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磷酸酶(PP1、PP2A)抑制剂Calyculin A对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黄惠丽 谢铭 +4 位作者 高丽 张文慧 陈可塑 刘福明 陈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97-1702,共6页
目的研究蛋白磷酸酶(PP1、PP2A)抑制剂Calyculin A对大鼠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及其心肌细胞钙释放的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双压力(P-V loop)导管分析心脏血流动力学及主动脉压;采用场刺激的方法分析心肌细胞钙释放。结果左侧颈静脉给予Caly... 目的研究蛋白磷酸酶(PP1、PP2A)抑制剂Calyculin A对大鼠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及其心肌细胞钙释放的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双压力(P-V loop)导管分析心脏血流动力学及主动脉压;采用场刺激的方法分析心肌细胞钙释放。结果左侧颈静脉给予Calyculin A(0. 8μg·kg-1)明显提高左心室收缩力,表现为明显增加左心室搏出功、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收缩末期压力-容积关系曲线斜率;明显改善心脏舒张功能,表现为明显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容积关系曲线斜率;增加主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差; Calyculin A(100 nmol·L-1)明显增加心肌细胞钙释放的幅值及缩短钙回吸收拟合曲线的时间常数。结论 Calyculin A的正性肌力作用与肌浆网钙泵活性有关,蛋白磷酸酶(PP1、PP2A)可作为潜在靶点,用于开发正性肌力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 Calyculin A 正性肌力 钙释放 血流动力学 压力-容积环
下载PDF
阿奇霉素与生脉注射液合用致豚鼠心律失常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高颖 张梦丹 +6 位作者 李莎 薛书银 黄惠丽 谢铭 陈可塑 刘福明 陈龙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27-533,共7页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合用生脉注射液潜在的致心律失常风险及其机制。方法 (1)豚鼠在体实验:1倍临床剂量的阿奇霉素(38.2 mg·kg^(-1))或生脉注射液(4.6 m L·kg^(-1))颈外静脉缓慢推注;或1倍临床剂量阿奇霉素缓慢推注5 min后加生...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合用生脉注射液潜在的致心律失常风险及其机制。方法 (1)豚鼠在体实验:1倍临床剂量的阿奇霉素(38.2 mg·kg^(-1))或生脉注射液(4.6 m L·kg^(-1))颈外静脉缓慢推注;或1倍临床剂量阿奇霉素缓慢推注5 min后加生脉注射液缓慢推注。记录给药前后的心电图。(2)豚鼠离体实验:离体心脏按1,5和10倍临床浓度,即阿奇霉素41.5→207.5→415 mg·L^(-1)顺序灌流,或生脉注射液5→25→50 m L·L^(-1)顺序灌流;或阿奇霉素+生脉注射液(均1倍临床浓度)灌流。上一浓度组灌流结束后随后灌流下一浓度组,每组灌流持续5 min,分别记录各组给药5 min后的心电图。(3)细胞实验,酶解法分离制备豚鼠单个左心室肌细胞,按1倍临床浓度阿奇霉素(41.5 mg·L^(-1))→阿奇霉素+生脉注射液(均1倍临床浓度)顺序灌流,每组灌流持续5 min,分别记录各组给药5 min后的动作电位、L型Ca^(2+)及Na+电流。结果 (1)在体实验:心电图显示,1倍临床剂量阿奇霉素或生脉注射液均未能引起心电图明显改变,而阿奇霉素合用生脉注射液(均1倍临床剂量)显著降低心率(P<0.05),延长P-R(P<0.05)及QRS(P<0.05)间期。(2)离体实验:心电图显示,1,5和10倍临床浓度阿奇霉素浓度依赖性降低心率(P<0.05),延长P-R(P<0.05)及QRS(P<0.05)间期,5倍临床浓度还能显著延长QTc间期(P<0.05),洗脱能部分逆转上述变化。1,5和10倍临床浓度生脉注射液浓度依赖性地降低心率(P<0.05),延长P-R(P<0.05)间期,对QRS及QTc间期无明显作用,洗脱能部分恢复上述变化。而阿奇霉素合用生脉注射液(均1倍临床浓度)显著降低心率(P<0.05),延长P-R(P<0.05)及QRS(P<0.05)间期。(3)细胞实验:1倍临床浓度阿奇霉素对豚鼠单个左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幅值及复极50%(APD_(50))及90%(APD_(90))时程无明显作用。而阿奇霉素合用生脉注射液(均1倍临床浓度)显著降低动作电位幅值(P<0.05),缩短APD_(50)(P<0.05)及APD_(90)(P<0.05)。同样,阿奇霉素1倍临床浓度对L型Ca^(2+)及Na^+电流无明显抑制作用,阿奇霉素合用生脉注射液(均1倍临床浓度)显著抑制L型Ca^(2+)(P<0.05)及Na+(P<0.05)电流。结论阿奇霉素或生脉注射液在临床上使用存在一定心律失常的风险,两者合用其风险进一步加大。抑制L型Ca^(2+)及Na+电流是两者合用导致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注射液 阿奇霉素 心律失常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联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实效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宁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1期246-247,共2页
目的探讨西药配伍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4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0例,按数学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使用氯吡格雷治疗,治疗... 目的探讨西药配伍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4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0例,按数学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使用氯吡格雷治疗,治疗组使用氯吡格雷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相近,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发作频率(0.91±0.58)次,持续时间(3.66±1.57)min,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5,P=0.019;t=5.324,P=0.007);治疗组治疗有效率81.25%,明显优于对照组68.7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54,P=0.009)。结论西药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通心络胶囊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江磊磊 《中原医刊》 2006年第21期32-32,共1页
目的通过分析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动态心电图表现,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检测SM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仪对120例冠心病患者行12导全程监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冠心病患者SMI发作阵数是症状性... 目的通过分析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动态心电图表现,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检测SM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仪对120例冠心病患者行12导全程监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冠心病患者SMI发作阵数是症状性心肌缺血的3倍多;SMI发作时其平均心率较症状性心肌缺血为低,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I集中发生于6:00~12:00之间。结论动态心电图不失为检测SMI的可靠、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I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去乙酰毛花苷和米力农对大鼠血流动力学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薛书银 李莎 +6 位作者 张梦丹 高颖 黄惠丽 谢铭 陈可塑 刘福明 陈龙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9-186,共8页
目的研究强心苷类正性肌力代表药去乙酰毛花苷与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代表药米力农的心血管动力学作用特点,分析其长期使用死亡率差别的可能机制。方法 1大鼠在体压力-容积环分析:经左侧颈外静脉缓慢推注去乙酰毛花苷0.17 mg·kg^(-1... 目的研究强心苷类正性肌力代表药去乙酰毛花苷与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代表药米力农的心血管动力学作用特点,分析其长期使用死亡率差别的可能机制。方法 1大鼠在体压力-容积环分析:经左侧颈外静脉缓慢推注去乙酰毛花苷0.17 mg·kg^(-1)或米力农0.78 mg·kg^(-1),Miller导管记录大鼠压力-容积环变化及动脉压。2大鼠离体心脏左心室收缩压测定:实验按正常灌流液→0.01→0.1→1μmol·L^(-1)浓度梯度灌流去乙酰毛花苷,或正常灌流液→0.1→1→10μmol·L^(-1)灌流米力农。3大鼠心肌细胞钙释放测定:测定去乙酰毛花苷或米力农各10μmol·L^(-1)加药前后钙释放。结果 1在体实验表明:去乙酰毛花苷显著增加大鼠动脉压与心室收缩末期压、心输出量、搏出功、心室收缩末期压最大上升速率和心室收缩弹性;降低舒张弹性及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延长动脉收缩压回复50%的时间;缩短主动脉瓣关闭时间(P<0.05)。米力农显著降低大鼠动脉压与室收缩末期压、降低心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容积、搏出功;增加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输出量、心率、心室收缩末期压与舒张弹性;缩短心室内压及动脉收缩压回复50%的时间(P<0.05)。2两者均能浓度依赖性地增加离体大鼠心脏收缩的发展力及收缩压最大上升速率,但去乙酰毛花苷减慢心率,而米力农增加心率(P<0.05)。3两者均能增加大鼠心肌细胞钙释放幅值,米力农还能缩短钙回吸收时间(P<0.05)。结论去乙酰毛花苷具有正性肌力作用,而对外周阻力无明显影响。米力农发挥正性肌力作用,但有明显的扩张血管作用,且明显增加心率;这些作用可能是米力农长期使用导致死亡率增加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乙酰毛花苷 米力农 压力-容积环 钙释放
下载PDF
冠状动脉临界病冠心病患者应用脑心通胶囊对炎症反应及预后影响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宁 《海峡药学》 2014年第9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治疗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冠心病患者炎症反应及对预后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冠心病患者120例,按数学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治疗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冠心病患者炎症反应及对预后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冠心病患者120例,按数学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使用脑心通胶囊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后指标相比治疗前改善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IL-6、Hs-CRP、TNF-α、MMP-9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平均动脉压、SGPT、LDL-C、LVEF、Cr相近,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4,P=0.021)。结论脑心通胶囊可以减轻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冠心病患者炎症反应,有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 脑心通 炎症反应 预后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对冠脉介入后对比剂肾病的评价作用及依那普利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林欣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23期3521-352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对于冠脉介入手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评价作用以及依那普利对CIN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6例行冠脉造影术或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检测血清Cys-C以及血清肌酐(Scr)浓度...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对于冠脉介入手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评价作用以及依那普利对CIN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6例行冠脉造影术或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检测血清Cys-C以及血清肌酐(Scr)浓度,所有患者在介入手术前后行水化疗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并记录介入手术前后血清Cys—C、Scr以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变化,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中Cys-C、Scr以及eGFR与介入手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尿素氮(BUN)术后浓度为(3.964-0.89)mmol/L,较介入手术前为低(P〈0.05),CIN1例,发生率为2.33%。而对照组患者术后血清中Cys—C浓度为(18.4±0.58)mg/L,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Scr、eGFR以及BUN与介入手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IN5例,发生率为11.63%。结论Cys—C对比剂肾病的早期检测较传统的Scr敏感,且检验较为方便。介入手术前后使用依那普利能有效减少CIN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对比剂 肾病 依那普利 检验 疗效
原文传递
苍术素现代研究概况 被引量:19
8
作者 高丽 张文慧 +5 位作者 黄惠丽 谢铭 陈可塑 刘福明 王荣荣 陈龙 《医学信息》 2018年第17期37-40,44,共5页
苍术具有抗溃疡、保肝、抗肿瘤、抗炎和降血糖等药理作用,在临床应用广泛,根茎是其主要入药部位。近年来多研究苍术所含化学成分,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成分,而苍术素即为挥发油中的一种主要成分。苍术素不仅在苍术药用价值中发挥了重... 苍术具有抗溃疡、保肝、抗肿瘤、抗炎和降血糖等药理作用,在临床应用广泛,根茎是其主要入药部位。近年来多研究苍术所含化学成分,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成分,而苍术素即为挥发油中的一种主要成分。苍术素不仅在苍术药用价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苍术质量评价的标准。本文对苍术素的结构性状、提取分离工艺、含量测定和药理作用等内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苍术素 含量测定 药理作用
下载PDF
蛋白磷酸酶1和2A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文慧 高丽 +5 位作者 黄惠丽 谢铭 陈可塑 刘福明 陈龙 王荣荣 《医学信息》 2018年第15期20-24,共5页
蛋白磷酸酶1和2A是机体细胞内两种重要的蛋白酶,参与基因表达、神经传递、肌肉收缩、细胞周期等生理过程。目前研究发现两者尤其是PP1在调节心脏生理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肌细胞中众多蛋白质磷酸化水平失调是诱发心律失常的重要因... 蛋白磷酸酶1和2A是机体细胞内两种重要的蛋白酶,参与基因表达、神经传递、肌肉收缩、细胞周期等生理过程。目前研究发现两者尤其是PP1在调节心脏生理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肌细胞中众多蛋白质磷酸化水平失调是诱发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因此,调节蛋白磷酸酶也许可成为心肌病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 抑制剂 心脏 潜在靶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