先未知的方法和结论。因此,联想与探究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良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题能力 数学题 创造性思维 数量关系 问题解决 解题过程 数学方法 任意多边形 邻边 交刀
下载PDF
使语言形象化的技巧
2
作者 秦葆 《语文知识》 1999年第2期54-56,共3页
创造形象是文学作品对语言的特殊要求。文学作品的语言与一般说理文章的语言不同,它不仅要求准确、周密、清晰,还要求形象生动。比如描写旧中国农村的状况,哲学家说它是“饥饿、荒凉、愚昧”;而文学作品却说它是“一只破碗,几根杂草,半... 创造形象是文学作品对语言的特殊要求。文学作品的语言与一般说理文章的语言不同,它不仅要求准确、周密、清晰,还要求形象生动。比如描写旧中国农村的状况,哲学家说它是“饥饿、荒凉、愚昧”;而文学作品却说它是“一只破碗,几根杂草,半座破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形象化 文学作品 形象生动 生动形象 中国农村 创造形象 描写 形象性 特殊要求 哲学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