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认知功能与血压水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瞿启飞 邵培宁 +1 位作者 邱晓华 苏星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4期385-38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静脉溶栓后认知功能与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纳入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2016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AIS患者100例,均予静脉溶栓治疗,持续给药2周。分析患者3个月后的认知功能变...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静脉溶栓后认知功能与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纳入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2016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AIS患者100例,均予静脉溶栓治疗,持续给药2周。分析患者3个月后的认知功能变化,利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对其认知功能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7个项目,总分为30分,若受教育年限低于12年,则加1分,≥26分视为认知功能正常。根据MoCA评分,将患者分成认知功能正常组、非正常组。比较两组溶栓前,溶栓2、12、24 h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的变化情况。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MoCA评分与患者溶栓24 h SBP、DBP变化值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溶栓治疗后认知功能恢复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经溶栓治疗后,患者平均MoCA评分为(21.29±7.47)分,其中<26分62例(62.00%),≥26分38例(38.00%)。非正常组溶栓2、12、24 h的SBP、DBP显著高于溶栓前与正常组(P<0.05)。非正常组溶栓24 h的SBP、DBP变化值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提示,MoCA评分与患者溶栓24 h SBP、DBP变化值呈负相关(r=-0.634、-0.656,P<0.05)。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溶栓24 h内SBP、DBP明显波动是导致溶栓后认知功能恢复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AIS患者静脉溶栓后血压波动大可能影响其认知功能的恢复,临床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认知功能 血压水平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邵培宁 秦荣荣 尹彩霞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5期59-60,63,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9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患者颈动脉是否存在斑块,并观察不同类型...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9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患者颈动脉是否存在斑块,并观察不同类型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达7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扁平斑13例(18.31%),软斑24例(33.80%),硬斑12例(16.90%),混合斑22例(30.99%);对照组中扁平斑8例(50.00%),软斑2(12.50%),硬斑4例(25.00%),混合斑2例(1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软斑、混合斑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硬斑和扁平斑(P〈0.05)。结论对于可能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及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了解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性质,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硬化 超声检查 斑块 脑梗死
下载PDF
Aspect评分指导下超静脉溶栓时间窗脑梗死患者的机械取栓治疗 被引量:5
3
作者 秦荣荣 邵培宁 +1 位作者 赵素民 宋西方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超过静脉溶栓时间窗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在常规CT扫描Aspect评分指导下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卒中中心收治的急诊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的22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 目的:探讨超过静脉溶栓时间窗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在常规CT扫描Aspect评分指导下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卒中中心收治的急诊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的22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采用t检验,比较患者入院时及术后1周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的变化,采用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评价预后。结果 :22例患者中,不同程度的再通20例,再通率达90.9%,术前NIHSS评分为(13.36±5.92)分,术后1周的NIHSS评分为(10.01±8.24)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随访,mRS评分预后良好13例(59.1%),有5例患者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出血率为22.7%,其中死亡2例,死亡率为9.1%。结论:对于Aspect评分≥7分,给予超过静脉溶栓时间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积极的急诊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血管再通率高,能降低致残率,改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Aspect评分 机械取栓
下载PDF
心源性脑栓死出血转换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瞿启飞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36期7954-7955,共2页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死出血转换(Hemorrhage transformation,HT)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方法:对42例心源性脑栓死出血转换患者的既往史、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CT、MRI、治疗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心源性脑栓死最常见的...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死出血转换(Hemorrhage transformation,HT)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方法:对42例心源性脑栓死出血转换患者的既往史、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CT、MRI、治疗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心源性脑栓死最常见的原因是心房纤颤(85.7%);颈内动脉系统栓塞最多见(76.2%),其中大面积梗死占52.4%,出血大部分发生在入院4~72 h内(71.4%),70.8%的患者表现为斑片状出血,发病前予溶栓、抗凝、降纤治疗的占42.9%,死亡率为19.0%。结论:心房纤颤是引起心源性脑栓死的最重要的原因,颈内动脉系统大面积梗死易发生出血转换,并要注意抗凝、溶栓、降纤时HT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 脑栓死出血 性转换房颤
下载PDF
伴有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早期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平 邵培宁 +4 位作者 瞿启飞 秦荣荣 蔡国栋 王莹 刘晓梅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2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伴有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在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诊治的伴HMCAS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溶栓后的早期疗效将其分为有效组及无效组。... 目的探讨伴有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在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诊治的伴HMCAS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溶栓后的早期疗效将其分为有效组及无效组。对两组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初筛,再将有差异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伴有HMCAS急性脑梗死溶栓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经溶栓治疗后,有效组47例,无效组2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的年龄、糖尿病史、血糖、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D-二聚体、HMCAS区CT值、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中的六分量表评分、合并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值(OR=0.803,95%CI:0.670~0.963)和ASPECTS六分量表评分(OR=33.328,95%CI:4.080~280.749)是影响伴有HMCAS急性脑梗死溶栓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伴HMCAS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初的大脑中动脉区CT值和ASPECTS六分量表评分是影响早期溶栓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两项指标可帮助临床医师对该类患者的预后进行预判,从而给出最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期患者最大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早期疗效
下载PDF
醒脑静治疗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永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32期31-32,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应用醒脑静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45例,采用醒脑静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神经缺损NIHSS评分、昏迷GCS评分均显著优... 目的观察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应用醒脑静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45例,采用醒脑静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神经缺损NIHSS评分、昏迷GCS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45例患者脑功能恢复时间5~13(9.17±1.30)d,住院时间15~35(23.15±7.52)d。经21 d治疗后45例患者中显效27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并发症4例,发生率为8.89%,其中消化道反应2例,感染1例,血压反复波动1例。结论醒脑静具有通闭开窍的功效,在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可及时清除血肿,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促进受损脑组织和神经功能的修复,中成药制剂不良反应少,是急性期脑出血的理想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急性期 醒脑静 治疗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秦荣荣 邵培宁 赵素民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24期2886-288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脑心综合征(CCS)的相关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期间本院卒中中心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的NIHSS评分,分为轻型组74例,重型组38例。所有的患者入...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脑心综合征(CCS)的相关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期间本院卒中中心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的NIHSS评分,分为轻型组74例,重型组38例。所有的患者入院24小时内均完成心电图,心肌酶谱及其他相关血生化检查,以发病90天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来评价预后,对比分析其结果。结果重型组患者的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异常发生率均较轻型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管是轻型脑梗还是重型脑梗死患者,不伴有并发CCS的患者,其90天的预后优于并发了CCS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并发CCS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重型脑梗死,高血压病史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等是并发CCS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心综合征 相关因素 预后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邱晓华 《黑龙江医学》 2011年第10期731-732,736,共3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人,给予脑梗死正规治疗,并进行为期9个月的口服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治疗开始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的血脂、C反应蛋...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人,给予脑梗死正规治疗,并进行为期9个月的口服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治疗开始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的血脂、C反应蛋白和治疗后6个月9、个月动脉斑块的变化,并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后,患者血清中TC、TG、LDL-C、及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同时HDL-C水平有所提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9、个月颈总动脉IMT及颈动脉斑块体积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以治疗后9个月明显,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可起到强化降脂及抑制、逆转斑块的作用,从而减少脑梗死的发生,是治疗该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脑梗死 颈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
下载PDF
影响后循环梗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9
作者 邱晓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1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后循环梗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以2015年6月-2017年1月我院70例后循环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MRS量表的预后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A组(预后良好,29例)和B组(预后不良,41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 目的探讨影响后循环梗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以2015年6月-2017年1月我院70例后循环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MRS量表的预后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A组(预后良好,29例)和B组(预后不良,41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血同型半胱氨酸是影响后循环梗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后循环梗死同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血同型半胱氨酸存在密切关联,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梗死 预后 独立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信息化老年综合评估的多学科管理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刘晓梅 罗永梅 傅瑜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3期255-264,共10页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老年综合评估的多学科管理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住院的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本院神经内科病区1和神经内科病区2随机抽取...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老年综合评估的多学科管理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住院的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本院神经内科病区1和神经内科病区2随机抽取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入院后的健康宣教、病情观察、治疗护理以及出院前指导等内容。干预组给予基于信息化的老年综合评估的多学科管理护理干预。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采用t检验比较干预前后的肢体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焦虑抑郁水平HAMD/HAMA评分以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干预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17%,低于对照组的12.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82,P=0.024)。(2)干预后,2组患者的上下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平衡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的上下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49.64±10.12)分 vs(43.88±9.33)分;下肢:(52.90±11.81)分 vs(45.21±10.75)分]以及简化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上肢:(9.17±0.98)分 vs(12.45±1.19)分;下肢:(12.45±1.19)分 vs(8.91±1.11)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255,P=0.041;t=3.493,P=0.036;t=3.670,P=0.032;t=3.945,P=0.027)。(3)干预后2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同时干预组Barthel评分[(92.70±19.15)分]较对照组[(77.57±18.47)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69,P=0.031)。(4)干预后干预组的HAMD与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同时也低于对照组[(36.57±4.61)分 vs(49.24±5.42)分;(37.44±3.72)分 vs(51.74±4.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24,P=0.007;t=4.845,P=0.012)。(5)干预前2组患者的独立性、生理功能、社会关系、环境、精神、心理状态6项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干预组的6项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均要高于干预前,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信息化老年综合评估的多学科管理护理模式能够降低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肢体功能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同时还能减少患者焦虑与抑郁等不良情绪,最终加速患者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综合评估 多学科合作 脑梗死 护理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降纤治疗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11
作者 蒋海飞 黄进 +2 位作者 黄平 邱晓华 瞿启飞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降纤治疗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1年3月至2015年5月采用巴曲酶降纤治疗的2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住院期间头颅CT或MRI复查结果分为出血组18例,...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降纤治疗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1年3月至2015年5月采用巴曲酶降纤治疗的2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住院期间头颅CT或MRI复查结果分为出血组18例,非出血组227例。对可能影响降纤治疗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对校正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获得预测降纤治疗出血性转化的最佳界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心源性脑栓塞、大面积脑梗死、皮层梗死、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OR=1.262,95%CI=1.025-1.554,P=0.028)、心源性脑栓塞(OR=3.949,95%CI=1.093-14.269,P=0.036)是急性脑梗死降纤治疗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NIHSS评分预测降纤治疗出血性转化的最佳界值为14分。结论NIHSS评分高、心源性脑栓塞是急性脑梗死降纤治疗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巴曲酶 出血性转化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