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英语教学中朗读训练的引导探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月英 《新课程研究(下旬)》 2013年第2期64-66,共3页
朗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小学生打好英语学习基础。文章结合小学英语朗读训练教学现状,论述其引导策略。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英语教学 朗读训练
下载PDF
细化重点环节 提升体验层次——刍议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征红 《生活教育》 2011年第5X期72-73,共2页
一、观察背景"生活化"、"活动化"、"体验性"是小学品德课程的显著特点。基于课程特点,教师往往通过设计一系列活动来建构课堂教学主体。
关键词 活动化 品德课堂教学 品德课程 教育理念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生活》 体验性 教育生活化 引导作用
下载PDF
了解·尊重·激励——小学“体育学困生”转化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1
3
作者 顾晓兵 《教师》 2012年第14期92-92,共1页
在实际教学中难免存在一些“体育学困生”,他们不属于有伤、有病或残疾的学生,而是指“三差一缺”的那部分学生,即体质差、基础差、技术差,对体育缺乏兴趣。调查表明,“体育学困生”占学生总数的10%~15%,那么我们如何帮助他们... 在实际教学中难免存在一些“体育学困生”,他们不属于有伤、有病或残疾的学生,而是指“三差一缺”的那部分学生,即体质差、基础差、技术差,对体育缺乏兴趣。调查表明,“体育学困生”占学生总数的10%~15%,那么我们如何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转困促优”,跟上大部队的步伐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困生 体育 小学 激励 尊重 实际教学 脱贫致富 学生
下载PDF
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初探
4
作者 许德明 《教师》 2010年第34期22-22,共1页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将回到生活中去。新课程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将回到生活中去。新课程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那么,我们如何构筑“生活课堂”,促进学生主动、愉悦地学习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生活化 小学数学 引导学生 知识来源 生活实际 数学教学 生活经验 数学活动
下载PDF
浅探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5
作者 孙许凤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2年第6期133-134,共2页
小学英语教材的内容比较简单,单词、短小的对话和简短的小文章是其基本的表现形式。单词是学会句子和文章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词汇教学 实施策略
下载PDF
初探综合实践活动选题指导课的要点 被引量:1
6
作者 朱芳 《生活教育》 2011年第7X期22-23,共2页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指导,以往我们老师会替学生做出选择,认为自己给出的主题容易研究、好操作,后来才发现这样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于是就让学生自主选题,同时提供较多的选题信息,但这样做还是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其实,学生对自己...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指导,以往我们老师会替学生做出选择,认为自己给出的主题容易研究、好操作,后来才发现这样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于是就让学生自主选题,同时提供较多的选题信息,但这样做还是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其实,学生对自己身边事物的观察与思考与成人是不一样的,其中所体现的价值当然也不一样。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选题指导课的要点进行了一些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主体性 生活资源 观察生活 综合活动 垃圾分类 课题名称 现实生活 书面表达 经验范围
下载PDF
强化道德习惯训练 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7
作者 王炳章 《外国中小学教育》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5-46,共2页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道德教育,认为它在全面和谐发展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其他全部教育的灵魂。他强调,少年儿童通过道德教育首先必须形成必要的道德习惯。这也和知识教育一样,儿童在一定年龄阶段必须要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
关键词 少年儿童 良好道德习惯 自我教育 行为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家 道德水平 道德教育 培养学生 教师
下载PDF
发挥教师学习中的差异效应
8
作者 姚阿江 《基础教育参考》 2011年第11期32-35,共4页
学习,是教师永恒的主题。学习.常修从教之德;学习,常积执教之能;学习,常炼施教之艺。但教师学习不是黄洋球式的修剪.更不是俄罗斯方阵式的检阅.而是教师潜能的开发.教师个性的解放.教师品格、能力、艺术、智慧、风格、思想等... 学习,是教师永恒的主题。学习.常修从教之德;学习,常积执教之能;学习,常炼施教之艺。但教师学习不是黄洋球式的修剪.更不是俄罗斯方阵式的检阅.而是教师潜能的开发.教师个性的解放.教师品格、能力、艺术、智慧、风格、思想等的培植和发挥。具有开放的特征.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出了尊重差异、崇尚多样化的实践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学习 教育行政部门 教师品格 教师个性 教师潜能 尊重差异 实践诉求 俄罗斯
下载PDF
在科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低碳”意识
9
作者 曹补泉 姚阿江 《基础教育参考》 2012年第19期46-47,共2页
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低碳理念迅速扑人教育的各个领域.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低碳对于科技教育而言.不仅是手段还是目标。在科学、科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低碳意识.是学校、教师的责任和任务.近年来.我们吴江市七都中心小学的科技... 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低碳理念迅速扑人教育的各个领域.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低碳对于科技教育而言.不仅是手段还是目标。在科学、科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低碳意识.是学校、教师的责任和任务.近年来.我们吴江市七都中心小学的科技教育与低碳牵手.在低碳理念的引导下,选择节约、降耗、环保、碳汇等内容、方式、手段、途径,开展富有低碳意韵的科技教育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教育 低碳 意识 学生 培养 中心小学 教育实践 吴江市
下载PDF
新型班级建设的实践
10
作者 薄方林 《生活教育》 2011年第3X期90-92,共3页
班级建设的改革创新是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领域,是以人为本、改进和优化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认为建设新型班级应该既参照又不满足于传统的班级教育、班级管理和班级形态,激发教师产生从"事务型"向"智慧型&... 班级建设的改革创新是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领域,是以人为本、改进和优化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认为建设新型班级应该既参照又不满足于传统的班级教育、班级管理和班级形态,激发教师产生从"事务型"向"智慧型"转变的内在需求,以求适应新型班级建设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级建设 班级教育 学校教育改革 智慧型 事务型 班级生活 改革创新 学校管理 精神生活 教育空间
下载PDF
演绎生活情景 充盈孩子心灵
11
作者 朱振娟 《生活教育》 2011年第10X期58-59,共2页
《品德与生活》课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生活性——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认知。在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找准贴... 《品德与生活》课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生活性——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认知。在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找准贴近儿童实际生活的切入点,尽可能地为儿童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儿童凭借自己的积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情景 《品德与生活》 生活性 儿童生活 现实生活 价值观引导 内容和形式 走向生活 感受生活
下载PDF
浅析发展性评价在劳技教学中的运用
12
作者 沈英 《生活教育》 2011年第8X期64-65,共2页
教师在评价时要注意个体差异,要重自我评价、重过程评价,要明确评价是为了发展的需要,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都能有健康、成功、愉快的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性评价正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最终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方... 教师在评价时要注意个体差异,要重自我评价、重过程评价,要明确评价是为了发展的需要,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都能有健康、成功、愉快的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性评价正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最终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方式,它不仅强调过程性评价,还强调教育过程与评价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 教育过程 个体差异 自我评价 学习活动 教育活动 元性 教育理念 社会环境
下载PDF
依托溇港文化,开发劳技校本课程资源
13
作者 沈英 《生活教育》 2011年第9X期92-93,共2页
教育教学以人为本,当然须关注小学生对劳动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而目前,小学生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实情况还不够理想,课程内容缺乏丰富性,主要表现为劳动与技术教学内容没有重视与学生的生活、优势教学资源建立联系,教学以本为本,在教学资... 教育教学以人为本,当然须关注小学生对劳动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而目前,小学生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实情况还不够理想,课程内容缺乏丰富性,主要表现为劳动与技术教学内容没有重视与学生的生活、优势教学资源建立联系,教学以本为本,在教学资源消费上存在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课程资源 劳动技术 教育教学资源 资源消费 教学思维 学习活动 实践体验 实践活动过程 生活层面
下载PDF
整合中的转化、生成与放大
14
作者 姚阿江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年第20期39-39,97,共2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是横亘在教育目标和教育结果之间的中介,而是影响教育活动的性质和价值、直接导致现实的教育结果的教育实在,是教育目标达成并拓展的必由之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也不是“形式”,而是教育活动本身,教育过...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是横亘在教育目标和教育结果之间的中介,而是影响教育活动的性质和价值、直接导致现实的教育结果的教育实在,是教育目标达成并拓展的必由之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也不是“形式”,而是教育活动本身,教育过程对于教育目标和教育结果而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 教育目标 转化 放大 信息技术 教育活动 教育过程 课程
下载PDF
“按比例分配”教学实践与思考
15
作者 陆才根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2011年第6期53-54,共2页
[教学思考] 按比例分配是在学生认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内容,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平均分”方法的发展。教材对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法没有作统一要求,而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 [教学思考] 按比例分配是在学生认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内容,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平均分”方法的发展。教材对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的解法没有作统一要求,而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交流.并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发现解决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按比例分配” 教学实践 引导学生 教学思考 教学内容 平均分 交流 教材
下载PDF
关注学生的期待,走进学生的心灵
16
作者 董永飞 《教师》 2011年第36期13-13,共1页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从陶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离开了人性,离开了爱,就根本谈不上教育。怎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怎样的教育才...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从陶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离开了人性,离开了爱,就根本谈不上教育。怎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怎样的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重学生 期待 心灵 教育才能 教育家 育人效果 师生关系 教育成功
下载PDF
优化教师的“问”,培养学生的“问”
17
作者 孙春霞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年第4期59-59,共1页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因此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其中提出问题是关键.
关键词 “问” 教师 优化 学生 培养 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 陶行知
下载PDF
音乐情境对学生参与性和体验性的满足
18
作者 宋勤芬 《教师》 2012年第9期120-121,共2页
音乐作为艺术课程有着较之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它以文化艺术形式表现生活的情操和情感,再从音乐教学对象(小学生)来看,生活情趣性与感官的形象性能满足他们对音乐体验的参与性,与之相应的情境性能满足他们对音乐的体验性。这决定... 音乐作为艺术课程有着较之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它以文化艺术形式表现生活的情操和情感,再从音乐教学对象(小学生)来看,生活情趣性与感官的形象性能满足他们对音乐体验的参与性,与之相应的情境性能满足他们对音乐的体验性。这决定了音乐课堂教学的走向:音乐课堂教学要走进以生活为背景的具体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在情景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得艺术熏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情境 学生参与 体验性 音乐课堂教学 艺术课程 其他学科 形式表现 文化艺术
下载PDF
溇港文化背景下的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
19
作者 徐侃 《新课程研究(下旬)》 2011年第1期50-51,共2页
"山依天陨洞庭座,水傍太湖溇港流??江苏省吴江市七都中心小学坐落在太湖南滩的"黄金岸线"溇港地区,亘古千年的溇港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
关键词 文化背景 课程资源开发 实践 体育 中心小学 吴江市 江苏省
下载PDF
让品德教育走出说教围城 走进生命体验
20
作者 张征红 《长三角.教育》 2010年第3期54-55,共2页
品德课程是以生活为基础的。小学德育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是活生生的生命体,有生命涌动和心灵追求。从家庭走进学校,走向社会,他们的生活空间随之拓展,并开始对公共生活产生兴趣,且具有一定的参与意识。由此审视小学德育课程... 品德课程是以生活为基础的。小学德育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是活生生的生命体,有生命涌动和心灵追求。从家庭走进学校,走向社会,他们的生活空间随之拓展,并开始对公共生活产生兴趣,且具有一定的参与意识。由此审视小学德育课程和德育教育对象,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定生活化与体验性是小学德育课堂的主要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体验 品德教育 小学德育课程 围城 说教 德育教育 生活空间 小学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