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鲜食玉米化肥农药使用及生产现状调研与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文章荣 李广浩 +5 位作者 王珏 张世博 顾晓天 丁梦秋 陆卫平 陆大雷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91-96,共6页
对江苏省2017-2018年鲜食玉米主产区的化肥农药使用现状进行调研,分析鲜食玉米的耕整地、播种、施肥、植保和收获等基本情况,并对江苏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进行评估,根据限制因素影响程度建立了生产因素优先序,并提出江苏省鲜... 对江苏省2017-2018年鲜食玉米主产区的化肥农药使用现状进行调研,分析鲜食玉米的耕整地、播种、施肥、植保和收获等基本情况,并对江苏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进行评估,根据限制因素影响程度建立了生产因素优先序,并提出江苏省鲜食玉米的发展策略:一是结合设施栽培优化调整播种期,由传统的露地栽培向地膜覆盖、大(中)棚覆盖栽培、塑盘乳苗地膜移栽相结合发展,进而更好地提早或延迟上市,拉长鲜食玉米产品的供应期;二是促进鲜食玉米深加工业的发展,提升产业附加值,提高农民收益。针对江苏省鲜食玉米生产中化肥农药使用不合理的问题,提出适合江苏省鲜食玉米生产的主推技术:优选品种、合理密植、缓释肥一次性精确定量施用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机械化收获技术等,积极宣传推广绿肥种植和秸秆还田等有机肥替代技术,以实现鲜食玉米省工节本生产和优质高产高效,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实现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化肥 农药 生产技术 技术发展优先序 技术需求
下载PDF
现象教学法在我国高校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思考——以《作物栽培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景立权 朱新开 《广东化工》 CAS 2020年第24期189-190,174,共3页
现象教学法诞生于教育强国芬兰,优异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此模式是否适合我国?本文从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对比了两国的差异,系统分析了其在我国的可行性,认为其首先适合在高等院校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上推广。本文又以其... 现象教学法诞生于教育强国芬兰,优异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此模式是否适合我国?本文从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对比了两国的差异,系统分析了其在我国的可行性,认为其首先适合在高等院校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上推广。本文又以其在《作物栽培学》上的实践为例,总结了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新模式,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教学法 教学新模式 作物栽培学
下载PDF
江苏“水稻-小龙虾”综合种养稻田杂草群落及其防控技术调查:以12个基地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国奇 窦志 +1 位作者 邢志鹏 郭保卫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9-72,共4页
为揭示江苏“水稻-小龙虾”综合种养稻田杂草群落结构和农户杂草防控措施现状,对灌南、盐都、盱眙、高邮、广陵、溧阳、常熟等7个地方12个稻虾综合种养基地开展田间调查和农户访谈。结果表明,在120块稻虾田内共记录到25种杂草;稻虾轮作... 为揭示江苏“水稻-小龙虾”综合种养稻田杂草群落结构和农户杂草防控措施现状,对灌南、盐都、盱眙、高邮、广陵、溧阳、常熟等7个地方12个稻虾综合种养基地开展田间调查和农户访谈。结果表明,在120块稻虾田内共记录到25种杂草;稻虾轮作田禾本科杂草和千金子的优势度显著高于稻虾共生田。稻虾轮作稻田杂草以稗属杂草、杂草稻、千金子、李氏禾、异型莎草、水苋菜属杂草、鸭舌草为主;稻虾共生稻田杂草以杂草稻、稗属杂草、千金子、异型莎草为主。除有机栽培模式外,稻虾轮作稻田控草方式为“土壤处理+茎叶处理+人工拔除”,稻田杂草防控总用药和人工成本平均1863.75元/hm^(2)。稻虾共生稻田控草技术主要为“水层控草+龙虾控草+人工拔除”,部分稻田使用丙草胺、苄嘧磺隆等土壤处理除草剂,稻田杂草防控总成本平均907.50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轮作 稻虾共生 杂草防控 农户调查
下载PDF
水稻耐盐碱生理机制与遗传改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林兵 赵步洪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37-43,238,共8页
土壤盐碱胁迫是作物生产的重要障碍,钠离子则是引起水稻盐碱危害的主要因素。了解水稻耐盐碱生理机制和遗传改良的途径,对于耐盐碱品种的选育和减轻盐碱危害的生理研究有重要意义。水稻根系既是向植株地上部输送水分和养分的场所,又是... 土壤盐碱胁迫是作物生产的重要障碍,钠离子则是引起水稻盐碱危害的主要因素。了解水稻耐盐碱生理机制和遗传改良的途径,对于耐盐碱品种的选育和减轻盐碱危害的生理研究有重要意义。水稻根系既是向植株地上部输送水分和养分的场所,又是最先感知土壤盐碱度的器官,根系对盐碱信号的感应在研究水稻对盐碱胁迫的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是研究水稻耐盐碱生理的一个关键方向。本文从根系对无机离子吸收与调控、渗透物质平衡及转运蛋白调节、激素调节等方面概述了水稻耐盐碱胁迫的生理机制,从数量性状位点分子标记、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品种培育等方面介绍了盐碱胁迫遗传改良的研究进展。同时,本文基于多年来国内外研究,对水稻耐盐碱的生理机制和水稻耐盐碱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改良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讨论了减轻水稻盐碱胁迫的综合调控技术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耐盐碱性 生理机制 数量性状 调控技术
下载PDF
不同栽培措施对土壤微观结构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袁莉民 周天阳 +3 位作者 陈良 顾骏飞 王志琴 杨建昌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94-2002,共9页
稻田土壤性状尤其是微观结构对于水稻根系生理性状、氮素吸收与利用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于稻田土壤微观结构及水稻(Oryza sativa L.)产量的影响,于2019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实验农场以武运粳24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了... 稻田土壤性状尤其是微观结构对于水稻根系生理性状、氮素吸收与利用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于稻田土壤微观结构及水稻(Oryza sativa L.)产量的影响,于2019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实验农场以武运粳24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了氮空白区、当地农民习惯、综合栽培管理等共8种栽培措施,运用扫描电镜着重研究了开花期不同栽培措施下土壤颗粒的微观结构变化,同时测量了开花期水稻根系活力和根系吸收表面积、氮素利用效率、产量及构成因素等指标。结果表明,综合栽培管理能够使土壤大颗粒的数量变多,颗粒体积变大,提高了20-50μm和>50μm土壤颗粒数量的分布,减少了2-5μm和5-20μm土壤颗粒数量的分布,土壤团聚体蜂窝状结构变多,土壤中菌丝体数量变多。与当地农民习惯相比,综合栽培管理下的吸氮量提高了3.86%-24.27%,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提高了26.97%-112.17%,氮肥生理利用效率提高了7.34%-45.51%,氮肥吸收利用效率提高了18.34%-45.82%,氮肥偏生产力提高了18.56%-51.51%,氮素谷物生产效率提高了1.75%-14.73%,开花期的根系活力与根系吸收表面积显著提高,增加了单位面积穗数和总颖花量,最终使得产量也显著提高。总体来看,综合栽培措施管理能够通过改善土壤颗粒微观结构,增加水稻根系生理活性,提高水稻的氮素利用效率,提高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素 根系 土壤颗粒 微观结构
下载PDF
不同栽培措施对超级稻强、弱势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蒋晶晶 周天阳 +6 位作者 韦陈华 邬佳宁 张耗 刘立军 王志琴 顾骏飞 杨建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74-889,共16页
【目的】探究不同栽培措施对超级稻强、弱势粒品质及淀粉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改善稻米品质即水稻强、弱势粒品质的协同提高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方法】以超级稻甬优2640和武运粳24为供试材料,大田种植条件下,设置氮空白区(0N)、当... 【目的】探究不同栽培措施对超级稻强、弱势粒品质及淀粉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改善稻米品质即水稻强、弱势粒品质的协同提高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方法】以超级稻甬优2640和武运粳24为供试材料,大田种植条件下,设置氮空白区(0N)、当地农民习惯(LFP)、优化栽培管理1(T1)和优化栽培管理2(T2)4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试验裂区设计,以处理为主区,品种为副区(小区)。2018年测定全穗籽粒外观、加工、蒸煮食味品质和RVA特征值,在此基础之上,2019年增加强、弱势粒淀粉颗粒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晶度和红外光谱分布测定。【结果】(1)在稻米品质上,与强势粒相比,弱势粒加工品质更优,而外观品质更劣,蛋白质含量和硬度显著提高,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黏度显著下降。(2)在淀粉特性上,与强势粒相比,弱势粒的淀粉颗粒较小且破损严重,结晶度、1045/1022 cm^(-1)值显著提高,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显著下降,消解值和糊化温度显著上升。(3)与当地农民习惯LFP相比,通过优化栽培管理T1和T2,两品种强、弱势粒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及直链淀粉含量显著下降,胶稠度显著上升,蒸煮食味品质变优;淀粉特性也都有所改善,相对结晶度降低,淀粉表层有序性下降,其中弱势粒品质及淀粉特性提升较为明显。【结论】弱势粒稻米品质显著劣于强势粒,优化栽培措施能够在提高产量的基础上通过改善弱势粒品质实现全穗籽粒品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质 淀粉 强弱势粒 栽培措施
下载PDF
国家东南区鲜食糯玉米品质及农艺性状与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仇律雯 杨扬 +7 位作者 范亚明 田红丽 易红梅 王璐 任洁 葛建镕 王凤格 陆大雷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30-135,共6页
中国东南区是我国鲜食糯玉米的主要生产、加工和消费地区。为了解该区域鲜食糯玉米的品质、农艺性状与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标记遗传多样性,以国家东南区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样品为材料,用分子标记和形态学标记探... 中国东南区是我国鲜食糯玉米的主要生产、加工和消费地区。为了解该区域鲜食糯玉米的品质、农艺性状与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标记遗传多样性,以国家东南区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样品为材料,用分子标记和形态学标记探究该区域鲜食糯玉米不同遗传背景下品质、农艺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41份供试材料具有丰富的农艺、品质性状变异和SSR标记基因多样性:12个农艺、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72%~36.10%之间,平均值为14.06%;40个SSR标记共检测出321个等位基因,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为0.179~0.866(平均值为0.658);供试材料的基因多样性为0.186~0.877(平均值为0.687)。聚类分析将供试41份材料划分为4个遗传背景不同的组群,以京科糯2000为代表的Ⅰ组产量性状表现优秀,且组内材料数量最多;以苏玉糯5号为代表的Ⅱ组材料数量次多,其组内品种皮渣率较低,含水率也低于其他组别。4个聚类分组在农艺、品质性状上各有特点,根据不同育种需求,选择相应的杂优模式能够有效利用育种资源,从而加速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的提优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施氮、锌对镉污染小麦产量及籽粒锌、镉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旺 户少武 +7 位作者 罗景升 李通 田超 何富豪 顾珈名 景立权 王云霞 杨连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4-283,共10页
为了明确氮、锌、镉处理及其互作对小麦产量和籽粒锌、镉含量的影响,本研究设置盆栽裂区试验,以扬麦25为供试材料,主区氮处理设常氮(1.6 g·盆^(-1))和减氮(0.8 g·盆^(-1)),裂区锌、镉处理设对照、锌处理(150 mg·kg^(-1)... 为了明确氮、锌、镉处理及其互作对小麦产量和籽粒锌、镉含量的影响,本研究设置盆栽裂区试验,以扬麦25为供试材料,主区氮处理设常氮(1.6 g·盆^(-1))和减氮(0.8 g·盆^(-1)),裂区锌、镉处理设对照、锌处理(150 mg·kg^(-1))、镉处理(5 mg·kg^(-1))和锌+镉处理,测定小麦产量性状,籽粒不同组分(面粉、次粉和麸皮)氮、锌、镉含量以及籽粒锌、镉有效富集系数。结果表明:与常氮相比,减氮处理使小麦籽粒产量显著降低,这主要与产量构成因子、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均显著下降有关;减氮条件下小麦成熟籽粒氮含量(不同组分10%~15%)、镉含量(12%~16%)以及镉有效富集系数亦显著降低。与不施锌相比,土壤施锌对籽粒产量和氮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使籽粒锌含量大幅增加(14%~30%),使镉含量(18%~28%)以及锌、镉有效富集系数均显著下降。土壤镉处理对籽粒产量和氮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使籽粒镉含量(38~42倍)以及锌、镉有效富集系数均显著增加,而使锌含量显著下降(3%~12%)。籽粒组分及其与镉、锌处理的互作对小麦籽粒锌和镉含量影响均达显著。研究表明,5 mg·kg^(-1)镉污染条件下小麦产量无明显变化,但籽粒各组分镉含量大幅增加,减施氮肥或/和增施锌肥均可显著减少小麦籽粒不同组分镉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污染 小麦 籽粒组分
下载PDF
高产味优粳稻分蘖特性及其与群体生产力的关系
9
作者 乔翊 卢颢文 +2 位作者 戴其根 韦还和 孟天瑶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0-64,共5页
以高产优质粳稻品种南粳5718和中产优质粳稻品种常农粳10号为参试材料,比较研究不同基因型品种分蘖发生与成穗特性的蘖位差异,明确高产味优基因型品种的优势叶位。结果表明,高产味优基因型与中产味优基因型在水稻分蘖发生与成穗特性上... 以高产优质粳稻品种南粳5718和中产优质粳稻品种常农粳10号为参试材料,比较研究不同基因型品种分蘖发生与成穗特性的蘖位差异,明确高产味优基因型品种的优势叶位。结果表明,高产味优基因型与中产味优基因型在水稻分蘖发生与成穗特性上存在明显差异。与中产味优基因型相比,高产味优基因型一次和二次分蘖发生率与成穗率高,单株与群体成穗数多,花后各蘖位光合特性好,促进了库容充实,最终产量较高,南粳5718产量较常农粳10号显著提高7.7%,较多的有效穗数是其产量优势形成的重要基础。与常农粳10号相比,南粳5718拔节期群体穗数较低,但抽穗期和成熟期则较高。南粳5718和常农粳10号分蘖发生与成穗的优势叶位较为一致,一次分蘖中以4/0、5/0和6/0为主,二次分蘖则以1/4和1/5为主。南粳5718单株成穗数、一次和二次分蘖成穗个数显著高于常农粳10号。不同蘖位对单株成穗数和群体产量的贡献率均表现为一次分蘖>主茎>二次分蘖。南粳5718和常农粳10号产量差异主要体现在一次分蘖和二次分蘖上,南粳5718在花后30 d一次分蘖和二次分蘖剑叶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常农粳10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品种 分蘖特性 减穗特性
下载PDF
江淮优良食味高产中熟常规粳稻品种的特征 被引量:19
10
作者 朱盈 徐栋 +7 位作者 胡蕾 花辰 陈志峰 张振振 周年兵 刘国栋 张洪程 魏海燕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8-588,共11页
从103个中熟常规粳稻品种(品系)中,根据不同食味值和产量水平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3种类型(味优高产、味优中产、味中高产),系统比较各类型品质和产量,以探究江淮优质食味与高产协同的品种特征。结果表明,味优高产类型品种加工品质与味中... 从103个中熟常规粳稻品种(品系)中,根据不同食味值和产量水平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3种类型(味优高产、味优中产、味中高产),系统比较各类型品质和产量,以探究江淮优质食味与高产协同的品种特征。结果表明,味优高产类型品种加工品质与味中高产类型品种无显著差异。与味中高产类型相比,味优高产类型品种垩白粒率、垩白面积比、垩白度分别高82.06%、56.34%和93.28%,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低14.21%、39.78%,胶稠度高8.73%,消减值和回复值分别低282.11%、37.88%。在产量方面,味优高产类型比味优中产类型高26.73%,其高产原因主要是具有较高的每穗粒数和结实率。与味优中产类型相比,味优高产类型单位面积穗数低22.26%,每穗粒数与结实率分别高42.12%、6.18%,成穗率高4.2%,抽穗期与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分别高5.47%、16.94%,叶面积衰减率低7.25%,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积累比例分别高24.07%和15.50%,着粒密度高40.33%。综上所述,味优高产类中熟常规粳稻的特征是,出糙率和整精米率都达国标1级;透明度由3级至5级不等;蛋白质含量在8%左右;直链淀粉含量在10%左右;胶稠度在75 mm以上; RVA谱消减值在-300 cP以下,回复值在600 cP以下。在产量方面其单位面积穗数310万穗hm–2左右,每穗粒数140个左右,抽穗后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与积累比例都能维持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良食味 高产 中熟常规粳稻 品种特征
下载PDF
增密减氮提高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 被引量:23
11
作者 程前 李广浩 +1 位作者 陆卫平 陆大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35-1046,共12页
【目的】适宜密植是获得高产的关键栽培因子,氮肥高效施用是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探讨不同密度和施氮量组合对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为夏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本研究以‘江玉877’... 【目的】适宜密植是获得高产的关键栽培因子,氮肥高效施用是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探讨不同密度和施氮量组合对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为夏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本研究以‘江玉877’为供试品种,在江苏省宿迁市、盐城市和扬州市3个试验点进行试验,设置60000株/hm^2(D1)、82500株/hm^2(D2)2个种植密度及不施氮(N0)、常规肥N 300 kg/hm^2(N1)、常规肥N 225kg/hm^2(N2)、缓释肥一次性基施N 225 kg/hm^2(N3)4个施氮方式。研究夏玉米产量、干物质及氮素积累与分配、氮素利用率对不同密度和施氮方式组合的响应。【结果】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4个施氮方式对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具有显著影响。相同施氮量下,2个种植密度单株籽粒产量表现为D2 D1。D1种植密度下,N1和N3的平均群体产量比N2分别提高11.3%和10.9%,D2种植密度下比N2分别提高7.4%和9.0%,且相同密度条件下N1和N3的群体产量差异不显著。宿迁点D2N3的群体产量(9214 kg/hm^2)在所有处理中最高。群体氮素积累量和转运量D2高于D1。D1种植密度下,N3和N1处理的群体干物质和氮素积累总量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N2处理;D2种植密度下N3处理的群体干物质积累总量显著高于N1处理,群体氮素积累总量差异不显著。各施氮处理的玉米收益在D2种植密度下均显著高于D1种植密度下,D2N3组合在所有处理中收益最高。【结论】综合3个试验点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的结果,在82500株/hm^2种植密度下结合缓释肥N 225 kg/hm^2一次性基施,可协同提高江苏省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玉米种植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密度 缓释肥 产量 氮素利用率
下载PDF
缓控释肥一次性基施对小麦产量及其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4
12
作者 邓先亮 屠晓 +5 位作者 李军 朱兴敏 肖丹丹 陈英龙 韦还和 戴其根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7-93,共7页
针对江苏苏中小麦主产区对简化施肥的需求,本研究以扬麦20为试材,以传统高产施肥(共4次施肥,即:基肥+苗肥+拔节肥+剑叶肥)为对照,比较研究了树脂包衣尿素(SZ1)和含腐植酸的控释掺混肥(LM1)一次性基施对小麦产量及其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针对江苏苏中小麦主产区对简化施肥的需求,本研究以扬麦20为试材,以传统高产施肥(共4次施肥,即:基肥+苗肥+拔节肥+剑叶肥)为对照,比较研究了树脂包衣尿素(SZ1)和含腐植酸的控释掺混肥(LM1)一次性基施对小麦产量及其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一次性基施树脂包衣尿素的产量为6733.3kg/hm^2,与传统高产施肥(U)获得相似的产量;一次性基施含腐植酸的控释掺混肥的产量为6933.3kg/hm^2,相比U处理提高了2.21%,差异不显著。两种缓控释肥中,在产量、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氮素利用率方面均呈含腐植酸的控释掺混肥>树脂包衣尿素的趋势;茎蘖成穗率之间差异不显著。相比树脂包衣尿素,含腐植酸的控释掺混肥在小麦产量、氮素利用率方面效果更好,其释放特点更易满足小麦生长对养分的需求,利于获得高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控释肥 小麦 产量 氮素利用率
下载PDF
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糯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高雪健 李广浩 +1 位作者 陆卫平 陆大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14-1625,共12页
【目的】缓/控释肥料轻简化施用技术在我国玉米生产中逐步得到应用,研究控释氮肥与尿素不同比例配施对大田糯玉米产量、物质积累与转运以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为糯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田间试验于2019—2020... 【目的】缓/控释肥料轻简化施用技术在我国玉米生产中逐步得到应用,研究控释氮肥与尿素不同比例配施对大田糯玉米产量、物质积累与转运以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为糯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田间试验于2019—2020年在江苏连云港进行,供试玉米品种为连花糯2号。在施N 225 kg/hm~2水平下,设置5个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配施比例处理:100%普通尿素(N1)、100%控释尿素(N2)、普通氮素∶控释尿素=1∶2(N3)、普通氮素∶控释尿素=1∶1(N4)、普通氮素∶控释尿素=2∶1(N5),以不施氮处理(N0)为对照。测定了糯玉米籽粒产量、植株物质积累转运与分配及氮肥利用率。【结果】5个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配施处理中,N3处理的增产增收幅度最大,较N1处理产量增加了30%,平均收益增加了2835元/hm2,N4和N5处理产量和经济效益大于N1处理,小于N3处理,且二者差异较小。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显著提高吐丝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且以N3处理增加最明显,其次为N2和N4处理,N5与N1处理干物质积累量差异不显著。不同氮肥配施对植株氮素转运量和转运率有显著影响,且N2、N3和N4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三者高于N1和N5处理。施用控释尿素处理的平均收获指数和成熟期籽粒氮素含量占比高于N1处理,其中N3处理的收获指数(0.45)及籽粒氮素含量占比(57.5%)最高,其次为N2处理。与N1相比,配施控释尿素提高了糯玉米的氮素偏生产力、氮素农学效率和氮素回收率,且以N3处理的增加幅度最大,其次为N2和N4处理,N5与N1处理差异不显著。与N2处理相比,N3处理的氮素偏生产力提高了2.6 kg/kg、氮素农学效率增加了2.6 kg/kg、氮素回收率提高了6.6个百分点。【结论】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糯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具有显著影响。综合两年糯玉米籽粒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的表现,在施氮量225 kg/hm~2条件下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配施比例为1∶2时,有利于协同提高江苏省糯玉米产量、氮素利用率和种植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控释尿素 掺混肥 产量 氮素利用率
下载PDF
水稻根系形态生理及其与稻米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朱安 高捷 +3 位作者 黄健 汪浩 陈云 刘立军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共8页
水稻根系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也是合成和分泌植物激素、有机酸等物质的重要场所。根系形态和生理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水稻根系主要形态生理指标及其与稻米品质的关系,并提出了未来加强水稻根系形态生理... 水稻根系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也是合成和分泌植物激素、有机酸等物质的重要场所。根系形态和生理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水稻根系主要形态生理指标及其与稻米品质的关系,并提出了未来加强水稻根系形态生理与稻米品质关系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根系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根系 形态生理 稻米品质
原文传递
水直播和旱直播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综述 被引量:18
15
作者 黄健 朱安 +5 位作者 汪浩 李思宇 刘昆 李婷婷 陈云 刘立军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6期67-73,共7页
直播栽培是水稻机械化、轻简化栽培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根据灌溉方式不同,水稻直播可分为水直播和旱直播。不同直播方式的水稻生育特点不同,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从水直播和旱直播2个方面综述不同直播方式对水稻... 直播栽培是水稻机械化、轻简化栽培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根据灌溉方式不同,水稻直播可分为水直播和旱直播。不同直播方式的水稻生育特点不同,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从水直播和旱直播2个方面综述不同直播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方面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并提出未来加强直播水稻研究的重点内容,以期为我国水稻直播轻简化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直播 旱直播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全生育期臭氧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稻草饲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章燕柳 邵在胜 +5 位作者 杨阳 童楷程 王云霞 景立权 王余龙 杨连新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7-199,共13页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稻草饲用品质相关理化指标对臭氧胁迫的响应。【方法】利用新型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以8个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室内对照和高臭氧浓度(80 nL/L)处理,于抽穗期、穗后20 d和成熟期分别测定叶片和茎鞘中饲...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稻草饲用品质相关理化指标对臭氧胁迫的响应。【方法】利用新型自然光气体熏蒸平台,以8个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室内对照和高臭氧浓度(80 nL/L)处理,于抽穗期、穗后20 d和成熟期分别测定叶片和茎鞘中饲用品质相关的理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相比,高浓度臭氧处理使稻草粗蛋白、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总酚含量分别增加7.07%(P<0.1)、10.88%(P<0.1)、1.98%、0.92%和5.01%(P<0.01),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分别下降15.07%(P<0.1)和18.55%(P<0.01)。多数情形下,叶片各指标含量对臭氧胁迫的响应大于茎鞘。所有测定指标的品种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生育期稻草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总酚含量表现为穗后20 d>成熟期>抽穗期,稻草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则表现为抽穗期>成熟期>穗后20 d,而粗蛋白含量随生育进程推进呈降低趋势。方差分析表明,臭氧胁迫与品种互作对所有测定指标的影响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除总酚含量外,臭氧与植株部位互作对所有测定指标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而臭氧与生育时期互作仅对植株粗蛋白、纤维素、可溶性糖和总酚含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结论】稻草饲用品质相关理化指标因生育时期、供试品种和茎叶不同部位而异,高浓度臭氧环境下稻草饲用品质表现出变劣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水稻 饲用品质 总酚 淀粉
下载PDF
缓释尿素减量侧深施用对长江中下游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姜恒鑫 黄恒 +3 位作者 汪源 赵灿 王维领 霍中洋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29,共10页
以优质食味粳稻南粳9108(迟熟)和南粳5718(中熟)为材料,以常规施氮300 kg/hm^(2)、基蘖氮肥与穗氮肥比7∶3处理为对照,分别设计侧深基施缓释尿素量(施氮量)较对照基蘖氮肥量减少0(A)、10%(B)、15%(C)、20%(D)、25%(E)、30%(F)6个处理,... 以优质食味粳稻南粳9108(迟熟)和南粳5718(中熟)为材料,以常规施氮300 kg/hm^(2)、基蘖氮肥与穗氮肥比7∶3处理为对照,分别设计侧深基施缓释尿素量(施氮量)较对照基蘖氮肥量减少0(A)、10%(B)、15%(C)、20%(D)、25%(E)、30%(F)6个处理,不施分蘖肥,穗肥施氮量同对照,研究缓释尿素减量侧深施用对长江中下游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缓释肥侧深施技术在农业中更好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的情况下,采用缓释尿素侧深施能够促进水稻生长,显著提高水稻产量,2个水稻品种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1.63%和10.61%,改善稻米的加工品质,但降低稻米的食味值。在5个减氮处理中,随着施氮量的减少,2个水稻品种生长变慢,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降低,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降低,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提高。与对照相比,B—D处理总体上能促进2个水稻品种生长,显著提高产量,改善加工、外观品质;B、C处理降低食味品质,提高营养品质;D处理提高食味品质,降低营养品质;E、F处理延缓2个水稻品种生长,显著降低产量,降低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提高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其中,D处理2个水稻品种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3.54%和2.16%,稻米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得到改善,且稻米的食味品质提高,是一种优质稳产的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侧深施肥 减氮 缓释尿素 产量 品质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结实期不同阶段渍水胁迫对糯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斌 李广浩 +2 位作者 郭剑 陆卫平 陆大雷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9-36,共8页
以苏玉糯5号和京科糯2000为材料,设置对照(CK)、渍水胁迫10 d(W1-10、W11-20、W21-30)、渍水胁迫20 d(W1-20、W11-30)、渍水胁迫30 d(W1-30)等7个处理,研究授粉后不同时期和渍水持续时间对糯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实期... 以苏玉糯5号和京科糯2000为材料,设置对照(CK)、渍水胁迫10 d(W1-10、W11-20、W21-30)、渍水胁迫20 d(W1-20、W11-30)、渍水胁迫30 d(W1-30)等7个处理,研究授粉后不同时期和渍水持续时间对糯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实期不同阶段渍水胁迫显著降低糯玉米籽粒产量,不同持续时间渍水胁迫下以W1-30处理降幅最大,持续10、20 d渍水胁迫下两品种产量均以W1-10和W1-20处理下降幅最大。渍水胁迫降低了籽粒中淀粉和蛋白质含量,不同持续时间渍水胁迫下两品种均在W1-30渍水处理下最低,持续10、20 d渍水处理下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均以W1-10和W1-20处理下降幅最大;结实期渍水胁迫下糯玉米的淀粉平均粒径增加、碘结合力降低,苏玉糯5号和京科糯2000的淀粉平均粒径分别以W11-30和W11-20处理最大,碘结合力均以W1-30处理最小。糯玉米粉峰值黏度在渍水胁迫下降低,苏玉糯5号和京科糯2000的峰值黏度分别以W21-30和W1-10处理最低。结实期渍水胁迫下糯玉米粉热焓值降低、回生值升高,不同持续时间渍水胁迫下,均以W1-30处理影响最为显著;持续10 d渍水胁迫下,苏玉糯5号和京科糯2000的热焓值分别以W11-20和W1-10处理最低,回生值均以W1-10处理最高;持续20 d渍水胁迫下两品种热焓值和回生值均以W1-20处理变幅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渍水胁迫 产量 糊化特性 热力学特性
下载PDF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栽后植株氮素积累模型与特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孟天瑶 葛佳琳 +7 位作者 张徐彬 韦还和 陆钰 李心月 陶源 丁恩浩 周桂生 戴其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98-806,共9页
旨在定量描述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栽后植株氮素养分积累动态变化,基于模型分析方法从氮素营养层面阐明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高产形成机制。2015—2016年,以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和甬优1640、常规粳稻扬粳4038和扬粳4227、杂交籼稻新... 旨在定量描述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栽后植株氮素养分积累动态变化,基于模型分析方法从氮素营养层面阐明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高产形成机制。2015—2016年,以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和甬优1640、常规粳稻扬粳4038和扬粳4227、杂交籼稻新两优6380和扬两优6号为试材,比较研究其栽后植株氮素积累特征差异。籼粳杂交稻两年平均产量达11.65 t hm^-2,显著高于常规粳稻(10.74 t hm^-2)和杂交籼稻(10.01 t hm^-2)。成熟期植株氮素吸收量和百千克籽粒吸氮量亦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成熟期植株各器官氮素吸收量及其所占比例,籼粳杂交稻以穗部最多,叶片其次,茎鞘最少;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则均以穗部最多,茎鞘其次,叶片最少。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籼粳杂交稻成熟期叶片氮素吸收量占植株总吸氮量的比例较高,穗部氮素吸收量所占比例则较低。不同类型品种栽后植株氮素积累动态均以Gompertz方程拟合效果较好,拟合系数一般在0.995左右。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在各阶段氮素积累量均具优势,在快增期是由于其较高的持续天数和氮素积累速率,渐增期和缓增期是由于其较高的氮素积累速率。本文提出了符合不同类型水稻栽后植株群体氮素积累动态变化特征的Gompertz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分析了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栽后植株氮素积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甬优籼粳杂交稻 中熟系列 氮素积累 Gompertz方程
下载PDF
秸秆快腐剂对水稻产量和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韩丽君 谢昊 +2 位作者 薛张逸 严管钰彤 顾骏飞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25,共6页
为探究快腐剂对水稻产量、秸秆腐解及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在秸秆还田条件下设置了5种不同用量的秸秆快腐剂处理(0、0.1、0.2、0.3和0.4 g/pot)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腐解数量随快腐剂用量增加而增加,秸秆腐解率以0.4 g/pot的处理最大,较... 为探究快腐剂对水稻产量、秸秆腐解及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在秸秆还田条件下设置了5种不同用量的秸秆快腐剂处理(0、0.1、0.2、0.3和0.4 g/pot)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腐解数量随快腐剂用量增加而增加,秸秆腐解率以0.4 g/pot的处理最大,较不施快腐剂的处理提高13.0%~18.0%。与不施快腐剂处理相比,添加快腐剂处理的水稻具有较高的每穗粒数和结实率,最终产量显著提高1.3%~11.1%,其中以0.2 g/pot的处理表现最好;施用快腐剂可促进水稻干物质积累,成熟期水稻植株氮素积累量较不施快腐剂的处理显著增加,以0.2 g/pot处理增幅最大;施用快腐剂有助于水稻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和速效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土壤供肥水平。研究结果对高效利用秸秆资源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秸秆还田 秸秆快腐剂 产量 土壤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