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穗粒数基因Gn1a在直立穗粳稻品种中的遗传效应分析
1
作者 顾芸华 许作鹏 +3 位作者 葛永申 张宏根 汤述翥 顾铭洪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共8页
Gn1a是控制穗粒数的重要基因,对提高水稻单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Gn1a基因内功能标记Gn1a-M1对44份迟熟中粳品种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基因尚未在直立穗迟熟中粳品种中得到应用。为探明Gn1a在直立穗粳稻中的遗传效应,构建一套以直立穗粳稻... Gn1a是控制穗粒数的重要基因,对提高水稻单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Gn1a基因内功能标记Gn1a-M1对44份迟熟中粳品种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基因尚未在直立穗迟熟中粳品种中得到应用。为探明Gn1a在直立穗粳稻中的遗传效应,构建一套以直立穗粳稻品种海丰1号(gn1agn1a)为受体亲本,籼稻黄华占(Gn1aGn1a)为供体亲本,包含133个系的导入系群体,并通过重测序明确其中39个导入系携带Gn1a基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10个携带Gn1a基因导入系、10个未携带Gn1a基因导入系以及受体亲本农艺、产量和品质性状的测定及分析,明确了Gn1a基因在直立穗粳稻背景下能显著增加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颖花数、穗长及一次枝梗数,但显著降低单株穗数;在外观品质上表现为粒宽显著增加、长宽比显著减小,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有增加的趋势,但对稻米淀粉理化性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Gn1a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遗传效应
下载PDF
基于GGE双标图对江苏省大麦鉴定试验品种的高产稳产和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丁逸帆 许明 +6 位作者 许如根 吴宏亚 吴梅 李鹏程 徐扬 徐辰武 杨泽峰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26,共5页
以2014~2015年江苏省大麦鉴定试验的14个品种在8个试验点的产量数据为材料,采用GGE双标图法分析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和区域适应性。基于对试验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分析发现,尽管各个试验点在区分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均具有较强的代... 以2014~2015年江苏省大麦鉴定试验的14个品种在8个试验点的产量数据为材料,采用GGE双标图法分析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和区域适应性。基于对试验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分析发现,尽管各个试验点在区分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均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通过对参试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分析,发现苏B1202和连啤9091在区域试验中具有较好的高产性和稳产性,且适宜种植的试验点较多,具有一定的广适性,是大麦生产上具备推广潜力的理想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GGE双标图 高产性 稳产性
下载PDF
基于GGE双标图和AMMI模型对江苏省水稻区试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9
3
作者 曹元元 丁逸帆 +7 位作者 左示敏 陈宗祥 许明 朱敏妍 李鹏程 徐扬 徐辰武 杨泽峰 《种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8-43,51,共7页
本研究综合利用GGE双标图方法和AMMI模型对2017年江苏省杂交中粳稻区域试验的12个参试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环境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对杂交中粳稻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在所有参试品种中,杂中区03和杂中... 本研究综合利用GGE双标图方法和AMMI模型对2017年江苏省杂交中粳稻区域试验的12个参试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环境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对杂交中粳稻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在所有参试品种中,杂中区03和杂中区12是丰产稳产的广适性品种,可在粳稻适区进行推广。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试点代表性最强,而江苏欢腾农业有限公司试点的鉴别力最强。AMMI和GGE双标图的综合运用,可准确直观地评价各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以及各试点的鉴别力和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GGE双标图 AMMI模型 丰产性 稳产性
下载PDF
基于GGE双标图对江苏省杂交晚粳品种区域试验的评价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陆志刚 丁逸帆 +8 位作者 许明 季雅文 左示敏 陈宗祥 张子惠 李鹏程 徐扬 徐辰武 杨泽峰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4,共6页
利用GGE双标图方法对江苏省2017年杂交晚粳组区试中14个品种的多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基于试验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分析,发现此次区试的6个试验点均具有较强代表性。GGE双标图高产、稳产性结果显示甬优1526产量最高,其次是甬优7826、春优... 利用GGE双标图方法对江苏省2017年杂交晚粳组区试中14个品种的多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基于试验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分析,发现此次区试的6个试验点均具有较强代表性。GGE双标图高产、稳产性结果显示甬优1526产量最高,其次是甬优7826、春优312;浙粳优7172稳产性最强,其次是春优312。理想品种分析结果显示甬优1526为最理想品种,既高产又稳产。这说明GGE双标图可有效且直观地评估和解释新品种的区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GGE双标图 高产性 稳产性 区域试验
下载PDF
DNA甲基化抑制剂5-氮脱氧胞苷对水稻基因组甲基化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邓卉 鄂志国 +2 位作者 牛百晓 王磊 陈忱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目的】DNA甲基化是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表观修饰形式,其在调节基因表达、维持基因组稳定以及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拟对基因组甲基化如何影响水稻发育进行解析。【方法】利用DNA甲基化抑制剂5-氮脱氧胞苷(A... 【目的】DNA甲基化是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表观修饰形式,其在调节基因表达、维持基因组稳定以及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拟对基因组甲基化如何影响水稻发育进行解析。【方法】利用DNA甲基化抑制剂5-氮脱氧胞苷(AZA, 5-Aza-2′-deoxycytidine)处理水稻幼苗,研究DNA甲基化抑制剂对水稻幼苗生长发育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AZA处理后水稻基因组甲基化水平下降、植株发育迟缓,但种子萌发并不受AZA处理的影响;DNA和组蛋白表观修饰相关基因的表达受到AZA处理抑制。此外,防卫反应和光合通路相关基因表达也受到AZA处理的影响,暗示DNA甲基化在这些基因的表达调控中可能发挥作用。【结论】这些结果表明AZA是一种有效的DNA甲基化抑制剂,AZA处理可以破坏水稻基因组甲基化水平的正常状态,从而影响水稻的正常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幼苗生长 基因表达 水稻
下载PDF
植物LEAFY基因的起源和进化分析
6
作者 刘嘉欣 陈志阳 《科技风》 2020年第13期13-15,共3页
植物LEAFY(LFY)基因编码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显花植物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中起了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同源性检索、系统进化分析和正选择作用检测等方法对植物LEAFY基因进行了系统的进化分析,结果发现植物LEAFY基因最早起源... 植物LEAFY(LFY)基因编码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显花植物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中起了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同源性检索、系统进化分析和正选择作用检测等方法对植物LEAFY基因进行了系统的进化分析,结果发现植物LEAFY基因最早起源于轮藻,并在陆生植物基因组中稳定遗传下来;不同陆生植物基因组的LEAFY基因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单子叶植物的LEAFY基因经历了明显的正选择作用,而玉米和油棕中分别具有2个LEAFY基因,且其中的一个经历了正选择作用,可能与新功能的形成及功能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LEAFY基因 系统进化 正选择作用
下载PDF
基于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2018年江苏省水稻杂交中粳品种区域试验结果的评价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雪 丁逸帆 +7 位作者 左示敏 陈宗祥 许明 赵愈 李鹏程 徐扬 徐辰武 杨泽峰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6-102,共7页
为合理评价水稻区试中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区域适应性以及各试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采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2018年江苏省水稻杂交中粳区域试验的14个品种在11个试验点的产量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以及... 为合理评价水稻区试中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区域适应性以及各试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采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2018年江苏省水稻杂交中粳区域试验的14个品种在11个试验点的产量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以及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均对参试品种产量产生极显著影响。在品种的高产稳产方面,高产性较好的品种有嘉优中科1号、嘉优中科1602和春优T36;稳定性较好的品种为隆嘉优77和甬优6718;在品种的适应性方面,嘉优中科1号适宜种植的试点较多,具有一定的广适性,是水稻生产上具备推广潜力的理想品种;在试验环境的功能形态方面,江苏东海县作物栽培指导站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个试点不仅具有较强的区分力和代表性,也是综合性最好的2个试点。综合运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可以更加全面有效地评估品种和试点,为新品种的精准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目标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区试 AMMI模型 GGE双标图 高产 稳产 适应性
原文传递
组蛋白H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马佳琦 刘鹏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3期34-40,共7页
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DNA缠绕在组蛋白八聚体外侧形成核小体。核小体的串珠结构在组蛋白H1的存在下形成紧密的30 nm染色质纤维。多种H1亚型的存在及其不同翻译后修饰揭示组蛋白H1功能的复杂性。本文综述了组蛋白H1的生物学功能... 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DNA缠绕在组蛋白八聚体外侧形成核小体。核小体的串珠结构在组蛋白H1的存在下形成紧密的30 nm染色质纤维。多种H1亚型的存在及其不同翻译后修饰揭示组蛋白H1功能的复杂性。本文综述了组蛋白H1的生物学功能,H1在表观修饰、基因转录和DNA复制方面的调控机制,并概括了H1翻译后修饰及其功能调控的研究进展,为H1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H1 表观遗传修饰 基因转录 翻译后修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