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电图指标与严重创伤性脑损伤患者48 h内死亡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李航宇 赵欣 +1 位作者 方洋洋 张新昌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7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指标与严重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48 h内死亡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8月—2022年8月在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急诊医学科住院的严重TBI患者1024例,通过医院病历系统检索并导出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心电图指标与严重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48 h内死亡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8月—2022年8月在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急诊医学科住院的严重TBI患者1024例,通过医院病历系统检索并导出患者的临床资料。严重TBI患者48 h内死亡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以评价修订创伤评分(RTS)、创伤严重度评分(ISS)、QTc间期延长、ST段降低及QTc间期延长联合ST段降低对严重TBI患者48 h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1024例严重TBI患者48 h内死亡89例,死亡率为8.7%,其中79例(占88.8%)死于脑疝、10例(占11.2%)死于大出血。死亡与存活患者RTS、ISS、脉搏、体温及大量输血、QRS波群增宽、QTc间期延长、ST段抬高、ST段降低者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TS、ISS、体温、急诊手术、QTc间期延长及ST段降低是严重TBI患者48 h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TS、ISS、QTc间期延长、ST段降低及QTc间期延长联合ST段降低预测严重TBI患者48 h内死亡的AUC分别为0.790〔95%CI(0.764~0.815)〕、0.632〔95%CI(0.602~0.662)〕、0.605〔95%CI(0.574~0.635)〕、0.723〔95%CI(0.695~0.750)〕、0.786〔95%CI(0.759~0.811)〕。结论QTc间期延长和ST段降低是严重TBI患者48 h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二者联合对严重TBI患者48 h内死亡具有中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创伤性 死亡 心电图 影响因素分析 预测
下载PDF
大黄附子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大鼠结肠黏液层作用的研究
2
作者 宋轶 唐远莉 +5 位作者 路晓光 战丽彬 陈海铭 路童 芮庆林 范治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大黄附子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大鼠结肠黏液层的作用机制。方法18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6只):对照组(Sham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黄附子汤组(DHFZT-SAP组)。... 目的探讨大黄附子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大鼠结肠黏液层的作用机制。方法18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6只):对照组(Sham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黄附子汤组(DHFZT-SAP组)。逆行胰胆管注射4%牛磺胆酸钠(1 ml/kg)构建SAP模型,对照组开腹翻动胰腺组织后关腹。Sham组和SAP组造模后6、12 h分别给予1.5 ml生理盐水(37℃)灌胃;DHFZT-SAP组对应给予1.5 ml大黄附子汤(37℃)灌胃。于造模24 h后,经腹主动脉取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淀粉酶、内毒素、TNF-α和IL-6的含量;取胰腺、肺和结肠组织行病理学观察并评分;采用过碘酸希夫/阿利新蓝(PAS/AB)染色法观察结肠黏液层及杯状细胞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组织黏蛋白-2(MUC2)及结肠上皮细胞间Occludin蛋白的表达。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SAP组胰腺、肺、结肠组织可见水肿淤血及部分坏死,组织病理评分高于Sham组(9.33±1.86比0.17±0.41,F=130.761,P<0.05;4.50±1.22比0.33±0.52,F=58.962,P<0.05;9.0±1.67比0.17±0.41,F=157.809,P<0.05);而DHFZT-SAP组胰腺、肺、结肠呈轻度水肿淤血,病理评分低于SAP组(5.50±1.05比9.33±1.86,F=19.307,P<0.05;2.67±1.03比4.50±1.22,F=7.857,P<0.05;6.0±1.41比9.0±1.67,F=11.250,P<0.05)。SAP组血清淀粉酶、内毒素、TNF-α和IL-6含量高于Sham组(2254.89±197.29比224.66±42.82,F=606.760,P<0.05;68.90±8.55比23.01±4.92,F=129.806,P<0.05;292.03±20.33比56.0±11.60,F=610.122,P<0.05;198.14±17.36比30.86±2.63,F=544.778,P<0.05);DHFZT-SAP组血清淀粉酶、内毒素、TNF-α和IL-6含量低于SAP组(1353.93±54.23比2254.89±197.29,F=116.332,P<0.05;34.0±4.70比68.90±8.55,F=76.712,P<0.05;152.35±14.43比292.03±20.33,F=188.416,P<0.05;102.18±7.01比198.14±17.36,F=167.720,P<0.05)。SAP组大鼠结肠黏液层完整性被破坏,厚度和隐窝中杯状细胞数量低于Sham组(4.90±0.45比44.82±1.69,F=3135.946,P<0.05;7.14±0.79比15.77±0.85,F=329.202,P<0.05),MUC2和结肠上皮细胞间Occludin表达低于Sham组(0.14±0.02比0.32±0.05,F=60.693,P<0.05;0.19±0.03比0.55±0.06,F=167.018,P<0.05);DHFZT-SAP组结肠黏液层完整性有一定程度修复,厚度和隐窝中杯状细胞数量高于SAP组(13.31±0.78比4.90±0.45,F=533.746,P<0.05;10.92±0.71比7.14±0.79,F=75.635,P<0.05),MUC2和结肠上皮细胞间Occludin表达高于SAP组(0.18±0.02比0.14±0.02,F=11.552,P<0.05;0.31±0.10比0.19±0.03,F=9.383,P<0.05)。结论大黄附子汤通过修复结肠黏液屏障阻止内毒素移位而减轻SAP时全身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结肠 杯状细胞 大黄附子汤
原文传递
大黄附子汤改善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动力障碍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宋轶 仲益龙 +5 位作者 路晓光 战丽彬 范治伟 路童 陈海铭 芮庆林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22年第4期216-221,共6页
目的揭示大黄附子汤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小鼠早期肠动力障碍的机制。方法将27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和大黄附子汤治疗组(DHFZT),每组9只。SAP组和DHZFT组采用腹腔注射20%L-精氨酸溶液复制SAP小鼠... 目的揭示大黄附子汤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小鼠早期肠动力障碍的机制。方法将27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和大黄附子汤治疗组(DHFZT),每组9只。SAP组和DHZFT组采用腹腔注射20%L-精氨酸溶液复制SAP小鼠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渗盐水。DHFZT组分别于造模后12、24、36 h以0.2 mL大黄附子汤灌肠,对照组和SAP组分别以0.2 mL等渗盐水灌肠。造模后48 h,每组取3只小鼠测定小肠推进率,其余小鼠麻醉后取血、取材。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淀粉酶、血钙、内毒素、TNF-α和IL-6含量。HE染色观察胰腺和回肠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定量检测回肠nNOS、ChAT、VIP、SP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AP组的抑制性神经元nNOS和VIP数量显著增加,兴奋性神经元ChAT和SP数量显著下降,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对应血清淀粉酶、内毒素、TNF-α和IL-6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SAP组相比,DHFZT组的抑制性神经元nNOS和VIP数量显著下降,而兴奋性神经元ChAT和SP数量显著增加,小肠推进率显著增加,对应血清淀粉酶、内毒素、TNF-α和IL-6水平显著降低,血钙含量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SAP小鼠早期发生肠动力障碍的机制可能存在肠神经系统的重塑,表现在抑制性神经元数量增加、兴奋性神经元数量减少,肠动力受抑制;大黄附子汤能够逆转肠神经系统的重塑,从而促进SAP小鼠肠动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动力障碍 肠神经系统 大黄附子汤
原文传递
大黄附子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小鼠肠道微皱褶细胞变化的影响
4
作者 宋轶 赵伟彤 +5 位作者 路晓光 战丽彬 陈海铭 路童 康新 芮庆林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22年第3期167-173,共7页
目的:研究大黄附子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小鼠肠道微皱褶细胞(M细胞)变化的影响,为大黄附子汤临床防治SAP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40只健康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大黄附子汤对照组、SAP组、大黄... 目的:研究大黄附子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小鼠肠道微皱褶细胞(M细胞)变化的影响,为大黄附子汤临床防治SAP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40只健康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大黄附子汤对照组、SAP组、大黄附子汤治疗组,其中SAP组和大黄附子汤治疗组分别以3.5 g/kg剂量腹腔注射20%L-精氨酸,空白对照组和大黄附子汤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的等渗盐水;于造模后12、24、36 h,空白对照组和SAP组给予等渗盐水0.2 mL,大黄附子汤对照组和治疗组给予大黄附子汤0.2 mL灌肠,均于造模完成48 h后处死取材,使用ELISA检测血清淀粉酶、内毒素、IL-1β及TNF-α含量,取回肠及胰腺组织行HE染色、评分,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细胞特异性蛋白GP2并评分。结果:(1)一般情况:对照组腹腔注射后小鼠一般情况好,精神状态良好,能正常进水,四肢活动自如,行动未受影响;SAP组小鼠腹腔注射后一般情况差,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行动迟缓,呼吸急促,拱背收腹,饮水减少。(2)SAP组淀粉酶、内毒素、IL-1β及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与SAP组进行对比,大黄附子汤治疗组血清淀粉酶、内毒素、IL-1β及TNF-α水平出现显著下降(P<0.05)。(3)HE染色:SAP组胰腺及回肠组织坏死严重,可见大量白细胞浸润。大黄附子汤治疗组胰腺及回肠组织轻度坏死,可见少量中性粒细胞等白细胞浸润。(4)免疫组化染色:SAP组与对照组相比GP2表达降低(P<0.05);相较于SAP组,大黄附子汤治疗组GP2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大黄附子汤治疗可改善作为肠道免疫应答起始的M细胞数量与功能,增强肠道免疫应答,减轻肠免疫屏障损伤,减少内毒素入血,改善SAP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M细胞 肠黏膜免疫屏障 大黄附子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