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能力表现性评价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浩 吴秋瑛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4年第11期48-54,共7页
根据当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出以实验活动的真实情境为平台,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进行发展性、多元化评价的思路,期望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并最终落实为表现性评价。由此,结合表现性评价的含义和特... 根据当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出以实验活动的真实情境为平台,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进行发展性、多元化评价的思路,期望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并最终落实为表现性评价。由此,结合表现性评价的含义和特点,围绕设计展示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任务,提供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表现满意程度的评价标准以及进一步的确定评价要素和评分标准,建构了初中生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表现性评价体系,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教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操作能力 表现性评价 评价要素 评分标准
下载PDF
英国博物馆式教育对我国综合实践活动的启示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国云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1-53,共3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和实施的必修课程,是我国第八轮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难点。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各中小学应广泛利用校外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科技馆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和实施的必修课程,是我国第八轮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难点。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各中小学应广泛利用校外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科技馆等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博物馆等教育资源组织综合实践活动。2011年1月,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文要求推进美术馆、文化馆(站)等公益场所免费开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博物馆 综合实践活动 联合发文 必修课程 资源组织 美术博物馆 艺术博物馆 教育工作者 活动任务 大英博物馆
下载PDF
构建基于学生经验生长的数学课堂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海林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2012年第11期40-42,共3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首次在课程总体目标中提出让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突出强调了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经验,体现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首次在课程总体目标中提出让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突出强调了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经验,体现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经验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经验 数学课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生长 基本活动经验 基础知识 社会生活 基本技能
下载PDF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型结构及教学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国云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3年第2期16-19,共4页
近几年,我们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任务,将研究性学习领域划分出多种课堂教学类型,主要包括选题指导课、方案设计指导课、方法指导课、中期交流课、信息整理课、成果展示评价课、反思总结课等,以期通过加强教师集中指导,确保... 近几年,我们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任务,将研究性学习领域划分出多种课堂教学类型,主要包括选题指导课、方案设计指导课、方法指导课、中期交流课、信息整理课、成果展示评价课、反思总结课等,以期通过加强教师集中指导,确保学生活动效果。以下,笔者以《家乡的淮扬菜》主题系列活动为例介绍常用的四种主要课型及其教学策略。一、选题指导课1.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确定主题教学综合实践活动选题指导课,一般需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拓宽学生视野,丰富话题信息,开拓学生思维,既使学生受到相关主题的正强化,也直击其现有的实际困难或问题,引起学生反思,激发学生追根究底、寻求真理的热情、勇气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教学策略 课型结构 学生思维 主题系列活动 信息整理 指导课 教学任务
下载PDF
实施基于学生经验生长的教学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海林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6年第2期94-95,共2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教学目标从“双基”转向“四基”,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列入课程总目标,体现了对学习过程中个体经验的重视,也引导教师从经验的视角审视课堂教学,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教学要从学生已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教学目标从“双基”转向“四基”,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列入课程总目标,体现了对学习过程中个体经验的重视,也引导教师从经验的视角审视课堂教学,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新知探索的过程,在经历与体验中获得初始经验,在交往互动中逐步完善经验,在实践应用中使经验得到进一步发展.数学课堂教学应从“知识传授”转向关注学生的“经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经验 教学目标 生长 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课堂教学 基本活动经验 学习过程 “双基”
下载PDF
统筹推进区域初中学校均衡发展——以“循环—差异”教学改革项目一体化实验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高云海 孙朝平 王国云 《江苏教育》 2017年第2期50-52,共3页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以'循环—差异'教学改革项目一体化实验工作为载体,统筹安排,有效地提升了各初中学校尤其是农村初中学校教职工的教育教学理念,建构了'循环—差异'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促进了学校教育的现代化...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以'循环—差异'教学改革项目一体化实验工作为载体,统筹安排,有效地提升了各初中学校尤其是农村初中学校教职工的教育教学理念,建构了'循环—差异'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促进了学校教育的现代化,课程资源的共享化,教学教研的一体化,教师成长的专业化,学生发展的平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差异” 课程资源 教学教研 教师成长 学生发展
下载PDF
小学数学“经验课堂”教学范式探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海林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2015年第7期39-41,共3页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核心是人的心智成长,心智成长的源泉是人的经验在学习中得到不断生长,建构促进学生经验生长的"经验课堂"理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本文从现象引发对课堂教学的思考,并从经验的视角建构...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核心是人的心智成长,心智成长的源泉是人的经验在学习中得到不断生长,建构促进学生经验生长的"经验课堂"理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本文从现象引发对课堂教学的思考,并从经验的视角建构课堂教学范武,找寻实施"经验课堂"具体策略,对"经验课堂"有效践行课程改革理念进行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课堂 建构 实践 思考
下载PDF
浅析基于课程标准的“循环-差异”教学
8
作者 王国云 《基础教育参考》 2016年第2期20-21,共2页
近年来,“基于课程标准的‘循环-差异’教学研究项目”由起初大家的争论、疑问,逐渐转为认可、参与和支持。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教研室孙朝平团队的“基于课程标准的‘循环-差异’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受到教育界专家、领导和教... 近年来,“基于课程标准的‘循环-差异’教学研究项目”由起初大家的争论、疑问,逐渐转为认可、参与和支持。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教研室孙朝平团队的“基于课程标准的‘循环-差异’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受到教育界专家、领导和教师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研究项目 课程标准 研究成果 淮安市 教研室 江苏省 教育界 教师
下载PDF
让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规范化和常态化
9
作者 王国云 《基础教育参考》 2013年第20期53-54,共2页
新课程改革多年以来,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一直没有课程标准,没有专业教师,没有现成教学资源包,基层学校、教师面临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上什么”和“怎么上”的困难,不能很好地落实新《课程设置方案》的实施要求。很多基层学校... 新课程改革多年以来,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一直没有课程标准,没有专业教师,没有现成教学资源包,基层学校、教师面临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上什么”和“怎么上”的困难,不能很好地落实新《课程设置方案》的实施要求。很多基层学校、教师试图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开发课程资源,组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但是,所开发的资源具有局限性,缺乏系统性、针对性以及实践性;组织活动形式单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践课程 常态化 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 专业教师 课程设置方案 校本课程 教学资源
下载PDF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
10
作者 王国云 《江苏教育》 2017年第89期45-46,49,共3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教学时,应让学生从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研究并解决问题,同时发展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组织规划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发展 关键能力
下载PDF
中学语文教学均衡的教育学分析
11
作者 茹红忠 《基础教育参考》 2017年第15期3-5,共3页
教学均衡是对教学失衡的纠偏。语文教学均衡具有整合性、转换性和兼顾性三个基本表征。语文教学要针对主体的语文薄弱之处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而要实现语文教学均衡需要从个体均衡和群体均衡两个维度入手,以实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追求... 教学均衡是对教学失衡的纠偏。语文教学均衡具有整合性、转换性和兼顾性三个基本表征。语文教学要针对主体的语文薄弱之处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而要实现语文教学均衡需要从个体均衡和群体均衡两个维度入手,以实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追求。因此,语文教学均衡对解放师生的主体性,完善语文教学的功能和促进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 教学均衡 基本表征
下载PDF
立足素材选择,让作文细节“有滋有味”--兼评赵怀巧老师的作文指导课
12
作者 张宁生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1年第9期25-26,共2页
语文教师要上好一节作文课,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要想使学生获得写作的技巧与方法,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作文指导课的上法。赵怀巧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取材于学生的期中考试作文,学生印象深刻,有话可讲。
关键词 期中考试 作文课 素材选择 作文指导课 语文教师 技巧与方法 有滋有味 印象深刻
下载PDF
让活动走进课堂 让体验充盈课堂
13
作者 杨宝发 王健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旬)》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65,共2页
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是思想品德课程最主要的特征。思想品德活动课是围绕一定的教育目标而进行的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有效补充。通过开展活动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思想品德 实践活动 教育目标 活动课 思想性 人文性
原文传递
基于课程标准实施课堂教学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海林 《小学数学教育》 2015年第1期79-80,共2页
新课程在对10多年的实验工作总结反思再调整后又一次扬帆前行,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在各层级的培训中已深得广大教师的认同。多数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尝试着践行新课程理念。但事实上教师的常态课教学与课程预设的状态相差甚... 新课程在对10多年的实验工作总结反思再调整后又一次扬帆前行,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在各层级的培训中已深得广大教师的认同。多数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尝试着践行新课程理念。但事实上教师的常态课教学与课程预设的状态相差甚远,课程标准在教师平时的教学中没能充分发挥其统领作用,教师教学仍依赖于个人经验或囿于教材。基于课程标准,实施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急需解决并大力倡导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课程标准 自主学习 阶段性教学 常态课 学习活动 课时目标 新课程 最近发展区 达成度
原文传递
关注已有经验 彰显知识本质 发展数学思考——有效使用教材的几点思考
15
作者 刘海林 《小学数学教育》 2016年第3X期44-45,共2页
数学教材是学科课程与教学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资源。教材以静态的形式有结构地呈现前人探索获得的经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学习内容的选择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现实,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 数学教材是学科课程与教学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资源。教材以静态的形式有结构地呈现前人探索获得的经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学习内容的选择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现实,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数学理解。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需要深入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思考 教学专家 知识本质 苏教版 学习活动 静态特征 数学思想方法 学习素材 面积计算 转化思想
原文传递
斜风细雨何须归——《渔歌子》教学思考
16
作者 王忠诚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2年第6期43-44,共2页
有位教师执教了一节语文公开课,内容是苏教版六(下)张志和的《渔歌子》。这首词很短,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和品悟,理解这首词的意境应该不成问题。该课的教学流程可谓是顺风顺水。就在课临近结束之际,有位学生突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有位教师执教了一节语文公开课,内容是苏教版六(下)张志和的《渔歌子》。这首词很短,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和品悟,理解这首词的意境应该不成问题。该课的教学流程可谓是顺风顺水。就在课临近结束之际,有位学生突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平常下了雨,人们都是急着往家赶,可作者为什么说‘斜风细雨不须归’呢?”听课者很疑惑,执教者也颇感意外。这位教师沉思片刻后,便把这个“球”抛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来寻找答案。于是师生之间便有了这样的一段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思考 渔歌 教学流程 学生 公开课 苏教版 教师
原文传递
找准经验起点 深度理解概念——“分数的意义”教学实践与反思
17
作者 刘海林 《小学数学教育》 2017年第5X期59-60,67,共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是一节典型的概念课,此前,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两次初步认识,一是在三年级上册初步认识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用分数表示;二是在三年级下册认识了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是一节典型的概念课,此前,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两次初步认识,一是在三年级上册初步认识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用分数表示;二是在三年级下册认识了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用分数表示。本节课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分数含义的基础上,继续由具体的实例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理解 教学实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