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1
作者 张海峰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12期1389-1390,共2页
肺炎性假瘤是一种肺良性肿瘤,由多种细胞、新生的毛细血管和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的炎性肉芽肿,因其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极易误诊为肺癌、结核球和肺错构瘤等。肺炎性假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1~2011年近10年间经... 肺炎性假瘤是一种肺良性肿瘤,由多种细胞、新生的毛细血管和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的炎性肉芽肿,因其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极易误诊为肺癌、结核球和肺错构瘤等。肺炎性假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1~2011年近10年间经本科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部炎性假瘤患者共28例,现作一回顾性总结分析,着重探讨其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性假瘤 外科治疗 诊断 肺部炎性假瘤 肺良性肿瘤 炎性肉芽肿 影像学特征 组织构成
下载PDF
持续腰大池引流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与临床价值
2
作者 周妙兵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2期159-160,共2页
持续腰大池引流(lumbar cerebrospinal fluid drainage,LCFD)在神经外科临床中已得到广泛应用。LCFD具有创伤小、可控引流速度和引流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本科2004年3月至2008年8月应用LCFD治疗脑室内残余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难... 持续腰大池引流(lumbar cerebrospinal fluid drainage,LCFD)在神经外科临床中已得到广泛应用。LCFD具有创伤小、可控引流速度和引流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本科2004年3月至2008年8月应用LCFD治疗脑室内残余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难治性脑脊液漏、严重颅内感染及顽固性颅内高压患者126例,取得了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腰大池引流 神经外科 CEREBROSPINAL 临床价值 蛛网膜下腔出血 FLUID 外科临床 引流速度
下载PDF
颅脑损伤术后颅脑感染血清NLRP3、SAA及NFκB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志美 孙燕宁 何霜霜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期191-19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淀粉样蛋白A(SAA)及核转录因子(NFκB)在颅脑损伤术后颅脑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接诊的7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情况将感染者... 目的探讨血清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淀粉样蛋白A(SAA)及核转录因子(NFκB)在颅脑损伤术后颅脑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接诊的7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情况将感染者设为感染组(n=19),未感染者设为对照组(n=51),分析血清NLRP3、SAA及NFκB在颅脑损伤术后颅脑感染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NLRP3、SAA及NFκ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P3、SAA及NFκB水平:轻度感染<中度感染<重度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NLRP3、SAA及NFκB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NLRP3预测颅脑损伤术后颅脑感染的AUC为0.634,灵敏度为63.43%,特异度为67.40%,截断值为114.02 pg/mL;血清SAA预测颅脑损伤术后颅脑感染的AUC为0.715,灵敏度73.50%,特异度为69.00%,截断值为30.99 mg/L;血清NFκB预测颅脑损伤术后颅脑感染的AUC为0.914,灵敏度为81.40%,特异度为70.00%,截断值为38.27μg/mL,联合检测较单独检测特异度、准确度更高(P<0.05)。结论血清NLRP3、SAA及NFκB在颅脑损伤术后颅脑感染患者中均异常高表达,且三指标联合检测颅脑损伤术后颅脑感染诊断效能更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淀粉样蛋白A 核转录因子 颅脑损伤 颅脑感染
下载PDF
标准交接班流程在神经外科交接班中的应用
4
作者 付颖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1-3,共3页
探讨标准交接班流程在神经外科交接班中的应用。方法:于2021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实施标准交接班流程,分别在实施前后随机纳入50名患者,采用中文版护士交接班评估量表(NSAR)评价并比较两组交接班质量;比较两组交接班遗漏事件和差错事件... 探讨标准交接班流程在神经外科交接班中的应用。方法:于2021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实施标准交接班流程,分别在实施前后随机纳入50名患者,采用中文版护士交接班评估量表(NSAR)评价并比较两组交接班质量;比较两组交接班遗漏事件和差错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标准交接班流程后神经外科交接班质量显著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交接班遗漏事件和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交接班流程通过建立标准化、流程化的交接班程序,规范了护士的交接班行为,有效提高了神经外科交接班质量,对避免交接班遗漏和差错事件、提高护理安全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交接班流程 神经外科 交接班 遗漏事件
下载PDF
引导式教育对神经外科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
5
作者 孙燕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291-294,共4页
探讨引导式教育对神经外科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诊治的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引导式教育方法,比较两组... 探讨引导式教育对神经外科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诊治的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引导式教育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训练效果及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康复训练知识知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导式教育应用于神经外科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可有效提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式教育 神经外科 偏瘫 康复训练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神经外科保护性约束中的应用
6
作者 黄志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25-26,共2页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神经外科保护性约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保护性约束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并比较两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神经外科保护性约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保护性约束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约束相关性身体损伤及非计划拔管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基于临床路径的保护性约束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约束相关性身体损伤及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保护性约束通过实施一系列计划性、流程性的护理措施,有效预防并减少了神经外科患者住院期间约束相关性身体损伤和非计划拔管的发生,提高了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规范了保护性约束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神经外科 保护性约束 非计划拔管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神经外科保护性约束患者约束正确率中的应用
7
作者 章高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4-6,共3页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神经外科保护性约束患者约束正确率中的应用。方法:于2021年1月在我院神经外科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活动,分别在改进前后随机抽查50例保护性约束患者,评价并比较两组约束患者的约束体位、约束用具、护理记录及健康教...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神经外科保护性约束患者约束正确率中的应用。方法:于2021年1月在我院神经外科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活动,分别在改进前后随机抽查50例保护性约束患者,评价并比较两组约束患者的约束体位、约束用具、护理记录及健康教育的规范落实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约束期间约束部位发红、压迹、皮肤损伤及末梢循环不良等约束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神经外科保护性约束患者约束体位、约束用具、护理记录及健康教育的规范落实率均显著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后患者约束期间约束部位发红、压迹、皮肤损伤及末梢循环不良等约束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通过分析神经外科患者保护性约束期间存在及潜在的风险因素,拟定并实施针对性的改进对策,有效提高了神经外科约束患者的约束规范率,在保证了患者安全的同时,深化了优质护理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神经外科 保护性约束
下载PDF
FOCUS-PDCA模式对老年压力性损伤管理的干预效果
8
作者 顾吉宏 史发兰 +2 位作者 胡加文 许盈波 季丽萍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9期3022-3025,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压力性损伤管理中应用FOCUS-PDCA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压力性损伤高风险患者188例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每组94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FOCUS-PDCA模式和常规管理模式,比... 目的探讨老年压力性损伤管理中应用FOCUS-PDCA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压力性损伤高风险患者188例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每组94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FOCUS-PDCA模式和常规管理模式,比较2组的压力性损伤知识知晓率、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生活质量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压力性损伤知识知晓率为96.81%,高于对照组的80.85%(P<0.05)。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4.26%,低于对照组的18.09%(P<0.05)。观察组的防治措施记录缺陷率为4.26%、落实缺陷率为7.45%和标识缺陷率为5.32%,低于对照组的19.15%、23.40%和18.09%(P<0.05)。2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记录、护理技术和基础知识等护理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压力性损伤管理中应用FOCUS-PDCA模式进行干预,能有效改善压力性损伤防治措施落实情况,提高患者压力性损伤知识知晓率、生活质量、护理效果,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损伤 FOCUS-PDCA模式 护理技术 管理 防护措施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金属硫蛋白1E对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的影响
9
作者 申永强 王辉 潘驰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90-49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sTNFR-P55)、金属硫蛋白1E(MT1E)对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2017年2月~2018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146例,依据术后临床转归情况分为复发转移...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sTNFR-P55)、金属硫蛋白1E(MT1E)对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2017年2月~2018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146例,依据术后临床转归情况分为复发转移组和未复发转移组,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血清sTNFR-P55、MT1E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的相关因素。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sTNFR-P55、MT1E及两者联合对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截止随访结束,146例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共有32例发生复发转移。复发转移组肿瘤直径、肿瘤坏死因子-α、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肿瘤分期为Ⅲ期占比、血清sTNFR-P55、MT1E水平均高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FRA21-1(OR=2.768,95%CI 1.107~6.920)、CEA(OR=2.751,95%CI 1.101~6.879)、肿瘤分期为Ⅲ期(OR=3.611,95%CI 1.444~9.029)、sTNFR-P55(OR=3.343,95%CI 1.337~8.361)及MT1E(OR=3.267,95%CI 1.307~8.169)均为影响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的相关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TNFR-P55、MT1E及两者联合对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预测的灵敏度分别为78.12%(95%CI 59.56~90.06)、75.00%(95%CI 56.25~87.87)、71.88%(95%CI 53.02~85.60),特异度分别为63.16%(95%CI 53.56~71.85)、75.44%(95%CI 66.32~82.80)、96.49%(95%CI 90.73~98.87),AUC分别为0.723(95%CI 0.642~0.793)、0.760(95%CI 0.682~0.827)、0.880(95%CI 0.816~0.928)。结论血清sTNFR-P55、MT1E与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有关,且血清sTNFR-P55、MT1E两者联合对ER阳性乳腺癌根治术病人临床转归预测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阳性 乳腺癌根治术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 金属硫蛋白1E 临床转归
下载PDF
高龄初产妇产后抑郁与育儿胜任感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刘文娟 李静静 金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112-115,共4页
目的 探讨高龄初产妇产后抑郁与育儿胜任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接收的高龄初产妇80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拟产妇基础信息调查表、中文版产后抑郁筛查量表(C-PDSS)、中文... 目的 探讨高龄初产妇产后抑郁与育儿胜任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接收的高龄初产妇80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拟产妇基础信息调查表、中文版产后抑郁筛查量表(C-PDSS)、中文版育儿胜任感量表(C-PSOC)对其基线资料、产后抑郁情况、育儿胜任感情况进行调查。根据高龄初产妇C-PDSS评分将其分为抑郁组(C-PDSS评分≥76分)和非抑郁组(C-PDSS评分<76分)。比较两组C-PSOC评分;分析高龄初产妇产后抑郁与育儿胜任感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实际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78份。778例高龄初产妇C-PDSS评分为(58.08±13.61)分,C-PDSS总分≥76分的高龄初产妇89例,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1.44%。抑郁组效能、满意度评分及C-PSOC总分低于非抑郁组(P<0.05)。高龄初产妇C-PDSS各因子评分及总分与C-PSOC各分量表评分及总分呈负相关(r<0,P<0.01)。结论 高龄初产妇产后抑郁形势较为严峻,临床可根据高龄初产妇个人情况和具体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产后服务,预防产后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初产妇 产后抑郁 育儿胜任感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NETs、CRP、PCT与重症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病情以及预后的相关
11
作者 史解燕 肖红波 沈小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51-0054,共4页
研究重症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与病情变化的关系,及上述炎性标记物实验室检测数据对病情预后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23年6月医院重症颅脑损伤患者200例... 研究重症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与病情变化的关系,及上述炎性标记物实验室检测数据对病情预后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23年6月医院重症颅脑损伤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61)和非感染组(n=139),感染组患者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感染组(n=12)、中度感染组(n=40)、重度感染组(n=9),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42)和预后不良组(n=19)。入组研究对象均需采集血清NETs、CRP、PCT含量,对比上述指标在不同分组中含量变化,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感染组患者血清NETs、CRP、PCT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轻度感染组患者血清NETs、CRP、PCT水平均低于中度感染组、重度感染组(P<0.05),中度感染组患者血清NETs、CRP、PCT水平低于重度感染组(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NETs、CRP、PCT水平均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重症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使用血清NETs、CRP、PCT诊断AUC值依次为0.792(95%CI:0.729~0.846)、0.823(95%CI:0.763~0.873)、0.847(95%CI:0.789~0.894);血清NETs、CRP、PCT对重症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预后预测AUC值依次为0.774(95%CI:0.649~0.872)、0.653(95%CI:0.520~0.770)、0.640(95%CI:0.507~0.759)。结论 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而言,若出现肺部感染,其血清炎症标记物(NETs、CRP、PCT)水平明显增加,上述指标可有望成为预后预测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下载PDF
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临床研究 被引量:55
12
作者 顾宏 阮汝娟 卢小冬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4期507-510,共4页
目的研究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0例。两组均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经胆囊三角解剖入路,观察组采取经胆囊... 目的研究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0例。两组均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经胆囊三角解剖入路,观察组采取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用时、失血量、中转开腹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疼痛(VAS)评分、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相关血清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两组胆囊三角无粘连者手术用时、失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胆囊三角粘连者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胆囊三角粘连者,失血量少于对照组胆囊三角粘连者(P<0.05)。观察组胆囊三角粘连者中转开腹发生率(0.0%)低于对照组胆囊三角粘连者(9.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胆囊三角无粘连者术后VAS评分、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胆囊三角粘连者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胆囊三角粘连者,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胆囊三角粘连者(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较对照组(12.5%)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血清TNF-α、IL-6、CRP水平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SF-36评分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应用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显著优化胆囊三角粘连者手术情况,减轻其术后疼痛程度,促进其术后恢复,还可减轻炎性应激反应,且并发症少,生活质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 腹腔镜手术 胆囊后三角 胆囊三角 解剖入路 胆囊三角粘连
下载PDF
腹腔镜微创与开放修补术对老年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免疫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陈慰慰 袁小兵 陆少波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1期1258-1262,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与开放修补术对老年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免疫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两组,每组40例,两...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与开放修补术对老年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免疫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两组,每组40例,两组分别实施传统开放修补术及腹腔镜微创手术,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应激反应指标[血清降钙素原(PCT)]、免疫反应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NK)]、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PCT、CD4^+、CD8^+、NK、IL-1、IL-6、TNF-α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两组PCT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2、7天实验组PCT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术后1、2天实验组PCT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此外术后1、2天对照组CD4^+、CD8^+、NK较术前明显降低,IL-1、IL-6、TNF-α较术前明显升高,而实验组对应指标仅术后1天分别较术前显著降低、升高,且术后实验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更早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术治疗老年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住院时间更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此外由其所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免疫功能损害及炎症反应较开放修补术明显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溃疡穿孔 老年 腹腔镜微创手术 开放修补术
下载PDF
“中药外敷膏”对家兔乳腺增生模型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陆少波 黄金华 钱东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3期47-49,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外敷膏”对家兔乳腺增生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已烯雌酚复制家兔乳腺增生模型,给予“中药外敷膏”外敷治疗,观察“中药外敷膏”对家兔乳房的大体形态、组织学形态及血清雌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中药外敷膏”能... 目的研究“中药外敷膏”对家兔乳腺增生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已烯雌酚复制家兔乳腺增生模型,给予“中药外敷膏”外敷治疗,观察“中药外敷膏”对家兔乳房的大体形态、组织学形态及血清雌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中药外敷膏”能明显抑制模型组家兔乳腺增生,减轻其病理变化,降低血清雌二醇的水平。结论“中药外敷膏”对实验性家兔乳腺增生病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性激素水平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外敷膏 乳腺增生 家兔 雌二醇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近期疗效对比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启超 吴鹏飞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目的比较经腹食管裂孔入路与经胸入路手术治疗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SiewertⅡ、Ⅲ型AEG患者,根据不同手术路径分为经胸手术组(经胸组)38例和经腹食管裂孔手术组(经腹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 目的比较经腹食管裂孔入路与经胸入路手术治疗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SiewertⅡ、Ⅲ型AEG患者,根据不同手术路径分为经胸手术组(经胸组)38例和经腹食管裂孔手术组(经腹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切口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均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根治度均达到R0切除。经腹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视觉模拟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或低于经胸组(P<0.05),腹腔淋巴结清扫数明显多于经胸组(P<0.05)。经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5/44),明显低于经胸组的31.6%(12/38)(P<0.05)。两组纵隔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胸入路手术比较,经腹食管裂孔入路治疗SiewertⅡ、Ⅲ型AEG患者在腹腔淋巴结清扫数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SiewertⅡ型 SiewertⅢ型 手术入路 经腹 食管裂孔 经胸 疗效
下载PDF
甲状腺切除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替代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260
16
作者 吴鹏飞 周细华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1期1329-1331,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术后甲减)患者左旋甲状腺素钠(L-T4)的合适替代治疗剂量。方法术后甲减患者93例,根据甲状腺残留量分为全切组21例、非全切组72例,替代治疗后计算并比较两组单位体重剂量(Per/kg body mass dosing,...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术后甲减)患者左旋甲状腺素钠(L-T4)的合适替代治疗剂量。方法术后甲减患者93例,根据甲状腺残留量分为全切组21例、非全切组72例,替代治疗后计算并比较两组单位体重剂量(Per/kg body mass dosing,PBMD)的差异,并分别比较两组PBMD与1.6μg/kg剂量的差异;对非全切组男女患者L-T4替代治疗剂量与体重的关系分别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全切组与非全切组患者PBMD分别为(1.8±0.1)μg/kg、(1.4±0.2)μg/kg,与1.6μg/kg剂量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均数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全切组男女患者替代治疗剂量分别为(99.0±16.8)μg、(93.0±18.1)μg,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3);非全切组男女患者L-T4替代治疗剂量与体重均高度相关。结论术后甲减患者的L-T4替代治疗剂量需根据患者甲状腺的残留量和性别来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左旋甲状腺素钠 替代治疗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关系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朱学芳 张鹏 +1 位作者 金建龙 钱沂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811-81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变化特点及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10月我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脑梗死组,并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变化特点及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10月我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脑梗死组,并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全自动血凝仪检测FIB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Lp-PLA2水平,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FIB、Lp-PLA2水平变化特点及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rouse积分之间关系。结果脑梗死组患者Lp—PLA2、FI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IB、Lp-PLA2水平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FIB、Lp-PLA2水平与Crouse积分呈正相关(r=0.514、r=0.813,P均〈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FIB、Lp—PLA2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纤维蛋白原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高密度脂蛋白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规范化中医康复管理对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沈小娟 季丽萍 汤美秀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596-600,共5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中医康复管理在患者颅脑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这种干预方式对患者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12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管理,观... 目的探讨规范化中医康复管理在患者颅脑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这种干预方式对患者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12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规范化中医康复管理,两组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6个月的中医证候(偏瘫、语言謇涩、口舌口呙斜、眩晕、头痛、目偏不瞬)积分变化,并利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神经功能缺损评估量表(NHISS)分析两组干预前后不同时段的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通过上门、电话交替随访12个月,每3个月随访1次,记录死亡率。结果两组干预后3、6个月,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干预后6个月评分低于干预后3个月(P<0.05);观察组干预后6个月的偏瘫、语言謇涩、口舌口呙斜证候积分均低于同时段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3、6个月,FMA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6个月评分高于干预后3个月(P<0.05);观察组干预后6个月的平衡、关节活动度评分较同时段对照组高(P<0.05);两组干预后3、6个月的NHIS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干预后6个月评分低于干预后3个月(P<0.05);观察组干预后6个月的NHISS评分显著低于同时段对照组(P<0.05);观察组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中医康复管理能为颅脑损伤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康复计划,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改善,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中医康复管理 运动功能 偏瘫
下载PDF
额叶脑挫裂伤伴血肿359例分类、手术指征及预后 被引量:9
19
作者 何海波 张鹏 陈三军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5期365-366,368,共3页
目的:根据额叶挫裂伤伴血肿形成患者的CT特点和临床表现,探讨分类方法与手术指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额叶挫裂伤伴血肿形成359例行6个月~3年随访。依据头颅CT表现将359例分为两型:Ⅰ型:局部挫伤局限血肿形成134例,Ⅱ型:弥漫挫伤散在血... 目的:根据额叶挫裂伤伴血肿形成患者的CT特点和临床表现,探讨分类方法与手术指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额叶挫裂伤伴血肿形成359例行6个月~3年随访。依据头颅CT表现将359例分为两型:Ⅰ型:局部挫伤局限血肿形成134例,Ⅱ型:弥漫挫伤散在血肿形成225例。探讨两型手术指征,并分析两型患者的硬膜下积液、情感障碍的发生率及ADL。结果:Ⅰ型134例手术治疗23例(17.16%);发生硬膜下积液18例(13.43%),情感障碍17例(12.69%);ADL:优良79例(58.96%),生活自理30例(22.39%),生活半自理13例(9.70%),卧床不起9例(6.72%),死亡3例(2.24%)。Ⅱ型225例手术治疗145例(64.44%);发生硬膜下积液163例(72.44%),情感障碍59例(26.32%);ADL:优良73例(32.44%),生活自理71例(31.56%),生活半自理32例(16.44%),卧床不起26例(11.56%),死亡23例(10.22%)。两型患者手术率、硬膜下积液、情感障碍发生率及ADL预后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额叶脑挫裂伤伴血肿患者进行分类,有利于对患者手术指征的掌握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挫裂伤 颅内血肿 冠状开颅血肿清除术 去骨瓣减压术 精神状态量表 BARTHEL指数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9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7
20
作者 李昌炎 《河北医学》 CAS 2007年第9期1138-1139,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急性胆囊炎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