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建筑与周易文化
- 1
-
-
作者
李书有
-
机构
江苏省周易文化研究会
-
出处
《建筑与文化》
2008年第7期77-77,共1页
-
文摘
建筑是人类的创造,人根据自身的物质与精神需要,创造出各类建筑,由原始的“构木为巢”、“穴居野处”,到发明富室。最初的“宫室”,主要是遮风避雨的功能而不加修饰。《韩非子。五蠹》中说:“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不椽不断”。后来,随着人的心智渐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的发展,宫室也从最初的“茅茨不翦,不椽不(断)”,向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各种实用功能和精神文化需求发展:家居由住宅迈向深宅大院,园林景观的营造:都城宫殿营造得雄伟高大,富丽堂皇;宗教寺院营造得金碧辉煌。可谓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表现了人们的无穷智慧和创造力。
-
关键词
建筑
易文化
精神文化
社会经济
科学技术
文化艺术
实用功能
园林景观
-
分类号
TU-05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
-
题名牟宗三“佛教存有論”詮釋疏論
- 2
-
-
作者
白欲曉
-
机构
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
南京大學江蘇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儒佛道與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
"南京大學東方哲學與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江蘇省周易文化研究會
-
出处
《佛教文化研究》
2016年第2期226-243,391,共19页
-
文摘
'佛教存有論'的哲學詮釋是牟宗三先生佛學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牟宗三認為,不能以西方關於'是'的學問作為存有論的標準,而中國傳統自有其存有論的慧解。牟宗三'佛教存有論'的詮釋,肯定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之悲願精神客觀上含具'法'的存在説明,經由對佛教義理系統的通貫理解以及對佛教各宗派,特别是中國佛教各宗派理論的系統分析和教理判釋,揭示佛教在解脱實踐中所展露出無限的智心,説明佛教具有'無執的(本體界)存有論'和'執的(現象界)存有論'的哲學意藴。其'佛教存有論'的詮釋是對傳統佛學的現代哲學處理,同時受到自身理論和方法的制約。
-
关键词
牟宗三
佛教
存有論
哲學詮釋
-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阐微庄子的安身立命之道
- 3
-
-
作者
管国兴
-
机构
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
江苏省周易文化研究会
-
出处
《中国文化与管理》
2019年第2期162-169,197,共9页
-
文摘
《庄子》不仅有着思想深刻的道体论和人性论,而且包含思想深刻的德行观和修养功夫论,并由此提出了其“安身立命”思想。庄子认为,大道虽无形、无象、无言,却运行天地、默化万物,人出生后便与道体相离,随着成长过程中形体情识的增益,人会与道渐行渐远;但因人乃万物之最灵,所以每个人都能领悟大道,并返合于道,借由离形去知、心斋、坐忘等手段,进入才全而德不形的中和境界。只要达到庄子所说的各当其分、事称其能之境,人们就可以游刃有余地安身立命,进而愉悦逍遥地乘物游心、济世利民。
-
关键词
庄子
心斋
坐忘
安身立命
乘物游心
-
Keywords
Zhuangzi
purify the heart
forget the desires
live in peace
taking advantages of circumstances to let the mind wander freely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庄子》是六经思想的延展
- 4
-
-
作者
管国兴
-
机构
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
江苏省周易文化研究会
-
出处
《老子学刊》
2019年第2期94-103,共10页
-
文摘
《逍遥游》之精神是庄子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与其余六篇文章在内容上构成总纲与六爻的关系。《齐物论》《养生主》显"地"之德;《人间世》《德充符》述"人"之性;《大宗师》《应帝王》讲"天"之道。《大宗师》所言体现道的本质及其与人的关系,其于六篇文章之重要地位,相当于六爻中"五"的位置。《庄子·内篇》延续《易》的思想与风格,主张明辨万物基础上的齐物,提倡礼乐之道中的逍遥,在各正性命的追求中达天人合一,在从心所欲中获得自然与逍遥。六经是处分之语,而《庄子》是致意之词,是六经思想的延续。
-
关键词
各正性命
礼乐之道
德业之辨
-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