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肺静脉增强CT结构特征与左心耳血栓形成的相关性
1
作者 彭新华 吕传国 +2 位作者 张珂 顾庆春 薛春华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3年第6期415-421,共7页
目的探讨左心房-肺静脉CT增强结构特征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风险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9月—2021年6月103例NVAF患者肺静脉CT增强检查和临床资料,根据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是否存在左心耳血栓,将患... 目的探讨左心房-肺静脉CT增强结构特征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风险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9月—2021年6月103例NVAF患者肺静脉CT增强检查和临床资料,根据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是否存在左心耳血栓,将患者分为血栓组53例与无血栓组50例。分析两组肺静脉CT增强结构特征,包括肺静脉开口直径、同侧上下肺静脉间夹角,左心房左右径、前后径及上下高径、左心耳的开口长径及深度,左心房中部CT值、左心耳开口处及最深部CT值及其相应的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并记录每位患者D-二聚体指标。采用t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上因素诊断左心耳血栓的价值。结果103例NVAF患者中,男62例,女41例,平均(67.17±5.32)岁。血栓组较无血栓组左侧肺静脉夹角较小(P=0.047),左心房各径线(左右径、上下径及前后径)(P=0.042、0.024、0.001)及左心耳开口长径较大(P<0.001);左心房中部SNR(P=0.003)、左心耳开口处及深部的CT值及SNR(P=0.053、0.006、0.01、0.044)、左心耳开口处CNR较小(P=0.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年龄(P=0.747)、各肺静脉开口直径(P=0.464、0.284、0.702、0.159)、右侧上下肺静脉夹角(P=0.252)、左心耳深度(P=0.888)、左心房内CT值(P=0.156)均无显著差异(P>0.05)。D-二聚体有统计学差异(P=0.0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左心耳开口长径是NVAF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3)。ROC曲线分析当左心耳开口长径为22.5 mm时,诊断左心耳血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2%、96.0%。结论NVAF患者左心耳开口长径增大、左心房各内径增大、左心耳开口处CT值降低、D-二聚体升高,对NVAF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均有一定的风险预测价值,D-二聚体的预测价值要低于其余各项,其中左心耳开口长径(22.5 mm)可作为独立风险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血栓形成 左心耳 肺静脉CT增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