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贝伐珠单抗联合A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陈坤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31期73-76,共4页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A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于启东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贝伐珠单抗组和常规化疗组各45例,常规化疗组实施AP方案(培美曲塞...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A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于启东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贝伐珠单抗组和常规化疗组各45例,常规化疗组实施AP方案(培美曲塞+顺铂),贝伐珠单抗组在常规化疗组基础上加用贝伐珠单抗,21 d为1个周期,2组均治疗4个周期。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Kanofsky功能量表(KPS)评分、血清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贝伐珠单抗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常规化疗组(93.33%vs.77.78%,χ^(2)=4.406,P=0.036);治疗4个周期后,2组SF-36、KPS评分高于治疗前,血清VEGF、CEA、TSGF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贝伐珠单抗组高/低于常规化疗组(P<0.01);2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AP方案治疗的效果好,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下降,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贝伐珠单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临床药师对甲巯咪唑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用药分析及监护
2
作者 徐雅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9期161-163,166,共4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内分泌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导致循环中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进而表现出高代谢症群,并可累及心血管、消化、神经、骨骼等系统。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3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ATD...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内分泌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导致循环中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进而表现出高代谢症群,并可累及心血管、消化、神经、骨骼等系统。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3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ATD)、131碘治疗及手术治疗[1-2],临床常用ATD主要有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存在致胆道损伤、孕期药物影响的风险;丙硫氧嘧啶存在致严重肝肾损伤、血管炎等风险[3]。除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外,通常首选甲巯咪唑治疗,甲巯咪唑通过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物酶,阻碍甲状腺素(T 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 3)合成,从而发挥抗甲状腺功能亢进作用。药物性肝损伤指药品或其代谢产物及辅料等所导致的肝损伤[4]。有研究表明,在ATD治疗过程中轻度肝损伤常见,其中转氨酶可明显升高至正常上限3倍以上的占3.8%;出现严重肝损伤的占比不足0.1%[1]。本文通过对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在服用甲巯咪唑过程中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诊疗过程进行分析和思考,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巯咪唑 药物性肝损伤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下载PDF
通利之法治疗胰腺假性囊肿临床经验
3
作者 黄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7期1442-1444,共3页
胰腺假性囊肿(PPC)是由急性或慢性胰腺炎或者是胰腺损伤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并发症,通常在胰腺受损后的四周形成,是胰腺周围或胰腺内部的非上皮组织包裹的积液。部分无明显症状,可自行消失。但有些患者可持续存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囊肿... 胰腺假性囊肿(PPC)是由急性或慢性胰腺炎或者是胰腺损伤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并发症,通常在胰腺受损后的四周形成,是胰腺周围或胰腺内部的非上皮组织包裹的积液。部分无明显症状,可自行消失。但有些患者可持续存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囊肿可能进一步增大甚至压迫周围组织,造成梗阻、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1]。金小晶教授从医30多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治疗消化道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病,以下是金师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经验之方,现就其治疗此病的特色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假性囊肿 慢性胰腺炎 疑难杂病 胰腺损伤 消化道疾病 临床经验 通利 上皮组织
下载PDF
血清人附睾蛋白4、CA125与阴道超声联合诊断对子宫腺肌病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徐玲玲 陈炳香 +5 位作者 陈媛媛 罗宁 姚天意 梁向华 沈冰燕 朱晓霞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CA125与阴道超声子宫血流动力学检查联合诊断对子宫腺肌病(AM)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和同济大学妇科微创医学研究所就诊的100例AM患者为研究对象(AM组),并选择... 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CA125与阴道超声子宫血流动力学检查联合诊断对子宫腺肌病(AM)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和同济大学妇科微创医学研究所就诊的100例AM患者为研究对象(AM组),并选择同期于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和同济大学妇科微创医学研究所体检的正常子宫妇女80例(正常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受试者经阴道超声子宫血流动力学检查与血清HE4、CA125检测资料,比较两组受试者的检测结果差异,以ROC曲线分析阴道超声子宫血流动力学检查、血清HE4、CA125系列及三者联合对于AM的诊断价值。结果AM组的血清HE4、CA125水平分别为(138.60±54.60)pmol/L、(64.66±13.01)kU/L,异常率分别为96%、89%,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M组经阴道超声子宫血流动力学参数缩峰值速度(PSV)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2.63±1.06)cm/s vs.(5.49±1.65)cm/s],而血流阻力指数(RI)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0.33±0.12)vs.(0.75±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患者的血清HE4水平与经阴道超声子宫血流动力学参数PSV呈正相关(r=0.624,P<0.01)、与RI呈负相关(r=-0.390,P<0.01);血清CA125水平与经阴道超声子宫血流动力学参数PSV、RI呈正相关(r=0.046,P=0.004;r=0.063,P<0.01)。血清HE4、CA125检测、超声子宫血流动力学参数PSV、RI单项检测诊断AM的AUC分别为0.620、0.719、0.653、0.662,具有诊断价值,而4项指标联合诊断AM较单项指标具有更大的诊断价值(AUC=0.780)。结论经阴道超声子宫血流动力学参数(PSV、RI),血清HE4、CA125水平对AM均有较高诊断价值,4项指标联合诊断的价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附睾蛋白4 CA125 子宫腺肌病 经阴道超声子宫血液动力学检查
下载PDF
腹腔镜下盆丛神经子宫支阻断联合术治疗有生育需求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徐玲玲 陈媛媛 +4 位作者 陈炳香 罗宁 姚天意 梁向华 沈冰燕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第6期1135-1140,共6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盆丛神经子宫支阻断联合术对有生育需求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7年3月31日于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和同济大学妇科微创医学研究所就诊的10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根据患者需求和手术方案分组...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盆丛神经子宫支阻断联合术对有生育需求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7年3月31日于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和同济大学妇科微创医学研究所就诊的10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根据患者需求和手术方案分组进行治疗。将无妊娠及生育功能要求接受USLPPA为A组,将希望保留生育力且接受USLPPA为B组,将希望保留生育力但拒绝行USLPPA为C组。比较3组手术质量、临床疗效、临床观察指标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3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术后月经量均明显减少、痛经症状均明显改善且子宫体积均显著缩小,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P<0.05),术后缓解率和复发率无差异(P>0.05)。但术后妊娠率B组(76.5%)高于C组(44.1%)(P<0.05)。结论:腹腔镜下盆丛神经子宫支阻断联合术临床效果较好,且患者术后妊娠率提高,适合希望保留生育能力的年轻子宫腺肌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生育能力保留 腹腔镜下盆丛神经子宫支阻断术 腹腔镜下部分腺肌病切除术 子宫动脉阻断术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体外冲击波和康复训练综合治疗卒中后肢体痉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朱慧 周林冲 +2 位作者 卫炜 吴赛艇 杨煜 《河北中医》 2023年第2期271-275,共5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体外冲击波和康复训练综合治疗卒中后患者肢体痉挛的疗效。方法将114例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3组均在临床治疗基础上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A组38例联合温针灸治疗,对照B组38例联合体外冲击波治...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体外冲击波和康复训练综合治疗卒中后患者肢体痉挛的疗效。方法将114例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3组均在临床治疗基础上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A组38例联合温针灸治疗,对照B组38例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组38例采用温针灸、体外冲击波治疗。3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及神经递质[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水平,并统计3组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2.11%(35/38),对照A组总有效率71.05%(27/38),对照B组总有效率68.42%(26/38),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3组治疗后上肢、下肢、整体M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A、B组(P<0.05)。3组治疗后ADL、FMA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3组治疗后Gly、GABA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体外冲击波和康复训练综合疗法能进一步调节神经递质,改善患者肢体痉挛状态,提高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痉挛 温针疗法 体外冲击波疗法
下载PDF
PICC置管肿瘤患者置管肢体恐动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李金花 姜林花 邢建红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12期137-141,共5页
目的调查PICC置管肿瘤患者置管肢体恐动现状,并探讨可能影响其肢体恐动的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来启东市人民医院采用局部麻醉的住院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别应用恐动症评分量表(Tampa Scale of Kinesiophobia,TKS)、... 目的调查PICC置管肿瘤患者置管肢体恐动现状,并探讨可能影响其肢体恐动的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来启东市人民医院采用局部麻醉的住院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别应用恐动症评分量表(Tampa Scale of Kinesiophobia,TKS)、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调查纳入患者的肢体恐动现状、疼痛水平及焦虑情绪,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其PICC置管后肢体恐动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回收问卷118份,其中110份为有效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22%。39例患者发生恐动症,发生率为35.45%,其恐动症得分为(36.45±10.27)分,SAS评分为(63.54±10.12)分,NRS评分为(6.48±2.04)分。SAS评分和NRS评分均与TSK评分呈正相关(r=0.611,0.519,P<0.001)。年龄、月收入水平、置管史、进针次数、文化水平、疼痛程度、焦虑情绪等因素均是影响PICC置管患者恐动症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最有影响的因素为疼痛程度(OR=6.190,P=0.032)和置管史(OR=2.782,P<0.001)。结论PICC置管肿瘤患者中肢体恐动现象较为普遍,其中疼痛程度和置管史是影响患者恐动症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在进行PICC置管操作时,应特别关注患者的疼痛管理,并对有置管史的患者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和教育,以降低恐动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肿瘤患者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