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朱瑞 赵志和 +1 位作者 李岩 戴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704-705,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浅前房和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60例187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浅前房和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治疗观察。结果:患者160例187眼行小梁切除术后发...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浅前房和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60例187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浅前房和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治疗观察。结果:患者160例187眼行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33眼,发生率为17.65%,其中1眼发生脉络膜脱离,经保守治疗治愈。在160例小梁切除术中,我科开展了5例6眼术毕向前房内注入适量透明质酸钠以预防术后浅前房,其中1例双眼发生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右眼发生广泛后弹力层脱离经前房注气3次治愈,左眼脱离范围小于1/3未做处理。结论: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时,手术要轻巧,操作要精细,以减少或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闭角型 小梁切除术 浅前房 角膜后弹力层脱离
下载PDF
自制探针泪道探通治疗新生儿泪囊炎2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朱瑞 赵志和 李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2037-2038,共2页
目的:探讨自制泪道探针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方法和优点。方法:对门诊就诊的230例245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经3次泪道冲洗仍不通畅者用自制的泪道探针进行泪道探通术。结果:患儿230例通过自制泪道探针进行泪道探通1~5次治愈率为99.2%。结论... 目的:探讨自制泪道探针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方法和优点。方法:对门诊就诊的230例245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经3次泪道冲洗仍不通畅者用自制的泪道探针进行泪道探通术。结果:患儿230例通过自制泪道探针进行泪道探通1~5次治愈率为99.2%。结论:用自制的泪道探针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方法有效、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囊炎 泪道探针 泪道探通术 新生儿
下载PDF
滤过泡针分离术治疗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致眼压失控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岩 梁亚 孙红 《临床眼科杂志》 2019年第6期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滤泡针分离术治疗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致眼压失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致眼压失控患者,共17例(17只眼),均采用滤过泡针分离... 目的探讨滤泡针分离术治疗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致眼压失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致眼压失控患者,共17例(17只眼),均采用滤过泡针分离术治疗,治疗后1 d、7 d、 1个月、 3个月、 6个月随访,观察视力、眼压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白内障术前、滤过泡分离术治疗前、治疗后1 d、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眼压分别为(13.5±2.1)、(40.4±6.5)、(15.5±2.5)、(16.1±2.3)、(16.2±2.1)、(15.6±2.4)、(15.8±2.1) mmHg,治疗后眼压和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滤过泡分离后滤过泡均能重新形成,视力较治疗前明显进步。结论滤过泡针分离术治疗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致眼压失控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过泡针分离术 小梁切除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眼压
下载PDF
改良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在基层防盲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岩 赵治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2期237-238,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晶体调位钩辅助功能在高龄硬核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9-11月住院的白内障患者164例(计164只眼)高龄硬核白内障患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改良晶体调位钩辅助功能,随访术后裸眼视力、眼... 目的:探讨改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晶体调位钩辅助功能在高龄硬核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9-11月住院的白内障患者164例(计164只眼)高龄硬核白内障患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改良晶体调位钩辅助功能,随访术后裸眼视力、眼压、手术并发症及术眼恢复过程等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140只眼裸眼视力≥0.3,占全部术眼85.4%,术后2d,164只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脱盲率达100%,脱残率达90.2%。术中后囊破裂本组发生3只眼(1.8%),娩核发生破裂1只眼,注吸发生破裂2只眼。3只眼顺利行睫状沟晶状体植入。术后1周角膜水肿、眼压升高、房水闪辉基本消失。结论:改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晶体调位钩辅助功能适应高龄硬核白内障患者,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术后早期效果满意,尤其适用基层医院白内障防盲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小切口 晶状体调位钩 高龄
下载PDF
人工鼻泪管逆植内引流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治河 朱瑞 +1 位作者 李岩 戴瑞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2年第3期212-213,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鼻泪管逆植内引流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球头硅胶管逆行鼻泪道插管手术治疗急性泪囊炎11例。结果 11例患者中,除1例终止手术外,其余10例均一次性治愈。结论球头硅胶管逆植内引流治疗急性泪囊炎简便、... 目的探讨人工鼻泪管逆植内引流治疗急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球头硅胶管逆行鼻泪道插管手术治疗急性泪囊炎11例。结果 11例患者中,除1例终止手术外,其余10例均一次性治愈。结论球头硅胶管逆植内引流治疗急性泪囊炎简便、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头硅胶管 逆植 内引流 急性泪囊炎
下载PDF
引线硅胶管逆植环撑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治河 朱瑞 李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2031-2032,共2页
目的:探讨引线硅胶管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引线硅胶管双路插管、逆行植入、环型支撑技术对16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进行治疗。并对传统送泪鼻道引线技术进行改进。结果:16例泪小管断裂全部成功。无明显植管源性并... 目的:探讨引线硅胶管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引线硅胶管双路插管、逆行植入、环型支撑技术对16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进行治疗。并对传统送泪鼻道引线技术进行改进。结果:16例泪小管断裂全部成功。无明显植管源性并发症。结论:采用引线硅胶管作为泪道支撑物,手术简便,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 引线硅胶管 逆植环撑 送泪鼻道引线技术
下载PDF
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李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121-123,共3页
探讨分析对于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使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共有10例患者参与,其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进行问诊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对所有研究对象均使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 探讨分析对于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使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共有10例患者参与,其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进行问诊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对所有研究对象均使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研究对象的视力水平、眼压水平以及前房深度,记录治疗后患者并发症的产生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手术前,10例研究对象的视力水平为(0.23±0.07),眼压水平为(40.27±2.74),前房深度为(1.79±0.38)。手术治疗后,视力水平为(0.51±0.16),眼压水平为(18.82±3.25),前房深度为(3.06±0.32)。经过统计学分析,手术治疗后研究对象的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所有研究对象均无并发症产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结论 对于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使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减轻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其生活质量得到了保障,临床疗效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