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泰州市蔬菜全程绿色生产关键技术 被引量:3
1
作者 刘云飞 孙敬东 袁志章 《长江蔬菜》 2020年第19期20-22,共3页
导读:从基地建设、播种育苗、绿色生产关键技术、组织管理等进行了阐述,集成泰州市蔬菜全程绿色生产关键技术体系,以期为绿色蔬菜生产提供参考。其中高温闷棚、石灰氮处理、火焰高温消毒、微生物菌肥改良等土壤消毒改良技术以及以菌治... 导读:从基地建设、播种育苗、绿色生产关键技术、组织管理等进行了阐述,集成泰州市蔬菜全程绿色生产关键技术体系,以期为绿色蔬菜生产提供参考。其中高温闷棚、石灰氮处理、火焰高温消毒、微生物菌肥改良等土壤消毒改良技术以及以菌治菌、以菌治虫等技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键技术 高温消毒 土壤消毒 改良技术 微生物菌肥 石灰氮 播种育苗 关键技术体系
下载PDF
设施番茄—水稻轮作高效栽培技术
2
作者 孙敬东 冒维维 袁志章 《长江蔬菜》 2015年第5期30-31,共2页
针对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突出问题,江苏泰州探索总结出设施番茄—水稻水旱轮作栽培模式,有效缓解了连作障碍,保障了粮、菜等重要农产品的稳定供给,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667 m^2产量可达18 000~22 000元,该模式可在相近生态区... 针对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突出问题,江苏泰州探索总结出设施番茄—水稻水旱轮作栽培模式,有效缓解了连作障碍,保障了粮、菜等重要农产品的稳定供给,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667 m^2产量可达18 000~22 000元,该模式可在相近生态区域内推广。本文从品种选择、茬口安排、栽培要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栽培 连作障碍 水旱轮作 生态区域 江苏泰州 栽培技术 探索总结 缓苗 大田管理 栽培番茄
下载PDF
设施番茄-水稻轮作高效栽培技术
3
作者 孙敬东 冒维维 袁志章 《江苏农村经济(品牌农资)》 2016年第3期38-39,共2页
近年来,连作障碍已成为制约设施蔬菜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子,笔者通过多年试验摸索,总结出了设施番茄一水稻水旱轮作方式,有效控制了连作引发的病虫草害,同时还改良了土壤,减少了农药、肥料的使用,促进了番茄、水稻高产高效。每... 近年来,连作障碍已成为制约设施蔬菜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子,笔者通过多年试验摸索,总结出了设施番茄一水稻水旱轮作方式,有效控制了连作引发的病虫草害,同时还改良了土壤,减少了农药、肥料的使用,促进了番茄、水稻高产高效。每亩番茄产量达5000~6000kg,产值15000~1800元,水稻产量可达500kg,每亩合计产值18000—22000元,纯效益过万元。现将该高效模式的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产量 设施蔬菜 番茄 栽培技术 轮作 持续健康发展 栽培要点 连作
下载PDF
粳稻田“小红稻”防控技术初探 被引量:5
4
作者 孙敬东 黄秀芳 陈俊才 《中国稻米》 2006年第2期37-38,共2页
通过对粳稻田“小红稻”发生情况的调查和试验,探明了“小红稻”发生原因与水稻播栽方式、耕作方式、土壤质地等因素有关,并提出了通过合理轮耕换茬、科学选用水稻栽培方式、适时拔除和加强田间管理等“小红稻”防控技术。
关键词 小红稻 发生原因 防控技术
下载PDF
小麦田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初探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俊才 陈船福 +2 位作者 孙敬东 戴兴友 黄秀芳 《耕作与栽培》 2006年第6期25-25,13,共2页
通过大区对比试验,研究了水稻秸秆不同还田量和还田方式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处理的小麦产量均高于不还田处理,且以小麦播前稻秸半量(300kg/667m2左右)耕翻还田的处理产量最高。此外,耕翻还田处理尤其是半量耕... 通过大区对比试验,研究了水稻秸秆不同还田量和还田方式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处理的小麦产量均高于不还田处理,且以小麦播前稻秸半量(300kg/667m2左右)耕翻还田的处理产量最高。此外,耕翻还田处理尤其是半量耕翻还田处理的小麦生育进程较快,有利于促进小麦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还田技术 研究
下载PDF
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初探 被引量:4
6
作者 陈俊才 陈船福 +2 位作者 孙敬东 戴兴友 黄秀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3期75-75,77,共2页
通过大区对比试验,研究了水稻秸秆不同还田量和还田方式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处理的小麦产量均高于不还田处理,且以小麦播前稻秸半量(4 500kg/hm2左右)耕翻还田的处理产量最高。此外,耕翻还田处理尤其是半量... 通过大区对比试验,研究了水稻秸秆不同还田量和还田方式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处理的小麦产量均高于不还田处理,且以小麦播前稻秸半量(4 500kg/hm2左右)耕翻还田的处理产量最高。此外,耕翻还田处理尤其是半量耕翻还田处理的小麦生育进程较快,有利于促进小麦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秸秆 还田 技术处理
下载PDF
浅析江苏淮南弱筋小麦品种在生产中的产量及特征特性表现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俊才 汤顺英 +2 位作者 孙敬东 黄秀芳 朱阳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12S期88-89,共2页
近年来,江苏省弱筋小麦生产发展较快,选育的扬麦9号、扬麦13号、扬辐麦2号、扬麦15号、宁麦13号、宁麦9号等6个弱筋小麦品种在大面积生产上均种植一定的面积,根据本试验结果并结合我省大面积生产情况,参试的6个弱筋小麦品种在我省不同... 近年来,江苏省弱筋小麦生产发展较快,选育的扬麦9号、扬麦13号、扬辐麦2号、扬麦15号、宁麦13号、宁麦9号等6个弱筋小麦品种在大面积生产上均种植一定的面积,根据本试验结果并结合我省大面积生产情况,参试的6个弱筋小麦品种在我省不同地区种植表现各有千秋,但以宁麦13号、扬麦13号综合表现相对较好。因此,各地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农民的栽培管理水平及市场需求状况,综合考虑主推弱筋小麦品种,这样才能使农民获得最大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筋小麦品种 产量 特征特性 江苏淮南地区
下载PDF
密度及氮肥运筹对弱筋小麦宁麦13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俊才 周振元 +2 位作者 孙敬东 高余德 黄秀芳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32,共4页
为探讨弱筋小麦新品种宁麦13号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在总施氮、磷、钾量一定的前提下,采用不同种植密度和氮肥运筹方式,研究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密度(基本苗,下同)16万/667m2左右,总施氮量14 kg/667m2,氮肥运... 为探讨弱筋小麦新品种宁麦13号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在总施氮、磷、钾量一定的前提下,采用不同种植密度和氮肥运筹方式,研究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密度(基本苗,下同)16万/667m2左右,总施氮量14 kg/667m2,氮肥运筹(基肥∶平衡肥∶拔节孕穗肥)7∶1∶2时,宁麦13号表现产量高、品质好。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增加宁麦13号籽粒粗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降低,但超过一定的范围,随着密度增加其籽粒粗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也增加;在总施氮量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氮肥运筹比例的前移,宁麦13号粗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密度 氮肥运筹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播期与密度对扬麦16号子粒产量和生育期及抗逆性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陈俊才 汤顺英 +4 位作者 孙敬东 李亚伟 林佩佩 黄秀芳 朱阳林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36,共3页
采用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研究对扬麦16的产量、生育期和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扬麦16号在泰州市的适宜播期为10月20~28日、基本苗为240万~300万/hm2。在适期内迟播和基本苗240万/hm2以内时其抗逆性较强。但随着全球... 采用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研究对扬麦16的产量、生育期和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扬麦16号在泰州市的适宜播期为10月20~28日、基本苗为240万~300万/hm2。在适期内迟播和基本苗240万/hm2以内时其抗逆性较强。但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本地小麦生育期间的暖冬天气、倒春寒等出现几率增加,要获得小麦高产、稳产和优质,扬麦16号在本麦区以播期10月28日~10月底、基本苗240万~270万/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麦16号 播期 密度 产量 生育期 抗逆性
下载PDF
麦草全量还田对抛栽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10
作者 黄秀芳 孙敬东 +5 位作者 朱杰 杨阿林 周有炎 焦维成 陈俊才 杨卫建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4-37,73,共5页
在麦草全量还田条件下,旋耕抛栽稻与常规耕翻抛栽稻相比,前期表现缓苗期延长,分蘖发根期推迟。后期表现生长旺盛,叶面积大,光合产物积累多、运输快,具有穗数略减、增粒、增重而增产的特点。比留茬30 cm免耕抛栽稻前期发苗早、死苗率低... 在麦草全量还田条件下,旋耕抛栽稻与常规耕翻抛栽稻相比,前期表现缓苗期延长,分蘖发根期推迟。后期表现生长旺盛,叶面积大,光合产物积累多、运输快,具有穗数略减、增粒、增重而增产的特点。比留茬30 cm免耕抛栽稻前期发苗早、死苗率低、僵苗少,中期高峰苗出现时间早而多,成熟时有效穗数略减,但每穗粒数多,粒重高,产量增。比留茬15 cm免耕抛栽稻的分蘖、发根、长叶等生育进程慢,产量相近。单位面积纯收入排序为:旋耕抛栽稻〉留高茬免耕抛栽稻〉不还草旋耕抛栽稻,留茬15-20 cm免耕抛栽稻〉留茬30 cm免耕抛栽稻。全量还草旋耕抛栽技术具有生态环保、培肥土壤、减轻病虫草害、省工节本、操作简便、增产增效等多方面优点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草 还田 抛栽稻 生长发育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