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HBV· DNA作为指标对HBV感染状态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吴引伟 刘新钰 臧桂珍 《实用预防医学》 CAS 1999年第4期244-246,共3页
目的 以 H B V· D N A 作为 H B 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指标。方法 应用 P C R技术对10 976 例肝病患者血清中的 H B V· D N A 进行检测,并与其它乙肝病毒标志物( H B V M)尤其是 H Be Ag... 目的 以 H B V· D N A 作为 H B 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指标。方法 应用 P C R技术对10 976 例肝病患者血清中的 H B V· D N A 进行检测,并与其它乙肝病毒标志物( H B V M)尤其是 H Be Ag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 B V· D N A 阳性率(41.8% )明显高于 H Be Ag 阳性率(22.5% )。从 H B V· D N A 检出率的性别与年龄分布来看,男性组(45.4% )明显高于女性组(298% ),60 岁以上年龄组和20 岁以下年龄组阳性率较低(335% 、374% ),其它几个年龄组较高且较接近(417% 、430% 、440% 、424% )( P> 0.05)。不同类型肝病患者血清 H B V· D N A 的检测为:肝硬化组 H B V· D N A 阳性率最高(64.5% ),慢性肝炎组次之(57.1% ),急性肝炎组最低(25.6% )。结论 以 P C R技术检测 H B V· D N A 明显较其它乙肝病毒标志物敏感,它可进一步揭示 H B V 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也更有利于临床对乙肝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感染 HBV.DNA
下载PDF
“大三阳”、“小三阳”患者血清中HBVC基因启动子和前C基因变异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梅 张汉荣 刘新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1期1565-1566,1568,共3页
目的 研究“大三阳”、“小三阳”患者血清中HBVC基因启动子和前C基因变异模式。方法 通过基因序列分析检测 75例“大三阳”患者和 5 2例“小三阳”患者血清中HBVC基因启动子和前C基因序列。结果  (1)“大三阳”患者血清中HBVnt1719... 目的 研究“大三阳”、“小三阳”患者血清中HBVC基因启动子和前C基因变异模式。方法 通过基因序列分析检测 75例“大三阳”患者和 5 2例“小三阳”患者血清中HBVC基因启动子和前C基因序列。结果  (1)“大三阳”患者血清中HBVnt1719、nt172 6、nt172 6 - 1730、nt1799和联变 (176 2 +176 4 +1896 )的变异率与“小三阳”患者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 )“大三阳”患者血清中HBVnt1896终止变异率与“小三阳”患者间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3 “大三阳”患者中 ,eAg高组nt1896终止变异率与eAg低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1)nt1896终止变异对eAg表达的影响高于CP双变异 (nt176 2 +nt176 4 )。 (2 )nt172 6 - 1730CP聚集变异可能通过影响HBVX基因的表达产物HBx的结构变化 ,使HBx的调节作用发生改变 ,进而使其在顺式作用和或反式作用上影响HBV的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大三阳” “小三阳” 血清 HBV 前C基因 C基因启动子 模式 显著性 结论
下载PDF
苦参碱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逆转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燕兰英 孙薇薇 +1 位作者 熊汉申 李定坤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93-795,共3页
目的观察苦参碱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10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用苦参碱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0例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连续用药8周。观察治疗前后各... 目的观察苦参碱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10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用苦参碱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0例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连续用药8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症状、体征,测定治疗前后各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及Ⅳ型胶原(Ⅳ-C)、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变化情况并作统计学处理,同时观察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HA,LN及IV-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ALT,AST,TBIL,GGT水平与治疗前相比亦有显著下降(P<0.05);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两组间治疗后的肝纤维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苦参碱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在逆转肝纤维化中与前列地尔注射液有同等显著疗效,且价格低廉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下载PDF
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合并丹参注射液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熊汉申 燕兰英 +2 位作者 孙薇薇 许青云 夏卫军 《河北中医》 2009年第9期1369-1372,共4页
目的观察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合并丹参注射液对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组、丹参注射液组和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合并丹参注射液组各16只。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给予0.9%氯化... 目的观察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合并丹参注射液对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组、丹参注射液组和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合并丹参注射液组各16只。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kg;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组给予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40 mL/kg;丹参注射液组给予丹参注射液1.6 mL/kg;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合并丹参注射液组给予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20 mL/kg+丹参注射液0.8 mL/kg。应用四氯化碳(CCl4)攻击方法制备改进,大鼠皮下注射10%CCl4橄榄油溶液5 mL/kg,造成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观察造模大鼠存活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和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和白蛋白/球蛋白(A/G)的测定。结果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组、丹参注射液组和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合并丹参注射液组与模型组大鼠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于模型组。正常组肝脏病理组织正常,仅2例肝细胞有轻度水肿或脂变;其余各组对CCl4所致慢性肝损伤大鼠肝脏病理组织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组、丹参注射液组和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合并丹参注射液组治疗均能降低造模动物肝脏ALT、AST、ALP、TBiL水平,升高TP、A、A/G,其中以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合并丹参注射液组效果明显。结论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合并丹参注射液改善慢性肝损伤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丹参注射液 苦参碱 四氯化碳 肝功能 实验 动物模型
下载PDF
CD_4^+CD_(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蒋自卫 赵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2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分析HBV感染的慢性化是否与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率有关。方法本院2008年6月—2009年5月收治的HBV感染者60例,其中乙型肝... 目的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分析HBV感染的慢性化是否与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率有关。方法本院2008年6月—2009年5月收治的HBV感染者60例,其中乙型肝炎活动期患者30例,HBV携带者30例,选择同期门诊体检者30例为对照者。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表达,结合HBV感染者临床情况分析各组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比率与血清HBeAg和HBVDNA含量的关系。结果 HBV感染及HBV携带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表达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8.68%±1.23)%与(1.38±0.6)4%,P<0.01];慢性乙肝携带组与慢性乙肝恢复组比较,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8±1.23)%与(2.63±1.38)%,P<0.01];HBVDNA病毒含量及HBeAg含量与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率之间存在正相关(P<0.01)。结论 HBV感染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疾病进展明显相关,Treg在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中明显增高,并与病毒载量相关,提示Treg在慢性乙型肝炎中担负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造成乙肝病毒感染慢性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 流式细胞仪 免疫调节
下载PDF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HBeAg/抗HBeAb的相关性分析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敏 曹利 吴引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12期1378-1379,共2页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与血清中HBeAg/HBeAb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11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同时采用微粒子发光反应法检测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VB)标志物,两者...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与血清中HBeAg/HBeAb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11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同时采用微粒子发光反应法检测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VB)标志物,两者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HBeAg+/HBeAb-组的HBVDNA含量为6.70±1.62拷贝/mL,显著高于HBeAg-/HBeAb+组3.42±2.19拷贝/mL,两组相比P<0.01。而谷丙转氨酶(ALT)正常组与异常组的HBVDN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组别间ALT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BeAg与HBVDNA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定量检测HBVDNA更能正确地反映HBV的复制程度;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ALT的水平与HBVDNA的含量以及HBeAg/HBeAb的阳性与否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AG 抗HBeAb 相关性分析 谷丙转氨酶 HBVDNA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