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高等院校人事档案管理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洲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第22期258-259,共2页
高校在人事档案管理大发展的步伐上稍显滞后,对于医学高校的档案管理,存在主观意识上不强,硬件保管条件不能满足要求,人员档案管理所需不匹配,管理制度待完善,限制了医学高校人事档案作用的充分发挥。本文就人事档案管理问题,提出可行... 高校在人事档案管理大发展的步伐上稍显滞后,对于医学高校的档案管理,存在主观意识上不强,硬件保管条件不能满足要求,人员档案管理所需不匹配,管理制度待完善,限制了医学高校人事档案作用的充分发挥。本文就人事档案管理问题,提出可行性操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 高等院校 人事 档案管理 信息化
下载PDF
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陆建霞 沈光宇 +2 位作者 高璀乡 张绍岚 吴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54-1156,共3页
脑卒中导致的功能障碍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较新的康复治疗技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康复。
关键词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运动功能障碍 脑卒中患者 操作性 临床研究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康复治疗技术 生物反馈仪
下载PDF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乳腺钼靶图像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杨韬 夏建国 +2 位作者 缪锦林 王娟 汤乐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应用灰度共生矩阵对乳腺钼靶图像进行纹理分析,自动分类识别乳腺肿块,实现乳腺肿瘤的辅助检测。资料与方法纳入60例乳腺钼靶图像,其中正常乳腺组织20例,良恶性乳腺肿块各20例。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后,计算各感兴趣区基于灰度共生矩阵... 目的应用灰度共生矩阵对乳腺钼靶图像进行纹理分析,自动分类识别乳腺肿块,实现乳腺肿瘤的辅助检测。资料与方法纳入60例乳腺钼靶图像,其中正常乳腺组织20例,良恶性乳腺肿块各20例。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后,计算各感兴趣区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特征值,采用支持向量机和概率神经网络分别对肿块进行分类。结果三组各项纹理特征参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时支持向量机的三组分类准确率为91.67%、86.73%、95.00%,SPREAD值取0.1时概率神经网络的三组分类准确率为79.22%、81.77%、81.13%。结论文中计算的纹理特征参数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判别有较显著的规律,支持向量机的分类准确率比概率神经网络的分类准确率高,该方法可成为乳腺肿瘤良恶性辅助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钼靶 灰度共生矩阵
下载PDF
灵芝多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炎症因子及胸主动脉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乔进 施凯 +2 位作者 陈惠 郑惠华 徐济良 《中南药学》 CAS 2020年第6期978-981,共4页
目的探讨灵芝多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炎症因子及胸主动脉血管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高脂饮食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1建立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随机分成糖尿病组、灵芝多糖组(60... 目的探讨灵芝多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炎症因子及胸主动脉血管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高脂饮食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1建立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随机分成糖尿病组、灵芝多糖组(600 mg·kg^-1)、二甲双胍组(600mg·kg^-1)及联合用药组(灵芝多糖300 mg·kg^-1+二甲双胍300 mg·kg^-1),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灌胃给药,每日1次,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给予生理盐水。12周末颈动脉取血,测定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C反应蛋白(CRP),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VCAM-1的表达。结果联合用药组能显著降低血清LDL-C、IL-6、TNF-α、CRP及升高HDL-C水平,并对主动脉VCAM-1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灵芝多糖联合二甲双胍对预防糖尿病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脂、抗炎作用及抑制VCAM-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二甲双胍 糖尿病大鼠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MRP-1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桂兰 陈莉 +4 位作者 鄂群 肖玉凤 何松 钱铮 曹斌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中移动相关蛋白-1(MRP-1,CD9)的表达特征,探讨其对HCC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0例HCC患者CD9的表达。采用卡方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有序结果的逐步累积比Logistic回...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中移动相关蛋白-1(MRP-1,CD9)的表达特征,探讨其对HCC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0例HCC患者CD9的表达。采用卡方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有序结果的逐步累积比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与HCC临床分期(X1)、病理分级(X2)、血清AFP水平(X3)、转移(X4)和大小(X5)有关的方程。结果:(1)HCC中CD9阳性以胞浆为主。(2)HCC中CD9的表达在癌旁强阳性,癌细胞中显著减弱(P=0.0000),并与病理分级(r率=-0.3355和r强=-0.2117)呈负相关,且随转移(r=-0.2279)和血清AFP水平(r=-0.2326)增高表达减少,尤以转移因素为著;Logistic回归后退法方程LogitPj=αj-0.3902X2-0.6732X3-1.0165X4,j=1、2、3,α1=-2.1410,α2=-1.5806,α3=-1.3861。(3)HCC中CD9阳性在单因素时与肿瘤大小负相关,但在多因素时被掩盖。结论:(1)CD9的表达与HCC的分级分化有关,低表达可能是HCC诊断和病理分级的有用指标。(2)CD9的低表达有利于HCC的转移,是HCC预后判断较重要的指标。(3)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的联合使用对肝癌的检测和机制探讨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 移动相关蛋白-1 免疫组织化学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改良的体外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胶质瘢痕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奕 谈玲 +4 位作者 林巍巍 陈雪 陈颖 潘静莹 王晓冬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3-308,共6页
目的建立胶质疤痕体外模型,观察其形态及细胞外基质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分别培养来自大脑皮层的星形胶质细胞和脑膜成纤维细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纤连蛋白(FN)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后,将两种细胞混合共培养,2d后添加转化... 目的建立胶质疤痕体外模型,观察其形态及细胞外基质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分别培养来自大脑皮层的星形胶质细胞和脑膜成纤维细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纤连蛋白(FN)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后,将两种细胞混合共培养,2d后添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未添加TGF-β1为对照组;GFAP和F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胶质疤痕的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促红素肝细胞受体B2(Eph B2)、Eph受体作用配体B2(ephrin B2)、神经蛋白聚糖(neurocan)和神经抗原2(NG2)表达情况。结果疤痕样细胞团簇结构主要是由星形胶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共同组成;实验组Eph B2、ephrin B2和neurocan、NG2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体外混合培养星形胶质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并添加TGF-β1后成功建立体外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疤痕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胶质疤痕模型 星形胶质细胞 成纤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免疫印迹法 大鼠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抑制TGF-β_1诱导的大鼠肾系膜细胞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及Smad2,3,4核转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霞 吕雷 +1 位作者 姚泰 朱依纯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采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体外刺激大鼠肾系膜细胞表达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acid,atRA)对它的作用及对TGF-β1的Smad通路的影响。方法用Western b... 目的采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体外刺激大鼠肾系膜细胞表达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acid,atRA)对它的作用及对TGF-β1的Smad通路的影响。方法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GF-β1诱导的肾系膜细胞纤维连接蛋白表达,Smad2的磷酸化,磷酸化Smad2、总Smad2/3和Smad4的核转位,以及atRA对TGF-β1的这些作用的影响。结果atRA能抑制TGF-β1诱导的肾系膜细胞纤维连接蛋白表达。atRA对TGF-β1引起的Smad2的磷酸化无明显作用,但atRA能部分阻断TGF-β1引起的磷酸化Smad2、Smad2/3和Smad4核转位。结论atRA体外拮抗TGF-β1的致纤维化效应可能是由其减少磷酸化Smad2、Smad2/3、Smad4的核转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转化生长因子-β1 纤维连接蛋白 系膜细胞
下载PDF
整合素-β1及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在肝癌血窦样腔隙中的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桂兰 陈莉 +2 位作者 鄂群 肖玉凤 周莉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58-961,987,共5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血窦样腔隙中中整合素β1亚单位(inte-grin-β1,CD29)、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CD106)的表达意义。方法在90例HCC中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V... 目的研究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血窦样腔隙中中整合素β1亚单位(inte-grin-β1,CD29)、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CD106)的表达意义。方法在90例HCC中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VCAM-1和免疫组化双标双染(DouSP)法检测in-tegrin-β1,PCNA的表达。采用多元协方差分析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HCC中integrinβ1和VCAM-1主要表达在血窦样腔隙中,增殖癌细胞核表达PCNA。integrinβ1在癌旁组织的表达高于HCC。HCC中VCAM-1表达的阳性率为76.67%,与病理分级正相关。多元协方差分析显示肝癌不同分级组integrin-β1均与VCAM-1的表达正相关,且低分级组integrin-β1和VCAM-1均与癌增殖PCNA表达显著相关并随分级增高其相关性减小。双标双染显示integrin-β1与PCNA的双表达在HCC中显著高于癌旁。结论integrin-β1和VCAM-1在HCC发生、发展、增殖与分化中是一个较强的影响因素。癌血窦样腔隙中VCAM-1蛋白表达有助于对HCC癌增殖和病理分级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整合素Β1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偏瘫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陆建霞 陈正平 沈光宇 《医学综述》 2011年第23期3587-3589,共3页
在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的康复治疗中,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新兴的康复治疗方法,近年来发展迅速。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和下肢(足下垂、膝过伸、步态异常)功能及矫正异常运动模式方面都有... 在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的康复治疗中,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新兴的康复治疗方法,近年来发展迅速。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和下肢(足下垂、膝过伸、步态异常)功能及矫正异常运动模式方面都有明显的作用,是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偏瘫 康复
下载PDF
NET-1和MIB-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杏玉 陈莉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17-919,I0001,共4页
目的:研究NET-1和MIB-1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意义,分析两者与HCC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中NET-1与MIB-1的定位表达;同时以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 目的:研究NET-1和MIB-1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意义,分析两者与HCC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中NET-1与MIB-1的定位表达;同时以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双标双染(DouS-P)法检测76例肝癌组织标本中NET-1与MIB-1的表达。结果:NET-1表达于肝癌细胞胞浆,MIB-1表达于肝癌细胞胞核。HCC中NET-1与MIB-1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32%和38.16%,两指标表达呈正相关(rs=0.3342,P<0.01)。NET-1、MIB-1表达强度在不同HCC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是否伴有肿瘤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另外,不同HCC细胞学类型以及是否伴有肝炎肝硬化患者中,NET-1表达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ET-1作为胞浆蛋白在HCC中过表达,与MIB-1表达密切相关。提示NET-1为肿瘤增殖相关蛋白,在肿瘤中显著上调,并与HCC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NET-1 KI-67抗原 肿瘤细胞 培养的癌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门静脉血p27基因甲基化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积贤 张洁 +10 位作者 任振华 薛迪新 吴伟力 张仁虎 余铭 林道浙 林肖 黄建武 梁美珍 贺先伟 徐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037-2039,共3页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门静脉血、外周血中p27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变化,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技术,检测10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门静脉血中p27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阳性率,并结合临床病理进行分析。...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门静脉血、外周血中p27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变化,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技术,检测10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门静脉血中p27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阳性率,并结合临床病理进行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p27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24.5%(26/106),对照组为3.4%(1/29)。结直肠癌患者门静脉血中p27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30.2%(32/106),其中Dukes分期:A+B期和C+D期阳性率分别为20.0%(11/55)和41.2%(21/51);低分化和高中分化阳性率分别为48.0%(12/25)和24.7%(20/81);有无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分别为41.5%(17/41)和23.1%(15/65);浸润深度:未达浆膜层和达浆膜层阳性率分别为24.1%(7/29)和32.5%(25/77)。门静脉血中p27基因甲基化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和大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与p27基因甲基化有关。检测结直肠癌患者门静脉血中p27基因甲基化程度,可为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判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门静脉 P27基因
下载PDF
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DTI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陆建霞 沈光宇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1年第5期358-360,共3页
目的:结合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讨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脑卒中患者37例,随机分为康复组19例和对照组18例,均给予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康复组辅以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4周。治疗... 目的:结合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讨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脑卒中患者37例,随机分为康复组19例和对照组18例,均给予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康复组辅以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进行评估,同时进行DTI检查,测量部分各向异性FA值。结果:康复组FMA评分的提高及FA值的上升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康复组治疗前后的FMA评分变化值与FA值的上升呈正相关(P<0.01)。结论: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通过反复的定向诱导,更有利于实现大脑结构和功能的重组,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 脑卒中 康复机制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下载PDF
HSP70、PCNA、CD34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顾晓林 王桂兰 +1 位作者 曹斌 鄂群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515-519,共5页
目的研究HSP70(Heat shock protein 70)、PCNA、CD34在涎腺良性、恶性肿瘤中的表达特征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和双标双染检测41例良性和17例恶性肿瘤中HSP70、PCNA和CD34的表达。结果①HSP70明显表达于肿瘤上皮的细胞核和细胞... 目的研究HSP70(Heat shock protein 70)、PCNA、CD34在涎腺良性、恶性肿瘤中的表达特征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和双标双染检测41例良性和17例恶性肿瘤中HSP70、PCNA和CD34的表达。结果①HSP70明显表达于肿瘤上皮的细胞核和细胞浆,而且在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和阳性强度均显著增加。②PCNA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核,在恶性肿瘤中阳性率和阳性强度均显著增加。涎腺肿瘤中HSP70的表达强度与PCNA显著正相关(r=0.512,P<0.001)③CD34表达定位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恶性肿瘤高密度(h-MVD)表达为主。而且,CD34呈h-MVD表达时,HSP70的阳性率在恶性肿瘤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结论①HSP70能促进肿瘤增殖,可能参与涎腺肿瘤的恶性转化和进展。②阳性的HSP70和CD34标记的h-MVD可能协同用作涎腺恶性肿瘤诊断的生物学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热休克蛋白70、PCNA、CD34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多媒体课件在解剖学理论教学中的利与弊及其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邹琳清 金国华 《中外医疗》 2013年第19期126-127,共2页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和普及,多媒体技术在高校教学领域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医学多个学科的教学中也得到了较好的普及,该文就多媒体课件在解剖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并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教学 人体解剖学 教学
下载PDF
颗粒状壳聚糖乳酸盐的制备及其抑菌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美兰 任艳玲 +1 位作者 王晓冬 杨宇民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研究并制备颗粒状壳聚糖乳酸盐,检测其抑菌效果。方法通过溶解和醇沉淀工艺制备壳聚糖乳酸盐颗粒,用稀释法测定其抑菌效果。结果利用乳酸溶解和醇沉淀工艺可制备出壳聚糖乳酸盐颗粒,在红外光谱中具有特征性吸收峰。该壳聚糖乳酸... 目的研究并制备颗粒状壳聚糖乳酸盐,检测其抑菌效果。方法通过溶解和醇沉淀工艺制备壳聚糖乳酸盐颗粒,用稀释法测定其抑菌效果。结果利用乳酸溶解和醇沉淀工艺可制备出壳聚糖乳酸盐颗粒,在红外光谱中具有特征性吸收峰。该壳聚糖乳酸盐颗粒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其吸水比达到1:60~1:80。壳聚糖乳酸盐形成的凝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6g/L。结论该方法生产壳聚糖乳酸盐合成工艺简单、过程易于控制、操作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所制备出的壳聚糖乳酸盐颗粒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可望将其用于纺织卫生用品产品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乳酸盐 抑菌作用 金黄色葡萄球菌 卫生用品
下载PDF
信息不对称理论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高琦 《情报探索》 2005年第5期18-20,共3页
作者在工作实践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图书馆与行政主管部门、图书馆内部、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对称信息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图书馆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找出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因子,力争探寻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方法。参考文献5。
关键词 图书馆管理 信息不对称理论 图书馆 应用 行政主管部门 不对称信息 影响因子 参考文献 作者 读者
下载PDF
嗜酸性细胞在蠕虫感染免疫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济宏 段利国 《医学动物防制》 2006年第6期398-401,共4页
关键词 嗜酸性细胞增多 感染免疫 蠕虫 JONES 寄生虫感染 过敏性疾病 PAUL 酸性染料 亲和力 粗颗粒
下载PDF
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在创伤性脑损伤中的表达变化研究
18
作者 施琴 郭东风 +1 位作者 许晓春 刘晓娟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27-330,共4页
目的:探讨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5,CDK5)在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 injury,TBI)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建立成年SD(Sprague-Dawley)大鼠TBI模型,应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CDK5在大鼠脑组织中的细胞定... 目的:探讨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5,CDK5)在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 injury,TBI)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建立成年SD(Sprague-Dawley)大鼠TBI模型,应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CDK5在大鼠脑组织中的细胞定位,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CDK5蛋白和mRNA的时间表达变化。结果:免疫荧光双标结果显示,CDK5与小胶质细胞的标记物CD11b、神经元的标记物NeuN共定位。CDK5在大鼠脑组织损伤后蛋白表达迅速升高,在3d升至最高点,之后逐渐降低,7d达到最低,14d后趋于平稳;RT-PCR的结果与Western blot相似。结论:急性脑损伤可诱导CDK5的表达变化和mRNA表述,这种改变可能参与脑损伤后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和增殖过程,并与神经元的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 基因表达
下载PD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p27^(Kip1),p53 and the Infiltration,Metastasis and Prognosis in Gastric Carcinoma
19
作者 陈莉 陆鹏 +1 位作者 宋红杰 李德春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5年第3期155-160,188-189,共8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p27Kip1 and p53, and the infiltration, metastasis and prognosis in gastric carcinoma.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p27Kip1 and p53 at protein level was dete...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p27Kip1 and p53, and the infiltration, metastasis and prognosis in gastric carcinoma. 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p27Kip1 and p53 at protein level was deter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assay (two-step method) in 100 cases of gastric carcinoma. Results: Of the 100 cases, the positive rate of p27Kip1 and p53 expressions were 44% and 49%, respectively. In the group of gastric carcinomas with deep infiltration (infiltration group), lymph nodes metastasis group (metastasis group) and death-within-5-years group (death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p27Kip1 was statistically lower (_P<0.05). In the metastasis group and death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p5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5). The results of the monovariat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of the high p27Kip1 expression group was 70.59%, which is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low p27Kip1 expression group (54.55%) and the negative experession group (26%).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of the high p53 expression group was 19.23%, which was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p53 low expression group (43.75%) and the negative group (53.19%). Cox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p27Kip1, like p53, was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index. But p27Klpl protein expression was a stronger independent survival predictor (RR=3.06) than p53 expression (RR=2.33). Conclusion: The low expression of p27Kip1 and the high expression of p53 reflected the more frequent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which resulted in the reduced survival of patients. As an independent markers of the gastric carcinoma, the expression of p27Kip1 is more useful than that of p53 in the prognosis prediction of gastric carcin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ic carcinoma p27Kip1 gene p53 gene prognosis
下载PDF
Flash在中枢神经解剖学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毛伟峰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9年第4期47-48,共2页
在基础医学人体解剖学领域,多媒体教学方式相对单一,主要是以传统ppt文档的形式开展理论教学,尤其对人体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章节的理论讲解,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复杂性和相对抽象性,传统的ppt文档对其描述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课堂上通... 在基础医学人体解剖学领域,多媒体教学方式相对单一,主要是以传统ppt文档的形式开展理论教学,尤其对人体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章节的理论讲解,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复杂性和相对抽象性,传统的ppt文档对其描述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课堂上通过Flash课件的互动操作,从而改善这一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多媒体教学 神经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