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定位和实践路径
1
作者 徐民华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16,共5页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提出的现实依据。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发展过程,需要我们进行科学的目标定位:1.从理想目标和长远目标来看,我们要建设的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提出的现实依据。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发展过程,需要我们进行科学的目标定位:1.从理想目标和长远目标来看,我们要建设的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从中期目标来看,新时期党和人民面临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使命;3.从近期目标来看,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届六中全会则提出了更为具体、全面的8大目标和任务;4.从当前的阶段性目标来看,要以社会公正为基本出发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以促进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社会转型 目标定位 实践路径 社会公正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线的发展历程
2
作者 黄韫宏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31-34,共4页
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实践和建设中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但路线问题不可能一劳永逸。邓小平复出,重新恢复和确立党的思想路线,是中... 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实践和建设中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但路线问题不可能一劳永逸。邓小平复出,重新恢复和确立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线发展历程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之后,思想路线与时俱进地得到了丰富和完善。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群众路线又与思想路线紧密统一和结合起来,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具体化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群众路线
下载PDF
非政府组织培育与政治和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传善 《宿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38-40,17,共4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政府组织在世界范围掀起了一股"社团革命"的浪潮。它在促进民主政治、提供公共服务以及慈善事业、环保、女权运动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非政府组织也与政治和谐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民...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政府组织在世界范围掀起了一股"社团革命"的浪潮。它在促进民主政治、提供公共服务以及慈善事业、环保、女权运动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非政府组织也与政治和谐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民主政治的推进,往往是非政府政治发展的前提;另一方面,反过来,非政府政治的发展也有利于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从目前的政治关系状况来看,大力培育非政府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是实现政治和谐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政治和谐
下载PDF
认知理解与对话互动:英国公共外交的特色、经验及启示
4
作者 成晓叶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3-116,共4页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推动公共外交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以其历史和文化、语言优势及英联邦资源为载体,形成了以认知理解为内在、以对话互动为形式的公共外交模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外交经验,但也由于英美关系过密、政党理念分殊和金融危机...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推动公共外交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以其历史和文化、语言优势及英联邦资源为载体,形成了以认知理解为内在、以对话互动为形式的公共外交模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外交经验,但也由于英美关系过密、政党理念分殊和金融危机影响而受到限制。因而,我国要借鉴英国公共外交的经验,合理、恰当的定位公共外交并保持公共外交开放性的同时,也要吸取英国公共外交失当的教训,处理好公共外交中的意识形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理解 对话互动 英国公共外交 经验启示
下载PDF
拉美新自由主义的衰落与新左翼政权的崛起
5
作者 成晓叶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第3期15-19,39,共6页
新自由主义病毒传染着几乎除古巴以外的每一个拉美国家。其放松国家对经济的管制以及公共部门私有化的措施除了帮助拉美经济摆脱通货膨胀之忧以外并没有真正改善拉美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反而恶化了拉美本身就不理想的社会经济指标。随着... 新自由主义病毒传染着几乎除古巴以外的每一个拉美国家。其放松国家对经济的管制以及公共部门私有化的措施除了帮助拉美经济摆脱通货膨胀之忧以外并没有真正改善拉美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反而恶化了拉美本身就不理想的社会经济指标。随着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破产,选民们开始将选票投向提倡福利国家保障人民生活的传统左翼党派或是新兴左翼党派。1998年,整个拉美地区政治图谱开始左转,其反对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取向不仅带动了经济发展也改变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状况,从而将这些国家从新自由主义的重灾区中挽救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拉美左翼政权 社会 经济
下载PDF
基于软实力塑造的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发展战略 被引量:3
6
作者 刘瑜 《决策咨询》 2013年第3期32-36,共5页
随着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文化产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逐渐显现,发展壮大我国文化产业已日益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共识。文化软实力对国家的形象塑造以及综合国力竞争有重要影响,文化产业... 随着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文化产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逐渐显现,发展壮大我国文化产业已日益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共识。文化软实力对国家的形象塑造以及综合国力竞争有重要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经济转型,更重要的是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国家吸引力。在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巨大差距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具备全球视野,融合经济、政治、文化的要素,努力维持在发展中国家的良好形象,积极应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入侵,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实力 文化力 国际战略 中国 文化产业
下载PDF
中国恢复图们江通海权的战略利益与政策选择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春宇 梅秀庭 《国际经济合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6-81,共6页
无论从历史亦或是法理的角度,中国都拥有图们江通海权,但现实中却无法真正行使该权利。恢复图们江通海权的战略意义重大,有利于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提升中国在东北亚地区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拓展中国在日本海地区的战略权益,推动图们江国... 无论从历史亦或是法理的角度,中国都拥有图们江通海权,但现实中却无法真正行使该权利。恢复图们江通海权的战略意义重大,有利于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提升中国在东北亚地区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拓展中国在日本海地区的战略权益,推动图们江国际合作开发和东北亚区域合作,推动我国在北冰洋航道开发中占据先机等。本文提出恢复图们江通海权的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实施"借港出海"、"租地建港出海"、通过国际三方合作推动恢复通海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们江通海权 借港出海 租地建港出海
原文传递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关于“计算和监督”的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8
作者 李小珊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3-167,共5页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列宁领导工农群众实施"计算和监督"的措施,以实现他们的社会主义监督权和管理权。列宁系统地提出了"计算和监督"的思想,包括实现"计算和监督"的条件、实施"计算和监督"的主体...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列宁领导工农群众实施"计算和监督"的措施,以实现他们的社会主义监督权和管理权。列宁系统地提出了"计算和监督"的思想,包括实现"计算和监督"的条件、实施"计算和监督"的主体、"计算和监督"的特点以及加强"计算和监督"的重要意义等。列宁的思想和实践,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发展改革开放事业,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计算和监督 群众监督 社会主义建设
原文传递
重温列宁逝世前夕关于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的论述
9
作者 李小珊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3-98,共6页
十月革命道路是对列宁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如何解决革命与建设关系论述的提炼。列宁在逝世前夕就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必然性和合理性、革命胜利后建设的艰巨性和系统性作出了深刻阐述。十月革命道路是普遍历史发展规律和特殊表现... 十月革命道路是对列宁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如何解决革命与建设关系论述的提炼。列宁在逝世前夕就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必然性和合理性、革命胜利后建设的艰巨性和系统性作出了深刻阐述。十月革命道路是普遍历史发展规律和特殊表现形式的结合;其更为丰富的内涵体现在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深刻探索上。重温经典,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十月革命、深刻把握十月革命道路的真谛、科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十月革命道路 最后的书信和文章
原文传递
用生命践行共产党人的忠诚信仰——方志敏狱中文稿凝结的初心使命
10
作者 徐龙建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3-96,共4页
1935年2月中旬至8月初,方志敏在狱中先后写下了《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可爱的中国》《清贫》等10余篇文稿。这些堪称共产党人的"不朽之作"总结了方志敏同志所经历的历次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痛斥了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揭... 1935年2月中旬至8月初,方志敏在狱中先后写下了《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可爱的中国》《清贫》等10余篇文稿。这些堪称共产党人的"不朽之作"总结了方志敏同志所经历的历次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痛斥了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种种阴谋,披沥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坚定的革命信仰,以及为无产阶级革命奋斗到底的坚强决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反动派 革命斗争 共产党人 方志敏 经验教训 不朽之作 革命信仰 狱中文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