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9-2016年南京市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时空聚集性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马涛 谢国祥 +6 位作者 孙红敏 徐庆 丰罗菊 许阳婷 随海田 林丹 张敏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38-1143,共6页
目的了解南京市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的流行特征,并分析时空聚集性,为HFMD的重点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9-2016年南京市报告的重症HFMD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采用时空重排扫描分析... 目的了解南京市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的流行特征,并分析时空聚集性,为HFMD的重点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9-2016年南京市报告的重症HFMD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采用时空重排扫描分析时空聚集性特征。结果 2009-2016年南京市共报告重症病例1 526例,年均报告191例(93~284例);重症病例占HFMD比例为11‰(6‰~20‰),无趋势变化(Z=1. 5,P=0. 125),5岁及以下儿童重症病例报告发病率为53/10万(21/10万~76/10万)。4~7月报告病例占54%;病例中男性占64%,年龄中位数为2岁(0~13岁),5岁及以下占97%,1~3岁占75%;散居儿童占67%,幼托儿童占31%。除2013年外,其他各年均探测到时空聚集区域(均有P <0. 001),聚集地区由中心城区向南部江宁、雨花台和溧水转移,聚集时间多为3~7月。重症病例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为39%(17%~70%),阳性标本中75%(54%~89%)为EV71,5%(0~17%)为Co XA16。结论南京市重症HFMD流行特征与普通病例一致,但病原以EV71为主,应加强重点地区和人群监测,宣传接种EV71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 流行病学特征 时空聚集性
原文传递
2010-2018年南京市一期与二期梅毒流行特征和时空扫描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郭璐 马涛 +4 位作者 吴苏姝 刘黎 徐园园 李昕 朱正平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82-984,994,共4页
目的了解南京市2010-2018年一、二期梅毒的流行特征,并分析时空分布特征,为梅毒的精准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南京市各区常住人口数来源于南京市统计年鉴,梅毒病例数据来源于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0-2018年... 目的了解南京市2010-2018年一、二期梅毒的流行特征,并分析时空分布特征,为梅毒的精准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南京市各区常住人口数来源于南京市统计年鉴,梅毒病例数据来源于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0-2018年南京市一期和二期梅毒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使用泊松模型方法,采用SaTScan 9.4软件进行时空扫描,采用ArcGIS 10.5将扫描结果可视化。结果2010-2018年间南京市一期、二期梅毒累计报告发病12893例,报告发病率先下降后上升,无明显变化趋势(χ^2趋势=2.32,P>0.05),发病类型二期占55.17%(7113例),家务及待业、商业服务和农民占76.27%(9834例)。病例中男性占56.36%(7276例);20~59岁占85.72%(11052例)。不同性别的发病情况有所不同,女性发病高峰在30~39岁组,随着年龄增长,年平均发病率逐渐减低;男性发病高峰在50~59岁组,此后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2010-2018年间,每年均探测到时空聚集区域(P均<0.05),聚集地区由中心城区向南部江宁、溧水转移,聚集时间多为3-9月。结论南京市50岁及以上男性人群的高梅毒感染率应引起重视。全市一、二期梅毒发病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且时空扫描分析有助于精准定位高发区域,可以为制定精准的梅毒防控措施及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流行特征 时空分布
原文传递
2006—2010市南京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苏晶晶 洪镭 +1 位作者 朱正平 李建平 《职业与健康》 CAS 2012年第23期2924-2925,共2页
目的了解南京市2006—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为制定南京市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0年南京市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共报告流行... 目的了解南京市2006—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为制定南京市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0年南京市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8 036例,发病率分别为29.15/10万、22.02/10万、36.65/10万、27.40/10万、10.85/10万;以4—7月份发病为主;其中6~14岁年龄组发病较高,占2006—2010年报告病例数的66.80%。结论 2006—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与儿童腮腺炎疫苗免疫接种率低、易感人群大量增多有关,应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和传染源的管理工作,提高疫苗的接种覆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发病率
原文传递
一起车间内疑似军团菌病暴发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4
4
作者 洪镭 马涛 《职业与健康》 CAS 2013年第23期3142-3143,3146,共3页
目的查明引起暴发的病原、传染来源、传播途径和相关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控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的病例定义为:2012年6月11日以来,某公司职工中出现发热并伴有头痛、乏力、尿频、全身酸痛等症状之一者。通过询问该工厂负责人和... 目的查明引起暴发的病原、传染来源、传播途径和相关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控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的病例定义为:2012年6月11日以来,某公司职工中出现发热并伴有头痛、乏力、尿频、全身酸痛等症状之一者。通过询问该工厂负责人和周边的医疗机构等方式开展病例搜索,按照病例定义对搜集到的病例逐一核实。采用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包括一般情况、发病及就诊情况、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可疑接触史等,并将病例信息汇总。结果该公司2天内累计出现20例病例,发病时间集中在6月13日19~20时,年龄最大43岁,最小24岁,平均36岁。全部是传感器焊接车间职工,另一半开放式大车间工作人员未发现类似症状病例,传感器焊接车间职工罹患率为100%,全厂罹患率为44%。传感器焊接车间曾于6月13日13时-17时30分使用未清洗的空气加湿器。实验室对5例病例的血液、咽拭子、尿液标本及传感器车间加湿器排污口水标本、进水口水标本、加湿器管道涂抹标本和空调冷凝水表标本、空调出风口和滤网涂抹标本进行检测,其中加湿器排污口水标本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军团菌属5SrRNA阳性,1份血液标本嗜肺军团菌抗体阳性。结论可能为一起车间内军团菌病暴发,由军团菌感染引起。可能的感染来源为加湿器内被军团菌污染的水,车间内空气密闭,工人工作时未戴口罩及长时间暴露可能是引起此次暴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团菌病 暴发 空气加湿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