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体成形术和传统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桂红 钱厚龙 +3 位作者 曹琪 王国喜 孙爱民 徐美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9期663-667,共5页
目的研究并比较椎体成形术(PVP)和保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骨质疏松性椎体新鲜压缩骨折83例共104节,非随机分为2组,组1共44例58节用PVP治疗,组2共39例46节用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随访期内疗效及椎体高度... 目的研究并比较椎体成形术(PVP)和保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骨质疏松性椎体新鲜压缩骨折83例共104节,非随机分为2组,组1共44例58节用PVP治疗,组2共39例46节用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随访期内疗效及椎体高度变化。结果组1患者44例PVP后1周疼痛均得到缓解,视觉疼痛评分(VAS)平均分值从术前8.5下降至2.6(平均下降5.9)。组2患者39例保守治疗后1周VAS分值无变化,在治疗后1周、1和3个月时。组1的VAS分值明显低于组2(P<0.01),6个月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8.9个月,组1有新发骨折3例3节,组2有2例2节,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后1周椎体高度恢复平均为前缘2.2mm,中央2.3mm,后缘高度无变化,随访3、6个月椎体前缘、中央高度与PVP后1周时无差异(P<0.01)。保守治疗后1周椎体前缘、中央及后缘高度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改变,3个月时椎体高度丢失平均为前缘1.9mm,中央2.1mm,6个月时与3个月无差异。在治疗3个月后,组1椎体高度明显高于组2(P<0.01)。结论PVP可迅速缓解疼痛,明显缩短病程,但6个月后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VP可使新鲜压缩椎体的前缘和中央高度得到部分恢复,可显著预防椎体进一步塌陷;保守治疗在3个月内椎体高度可进一步丢失;PVP后新发骨折可能是骨质疏松症的自然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症 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高度
下载PDF
空气灌肠整复治疗小儿肠套叠218例 被引量:3
2
作者 秦晓斌 徐汉芬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2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肠套叠整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18例小儿肠套叠整复治疗成功率进行分析,并对其与病程、套叠部位及全身症状出现与否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218例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成功194例(89.0%),其中病程≤24h、24~...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肠套叠整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18例小儿肠套叠整复治疗成功率进行分析,并对其与病程、套叠部位及全身症状出现与否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218例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成功194例(89.0%),其中病程≤24h、24~48h、48~72h的整复成功率分别为95.1%(135/142)、86.3%(44/51)、60.0%(15/25),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套叠部位在脾曲以上及脾曲以下者分别为94.4%(184/194)、41.7%(10/24),两者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无全身症状、单个全身症状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全身症状者分别为97.6%(80/82)、90.6%(87/96)、67.5%(27/40),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程短,套叠部位在脾曲以上且无全身症状的肠套叠患儿更易整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空气灌肠整复 小儿
下载PDF
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中的诊治价值
3
作者 曾志 《工企医刊》 2010年第5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182例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2例中成功复位的有163例,失败的有19例。结论:空气灌肠是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首选的非外科治...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182例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2例中成功复位的有163例,失败的有19例。结论:空气灌肠是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和治疗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首选的非外科治疗的方法,整复率接近90%,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创伤少、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灌肠复位 小儿肠套叠 价值 非外科治疗 诊治 安全性 并发症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