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牙髓再生的现状与挑战 被引量:6
1
作者 于金华 《口腔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673-680,共8页
牙髓组织是维持牙齿防御、形成、感觉和营养等功能的核心所在,炎症牙髓经摘除术后,牙齿活力基本丧失,可导致许多并发症。牙髓的炎症能否像其他部位软组织炎症一样,采用消炎等方式进行治疗,而不是施行完全摘除术进行彻底清创,一直是学者... 牙髓组织是维持牙齿防御、形成、感觉和营养等功能的核心所在,炎症牙髓经摘除术后,牙齿活力基本丧失,可导致许多并发症。牙髓的炎症能否像其他部位软组织炎症一样,采用消炎等方式进行治疗,而不是施行完全摘除术进行彻底清创,一直是学者们不断探究的课题。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材料学、组织工程学等生命前沿学科的发展,为牙髓疾病的再生性治疗提供了新的机遇。该文将从牙髓再生的必要性、可行性、临床应用和面临的问题等方面对近年来的临床牙髓再生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再生 干细胞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对比树脂直接充填和铸瓷高嵌体修复后牙缺损的疗效 被引量:14
2
作者 樊勤 于金华 周洲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333-336,共4页
目的探究树脂直接充填和铸瓷高嵌体修复后牙缺损临床疗效的差异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53例后牙缺损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26例(患牙34颗)予以树脂直接充填修复;观察组27例(36颗患牙)予以铸瓷高嵌体... 目的探究树脂直接充填和铸瓷高嵌体修复后牙缺损临床疗效的差异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53例后牙缺损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26例(患牙34颗)予以树脂直接充填修复;观察组27例(36颗患牙)予以铸瓷高嵌体修复。对比两组患者修复时间、正中咬合情况以及随访12个月后的修复效果、修复成功率以及修复前后的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评分和主观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修复时间,在修复后即刻、3个月的早接触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在修复后6个月的早接触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侧[牙合]力百分比在修复后即刻、3个月、6个月后偏高于对侧;对照组偏低于对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12个月后,在邻接关系、边缘密合和修复体完整性方面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BI评分(0.62±0.12)、GI评分(1.34±0.24)和主观满意度评分(44.87±4.7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SBI评分(0.75±0.11)、GI评分(1.48±0.26)和主观满意度评分(38.84±4.03)(P<0.05)。结论对于后牙缺损患者,铸瓷高嵌体具有较优的咬合力分布,较低的牙龈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较高的修复效果、成功率和主观满意度,但在修复时间和早接触发生率方面要差于树脂直接充填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直接充填修复 铸瓷高嵌体修复 后牙缺损 修复效果
下载PDF
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舌侧根管口定位的锥体束CT分析
3
作者 黄云生 孙凯瑞 +3 位作者 姜刘鎏 周鹏 陈圣焱 魏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4-290,共7页
目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下颌第一恒磨牙的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数据,分析远中舌侧根管口发生率及探寻其定位规律。方法:随机抽取江苏省口腔医院放射科行CBCT... 目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下颌第一恒磨牙的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数据,分析远中舌侧根管口发生率及探寻其定位规律。方法:随机抽取江苏省口腔医院放射科行CBCT检查的患者图像数据。记录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远中根管数目,测量各根管口间的距离(近中颊侧根管口MBO、近中舌侧根管口MLO、远中颊侧根管口DBO、远中舌侧根管口DLO)和形成的角度(MBO-DBO连线与MBO-MLO连线的夹角∠DBML、MBO-DBO连线与MBO-DLO连线的夹角∠DBDL)。通过ROC曲线筛选出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舌侧根管口存在的最佳诊断指标,并计算其临界值。对远中舌侧根管口及其他各根管口间形成的角度、距离之间比例关系进行分析,定位远中舌侧根管口。结果:共获取300例患者572颗下颌第一恒磨牙CBCT图像数据。远中出现双根管共213例,比例为37.2%。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根管分组在性别、年龄、左右侧牙位上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 0.05)。∠DBML为判断下颌第一恒磨牙存在远中舌侧根管口的最佳指标,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88,其诊断的临界值为72.143°。∠DBDL和∠DBML比值为0.551;MBO-DLO和MLO-DBO比值为1.035。结论: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舌侧根管发生率较高,下颌第一恒磨牙∠DBML为远中舌侧根管口存在的诊断指标。∠DBML和∠DBDL角度和MBO-DLO和MLO-DBO距离比例关系可为临床上定位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舌侧根管口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恒磨牙 远中舌侧根管 CBCT ROC曲线
下载PDF
氟西汀单独使用及联用氟康唑对白念珠菌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史般若 吴翘楚 +1 位作者 缪昊宸 魏昕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344-348,368,共6页
目的探讨氟西汀单独使用及联用氟康唑对白念珠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白念珠菌标准株、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和白念珠菌耐药株进行实验,分别制备相应菌株的浮游状态和生物膜状态。XTT减低法检测氟西汀对白念珠菌的作用,改良时间-杀菌曲线... 目的探讨氟西汀单独使用及联用氟康唑对白念珠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白念珠菌标准株、白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和白念珠菌耐药株进行实验,分别制备相应菌株的浮游状态和生物膜状态。XTT减低法检测氟西汀对白念珠菌的作用,改良时间-杀菌曲线测定氟西汀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药效学性能,扫描电镜观察氟西汀处理后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态变化,棋盘稀释法检测氟西汀与氟康唑联用对生物膜状态白念珠菌的影响。结果氟西汀对3种生物膜状态的白念珠菌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生物膜状态白念株菌标准株和氟康唑耐药株_(50)%活性的最低药物浓度(sessile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50%,SMIC_(50))为32μg/mL,对生物膜状态白念珠菌临床株的SMIC_(50)为64μg/mL。改良时间-杀菌曲线显示在氟西汀浓度为1×SMIC_(50)和2×SMIC_(50)时,3种白念珠菌生物膜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氟西汀处理后白念珠菌生物膜较无药物处理时菌丝数量减少,形态发生皱缩。棋盘稀释法显示氟西汀与氟康唑联用时对生物膜状态的白念珠菌标准株表现出协同作用,对其余两种菌株表现出无关或拮抗作用。结论氟西汀单独使用对不同种类生物膜状态的白念珠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联用氟康唑对生物膜状态白念珠菌标准株有协同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氟西汀 氟康唑
下载PDF
舌侧集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低矮牙槽嵴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9
5
作者 樊勤 于金华 李娜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舌侧集中[牙合]义齿修复低矮牙槽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0月我院口腔科门诊诊治的14例无牙[牙合]患者,予以舌侧集中[牙合]义齿修复。统计患者对修复效果的主观满意度及随访3个月后的修复效果。结果:14... 目的:观察分析舌侧集中[牙合]义齿修复低矮牙槽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0月我院口腔科门诊诊治的14例无牙[牙合]患者,予以舌侧集中[牙合]义齿修复。统计患者对修复效果的主观满意度及随访3个月后的修复效果。结果:14例患者中,3例经过1周、11例经过2~4周练习后,义齿固位良好,咀嚼功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随访3个月后,10例满意,4例基本满意,主观满意率为100%。随访过程中,14例患者在第3周对修复外观和心理状况方面满意;在第4周对发音和咀嚼效率方面满意;3个月后对义齿固位和舒适性满意。结论:舌侧集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方式可有效改善低矮牙槽嵴无牙[牙合]患者的咀嚼效能,具有制作简便、固位稳定、舒适、美观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侧集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 低矮牙槽嵴 咀嚼效能 修复效果 主观满意度
原文传递
氟暴露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凋亡及成骨分化的影响
6
作者 邱吟枫 杨敏芝 +2 位作者 吴易涵 于金华 顾永春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01-808,共8页
目的探讨氟暴露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凋亡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自C57BL/6小鼠(6~8周)股骨分离、培养得到BMSCs,取第3代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用氟终浓度分别为... 目的探讨氟暴露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凋亡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自C57BL/6小鼠(6~8周)股骨分离、培养得到BMSCs,取第3代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用氟终浓度分别为0.0、0.1、1.0、5.0、10.0、15.0、20.0、40.0 mg/L的培养基培养BMSCs,检测不同浓度氟对BMSCs细胞增殖(CCK8法)、凋亡(流式细胞术分析)、成骨分化能力[茜素红及碱性磷酸酶(ALP)染色]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成员蛋白[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38及磷酸化ERK、JNK、p38(p-ERK、p-JNK、p-p38)],成骨分化相关蛋白[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ALP]与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通路成员蛋白[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磷酸化GSK3β(p-GSK3β)及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分析p-GSK3β及β-catenin的表达情况;使用SP600125及DKK-1分别阻断MAPK和Wnt/β-catenin 2个信号通路后,分析细胞凋亡及成骨分化等的变化。结果成功分离、培养出小鼠BMSCs,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分子CD73、CD90、CD105均呈阳性。各浓度组3个时间点(24、48、72 h)细胞增殖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5.36、160.04、365.32,P均<0.001),各浓度组细胞早期凋亡情况(24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4.04,P<0.001);与0.0 mg/L氟浓度组比较,15.0、20.0、40.0 mg/L氟浓度组细胞增殖水平均降低,10.0、15.0、20.0 mg/L氟浓度组细胞早期凋亡率均增高(P均<0.05)。15.0 mg/L氟处理细胞0~24 h,p-JNK/JNK比例在2、4、8、12、18、24 h时间点均高于0 min(P均<0.05);与单独氟处理组(15.0 mg/L)比较,SP600125阻断后细胞早期凋亡率降低(P<0.05),PARP及p-JNK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均<0.05)。成骨诱导后,与0.0 mg/L氟浓度组比较,0.1、1.0 mg/L氟浓度组ALP染色增强、矿化结节数量增多;且0.1、1.0 mg/L氟浓度组Runx2及ALP蛋白表达水平均较高(P均<0.05)。成骨诱导后,与0.0 mg/L氟浓度组比较,0.1、1.0 mg/L氟浓度组p-GSK3β/GSK3β比例及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均较高(P均<0.05);与单独氟处理组(1.0 mg/L)比较,DKK-1阻断后p-GSK3β及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均较低(P均<0.05),β-catenin入核减少,ALP染色减弱,矿化结节数目减少。结论高浓度氟(>10.0 mg/L)抑制BMSCs增殖、促进凋亡,而低浓度氟(0.1、1.0 mg/L)促进细胞成骨分化。MAPK/JNK通路与Wnt经典通路分别参与了上述细胞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增殖 凋亡 成骨分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