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切除术中肝断面的技术处理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建新 蔡卫华 +3 位作者 肖旭 王卫兵 陈骏 蔡邢峰 《肝胆外科杂志》 2013年第5期369-370,共2页
肝脏外科迅速发展,肝切除术明显增加,其中术后出血、胆漏难以避免.术后出血可能发生在肝断面出血、胆道出血、门脉高压症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分析术后出血等的原因主要包括:(1)术中肝断面的处理存在疏漏,血管结扎不可靠,导致肝断... 肝脏外科迅速发展,肝切除术明显增加,其中术后出血、胆漏难以避免.术后出血可能发生在肝断面出血、胆道出血、门脉高压症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分析术后出血等的原因主要包括:(1)术中肝断面的处理存在疏漏,血管结扎不可靠,导致肝断面渗血所致;(2)术中肝断面处理时,仅缝合表面而留有死腔,腔内血液压力增高后由肝断面或者胆道流出;(3)肝断面缝合时张力较高,术后肝脏组织坏死、感染,形成感染坏死灶导致周围血管与胆管瘘,从而胆道出血[1];分析术后胆漏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术中肝断面细小胆管漏未处理;(2)肝断面的肝组织坏死,末梢胆管漏胆汁;(3)术中未对大的胆管断端结扎;(4)肝断面的创面感染;(5)术后胆道梗阻致胆管压力升高[2].再分析其它的各种并发症,如术后肝功能衰竭、膈下感染、腹水等,都直接或者间接与术中肝断面的处理相关.由此可见,术中对肝断面的尤为重要.分析本院2008年以后肝切除术392例,讨论肝断面的技术处理方法,以减少术后出血及胆漏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胆漏 处理 并发症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精准治疗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6
2
作者 蔡邢峰 陈钟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3期247-252,共6页
肝细胞肝癌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年来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导致预后较差。精准医学理念带来了疾病分类体系的变革,也为肝癌的诊治带来曙光。医疗设施、基因检测、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肝癌的精准治疗,提供了大量数据和信息,促... 肝细胞肝癌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年来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导致预后较差。精准医学理念带来了疾病分类体系的变革,也为肝癌的诊治带来曙光。医疗设施、基因检测、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肝癌的精准治疗,提供了大量数据和信息,促进了治疗上的进步与革新。精准医学作为一种新型医学概念和医疗模式席卷全球。通过对肿瘤生物标志物的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对特定晚期肝癌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这一期望正逐步接近临床实践。本文就精准医疗在肝癌治疗中取得的新进展和未来的展望进行综述,希望给从事肝癌诊治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一些思路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精准治疗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复方五仁醇胶囊对肝移植受者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蔡卫华 窦志华 +3 位作者 吴建军 张琳 王建新 肖旭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评价肝移植受者术后复方五仁醇胶囊对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9例肝移植受者,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5例,只服用他克莫司,观察组14例,口服他克莫司的同时加用复方五仁醇胶囊,连续服药6个月。比较2组他克... 目的:评价肝移植受者术后复方五仁醇胶囊对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9例肝移植受者,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5例,只服用他克莫司,观察组14例,口服他克莫司的同时加用复方五仁醇胶囊,连续服药6个月。比较2组他克莫司的用量、血药谷浓度、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肌酐(creatinine,Cr)等肝肾功能生化指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加用复方五仁醇胶囊的观察组,术后第2周在维持他克莫司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克莫司的血药谷浓度显著提高(P<0.05);减少患者他克莫司服用剂量后,其血药谷浓度仍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能显著改善肝移植受者肝功能指标ALT与TBiL值(P<0.05),且无明显肾毒性;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C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五仁醇胶囊能明显提高肝移植受者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同时减少他克莫司服用量,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并能改善患者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复方五仁醇胶囊 他克莫司 血药谷浓度
下载PDF
肝癌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海静 吴月平 蔡卫华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在肝癌患者组织及血浆中的表达,探讨c-Met在肝癌发生、发展所起的作用。方法:对肝癌及慢性肝炎患者进行调查,并且设立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浆c-Met水平;应用半定量RT-PCR法和免...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在肝癌患者组织及血浆中的表达,探讨c-Met在肝癌发生、发展所起的作用。方法:对肝癌及慢性肝炎患者进行调查,并且设立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浆c-Met水平;应用半定量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各组肝组织中的c-Met mRNA及c-Met蛋白的表达。结果:肝癌患者血浆中的c-Met水平明显高于慢性肝炎患者和正常人群(均P<0.05)。肝癌组织中的c-Met水平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织和正常肝组织(均P<0.05)。结论:c-Met在肝癌组织及血浆中呈高表达,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酶联免疫吸附法 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与腹腔镜和外科手术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振中 孙源源 +2 位作者 邵建国 卢潮德 胡进勇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8期55-57,共3页
目的 评价十二指肠镜、腹腔镜及外科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成本-效果.方法 对216例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ERCP组)、25例腹腔镜治疗(腹腔镜组)及91例外科手术治疗(手术组)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 评价十二指肠镜、腹腔镜及外科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成本-效果.方法 对216例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ERCP组)、25例腹腔镜治疗(腹腔镜组)及91例外科手术治疗(手术组)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组相关指标.结果 各组术后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住院时间为(12.3±8.0)d,手术组为(23.1±10.8)d,腹腔镜组为(19.2±9.0)d;ERCP组住院总费用为(9621.67±6135.76)元,手术组为(13 394.97±6908.71)元,腹腔镜组为(16 073.13±8553.26)元,ERCP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十二指肠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完全达到腹腔镜及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且与之相比具有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腹腔镜 费用效益分析
原文传递
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的早期抗凝治疗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建新 肖旭 +2 位作者 王卫兵 陈骏 蔡邢峰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32期5-7,共3页
目的 研究脾切除术后早期接受抗凝治疗对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对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1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抗凝组(76例)和对照组(64例),抗凝组术后早期根据血小板计数予以川芎嗪、阿司匹林、低分子量... 目的 研究脾切除术后早期接受抗凝治疗对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对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1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抗凝组(76例)和对照组(64例),抗凝组术后早期根据血小板计数予以川芎嗪、阿司匹林、低分子量肝素等药物进行早期抗凝治疗;对照组术后早期不进行抗凝治疗,术后监测血小板计数及D-二聚体,B超或CT检查是否存在门静脉血栓.结果 抗凝组和对照组在脾切除术后第2天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上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凝组:(95.73±28.06)×109/L比(38.41±11.96)×109/L、(3.61±0.18) mg/L比(0.42±0.09) mg/L,对照组:(92.56±27.25)×109/L比(35.13±11.38)×109/L、(3.26±0.16) mg/L比(0.37±0.09) mg/L,P< 0.05].术前及术后第2天两组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发生门静脉血栓10例,抗凝组发生门静脉血栓3例,抗凝组门静脉血栓发生率[3.95%(3/76)]与对照组[15.62%(10/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早期抗凝治疗是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术 门静脉 血栓形成 抗凝药
原文传递
术中白试验在肝切除术中肝断面漏胆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建新 蔡卫华 +3 位作者 肖旭 王卫兵 陈骏 蔡邢峰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407-1409,共3页
目的探讨白试验在肝切除手术中检测漏胆的价值。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肝切除手术中采用白试验联合干纱布擦拭法检测漏胆56例。即在肝切除手术操作末期,用干纱布擦拭法确认无漏胆后,经胆囊管或左右肝管插管注入... 目的探讨白试验在肝切除手术中检测漏胆的价值。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肝切除手术中采用白试验联合干纱布擦拭法检测漏胆56例。即在肝切除手术操作末期,用干纱布擦拭法确认无漏胆后,经胆囊管或左右肝管插管注入5%无菌脂肪乳剂10~30mL,同时用手阻断远端胆总管。观察肝切除手术创面的白色液体渗出情况,对渗出白色液体处予以间断缝合。重复操作,至断面无白色液体渗出为止。结果56例患者经术中检测,发现漏胆17例(漏胆检出率为30.4%),每例发现漏胆1~6处(平均2.9处),术中均予以确切缝合以关闭漏胆处,且重复试验操作,证实均再无漏胆。术后发生漏胆2例(3.6%),经相应治疗后痊愈出院。全部患者出院后均随访3~6个月(平均3.8个月),无膈下积液或膈下感染病例发生。结论术中自试验能够发现漏胆的精确部位,不会污染肝切除手术创面,并能够无限次地重复试验,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试验 漏胆 肝切除术 处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