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课改下的数学实验教学
1
作者 聊文英 《数学教育研究》 2004年第3期22-24,共3页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数学的描述大多是通过粉笔、黑板进行的,这实际上把数学变成某些凝固、僵化的“知识”的简单汇集,学生学数学也就变成了被动的吸收过程.但事实上。数学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关键词 数学实验教学 课改 创造性活动 教学活动 教师 学生
下载PDF
数形结合——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生长点
2
作者 潘建明 《数学教育研究》 2005年第4期42-42,41,共2页
“数形结合”是初高中数学衔接的重要“连接点”和“生长点”.学生在解有关代数题的时候,有时会遇到一些用代数方法(从“数”的角度)去解繁琐的问题,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初中平面几何(“形”的方面)去考虑不仅方便,而且还... “数形结合”是初高中数学衔接的重要“连接点”和“生长点”.学生在解有关代数题的时候,有时会遇到一些用代数方法(从“数”的角度)去解繁琐的问题,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初中平面几何(“形”的方面)去考虑不仅方便,而且还给这类代数问题“赋予”了实际意义,让它有了鲜活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形结合” 教学衔接 高中数学 生长 代数方法 平面几何 实际意义 代数问题
下载PDF
“多位数”学习中的难点
3
作者 史永明 《数学小灵通(烧脑版)(中高年级)》 2010年第1期23-25,共3页
在学习多位数的读写过程中,有两个难点,一是多位数中的数字“0”时常让同学们出错;二是把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取近似数时,也常令同学们无从入手。下面结合几道例题分别进行分析。
关键词 位数 学习 近似数 “万” 同学 改写
下载PDF
关于分式运算的教学思考——由学生分式化简题的订正说起
4
作者 吴粉连 《中学数学(初中版)》 2014年第11期7-8,共2页
最近跟学生一起学到分式运算,不少学生此前在整式运算时正确率还不错,但是到了分式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表现出不少错误,而且订正时也比较烦燥,觉得难以抓到分数运算的点子上,后来笔者针对一个学生的"认真订正",在班级上投影并究错和... 最近跟学生一起学到分式运算,不少学生此前在整式运算时正确率还不错,但是到了分式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表现出不少错误,而且订正时也比较烦燥,觉得难以抓到分数运算的点子上,后来笔者针对一个学生的"认真订正",在班级上投影并究错和再次订正和优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先概述这次订正经历,然后阐释一些教后反思,与同行研讨.一、对学生分式化简题"认真订正"的讲评说明:这是一名学习踏实、态度端正的女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思考 混合运算 加减乘除 原式 应试策略 数学解题 测试成绩 解题教学 中语 简化运算
下载PDF
问题串追问: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的利器——以“准确测定工业纯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例
5
作者 韦艳蓉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16年第9期40-43,共4页
构w建适当的问题串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线索,问题串的设计应体现梯度性,备课时要在精细化上下工夫,使学生在问题串的引导下,进行自身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自我建构知识,实现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变.
关键词 化学 问题串 思维的严密性
下载PDF
你喜欢哪种方法
6
作者 史永明 《数学小灵通(启蒙版)(学龄前)》 2011年第4期16-18,共3页
[题目]在相同的时间内,师徒两人共加工168个零件,师傅加工一个零件用5分钟,徒弟加工一个零件用9分钟,两人各加工零件多少个? [分析与解]仔细读完题目后,你会发现,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能得出不同的解题方法。 方法一:用正比例解。
关键词 解题方法 零件 加工
下载PDF
仔细分析 深入思考
7
作者 史永明 《数学小灵通(启蒙版)(学龄前)》 2006年第9期17-18,共2页
[题目]某工厂的一个生产小组生产一批零件,当每个工人都在自己的岗位工作时,9小时就完成了这项生产任务。如果工人A和B交换工作岗位,其他工人的生产效率不变,可提前1小时完成这项生产任务;如果工人C和D交换工作岗位,其他工人的生产效... [题目]某工厂的一个生产小组生产一批零件,当每个工人都在自己的岗位工作时,9小时就完成了这项生产任务。如果工人A和B交换工作岗位,其他工人的生产效率不变,可提前1小时完成这项生产任务;如果工人C和D交换工作岗位,其他工人的生产效率不变,也可提前1小时完成这项生产任务。如果工人A和B,C和D同时交换工作岗位,其他工人的生产效率不变,可以提前多少分完成这项生产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量 生产任务
下载PDF
你知道“数学黑洞”吗
8
作者 史永明 《数学小灵通(启蒙版)(学龄前)》 2006年第10期30-31,共2页
对于“黑洞”这个词你或许并不陌生,它是天文学中的概念。黑洞是一种非常神秘的天体,它的体积很小,但密度却大得惊人。因为它的密度非常大,所以引力也特别大。不管什么东西,只要被它吸进去,就别想“爬”出来,就连速度最快的光也逃脱不... 对于“黑洞”这个词你或许并不陌生,它是天文学中的概念。黑洞是一种非常神秘的天体,它的体积很小,但密度却大得惊人。因为它的密度非常大,所以引力也特别大。不管什么东西,只要被它吸进去,就别想“爬”出来,就连速度最快的光也逃脱不掉黑洞的巨大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算规则 自然数
下载PDF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开放式课堂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超男 《陕西教育(教学)》 2011年第11期34-34,共1页
面对现在的课程改革,对于刚刚起步的我们从理论的学习到课堂的实践想要随心所欲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对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孩子要如何让他们乐于去学习和思考,这可是我们教师一直以来钻研的课题和苦恼的问题。
关键词 开放式课堂 新课改理念 小学语文 课程改革 学习 孩子 钻研 教师
下载PDF
以微课促进语文深度阅读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雯玉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7年第1期65-66,共2页
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程,这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相比于传统的语文课程教学,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素材很多都是借助于图片视频等方式来辅助教学的。在这些教学素材的支持下,初中语文教学内容... 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程,这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相比于传统的语文课程教学,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素材很多都是借助于图片视频等方式来辅助教学的。在这些教学素材的支持下,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展现形式会更加丰富,教学的效果也会更好。微课是当前初中教学中比较新兴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微课教学,不仅能够让整体的课堂教学形式多变,让整个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现形式 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教学 深度阅读 初中教学 文章主旨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形式 阅读过程 阅读教学
下载PDF
一个骗人的把戏
11
作者 徐微 潘建明 《初中生数学学习(初一版)》 2004年第4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摸球游戏 概率问题 初中 数学 解法
下载PDF
要想富,先修路
12
作者 李子涵 宋海涛(图) 《数学小灵通(启蒙版)(学龄前)》 2011年第4期23-25,18,共4页
1.人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李村长一上任,就决定要修一条从村里通往机场的公路。 2.铺路队的队长王叔叔带领工人说干就干。 3.当完成了任务的3/4,由于使用上了新设备,修路的速度提高了50%。
关键词 修路 新设备 村长
下载PDF
立体阅读:地方资源与经典资源的融合
13
作者 于建国 《语文知识》 2015年第11期83-84,92,共3页
“立体阅读”,是一种融文本与电子阅读、有字与无字阅读、影视与演出阅读为一体,发展学生阅读品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网状阅读方式。“立体阅读”,作为我校九年一贯的学生研究方式及师生行走方式,已成为江苏省中小学课程特色项目之一... “立体阅读”,是一种融文本与电子阅读、有字与无字阅读、影视与演出阅读为一体,发展学生阅读品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网状阅读方式。“立体阅读”,作为我校九年一贯的学生研究方式及师生行走方式,已成为江苏省中小学课程特色项目之一,被一线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各类媒体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模式 学生阅读能力 地方资源 行走方式 中小学课程 阅读品质 特色项目 电子阅读 百岁老人 课本剧
下载PDF
“差生”改称“潜能生”
14
作者 姚文华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2004年第9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差生” “潜能生” 中小学 教育评价 教育观念 学生评价
下载PDF
一个概率模型的拓展和应用
15
作者 陈锁华 《中学生数学(初中版)》 2006年第10期9-,13,共2页
在概率的学习中,常常会做抛硬币的游戏,从而计算出现不同面朝上的概率.下面研究将相同的n枚硬币同时抛出,得到n枚硬币同时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及其推广和应用.概率模型将一枚硬币抛出,
关键词 概率模型
原文传递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的教学设计与随想
16
作者 汤晓梅 《生命世界》 2010年第10期102-103,共2页
1.学生分析学生已经知道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有了关于根尖分区的知识——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也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了植物的根可以吸收水分,茎可以输送水分。但根吸水的具体部位以及为什么这个部位能够吸水,茎为什么能输... 1.学生分析学生已经知道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有了关于根尖分区的知识——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也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了植物的根可以吸收水分,茎可以输送水分。但根吸水的具体部位以及为什么这个部位能够吸水,茎为什么能输送水分,这些疑问引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体内 水分 教学设计 结构层 学生 成熟区 分生区 输送
原文传递
用整体性阅读带动文言词汇的积累
17
作者 于建国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 2007年第10期48-49,共2页
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的传统文化,在信息化和外来文化不断渗透的今天,应该怎样把她传承下去,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应该承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落实到文言文的教学,笔者认为存在一些误区。
关键词 整体性 文言文教学 现代文阅读 学生 积累 语言环境 文章内容 翻译 背景材料 概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