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职业技能形成过程与师资培训改革 被引量:2
1
作者 舒静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0年第4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教师职业 师资培训 改革
下载PDF
一道思考题的教学及反思
2
作者 沈长生 《江苏教育》 2004年第04B期30-31,共2页
苏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册第34页有这样一道思考题:把一个六面都涂上颜色的正方体木块,切成64块大小相等的小正方体木块(如图)。其中:
关键词 小学 数学教学 教学质量 思考题教学
下载PDF
Fibonacci数列的两个同余性质
3
作者 徐道 《中学数学月刊》 2005年第7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FIBONACCI数列 同余性质 反证法 高中 数学
下载PDF
温旧出新 突破难点 启发想象 读背结合──第7册第9课《望庐山瀑布》课堂实录片断与评析
4
作者 张汉清 《辽宁教育》 2001年第7期83-84,共2页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十分注意古诗教学,她教得活,教得巧.例如<望庐山瀑布>,她只花了十分钟就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让我们来看实录作评析,从中获取教益.……
关键词 庐山瀑布 课堂实录 《望庐山瀑布》 香炉峰 启发想象
下载PDF
试论文学欣赏中的审美超越
5
作者 朱千波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77-83,共7页
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它是欣赏者以特定的文学作品为对象,用感情观照的审美方式去把握、体验、发现的过程。因而从本质上说,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接受,这种审美接受的客体是文学作品,主体是欣赏者本人,既然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接受,它... 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它是欣赏者以特定的文学作品为对象,用感情观照的审美方式去把握、体验、发现的过程。因而从本质上说,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接受,这种审美接受的客体是文学作品,主体是欣赏者本人,既然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接受,它对文学作品就有一定的依赖性,受到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制约。这一点已为一般文学理论工作者所注意到了。但是,文学欣赏作为一种审美接受,更有一种超越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欣赏 审美接受 文学理论 作品形式 文学作品 审美活动 审美方式 欣赏过程 《红岩》 审美意识
下载PDF
扣“眼”解文 一石三鸟——《草船借箭》教学新探
6
作者 张韬 《小学教学研究》 1990年第4期6-6,5,共2页
文有文眼,题有题眼。教学实践证明,扣“眼”解文可以收到一石三鸟之效。五年制第八册(?)8课《草船借箭》是一篇传统教材,可以在布置预习的基础上扣“眼”教学。我们由分析题意可知,“草船借箭”即用草船去借箭,关键是“借”,这是题眼,... 文有文眼,题有题眼。教学实践证明,扣“眼”解文可以收到一石三鸟之效。五年制第八册(?)8课《草船借箭》是一篇传统教材,可以在布置预习的基础上扣“眼”教学。我们由分析题意可知,“草船借箭”即用草船去借箭,关键是“借”,这是题眼,扣住“借”来教学,便能够自然地带出人物,弄清事件,理解联系,讲解课文也就省时省力了。首先,由题眼“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眼 解文 一石三鸟 文眼 上扣 文有 实践证明 水寨 知天 知人
下载PDF
试论师资培训教学的辩证过程
7
作者 舒静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6期89-90,共2页
师资培训教学过程是一个特定的互动过程 ,这一教学过程包括了师生间的辩证互动和学员之间的水平互补运动。教材和教学方法的内在矛盾是构成其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动力 。
关键词 师资培训 教学 主客关系
下载PDF
古诗教学的范例——霍懋征《望庐山瀑布》教学实录评析
8
作者 张汉清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1年第6期45-46,共2页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十分注意古诗教学,她教得活,教得巧,例如《望庐山瀑布》,她只花了十分钟就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让我们来看实录作评析,从中获取教益。师:我们学过许多李白的诗,谁能背?注意每人背一首,不要重复别人背过的诗。(...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十分注意古诗教学,她教得活,教得巧,例如《望庐山瀑布》,她只花了十分钟就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让我们来看实录作评析,从中获取教益。师:我们学过许多李白的诗,谁能背?注意每人背一首,不要重复别人背过的诗。(学生争着背诵,积极性很高。背了《静夜思》、《赠汪伦》、《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独坐敬亭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教学 瀑布 庐山 评析 学生 教学任务 实录 天门山 静夜思 特级教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