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成抗稻瘟病粳稻新品种扬农粳3091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宗祥 冯志明 +6 位作者 张亚芳 叶英豪 李明友 王小秋 王嘉楠 胡珂鸣 左示敏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7-109,共3页
通过杂交及不完全回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成携带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gm的粳稻新品种扬农粳3091。选育过程中的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携带Pigm基因品系的抗性水平显著好于对照。该品种于202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通过杂交及不完全回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成携带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gm的粳稻新品种扬农粳3091。选育过程中的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携带Pigm基因品系的抗性水平显著好于对照。该品种于202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综合抗性好、品质优、丰产稳产性好等特点。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稻瘟病 育种
下载PDF
硫包膜缓释肥施用模式对稻茬冬小麦冠层结构、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马泉 姚远 +7 位作者 郑国利 张新钵 叶世超 徐士清 丁锦峰 李春燕 郭文善 朱新开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5-474,共10页
为研究硫包膜缓释肥施用方式对稻茬冬小麦冠层结构和光合性能的影响,于2019-2020年进行田间试验,以硫包膜掺混肥(SCU,N∶P_(2)O_(5)∶K_(2)O=26∶12∶12)和尿素(U,46.3%N)为供试肥料设计6种施肥模式:尿素4次分施(M_(1));100%SCU一次基施... 为研究硫包膜缓释肥施用方式对稻茬冬小麦冠层结构和光合性能的影响,于2019-2020年进行田间试验,以硫包膜掺混肥(SCU,N∶P_(2)O_(5)∶K_(2)O=26∶12∶12)和尿素(U,46.3%N)为供试肥料设计6种施肥模式:尿素4次分施(M_(1));100%SCU一次基施(M_(2));60%SCU基施+40%U拔节期追施(M_(3));60%SCU基施+40%SCU返青期追施(M_(4));51%SCU基施+34%U拔节期追施(M_(5),在M_(3)基础上减氮15%);51%SCU基施+34%SCU返青期追施(M_(6),在M_(4)基础上减氮15%),研究不同施肥模式下小麦花后叶面积、冠层光截获特征、旗叶叶绿素荧光和光合指标等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冠层结构方面,M_(4)和M_(6)模式在开花期的LAI较高,且乳熟期降幅较低,延缓了冠层叶片的衰老,提高冠层尤其是中下部的PAR截获率;M_(1)、M_(2)、M_(3)和M_(5)模式乳熟期的LAI降幅均较大,显著低于M_(4)和M_(6)模式,不利于冠层对光能的有效利用。在小麦光合性能方面,M_(3)、M_(4)和M_(6)模式在开花期旗叶的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均较高,但在乳熟期M_(3)模式降幅较大;M_(4)和M_(6)模式在乳熟期维持较高的SPAD值、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和净光合速率,二者的3个指标均显著高于M_(1)、M_(2)和M_(5)模式。M_(4)和M_(6)模式相比于M_(1)模式,分别增产21.31%和10.76%,氮肥利用率分别提升4.36%和7.07%。本试验条件下,硫包膜缓释肥60%基施+40%返青期追施最有利于维持小麦花后合理的冠层结构,提高了光合性能和产量,是高产高效的施肥方式;硫包膜缓释肥51%基施+34%返青期追施模式小麦的光合性能和产量仍可维持较高水平,且提升了氮肥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包膜缓释肥 稻茬冬小麦 冠层结构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不同释放期缓释尿素配合一次基施对稻茬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陈立 钱晨诚 +7 位作者 徐东忆 钱彩虹 李春燕 丁锦峰 朱敏 李天兵 郭文善 朱新开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31-1239,共9页
为了探究能够匹配小麦氮素需求的最佳缓释肥一次性基施的配比,以达到精准、减次、控释的目标,设置7种新配方缓释肥(由40 d、120 d、160 d三种不同释放期的缓释尿素按照不同比例组合,M_(1)~M_(7))一次基施处理以及三个对照(现生产中主推... 为了探究能够匹配小麦氮素需求的最佳缓释肥一次性基施的配比,以达到精准、减次、控释的目标,设置7种新配方缓释肥(由40 d、120 d、160 d三种不同释放期的缓释尿素按照不同比例组合,M_(1)~M_(7))一次基施处理以及三个对照(现生产中主推的缓释期120 d尿素一次基施、基肥和返青肥各施50%二次施用,普通尿素分4次按基肥∶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50%∶10%∶20%∶20%施用,CK_(1)~CK_(3)),对不同处理的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新配方缓释肥(M_(1)~M_(7))处理均较CK_(1)和CK_(3)增产,以M_(5)处理产量最高,比CK_(3)、CK_(2)、CK_(1)分别高16.71%、6.29%、15.54%。M_(3)、M_(4)、M_(5)处理拔节期植株氮素积累水平较低,但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籽粒氮积累量也高于其他处理。在新配方缓释肥(M_(1)~M_(7))处理中,M_(5)处理花前氮素转运量和花后氮素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氮肥表观利用率与氮肥农学效率也最高;M_(5)处理的净效益最高,比CK_(3)、CK_(2)、CK_(1)分别高21.14%、12.24%、29.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放期 缓释尿素 冬小麦 产量 氮肥利用率 经济效益
下载PDF
硫包膜缓释肥运筹方式对强筋小麦氮素积累转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马泉 蒋文月 +7 位作者 张新钵 李福建 李天兵 李春燕 丁锦峰 朱敏 郭文善 朱新开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8-157,共10页
为探究缓释肥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及机制,明确缓释肥在强筋小麦上的科学合理施用技术,以强筋小麦品种农麦88为试验材料,以硫包膜缓释肥(SCU,N-P_(2)O_(5)-K_(2)O=26-12-12)和尿素(U,N 46.3%)为供试氮肥,设计6个施肥模式:尿素... 为探究缓释肥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及机制,明确缓释肥在强筋小麦上的科学合理施用技术,以强筋小麦品种农麦88为试验材料,以硫包膜缓释肥(SCU,N-P_(2)O_(5)-K_(2)O=26-12-12)和尿素(U,N 46.3%)为供试氮肥,设计6个施肥模式:尿素4次分施对照(CK);100%N-SCU基施(M1);60%N-SCU基施+40%N-U拔节期追施(M2);60%N-SCU基施+40%N-SCU返青期追施(M3);M2模式减氮15%(M4);M3模式减氮15%(M5)。分析不同施肥模式下强筋小麦氮素积累转运、氮效率、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和CK相比,M3模式花后氮素转运量和转运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花后氮素积累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显著提高,促使成熟期地上部和籽粒氮素积累量显著增加,氮肥表观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分别提升8.56%和10.72%;氮素的合理供应协调穗数和千粒重共同提升,产量增幅达7.01%。CK和M3模式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最大拉伸阻力等品质指标差异未达显著水平,但较M1模式均显著提升。和M3模式相比,M1模式显著降低了籽粒氮素积累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和籽粒产量,且不利于强筋小麦的品质形成。M5模式在减氮15%条件下氮肥表观利用率较CK显著提高,同时增产2.44%;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等品质指标较CK显著下降,但与M1模式相比表现出一定优势。本试验条件下,硫包膜缓释肥不同施用方式对小麦的氮素吸收利用、产量和品质有显著的调控效应,其中硫包膜缓释肥60%N基施+40%N返青期追施的模式,最有利于强筋小麦产量、氮效率和品质的协同提升,且有较好的减氮增效潜力,是高产高效优质的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包膜缓释肥 强筋小麦 氮素积累转运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