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mtosecond Time-Resolved Spectroscopic Photoe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for Probing Ultrafast Carrier Dynamics in Heterojunctions 被引量:1
1
作者 Bo-han Li Guan-hua Zhang +6 位作者 Yu Liang Qun-qing Hao Ju-long Sun Chuan-yao Zhou You-tian Tao Xue-ming Yang Ze-feng Re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4期399-405,I0002,共8页
The fast developing semiconductor industry is pushing to shrink and speed up transistors. This trend requires us to understand carrier dynamics in semiconductor heterojunctions with both high spatial and temporal reso... The fast developing semiconductor industry is pushing to shrink and speed up transistors. This trend requires us to understand carrier dynamics in semiconductor heterojunctions with both high spatial and temporal resolutions. Recently, we have successfully set up a timeresolved photoe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R-PEEM), which integrates the spectroscopic technique to measure electron densities at specific energy levels in space. This instrument provides us an unprecedented access to the evolution of electrons in terms of spatial location, time resolution, and energy, representing a new type of 4D spectro-microscopy. Here in this work, we present measurements of semiconductor performance with a time resolution of 184 fs, electron kinetic energy resolution of 150 meV, and spatial resolution of about 150 nm or better. We obtained time-resolved micro-area photoelectron spectra and energy-resolved TR-PEEM images on the Pb island on Si(111). These experimental results suggest that this instrument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a powerful tool for investigating the carrier dynamics in various heterojunctions, which will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semiconductor properties in the submicron/nanometer spatial scales and ultrafast time sca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 resolution Photoe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Ultrafast carrier dynamics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下载PDF
合成生物技术制备脂肪族二元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昕 王静 +1 位作者 陈可泉 欧阳平凯 《合成生物学》 2020年第1期71-83,共13页
合成生物学作为发展迅速的一门交叉学科,为构建高效的微生物细胞工厂、促进生物基产品的产业化制备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二元胺作为一种重要的聚合单体,广泛应用于聚酯、聚氨酯、聚酰胺等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中。本文针对C3~C5脂肪族二元胺... 合成生物学作为发展迅速的一门交叉学科,为构建高效的微生物细胞工厂、促进生物基产品的产业化制备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二元胺作为一种重要的聚合单体,广泛应用于聚酯、聚氨酯、聚酰胺等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中。本文针对C3~C5脂肪族二元胺(1,5-戊二胺、1,3-丙二胺、1,4-丁二胺)的生物合成,从途径设计与构建、关键结构元件的设计和改造、调控元件的挖掘与优化、辅因子合成和转运调控等模块的优化和系统集成等方面,综述了利用合成生物学策略改造大肠杆菌和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二元胺的现状,并从非粮生物质的利用和生物合成过程中CO2的再循环利用两个方面阐述了提高二元胺合成过程中原子经济性的研究概况,展望了如何利用合成生物技术进一步优化二元胺合成细胞的性能,以促进生物基二元胺的产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脂肪族二元胺 材料单体 细胞工厂 非粮生物质 过程经济性
下载PDF
光镍协同催化的不对称还原交叉偶联反应
3
作者 崔坤 李公强 夏纪宝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67-1568,共2页
手性有机磷化合物在不对称金属和有机小分子催化以及手性医药材料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手性膦配体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制备手性有机磷化合物的方法经常从化学计量的手性助剂出发,或通过手性拆分外消旋有机... 手性有机磷化合物在不对称金属和有机小分子催化以及手性医药材料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手性膦配体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制备手性有机磷化合物的方法经常从化学计量的手性助剂出发,或通过手性拆分外消旋有机磷化合物.近年来随着不对称催化的快速发展,通过一系列高效的不对称催化反应可以构建手性有机磷化合物,比如α,β-不饱和酮、酯及酰胺等原料的不对称共轭氢膦化反应等[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化合物 不对称催化反应 交叉偶联反应 不对称还原 手性膦配体 手性助剂 手性拆分 化学计量
原文传递
基于平面晶体管型器件的突触可塑性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艳 张晨曦 +4 位作者 王来源 李腾飞 朱颖 仪明东 黄维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3319-3334,共16页
在数据信息膨胀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计算机早已无法满足灵活处理和存储大量信息的需求.与之相比,大脑高度并行的非线性信息处理能力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突触是大脑神经元之间信息交换的连接渠道,突触可塑性是生物学习... 在数据信息膨胀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计算机早已无法满足灵活处理和存储大量信息的需求.与之相比,大脑高度并行的非线性信息处理能力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突触是大脑神经元之间信息交换的连接渠道,突触可塑性是生物学习和记忆的分子基础,为了模拟大脑,必须研究出具有生物突触功能的物理器件,从而实现能够在功能上模拟类脑行为的神经形态电路.研究表明,对于场效应晶体管,把具有可调忆阻特性的场效应晶体管的传导沟道和栅极作为信号传输和调节模块,可以分别对应于生物突触中的离子传导和神经递质释放的过程;对于电子型晶体管,可以利用电操作模式中的OFF(ON)状态的弛豫倾向来模拟生物兴奋(抑制)过程,因而在晶体管中可以实现对突触功能的模拟.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研究人员用平面晶体管结构的突触器件模拟的突触可塑性功能,包括:短时程突触可塑性(包含双脉冲易化和双脉冲抑制,动态过滤(高通滤波/低通滤波),处理时空关联的脉冲,适应等)、长时程突触可塑性、短时程向长时程的转变、放电时间依赖可塑性、分流抑制等,详细说明了这些功能的特点及模拟方法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型结构 晶体管 人工突触 突触可塑性 神经形态模拟
原文传递
基于忆阻器模拟的突触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晨曦 陈艳 +6 位作者 仪明东 朱颖 李腾飞 刘露涛 王来源 解令海 黄维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5-142,共28页
随着数据信息的迅速膨胀,现代基于von Neumann架构的计算机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像人脑一样能够对信息进行学习、记忆和灵活处理的智能计算机是未来计算机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人脑几乎控制着人类所有复杂的生命活动,大脑神经元间的信息传... 随着数据信息的迅速膨胀,现代基于von Neumann架构的计算机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像人脑一样能够对信息进行学习、记忆和灵活处理的智能计算机是未来计算机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人脑几乎控制着人类所有复杂的生命活动,大脑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依赖于名为"突触"的结构,其突出特点——突触可塑性是学习与记忆的重要分子基础,因此突触仿生和突触可塑性模拟被认为是实现高效类脑人工神经网络的第一步.忆阻器作为第4种基本电路元件,拥有独特的类神经突触非线性电学传输特性,它的出现和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能.本文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各科研小组使用不同的忆阻器件和各种实验方法成功模拟的突触可塑性,包括按记忆时间长短分类的短时程可塑性(双脉冲抑制、双脉冲易化、强直后增强)和长时程可塑性,以及放电时间依赖可塑性、放电速率依赖可塑性、经验学习、非联想性学习功能,还有用多个忆阻器及其他基本元器件(电阻、电感、电容、晶体管等)复合模拟的联想性学习、突触缩放等复杂功能,对比了不同器件的优缺点.最后,简述了当前忆阻器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对忆阻器在突触仿生中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忆阻器 突触 突触可塑性 人工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不对称催化实现的二氧化碳固定直接合成光学活性小分子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郭霄 王亚洲 +2 位作者 陈洁 李公强 夏纪宝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208-2220,共13页
固定二氧化碳(CO2)的工业过程远远落后于人类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由于二氧化碳是一种丰富、无毒且廉价易得的碳资源,因此开发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化学合成是非常有意义的.基于过渡金属催化和有机催化活化... 固定二氧化碳(CO2)的工业过程远远落后于人类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由于二氧化碳是一种丰富、无毒且廉价易得的碳资源,因此开发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化学合成是非常有意义的.基于过渡金属催化和有机催化活化CO2的机理研究,近年来已开发出多种有效的CO2的不对称化学固定方法.讨论了通过CO2的不对称化学固定实现的小分子化合物的手性合成的进展.通过阐述催化剂、CO2和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激发CO2不对称转化的新型催化系统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不对称催化 对映选择性 羧基化 环化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