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与内镜鼻腔泪囊造孔术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叶霞 施小恬 +3 位作者 金国荣 胡建道 陈争鸣 茅颖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16-316,共1页
我院自1996年3月~2002年8月采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及泪道阻塞共81例,自2000年7月~2002年8月起应用鼻内镜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及泪道阻塞共4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术式改良 泪囊鼻腔吻合术 内镜 鼻腔泪囊造孔术 慢性泪囊炎 泪道阻塞|
下载PDF
鼻内镜下局部填塞Merocel高分子止血棉治疗鼻腔深部出血64例
2
作者 施小恬 叶霞 +1 位作者 石喜年江苏省太仓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 袁兆霁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61-361,共1页
关键词 鼻内镜 局部填塞Merocel高分子止血棉 治疗 鼻腔深部出血
下载PDF
经乳突乙状窦入路手术及其相关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君玉 廖建春 +4 位作者 胡国汉 施小恬 党瑞山 刘环海 姚琪 《解剖与临床》 2007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为临床经乳突入路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15具10%甲醛固定国人成年头颅标本上,逐层解剖,磨除乙状窦表面骨质,暴露乙状窦,统计高位颈静脉球、乳突导血管的出现率。测量乙状窦三处不同位置的宽度、深度以及与外耳道后上棘和后... 目的:为临床经乳突入路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15具10%甲醛固定国人成年头颅标本上,逐层解剖,磨除乙状窦表面骨质,暴露乙状窦,统计高位颈静脉球、乳突导血管的出现率。测量乙状窦三处不同位置的宽度、深度以及与外耳道后上棘和后骨半规管的距离。结果:33.3%的标本存在高位颈静脉球,乳突导静脉的出现率为93.3%。乙状窦在横窦-乙状窦交点,乙状窦膝部及颈静脉球上部的左侧宽度分别为(10.37±2.04)mm、(10.64±2.02)mm及(9.67±2.03)mm,右侧宽度为(12.06±1.94)mm、(12.18±2.18)mm、(10.27±1.94)mm;左侧的深度为(6.30±1.84)mm、(5.52±1.55)mm、(5.59±2.65)mm,右侧的深度为(8.56±1.56)mm、(7.81±1.48)mm、(6.81±1.88)mm。乙状窦与外耳道后上棘的最近距离为(13.84±2.74)mm,与后骨半规管的最近距离(13.84±2.75)mm。结论:乙状窦解剖学变异较大,影响乙状窦前入路的应用,但对乙状窦后入路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窦 导静脉 颈静脉球 解剖
下载PDF
内窥镜辅助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君玉 廖建春 +4 位作者 胡国汉 施小恬 党瑞山 刘环海 姚琪 《解剖与临床》 2007年第3期149-151,156,共4页
目的:研究内窥镜辅助下乙状窦后入路中的相关解剖,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在15具甲醛固定国人成年头颅标本上模拟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操作,内窥镜下观察桥小脑角及入路相关解剖结构并测量手术相关解剖数据。结果:乙状窦大多分布在... 目的:研究内窥镜辅助下乙状窦后入路中的相关解剖,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在15具甲醛固定国人成年头颅标本上模拟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操作,内窥镜下观察桥小脑角及入路相关解剖结构并测量手术相关解剖数据。结果:乙状窦大多分布在顶乳缝前角-乳突尖连线深面。乳突导静脉存在率为93.3%,均汇于乙状窦,其中67.9%与枕静脉的分支相交通。乙状窦后缘中点与Meckel囊内口、Dorello管、岩静脉-岩上窦交点、内耳门、舌咽神经、舌下神经及椎动脉的距离分别为(45.15±2.35)mm、(52.82±2.98)mm、(34.68±5.80)mm、(31.79±2.55)mm、(32.59±2.39)mm、(40.45±2.80)mm及(41.12±3.16)mm,横窦-乙状窦交点后缘与以上各点的距离分别为(48.10±2.34)mm、(57.41±2.76)mm、(38.19±4.87)mm、(36.00±2.11)mm、(38.39±3.02)mm、(47.71±3.08)mm及(49.31±3.18)mm。结论:内窥镜的应用和手术操作中熟悉乙状窦后缘、横窦-乙状窦交点及其毗邻结构的位置关系,可使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更加微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窦后入路 锁孔 内窥镜 桥小脑角 应用解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