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补肾、清肠化湿方联合BMSCs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肠屏障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朱磊 沈洪 +5 位作者 顾培青 刘丽 张露 成家飞 朱长乐 司海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017-1023,共7页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清肠化湿方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黏膜的修复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BMSCs组、干预BMSCs组和联合组.TNBS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清肠化湿方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黏膜的修复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BMSCs组、干预BMSCs组和联合组.TNBS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空白组、模型组大鼠尾静脉分别注射1 mL生理盐水,BMSCs组大鼠尾静脉注射BMSCs,干预BMSCs和联合组大鼠分别注射体外中药共培养的BMSCs,联合组再予中药13.6 g/kg灌胃10 d.分别于第5天和第10天每组各处死5只大鼠,留取标本.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结肠组织杯状细胞数量,实时定量PCR检测(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结肠组织Muc2mRNA和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Muc2相关因子Math1和KLF-4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肠黏膜杯状细胞数量增多,各治疗组Muc2 mRNA水平升高,联合组优于干预BMSCs组和BMSCs组(P<0.05).随着时间延长,治疗效果越明显.治疗第10天,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Muc2、Math1和KLF-4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经治疗后,各治疗组蛋白表达量均上高,联合组升高最明显.结论:静脉移植BMSCs的同时给予健脾补肾、清肠化湿方能提高黏蛋白Muc2表达水平,增多杯状细胞数量,修复肠屏障,联合灌胃持续给药效果更佳,其机制可能和提高Math1和KLF-4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健脾补肾清肠化湿方 间充质干细胞 黏液屏障
下载PDF
135例溃疡性结肠炎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朱磊 沈洪 +1 位作者 沈照峰 张露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09-412,共4页
[目的]分析135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分析其患病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对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UC专病门诊就诊的135例UC患者的性别、确诊年龄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UC在性别上男性略高于女性,男女... [目的]分析135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分析其患病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对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UC专病门诊就诊的135例UC患者的性别、确诊年龄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UC在性别上男性略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29:1;平均确诊年龄36.5岁,以30~39岁最多(31.11%);患者长期居住地多为小城镇和农村,占57.78%;从事脑力劳动者占55.56%,从事体力劳动者占44.44%;平时饮用牛奶患者占51.85%;服用过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药物患者占26.67%;饮酒占28.89%。76例男性患者中饮酒占50.00%,吸烟患者占36.84%;59例女性患者中口服避孕药史占20.34%。135例患者中,阑尾切除史3例,有UC患者家族史14例(10.37%),其中炎症性肠病家族史2例,大肠癌家族史8例,慢性腹泻的家族史6例,其中炎症性肠病合并大肠癌家族史1例,大肠癌合并慢性腹泻家族史1例。[结论]心理压力、饮用牛奶和遗传因素可能是发病的高危因素,应加强慢病管理,利用大数据和长期随访进一步分析,以预防疾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