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TRP12及心外膜脂肪厚度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1
作者 龚军辉 朱红涛 +1 位作者 花颖 李晓飞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5期401-406,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补体C1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家族12(complement C1 tumor necrosis factor-associated protein family 12,CTRP12)水平与影响ACS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补体C1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家族12(complement C1 tumor necrosis factor-associated protein family 12,CTRP12)水平与影响ACS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8月于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共116例,其中ACS 81例,非ACS 35例。收集血液标本检测血清CTRP12及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心脏超声测量心外膜脂肪厚度(epicardial fat thickness,EFT)。比较两组血清CTRP12水平和EFT,分析CTRP12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采用SYNTAX(Synergy between PCI with TAXUSTM and Cardiac Surgery)评分评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将其分为SYNTAX评分≤22分和SYNTAX评分>22分,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S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因素。结果:ACS组患者男性比例、吸烟比例、EF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均高于非ACS组(均P<0.05),血清CTRP12水平低于非ACS组(P<0.05),EFT较非ACS组增加(P<0.05)。ACS组患者中SYNTAX评分≤22分者血清CTRP12水平高于SYNTAX评分>22分者(P<0.05),EFT小于SYNTAX评分>22分者(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CTRP12与EFT呈负相关(r=-0.557,P<0.05)。Logistic回归提示CTRP12和EFT是ACS的独立影响因素(β=-2.107、1.607,均P<0.05)。CTRP12和EFT是ACS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β=-1.085、1.740,均P<0.05),在校正年龄、性别、BMI、吸烟、糖尿病、高血压、LDL-C后,CTRP12和EFT仍是ACS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β=-1.033、2.109,均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CTRP12水平显著降低,且与EFT呈负相关。EFT是ACS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TRP12为ACS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补体C1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家族12 心外膜脂肪厚度 冠脉病变严重程度
下载PDF
直立倾斜试验的安全护理策略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春芳 左玉琴 +2 位作者 芮立美 胡丹华 朱红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26期137-137,共1页
晕厥是一过性全脑低灌注引起的短暂性意识丧失,特点为快速起始、持续时间短和自发完全恢复。晕厥是普通人群的常见症状,晕厥事件平均年龄大约在10~30岁,而15岁左右晕厥发生报道率最高,有调查表明,晕厥事件发生率为18.1~39.7/1000人/年... 晕厥是一过性全脑低灌注引起的短暂性意识丧失,特点为快速起始、持续时间短和自发完全恢复。晕厥是普通人群的常见症状,晕厥事件平均年龄大约在10~30岁,而15岁左右晕厥发生报道率最高,有调查表明,晕厥事件发生率为18.1~39.7/1000人/年,但急诊室就诊者仅占0.7/1000人/年[1]。有学者认为40%人群在一生中至少发生1次晕厥,但是,仅有少数患者寻求治疗;其中,神经介导晕厥为最常见类型,相对顶后较好。因此,晕厥病因的诊断极为重要。直立倾斜试验是诊断神经介导的晕厥非常有效而简便的方法,但是在试验过程中也会出现意外事件,故合理而精心的护理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 护理 策略
下载PDF
农村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现状的调查与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春芳 邹小烨 芮立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8期90-91,共2页
目的了解农村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现状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对4个农村95例高血压患者从药物、饮食、自我监测、运动、心理、不良嗜好、复查几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疾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 目的了解农村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现状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对4个农村95例高血压患者从药物、饮食、自我监测、运动、心理、不良嗜好、复查几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疾病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均相当低,部分生活方式不利于血压的控制。结论血压的有效控制,有赖于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建立医院与农村和社区之间稳定的联系,对农村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有着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高血压 自我管理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抽吸导管冠脉内局部推注替罗非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朱红涛 刘学庆 +6 位作者 丁晓军 唐剑峰 赵剑锋 欧阳巍立 龚军辉 吴明海 邱林林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6期738-741,共4页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通过抽吸导管冠状动脉病变处给予替罗非班与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给予替罗非班的疗效差别。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行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通过抽吸导管冠状动脉病变处给予替罗非班与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给予替罗非班的疗效差别。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行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共81例,其中40例经抽吸导管在罪犯血管堵塞处局部缓慢推注替罗非班,41例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缓慢推注替罗非班。主要终点为各种原因的30 d死亡;次要终点包括PCI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心肌呈色分级(MBG)、住院期间再次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不稳定型心绞痛及心力衰竭。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局部给药组MBG3级患者明显多于经指引导管给药组(68%vs.36%,P=0.002),非致死性心力衰竭则明显减少(12.5%vs.25.6%,P=0.0027)。两组患者各种原因30 d死亡(2.5%vs.2.4%,P=0.943)、TIMI血流3级(92.5%vs.87.8%,P=0.848)、住院期间再次心肌梗死(0%vs.1.2%,P=0.764)、靶血管重建(2.5%vs.4.9%,P=0.931)及不稳定性心绞痛(15%vs.19.5%,P=0.840)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直接PCI术中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局部缓慢给药能改善心肌灌注,减少住院期间非致死性心力衰竭发生率,但是对于30 d内不良事件的发生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罗非班 心肌灌注
下载PDF
1例肺栓塞并发急性心肌梗死行溶栓治疗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5
5
作者 顾莹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7年第12期129-131,共3页
急性肺栓塞(PE)具有发病急、易漏诊误诊、病死率高、猝死率高等特点。在临床死亡病因中,肺栓塞处于第三位,仅次于恶性肿瘤和急性心肌梗死[1],急性肺栓塞如能早诊断、早治疗,患者死亡率可以控制在7%以下[2]。随着诊断治疗水平不断提高... 急性肺栓塞(PE)具有发病急、易漏诊误诊、病死率高、猝死率高等特点。在临床死亡病因中,肺栓塞处于第三位,仅次于恶性肿瘤和急性心肌梗死[1],急性肺栓塞如能早诊断、早治疗,患者死亡率可以控制在7%以下[2]。随着诊断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对肺栓塞的护理也不断完善,护士只有掌握肺栓塞知识,才能为医生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信息。本科于2016年6月收治了1例肺栓塞并发急性下壁、右室梗死的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护理和严密的病情观察,患者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急性心梗 溶栓治疗 护理
下载PDF
左卡尼汀合丹参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欧阳巍立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4期85-86,共2页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UA患者共98例,将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给予氯吡格雷、硝酸酯类制剂、他汀类药物、ACE或ARB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或β-...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UA患者共98例,将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给予氯吡格雷、硝酸酯类制剂、他汀类药物、ACE或ARB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或β-受体阻滞剂以及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在以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60mg静脉滴注一次/天、左卡尼汀2.0g静脉滴注一次/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d,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较对照组治疗组疗效更佳(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传统药物基础上辅以左卡尼汀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UA疗效满意、安全,与改善心肌代谢的微循环、减轻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细胞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不稳定型 左卡尼汀 丹参酮 疗效
下载PDF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丁晓军 邱林林 +1 位作者 刘学庆 郜黎伟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5期329-33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否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心源性栓塞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对因心脏原因住院的98例NVAF患者进行评价,其中24例患者有缺血性卒中病史。分析空腹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缺血性卒中之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否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心源性栓塞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对因心脏原因住院的98例NVAF患者进行评价,其中24例患者有缺血性卒中病史。分析空腹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缺血性卒中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校正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后,与无缺血性病史者相比,具有缺血性卒中病史的NVAF患者的年龄显著更大(73.6岁±8.4岁对69.1岁±10.3岁,P=0.017),高血压患病率显著更高(83.3%对66.2%,P=0.011),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患者比例显著更高(63.1%对45.9%,P=0.006),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增高(365mg/dL±108mg/dL对12mg/dL±82mg/dL,P=0.008)。结论:在因心脏原因住院的老年NVAF患者中,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缺血性卒中病史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纤维蛋白原 缺血性卒中
原文传递
药物治疗管理模式在医药联合门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谊 王惠霞 +2 位作者 聂力 郝英才 朱红涛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721-726,共6页
目的 探究药物治疗管理(MTM)模式在医药联合门诊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6月在我院心内科和药学部联合门诊治疗的CHF患者124例,随机分为MTM组和对照组。MTM组由专职临床药师对其进行药物治疗管理干预,而... 目的 探究药物治疗管理(MTM)模式在医药联合门诊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6月在我院心内科和药学部联合门诊治疗的CHF患者124例,随机分为MTM组和对照组。MTM组由专职临床药师对其进行药物治疗管理干预,而对照组只接受普通药物咨询。在干预后的第3和6个月进行随访,通过比较2组患者在临床疗效、经济成本、人文效果和药物治疗相关问题(DRPs)中的差异评价MTM模式的效果。结果 在接受规范MTM 6个月后,MTM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以及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 <0.05);同时MTM组患者日均药品费用和成本-效用比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人文效果评价中欧洲五维健康指数量表(EQ-5D)、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MTM组评分依次为(0.68±0.26)分、(7.52±1.05)分和(7.83±1.09)分;而接受普通药物咨询的对照组,评分依次为(0.69±0.23)分、(6.89±1.15)分和(8.42±1.16)分,MTM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且MTM组在解决药物相关问题(DRPs)数量上也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TM服务模式能显著改善CHF患者的健康状况,使患者在药物治疗效果、经济成本、睡眠质量和药物相关问题上有所获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治疗管理模式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药师 效果评价 药物相关问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