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性实践研究的基本规范
1
作者 张明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5期1-10,共10页
正确认识评价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性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不仅构成了透视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切入点,而且也为观察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走向提供了重要的“视窗”作用。科学认识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正确认识评价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性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不仅构成了透视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切入点,而且也为观察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走向提供了重要的“视窗”作用。科学认识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性实践,需要从学术理论上着重批判性回应“全盘否定说”与“全盘肯定说”这两种极端化错误观点。深化拓展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性实践研究,既是理论发展所提出的重要理论命题,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所提出的现实命题,为此需要树立基本的学术规范与理论共识,即树立科学的研究基点与正确的研究旨趣,建构学术与政治的恰当张力关系,从更加长远的历史视角加以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社会主义实践 学术规范 理论共识
下载PDF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展伟大斗争的认识与思考 被引量:6
2
作者 尚庆飞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7,共3页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逐一阐释了包括“伟大斗争”在内的“四个伟大”的基本内涵,并对“四个伟大”之间的逻辑关系作出了说明。他在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在新征程上,我们将会面对许多重大挑战...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逐一阐释了包括“伟大斗争”在内的“四个伟大”的基本内涵,并对“四个伟大”之间的逻辑关系作出了说明。他在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在新征程上,我们将会面对许多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领导干部必须有强烈的担当精神。这里讲的担当精神,就是开展伟大斗争必须具备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认识与思考 中共中央政治局 担当精神 逻辑关系 集体学习 领导干部 总书记
原文传递
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关系研究 被引量:59
3
作者 张明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30,共13页
伟大建党精神是从百年党史发展的整体性角度出发,对中国共产党精神标识的集中凝练,并非创建中国共产党具体历史时间节点或针对这一具体历史事件所展现出的精神范畴。深入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应不拘泥于狭义层面关于创党精神的... 伟大建党精神是从百年党史发展的整体性角度出发,对中国共产党精神标识的集中凝练,并非创建中国共产党具体历史时间节点或针对这一具体历史事件所展现出的精神范畴。深入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应不拘泥于狭义层面关于创党精神的具象化理解,而是从广义层面出发进行综合分析,即从百年党史发展的整体谱系出发进行综合把握。一是作为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系列精神的逻辑之源。二是作为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伟大建党精神,构成关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总体性认识范式。三是作为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伟大建党精神,彰显把握百年党史的普遍性精神标识。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二者具有不同的所指对象,并不是同一逻辑层面的概念表达,也不是处于时间先后的排列关系。伟大建党精神通过其"母体机制"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实践主题下,具象化为不同的精神样态,这些不同系列的精神样态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系列精神在本质上蕴含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特质,是其在不同历史阶段与实践主题下的具象化呈现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伟大建党精神 精神谱系 多元维度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4
作者 王明生 《理论导报》 2021年第4期17-18,共2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概念于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此次会议从七个方面总结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其后,根据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概念于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此次会议从七个方面总结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其后,根据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一系列重要讲话中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形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系列重要讲话 总结概括 最新成果 习近平
原文传递
以历史的眼光审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明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8-63,共6页
辩证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整体历史进程和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巨大的历史变革的高度出发,以更宽阔深远的历史视角加以把握。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初次碰撞角度看,二者之间... 辩证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整体历史进程和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巨大的历史变革的高度出发,以更宽阔深远的历史视角加以把握。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初次碰撞角度看,二者之间的内在差异性,其使基于本民族传统来比附、解释源自异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路径依赖”。中国传统文化并不存在所谓截然的断裂性,其仍然以显性或隐性形式对现实发挥影响,其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存在正反两个维度。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就是要超越单纯从形式层面理解二者的融合问题——传统文化供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式表达,而且需要进一步实现二者在实质性理论内容层面的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历史眼光 融合
下载PDF
新时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问题的学术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明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47,共23页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整体性历史看,理论飞跃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从自在到自为、从阶段性变化到整体性跃迁有机结合的系列复杂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核心主题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整体性历史看,理论飞跃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从自在到自为、从阶段性变化到整体性跃迁有机结合的系列复杂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核心主题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集中回答如何在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理论设想的情况下,即在经济文化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的条件下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具体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二次飞跃"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工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会随着实践的推进而发生阶段性变化,因而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际的不断"结合",在不断"结合"的过程中,会产生若干次阶段性飞跃,陆续形成党在不同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对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核心主题的回答已经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其总体性特征表现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产生了诸多原创性理论贡献。诸如"新时代论"、"新矛盾论"、"两大布局论"等,特别是随着后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完成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成,中国将进入"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这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问题在新时代开启了一个由特殊性向普遍性转化的新起点,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飞跃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意义的三维审视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明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36,共10页
衡量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需要拓展研究视角、引入更加宽阔多元的参考系加以综合定位。从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历史坐标来看,中国共产党科学回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地坪”与框架等基础性问题,从而确保了这一伟... 衡量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需要拓展研究视角、引入更加宽阔多元的参考系加以综合定位。从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历史坐标来看,中国共产党科学回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地坪”与框架等基础性问题,从而确保了这一伟大历史目标的胜利完成,实现了中国数千年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跨越。从社会主义发展历史坐标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集中凸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显著优势,彰显了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生机与活力。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坐标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特别是对世界减贫事业的重大贡献,脱贫攻坚的“中国实践”为人类战胜贫困提供了中国信心、中国方案和中国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脱贫攻坚 中华民族 社会主义 人类社会
下载PDF
携手抗疫镌刻负责任大国担当
8
作者 张明 《群众》 2020年第11期21-22,共2页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直接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给经济社会正常发展秩序造成了严重冲击。在这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唯有全世界人民携手并行、共克时艰,方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中国在抗击...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直接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给经济社会正常发展秩序造成了严重冲击。在这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唯有全世界人民携手并行、共克时艰,方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中国在抗击疫情的伟大斗争中,始终保持高度公开、透明的态度,积极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沟通合作,在溯源、药物、疫苗、检测等方面与其他国家保持密切科研协作。特别是在海外疫情蔓延扩散的紧要关头,中国积极援助他国、及时分享治疗方案和临床经验,携手抗击疫情,充分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情怀和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协作 负责任大国 最后的胜利 沟通合作 世界卫生组织 共克时艰 独善其身 担当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论》与中国现代性话语的建构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明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2021年第5期50-58,共9页
近代以来,在中国仁人志士求索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性方案过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基于本国国情与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双位视角作出了许多艰辛探索,其中《新民主主义论》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元维度出发对... 近代以来,在中国仁人志士求索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性方案过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基于本国国情与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双位视角作出了许多艰辛探索,其中《新民主主义论》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元维度出发对建构中国现代性话语作出了集中阐释。首先,通过科学洞察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国情进而将反帝反封建视为革命主要任务,从根本上完成了对中国现代性话语建构历史基座的重塑;其次,在革命的现代性成为近代中国现代性话语主要表现形式的背景下,毛泽东将中国革命划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为中国现代性话语的建构既赋予了现实可行的基础,又预设了未来导向社会主义现代性话语的愿景目标;最后,从重塑民族主体性、树立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和为人民的价值旨归等角度来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构成了中国现代性话语建构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论》 毛泽东 中国现代性 马克思主义
原文传递
善于学习是百年大党的制胜之道
10
作者 王锁明 《群众》 2021年第10期22-23,共2页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斗志,创造出一个个令人赞叹的辉煌成就。人们不禁要问:中国共产党何以不断发展壮大?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是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斗志,创造出一个个令人赞叹的辉煌成就。人们不禁要问:中国共产党何以不断发展壮大?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是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在不断学习中发展壮大的历史。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提高理论修养、增强实践本领,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有力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党 百年华诞 善于学习 昂扬斗志 理论修养 蓬勃朝气 学习型 走向胜利
下载PDF
堪当“思政大课”的《长津湖》
11
作者 王锁明 《群众》 2021年第20期69-69,共1页
国庆期间,《长津湖》在全国各大影院隆重上映,掀起观影热潮,不仅带给广大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更是为观众上了一堂感人至深的思政大课。《长津湖》“用心”。它用艺术的形式高度还原当年抗美援朝战争东线长津湖战役的艰苦条件和战争场景... 国庆期间,《长津湖》在全国各大影院隆重上映,掀起观影热潮,不仅带给广大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更是为观众上了一堂感人至深的思政大课。《长津湖》“用心”。它用艺术的形式高度还原当年抗美援朝战争东线长津湖战役的艰苦条件和战争场景,对战争的残酷、悲壮表现得非常逼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课 视觉冲击 抗美援朝战争 战争场景 思政
下载PDF
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明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12,254,共9页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场重大突发性事件中,如何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现实任务。讲好中国故事,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实质,即叙事背后的实质性内容是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优越性,需要高度注重叙事与发声的政治性与...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场重大突发性事件中,如何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现实任务。讲好中国故事,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实质,即叙事背后的实质性内容是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优越性,需要高度注重叙事与发声的政治性与导向性;其次,需要面向一个问题,即注重叙事与发声的时效性与公开透明性,从根本上扼制虚假信息的生存空间;再次,需要注重一种技巧,即寻求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特别是注重锤炼借助国外舆论、构建立体发声场的技巧,注重总结经验并上升到系统化理论化的高度加以宣介;最后,需要构建一种思维,即构建系统辩证思维,统筹国内与国际、网上与网下、当前与长远之间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突发事件 中国故事 新冠肺炎
原文传递
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深层逻辑与实践路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被引量:18
13
作者 周虎 王明生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15,共11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重要命题,对"中国之制"的优势彰显与"中国之治"的路径优化做了深刻阐释。从内在逻辑上看,"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重要命题,对"中国之制"的优势彰显与"中国之治"的路径优化做了深刻阐释。从内在逻辑上看,"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的相互关系体现为层层递进的三个方面:一是"并列结构",二者不可偏废;二是"相互支撑",二者相得益彰;三是"更好转化",聚焦效能优化。"更好转化"是聚集实践环节,进一步强调实践是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关键桥梁。从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特殊时期共克时艰、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社会保持长期稳定四个方面,是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良好治理效能的成功实践与有力体现。新时代背景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做好功课、夯实基础:一是要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实现"效能转起来";二是要加强干部队伍的治理能力建设,在知行合一的衔接中推动"基层做起来";三是要以制度执行永葆制度的生命力,在执行监督的落实中促使"堡垒严起来";四是要用民主协商的方法做好群众工作,在协商治理的整合中带动"氛围活起来";五是要法治提供常态化和秩序化保障,在于法有据的改革中督促"效果实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优势 治理效能 中国之治 效能转化 路径优化
原文传递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明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6-93,共8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浸润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民主理念传统之中,扎根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接续性伟大民主实践探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民主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智慧的理论结晶,是区别于西方形形色色民主方... 全过程人民民主浸润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民主理念传统之中,扎根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接续性伟大民主实践探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民主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智慧的理论结晶,是区别于西方形形色色民主方案的“中国版本”,开创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有效规避了西式民主的种种功能性失灵,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创造了一种真实有效的民主形式,深化了对民主多元实现模式的认识,有力消解了关于民主的西式话语霸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制度程序 参与实践 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