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行”与“思”——江苏省海安县李堡实验小学乡土文化教育实践
1
作者 杨桂林 《中小学校长》 2017年第4期65-67,共3页
大道无形,教育无痕。用乡土文化构建属于学校独特的文化语言,这将会深深影响着每一个有品位的教育人。——题记一、缘起:一份源自政府的人文情怀我校创建于1904年,地处南黄海之滨,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现代化小学。
关键词 乡土文化 环境文化 教育实践 江苏省海安县 文化构建 文化语言 文化底蕴 黄海之滨 江苏省教育 时代精神
下载PDF
试论如何激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 被引量:1
2
作者 康红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7年第8期83-84,共2页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对于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意义重大.本文从生活化作文教学、 游戏化作文教学以及信息技术的运用三个方面出发, 简要对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作文兴趣 激发方法
下载PDF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体验外化的思考与实践
3
作者 王小琴 《陕西教育(教学)》 2017年第12期80-80,共1页
小学语文阅读学习活动中的体验,是一种内心活动,教师往往难以把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深度。正因此,强调体验的外化,让学生对于文本的感知和领悟能够表露出来,是当下体验式学习中所必须正视的关键问题。笔者根据学生从感知语言到语言... 小学语文阅读学习活动中的体验,是一种内心活动,教师往往难以把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深度。正因此,强调体验的外化,让学生对于文本的感知和领悟能够表露出来,是当下体验式学习中所必须正视的关键问题。笔者根据学生从感知语言到语言的积累、迁移和运用等环节中,用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形式,引导学生体验外化,并在外化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体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点滴体会赘述如下,以期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学生体验 外化 小学 实践 身心发展特点 体验式学习 学习活动
下载PDF
从包容走向聚合——小学语文“合·实”课堂中实施聚合策略的实践点滴
4
作者 顾慧辉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7年第1期88-89,共2页
要实现真正的有意义学习,就需要遵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包容他们迥异的个人色彩,并由此聚合学生的心理变化、思维动态与情感波澜等多方面学习因素,从而实现语文“合·实”课堂的充实和丰满,在自主钻研文本、合作学习中走向语文学... 要实现真正的有意义学习,就需要遵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包容他们迥异的个人色彩,并由此聚合学生的心理变化、思维动态与情感波澜等多方面学习因素,从而实现语文“合·实”课堂的充实和丰满,在自主钻研文本、合作学习中走向语文学习的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聚合策略 个性差异
下载PDF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社团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储美琴 《教育视界》 2016年第24期35-36,共2页
一、一种现象引发的担忧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学校生活的教育目标。然而,在分数至上的时代,应试教育的地位高于一切。应试教育不仅束缚了学生,绑架了家长;还制约了教师,捆绑了学校。在应试教育面前,... 一、一种现象引发的担忧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学校生活的教育目标。然而,在分数至上的时代,应试教育的地位高于一切。应试教育不仅束缚了学生,绑架了家长;还制约了教师,捆绑了学校。在应试教育面前,学校唯分数为马首,教师视分数为法宝,学生看分数为命根。只要与分数无关的学习,统统被视为浪费时间;只要与应试有关的学习,一律被看作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建设 应试教育 社团 素养 素质教育 教育目标 分数 学校
下载PDF
让学生的思维“看得见”——核心素养观照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4
6
作者 邵志兵 《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第12期38-40,共3页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落实“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积极应答.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落脚点是课 程改革,而课程改革的决胜环节又在课堂.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主阵地.
关键词 生动可视 有迹可循 丰富可感
下载PDF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社团文化实践与反思
7
作者 储美琴 《辽宁教育》 2016年第11期51-52,共2页
学生社团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校社团文化建设的实施和深化,我校社团活动日趋丰富,社团类型日渐多样。在社团文化建设过程中,我校尝试推行"选课走班"管理改革,取得了很好的实效。一、探索:社团建设的必为之事(一)... 学生社团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校社团文化建设的实施和深化,我校社团活动日趋丰富,社团类型日渐多样。在社团文化建设过程中,我校尝试推行"选课走班"管理改革,取得了很好的实效。一、探索:社团建设的必为之事(一)社团主角:从教师第一到学生第一社团的主角是谁?当然是学生。本着学生自愿、自主、自律的原则,我校为高年级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与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团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 学习成绩 学习效果 社会人士 身心发展规律 上请 成果展示 考评细则 海安花鼓
下载PDF
回头看,让数学教学更有效
8
作者 徐美荣 《湖南教育(下旬)(C)》 2017年第2期46-47,共2页
反思,在形式上有反过来思考的意思,在流程上有倒回去想想的意思。在数学教学设计过程中,如果教师教会学生常常回头看,认真反思每一个知识点、每一节课、每一个单元甚至每册教材,那么就会让学生领略到来时路上未曾看到的美丽风景。一、... 反思,在形式上有反过来思考的意思,在流程上有倒回去想想的意思。在数学教学设计过程中,如果教师教会学生常常回头看,认真反思每一个知识点、每一节课、每一个单元甚至每册教材,那么就会让学生领略到来时路上未曾看到的美丽风景。一、对知识点的深化,不妨回头说一说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东西,最有效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有些需要教师传授,有些更需要学生去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数学教材 知识点 设计过程 学生 波利亚 反思 意思
下载PDF
好问题成就好课堂——以“角的初步认识”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永生 《小学数学教师》 2017年第3期18-20,共3页
好的问题能开启儿童的心扉,诱发儿童的思考,激发儿童的思维,沟通师生的情感,推动课堂教学向更深处发展。本文以“角的初步认识”为例,谈谈如何在实施问题驱动式教学的过程中实现有效的问题引领。
关键词 “角的初步认识” 课堂教学 成就 驱动式教学 儿童 师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