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甜玉米新品种晶甜9号的选育 被引量:6
1
作者 胡俏强 吉善良 +4 位作者 陈舜权 姜平 潘玖琴 刘玉金 戴惠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6期81-83,共3页
晶甜9号是以ST-08为母本、ST-06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优质高产超甜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出苗至采收鲜穗春播83 d左右、秋播68 d左右,比对照(粤甜16号)早熟1-2 d,在安徽省鲜食玉米区域和生产试验中鲜果穗平均产量13 198.5 kg/hm2,比对照(粤... 晶甜9号是以ST-08为母本、ST-06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优质高产超甜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出苗至采收鲜穗春播83 d左右、秋播68 d左右,比对照(粤甜16号)早熟1-2 d,在安徽省鲜食玉米区域和生产试验中鲜果穗平均产量13 198.5 kg/hm2,比对照(粤甜16号)增产2.23%。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品质好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鲜食甜玉米新品种,并于2016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玉20160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甜玉米 晶甜9号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沿海滩涂耐盐水稻安全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根友 陈启康 +1 位作者 姜平 夏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0-71,共2页
沿海滩涂种植耐盐水稻不仅可增加粮食产量,对土壤还具有改良作用。其安全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为:平整土地,沟渠配套;选择适宜的耐盐水稻品种(系);通过泡田洗盐、适期播种,科学地进行苗床管理,培育壮秧;通过大田培肥洗盐、适时早插,提高... 沿海滩涂种植耐盐水稻不仅可增加粮食产量,对土壤还具有改良作用。其安全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为:平整土地,沟渠配套;选择适宜的耐盐水稻品种(系);通过泡田洗盐、适期播种,科学地进行苗床管理,培育壮秧;通过大田培肥洗盐、适时早插,提高移栽质量;针对海涂盐土特点,合理肥水运筹;重视病虫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滩涂 耐盐水稻 高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早熟晚粳通粳981机插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根友 姜平 夏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9-69,共1页
早熟晚粳通粳981抗条纹叶枯病,耐纹枯病,抗倒性强,适应性好,产量高,米质优,适宜江苏沿江及苏南地区种植。介绍了该品种机插稻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关键是适期播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科学运筹肥水,重视病虫草害防治。
关键词 早熟晚粳 机插水稻 精确定量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培矮64S配制杂粳组合经济性状优势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根友 姜平 夏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6-77,共2页
培矮64S配制杂粳组合,后代超亲优势明显。产量优势主要来源于单株有效穗和每穗粒数的增加。生育期和株高超亲以及千粒重和结实率的负向优势限制了产量优势的发挥。增强F1代产量优势的关键在于选择具有单株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等经济... 培矮64S配制杂粳组合,后代超亲优势明显。产量优势主要来源于单株有效穗和每穗粒数的增加。生育期和株高超亲以及千粒重和结实率的负向优势限制了产量优势的发挥。增强F1代产量优势的关键在于选择具有单株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等经济性状优良,且与培矮64S亲合力好、配合力高的粳稻品种或品系为父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矮64S 杂粳组合 经济性状 优势
下载PDF
超甜玉米骨干自交系403-11A和403-11B的选育及育种利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潘玖琴 胡俏强 +4 位作者 刘玉金 林峰 陈舜权 吉善良 戴惠学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10期208-210,共3页
403-11A是以403-11和华珍为基础材料选育的优良超甜玉米自交系,403-11B是将403-11A回交转育成的白色自交系。本文论述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育成新品系的表现及种子繁育技术等,旨在为选育优良超甜玉米自交系和选配杂交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超甜玉米自交系 403-11A 403-11B 选育 利用
下载PDF
早熟晚粳通粳981旱育稀植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
6
作者 周根友 姜平 夏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69,共2页
水稻通粳981抗条纹叶枯病,耐纹枯病,抗倒性强,适应性好,产量高,米质优,适宜江苏沿江及苏南地区旱育稀植栽培方式种植。其旱育稀植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关键为适期播种,重视苗床管理,培育壮秧;适时移栽,抓好移栽质量;重视肥水管理和病虫... 水稻通粳981抗条纹叶枯病,耐纹枯病,抗倒性强,适应性好,产量高,米质优,适宜江苏沿江及苏南地区旱育稀植栽培方式种植。其旱育稀植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关键为适期播种,重视苗床管理,培育壮秧;适时移栽,抓好移栽质量;重视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特征特性 旱育稀植 精确定量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水稻根系中磷高效吸收和利用相关基因表达对低磷胁迫的应答 被引量:8
7
作者 胡训霞 史春阳 +5 位作者 丁艳 张萍 葛永胜 刘玉金 王泽港 葛才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7-576,共10页
研究水稻耐低磷机制,对高效利用土壤磷的水稻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基因芯片和qRT-PCR技术,分析了耐低磷水稻品种仪2434和低磷敏感品种通粳981根系中磷高效吸收和利用相关基因表达对低磷胁迫的应答。水稻叶片磷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 研究水稻耐低磷机制,对高效利用土壤磷的水稻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基因芯片和qRT-PCR技术,分析了耐低磷水稻品种仪2434和低磷敏感品种通粳981根系中磷高效吸收和利用相关基因表达对低磷胁迫的应答。水稻叶片磷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仪2434的叶片磷含量较对照降幅小,这表明仪2434较通粳981具有更强的磷素吸收利用能力。基因芯片检测结果表明,在低磷胁迫下的仪2434根系中,PHR1、osa-miR399s和SPXs基因的表达诱导、激活磷饥饿信号途径;APA、PAPs、MPE、PA、PEPC和VDAC1、C4-DT/MAT等基因的表达诱导,增强有机磷水解酶和有机酸的合成和分泌,促进介质中难溶性磷的活化;OsPT2、OsPT6基因的表达诱导,促进仪2434根系对磷的高效吸收。qRTPCR检测结果表明,仪2434根系中与磷饥饿信号转导、磷活化、磷高效吸收相关的8个代表性基因(PHR1、SPX、PAP、APA、PEPC、MFS、OsPT2、OsPT6)的表达水平均随低磷处理时间的延长呈逐步增高的趋势;经低磷处理后,所检测的8个基因在仪2434根系中的转录水平均显著高于其在通粳981根系中的转录水平,PHR1、APA、OsPT2在通粳981根系中的表达诱导作用不明显,且仪2434根系组织和根系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较通粳981增强更显著,这可能是仪2434较通粳981对低磷胁迫有较高耐性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低磷胁迫 基因表达 磷活化 磷高效吸收
下载PDF
弱筋小麦扬麦13号种子超稀扩繁及稻草全量还田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玉金 吴宏亚 +1 位作者 吴立松 姜平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7-58,共2页
扬麦13号高产稳产性能十分突出,主要得益于其穗粒结构协调、适应性广、品种一致性稳定性好等优点。尽管该品种已在江苏省推广种植达9年之久,但仍是弱筋小麦的主推品种。应用二级超稀扩繁原种生产技术可以在保证原种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 扬麦13号高产稳产性能十分突出,主要得益于其穗粒结构协调、适应性广、品种一致性稳定性好等优点。尽管该品种已在江苏省推广种植达9年之久,但仍是弱筋小麦的主推品种。应用二级超稀扩繁原种生产技术可以在保证原种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扩大原种的生产数量而满足弱筋小麦产业带对扬麦13号原良种的需求。在稻草全量还田旋耕灭茬后,通过机械匀播且总用氮量在270 kg/hm2左右的情况下,扬麦13号可以获得7 500 kg/hm2以上的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二级超稀扩繁 机械匀播 氮肥用量
下载PDF
施氮量与氮肥运筹对南粳49、通粳981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玉金 姜平 +3 位作者 吴立松 曹庆霞 丁家剑 钱俊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74,共2页
南粳49和通粳981系近年江苏审定的粳稻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两品种都以225 kg/hm2施氮量产量最高,在高施氮量的条件下,南粳49产量降幅小于通粳981。基、苗肥不同比例对两品种产量影响总体不明显,在高肥条件下,南粳49对氮肥的敏感性小... 南粳49和通粳981系近年江苏审定的粳稻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两品种都以225 kg/hm2施氮量产量最高,在高施氮量的条件下,南粳49产量降幅小于通粳981。基、苗肥不同比例对两品种产量影响总体不明显,在高肥条件下,南粳49对氮肥的敏感性小于通粳981。南粳49对氮肥用量、运筹要求相对较宽,是稳产型的品种;而通粳981对氮肥用量、运筹要求较为严格,实行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较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粳49 通粳981 产量构成 施氮量 氮肥运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