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中农场农机发展对策
1
作者 朱齐放 苏建权 《现代农业科学》 2009年第7期233-233,235,共2页
介绍了大中农场农机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 大中农场 农机 对策
下载PDF
江苏沿海优质稻米特性及绿色生产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鞠军华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9年第2期8-10,共3页
主要阐述了优质稻米的特性和影响稻米品质的因素,并据此从选用优质稻米品种、坚持适期播栽、合理确定种植密度、统筹肥料施用、科学运筹水分、绿色防控病虫害等方面提出了江苏沿海优质稻米田间绿色栽培技术要领。
关键词 江苏 沿海 优质稻米 绿色栽培
下载PDF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现状与技术思路 被引量:29
3
作者 谭长乐 王宝和 +4 位作者 薛良鹏 汪南雁 刘晓斌 李育红 孙业霞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8-100,共3页
根据我国杂交水稻推广对种子量的需求及制种发展概况,发现基于劳动密集型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方式已成为我国杂交水稻发展的障碍因素。随着我国种子企业改制与农村新形势的发展,实施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具有重要意义;在回顾国内外杂交水稻... 根据我国杂交水稻推广对种子量的需求及制种发展概况,发现基于劳动密集型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方式已成为我国杂交水稻发展的障碍因素。随着我国种子企业改制与农村新形势的发展,实施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具有重要意义;在回顾国内外杂交水稻机械制种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机械制种实践,提出了实现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机械化制种 现状 技术思路
下载PDF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高产技术规范 被引量:10
4
作者 谭长乐 王宝和 +6 位作者 曹跃先 李忠芹 薛良鹏 戴正元 李育红 刘晓斌 曹坤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68,共3页
依据多年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高产技术的研究与实践,集成省工节本、减少劳力投入、轻简高效、少风险、高利润的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体系,提出了杂交水稻机械制种的产量结构及产量指标、制种环境条件、机插苗育秧、机械整地、机械... 依据多年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高产技术的研究与实践,集成省工节本、减少劳力投入、轻简高效、少风险、高利润的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体系,提出了杂交水稻机械制种的产量结构及产量指标、制种环境条件、机插苗育秧、机械整地、机械插秧、制种田间管理、花期调节、机械割叶、赤霉素使用、辅助授粉、去杂保纯、机械收获、纯度、发芽率检测等关键操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机械化制种 高产技术 技术规范
下载PDF
两系杂交水稻扬两优6号机械化制种高产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谭长乐 王宝和 +7 位作者 薛良鹏 曹跃先 李忠芹 汪南雁 戴正元 李育红 刘晓斌 曹坤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4-76,共3页
扬两优6号是目前两系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组合。以两系杂交水稻扬两优6号的父母本进行机械化制种,经过几年的研究与示范,明确了机械化制种条件下,母本生长特性的变化及机械化制种的高产技术,以便为大规模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扬两优6号 机械化制种 高产技术
下载PDF
杂交水稻规模化机械制种高产高效安全技术的集成与创新
6
作者 谭长乐 王宝和 +7 位作者 薛良鹏 曹跃先 李忠芹 汪南雁 戴正元 李育红 刘晓斌 曹坤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22-422,共1页
杂交水稻制种是杂交水稻应用于生产的重要环节,涉及到杂交稻种子产量、质量和效益。建立在人工操作上的制种方式,不仅耗费大量的劳力,而且由于人工操作速度慢,容易造成父母本花期错位,延误最佳栽插期,影响父母本生长发育和花期相... 杂交水稻制种是杂交水稻应用于生产的重要环节,涉及到杂交稻种子产量、质量和效益。建立在人工操作上的制种方式,不仅耗费大量的劳力,而且由于人工操作速度慢,容易造成父母本花期错位,延误最佳栽插期,影响父母本生长发育和花期相遇,造成产量下降;特别是对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容易导致母本穗分化期遭遇低温干扰而育性波动,降低种子纯度,对生产造成重大损失。随着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大量转移,杂交水稻制种依靠人工操作的矛盾更显突出。其解决的途径,势必开拓规模化机械制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制种 规模化 安全技术 机械 创新 集成 人工操作 种子产量
下载PDF
常温与低温处理下小麦发芽特性及幼苗性状的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贠金 李秀丽 +3 位作者 许如根 郭宝健 朱娟 吕超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2年第2期1-6,共6页
为了解小麦种质资源耐低温的差异性及鉴定小麦耐低温的发芽特性,本文以来源不同的300份小麦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常温和低温发芽方法,测定不同条件下小麦的发芽特性和幼苗性状,分析参试品种发芽特性和幼苗性状的差异性及各性状之间的相... 为了解小麦种质资源耐低温的差异性及鉴定小麦耐低温的发芽特性,本文以来源不同的300份小麦种质资源为材料,利用常温和低温发芽方法,测定不同条件下小麦的发芽特性和幼苗性状,分析参试品种发芽特性和幼苗性状的差异性及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小麦种子发芽特性和幼苗性状在参试品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势3个发芽特性及3个幼苗性状均值以常温发芽条件的较高,各性状在品种间的变异系数均以低温发芽条件较大。小麦发芽特性间、幼苗性状间及发芽特性与幼苗性状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小麦常温发芽特性与幼苗性状的相关系数均显著小于低温发芽。按照发芽率对小麦进行耐冷性评价,选出122份耐低温发芽的小麦种质,为优异耐迟播小麦种质的发掘与育种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耐低温 种质 发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