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家庭氧疗执行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孙晨静 杨黎黎 徐洋 《护理与康复》 2015年第12期1120-1122,共3页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家庭氧疗执行情况,为促进患者家庭氧疗提供依据。方法设计调查表对13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仅有48例(35.29%)患者执行家庭氧疗,但其中20例患者吸氧时间严重不足;88例(64.71%)患者...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家庭氧疗执行情况,为促进患者家庭氧疗提供依据。方法设计调查表对13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仅有48例(35.29%)患者执行家庭氧疗,但其中20例患者吸氧时间严重不足;88例(64.71%)患者未执行家庭氧疗,其中33例患者认为吸氧没多少作用,30例认为吸氧不方便、感觉不适,25例患者认为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71~80岁年龄组50%的患者执行了家庭氧疗,大学文化程度、职业为公务员和教师、多次住院的患者执行家庭氧疗情况较好。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家庭氧疗执行较差,医护人员需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家庭氧疗相关知识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肺病 家庭氧疗 调查
下载PDF
血清 血浆 全血葡萄糖测定结果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袁银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8期2259-2260,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血浆、全血对葡萄糖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将同一份患者标本分别置于肝素锂真空采血管、普通干燥真空采血管2种不同的采血管中,全血标本用肝素锂抗凝,分别在2、4、6、8、24、48、72 h测定葡萄糖浓度,观察葡萄糖结果在3种... 目的探讨血清、血浆、全血对葡萄糖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将同一份患者标本分别置于肝素锂真空采血管、普通干燥真空采血管2种不同的采血管中,全血标本用肝素锂抗凝,分别在2、4、6、8、24、48、72 h测定葡萄糖浓度,观察葡萄糖结果在3种不同标本类型的差异及在不同时间内的稳定性。结果肝素锂抗凝血浆葡萄糖测定结果明显高于血清、全血葡萄糖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肝素锂抗凝血浆放置4 h后,葡萄糖明显降低;全血标本葡萄糖下降速度最快。结论血清、全血葡萄糖的浓度明显低于血浆,并且随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得越多,血液标本的类型对葡萄糖测定结果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因素 血清 血浆 血糖 肝素
下载PDF
T2DM血清腺苷脱氨酶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袁银美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6期486-487,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ADA)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46例T2DM血管病变患者和30例健康者的血清ADA水平进行检测,同时进行常规血脂水平检测分析。结果:T2DM伴血管病变组血清...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ADA)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46例T2DM血管病变患者和30例健康者的血清ADA水平进行检测,同时进行常规血脂水平检测分析。结果:T2DM伴血管病变组血清ADA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则有所下降(P<0.05)。ADA水平与TC、LDL-C行相关分析呈显著正相关。结论:T2DM患者血清ADA水平增高,高浓度的血清TC、LDL-C与T2DM血管病变关系密切相关,故检测血清ADA含量对判断T2DM患者早期伴发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腺苷脱氨酶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总胆固醇
下载PDF
脑梗死他汀类药物二级预防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郭锡明 陈建荣 《医学信息》 2020年第13期151-153,共3页
目的分析脑梗死二级预防中他汀药物应用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6月南通市市级机关门诊部及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38例他汀药物二级预防的脑梗死患者,根据他汀依从性判断标准将依从性差的8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目的分析脑梗死二级预防中他汀药物应用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6月南通市市级机关门诊部及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38例他汀药物二级预防的脑梗死患者,根据他汀依从性判断标准将依从性差的8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依从性好的5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他汀药物应用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地域来源、文化程度、血脂水平、NIHSS评分、脑梗死病程、用药种类、经济收入、家属支持、医患关系、二级预防认知、他汀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二级预防认知不足、经济收入低、他汀药物不良反应、年龄>70岁是脑梗死二级预防他汀药物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脑梗死二级预防应用他汀类药依从性差,影响因素较多,应及时准确评估导致依从性差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他汀类药物 二级预防 依从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