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常州市农田土壤主要污染物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昙云 徐加宽 +4 位作者 吴建敏 蒋治国 徐俊 沈剑 王洁琼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6-128,共3页
关键词 农田 土壤 污染物 调查
下载PDF
关于提升常州市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徐金福 赖清云 金军 《上海农业科技》 2010年第1期23-24,共2页
客观分析了近几年常州市水稻生产水平保持全省领先的原因,阐述了2009年常州市水稻生产特点及高产创建初步成效,总结了创建水稻高产的一些做法和启示,明确了下一阶段保证常州市水稻高产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水稻 综合生产能力 高产创建 单产
下载PDF
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常州市武进区农业基地园区建设之探索
3
作者 管红良 徐丹 《上海农业科技》 2009年第4期6-7,共2页
为快速发展现代农业,武进区在建设农业基地园区的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新思路、新途径。本文从农业基地园区的构建类型、示范效应、科技含量、扶持力度和服务功能等方面,简单介绍武进区农业基地园区建设经验以供参考。
关键词 现代农业发展 新途径 农业基地园区
下载PDF
常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对策
4
作者 李昙云 吴建敏 +4 位作者 徐加宽 蒋治国 沈剑 徐俊 王洁琼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6年第2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 安全现状 常州市 重点建设项目 安全建设 市场准入 检测检验 安全状况 标准化 市民
下载PDF
常州市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陆雪芳 赖清云 《上海农业科技》 2007年第5期37-39,共3页
为探讨我市及相邻地区育种单位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在一定区域的生长表现、产量水平和利用价值,2006年我们征集了一批近年来培育的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进行了适应性区域试验,以便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品种区域试验 水稻新品种 常州市 大面积推广 生长表现 育种单位 相邻地区 利用价值
下载PDF
常州市加快“种子工程”建设的思路
6
作者 陆雪芳 赖清云 《农业科技通讯》 2007年第10期14-16,共3页
大力实施“种子工程”建设,加快培育、推广优质高产抗病农作物新良种,对促进粮油单产、品质的提高,优化种植业结构,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整体效益,推进种子产业化的快速发展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种子工程 常州市 综合生产能力 种植业结构 种子产业化 优质高产 农作物 粮油
下载PDF
常州香丝瓜早熟丰产栽培技术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詹国勤 徐丹 周琪 《上海农业科技》 2009年第3期81-82,共2页
常州香丝瓜是常州地方特色品种,探索其早熟、丰产栽培技术,可提高经济效益,并具有普遍推广的积极意义。本文介绍了播种育苗、整地作畦、大田管理、病虫防治、适时采收等主要栽培技术,以供广大农户参考。
关键词 香丝瓜 早熟丰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常州设施农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8
作者 钱金敖 金军 +3 位作者 杨益群 羌勋良 潘国璋 徐金福 《上海农业科技》 2005年第6期8-9,共2页
关键词 设施农业 常州市 发展对策 现状 经营机制创新 新兴产业 现代农业 农业发展 农民收入 区域市场
下载PDF
以渔养水 常州打造现代渔业 被引量:3
9
作者 狄立新 《江苏农村经济》 2009年第10期47-48,共2页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60万亩左右,渔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左右,已连续十年位居农业产业的首位。生物治水,发挥鱼在水体中调水、控水、养水的生态功能,是常州市今后渔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治理...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60万亩左右,渔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左右,已连续十年位居农业产业的首位。生物治水,发挥鱼在水体中调水、控水、养水的生态功能,是常州市今后渔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治理水环境的必然选择。更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体王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州市 现代渔业 水产养殖面积 农业总产值 科学发展观 渔业产值 农业产业 生态功能
下载PDF
创新 优质 高产——常州水稻单产全省“七连冠”实现途径的思考
10
作者 狄立新 《江苏农村经济》 2010年第3期27-28,共2页
常州缘何能在水稻单产上连续七年突破?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强化惠农政策措施,创新粮食生产模式。具体而言,六大因素成就了常州水稻单产全省"七连冠"。
关键词 单产 水稻 常州 创新 生产模式 惠农政策 粮食
下载PDF
水稻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与分配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0
11
作者 徐加宽 杨连新 +1 位作者 王余龙 王志强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4-622,共9页
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及人口的大幅度增加,重金属在环境中快速地积累。水稻(Oryzasativa)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稻田重金属污染不仅导致水稻生长发育受阻,产量下降,更为严重的是重金属在水稻体内大量累积,并通过食物链传递... 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及人口的大幅度增加,重金属在环境中快速地积累。水稻(Oryzasativa)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稻田重金属污染不仅导致水稻生长发育受阻,产量下降,更为严重的是重金属在水稻体内大量累积,并通过食物链传递,危害人的健康,直接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本文就水稻对有毒重金属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分配及其机理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重金属 吸收 分配 机理 有毒重金属元素 水稻生长 重金属污染 20世纪 粮食作物
下载PDF
机插秧每穴栽插苗数对水稻分蘖与成穗的影响 被引量:85
12
作者 袁奇 于林惠 +2 位作者 石世杰 邵建国 丁艳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1-125,共5页
以水稻晚粳品种武香粳9号为材料,通过对分蘖跟踪挂牌,研究了机插水稻分蘖发生和成穗的特点,并与手栽处理分蘖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机插水稻分蘖发生和成穗主要集中在0/4、0/5、0/6、0/7的一级分蘖和4/1低蘖位二级分蘖;随着栽插密度增... 以水稻晚粳品种武香粳9号为材料,通过对分蘖跟踪挂牌,研究了机插水稻分蘖发生和成穗的特点,并与手栽处理分蘖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机插水稻分蘖发生和成穗主要集中在0/4、0/5、0/6、0/7的一级分蘖和4/1低蘖位二级分蘖;随着栽插密度增加,0/4、0/5、0/6、0/7的一级分蘖的发生率均下降,4/1等低位的二级分蘖发生率下降更多,最终成穗率也下降。研究还表明机栽3苗时产量最高,与手栽处理相比,0/5、0/6、0/7的一级分蘖的发生与成穗率及最终产量均高于手栽处理。该文揭示了机插水稻分蘖发生和成穗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水稻 密度 分蘖 成穗率 产量
下载PDF
土壤铜胁迫对不同籼型水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袁玲花 徐加宽 +5 位作者 颜士敏 韩妍 赵江宁 王余龙 董桂春 杨连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35-441,共7页
盆栽土培条件下,以壤土为试验土壤,以6个籼稻品种(组合)为供试材料,研究土壤铜含量400mg·kg-1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铜处理使供试品种稻谷、糙米和精米产量均下降,降幅为14% ̄27%,依据减产的显著性可将所有供试品... 盆栽土培条件下,以壤土为试验土壤,以6个籼稻品种(组合)为供试材料,研究土壤铜含量400mg·kg-1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铜处理使供试品种稻谷、糙米和精米产量均下降,降幅为14% ̄27%,依据减产的显著性可将所有供试品种划分为不显著减产(P>0.05)、显著减产(P<0.05)和极显著减产(P<0.01)3种类型。土壤铜处理对稻米加工品质(糙米率和精米率)、外观品质(垩白米率、垩白率和垩白度)、蒸煮和食味品质(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以及卫生品质(铜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使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由于子粒减产幅度明显大于蛋白质含量增加的幅度,蛋白质总量极显著降低。铜在子粒不同部位的分布差异很大,浓度分布:糠层中铜浓度大约是谷壳、精米的2倍;积累量:谷壳、糠层和精米中铜积累量平均分别占子粒总积累量的13%、12%和75%,即稻谷经精加工后,其铜总量下降1/4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土壤铜处理 产量 品质 铜含量
下载PDF
土壤铜含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及其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徐加宽 杨连新 +5 位作者 王志强 王云霞 徐俊 王洁琼 黄建晔 王余龙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2-76,86,共6页
在盆栽土培条件下,以武香粳14为材料,设置不同土壤铜含量(100、200、400、600、800mg·kg^-1),研究铜胁迫对水稻移栽至成熟期氮素吸收利用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铜含量的增加,水稻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吸氮量... 在盆栽土培条件下,以武香粳14为材料,设置不同土壤铜含量(100、200、400、600、800mg·kg^-1),研究铜胁迫对水稻移栽至成熟期氮素吸收利用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铜含量的增加,水稻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吸氮量均显著下降,拔节期的降幅明显大于抽穗期和成熟期;土壤铜处理后,拔节期水稻氮素物质生产效率增加,但抽穗和成熟期氮素物质生产效率以及成熟期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均下降。水稻产量随着土壤铜含量的增加显著下降,主要原因在于铜胁迫条件下水稻吸氮能力明显减弱,其次为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下降;相关分析表明,水稻拔节和抽穗期植株吸氮量与穗数、每穗粒数以及生物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844^*~0.999^**)。综合而言,土壤铜胁迫条件下水稻吸氮能力明显下降,影响植株光合生产,进而使分蘖发生和颖花形成受阻,最终导致水稻显著减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土壤铜含量 氮素 吸收 产量
下载PDF
土壤铜胁迫对水稻磷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加宽 杨连新 +4 位作者 王志强 徐俊 王洁琼 黄建晔 王余龙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3-217,共5页
在土培盆栽条件下,研究移栽至成熟期100-800 mg/kg铜胁迫对早熟晚粳水稻品种武香粳14号磷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随着土壤铜含量的增加,水稻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吸磷量均显著下降,降幅为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对水稻拔节期、抽... 在土培盆栽条件下,研究移栽至成熟期100-800 mg/kg铜胁迫对早熟晚粳水稻品种武香粳14号磷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随着土壤铜含量的增加,水稻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吸磷量均显著下降,降幅为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对水稻拔节期、抽穗期磷素生产效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成熟期磷素生产效率和磷素籽粒生产效率均显著下降;随着土壤铜含量的增加水稻产量下降10%-96%。相关分析表明,水稻拔节期和抽穗期吸磷量与穗数、每穗颖花数以及生物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842^*-0.999^**)。说明在土壤铜胁迫条件下水稻吸磷能力明显下降,影响植株光合生产,进而使水稻分蘖发生和颖花形成受阻,最终导致水稻显著减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铜胁迫 水稻 磷素 吸收利用 产量
下载PDF
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群体质量差异比较 被引量:44
16
作者 金军 薛艳凤 +3 位作者 于林惠 李伟 徐丹 羌勋良 《中国稻米》 2006年第6期31-33,共3页
本试验以早熟晚粳品种9998-3为供试材料,研究水稻在直播、抛秧、机插、手栽四种不同种植方式下群体茎蘖动态、分蘖发生特点、叶面积指数变化和干物质积累及运转规律、穗层整齐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机插稻、手栽... 本试验以早熟晚粳品种9998-3为供试材料,研究水稻在直播、抛秧、机插、手栽四种不同种植方式下群体茎蘖动态、分蘖发生特点、叶面积指数变化和干物质积累及运转规律、穗层整齐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机插稻、手栽稻成穗率、单穗重、总粒数均比直播稻、抛秧稻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差异均较小,其中结实率呈现直播稻>手栽稻>抛秧稻>机插稻的趋势,千粒重呈现手栽稻>直播稻>抛秧稻>机插稻的趋势;直插稻单位有效穗数最高,机插稻和抛秧稻的相近,手栽稻最低;机插稻、手栽稻的产量均较高,抛秧稻的次之,直播稻的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稻 叶面积 运转率 干物质 叶重损失率 水稻
下载PDF
稻鸭共作——有机稻米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羌勋良 金军 +4 位作者 潘国璋 杨益群 陈留芬 郑杏明 谈凤琴 《上海农业科技》 2004年第4期60-62,共3页
江苏省近年来试验示范稻鸭共作生产有机稻米,至2002年镇江市示范面积已有2000亩.常州市从2003年在新北区孟河镇试验100亩,并开展稻、鸭品种引进试验,稻田放鸭与不放鸭的对比试验,稻田施用不同肥料的对比试验,水稻生长中期搁田与不搁田... 江苏省近年来试验示范稻鸭共作生产有机稻米,至2002年镇江市示范面积已有2000亩.常州市从2003年在新北区孟河镇试验100亩,并开展稻、鸭品种引进试验,稻田放鸭与不放鸭的对比试验,稻田施用不同肥料的对比试验,水稻生长中期搁田与不搁田对比试验,稻田放鸭子不同数量对比试验等系列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共作 有机稻米 品种选择 养殖技术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生态沼液与生物酵素在蛋鸡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建敏 曹雪林 +3 位作者 吴开贵 徐俊 承尧兴 董渊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5期218-219,224,共3页
沼液沼渣应用平菇基质进行生态处理并固液分离形成生态沼液(Ebs)与生物酵素(Be)。经测定,两产品营养成分丰富,其中生态沼液pH值为7.64,呈弱碱性,以镁与铁含量较高,分别为0.17%和25.39mg/L;生物酵素pH值为7.38,粗蛋白、腐植酸、粗脂肪、... 沼液沼渣应用平菇基质进行生态处理并固液分离形成生态沼液(Ebs)与生物酵素(Be)。经测定,两产品营养成分丰富,其中生态沼液pH值为7.64,呈弱碱性,以镁与铁含量较高,分别为0.17%和25.39mg/L;生物酵素pH值为7.38,粗蛋白、腐植酸、粗脂肪、钙、磷、镁、钾含量分别为17.38%、15.70%、3.75%、3.56%、1.06%、0.32%和1.41%。卫生指标除生态沼液铬略偏高外,均达到无公害标准要求。经蛋鸡应用试验结果表明:420~480日龄蛋鸡饲喂5%Be日粮平均产蛋率达86.53%、料蛋比2.29∶1.00、鸡蛋平均蛋白含量12.69%、胆固醇158.10mg/100g,分别比CK组高5%、5%、5%与4%,节省饲料成本7%;应用3%Ebs拌料产蛋率与料蛋比较好,分别为86.49%与2.22∶1.00,分别比CK组高5%和8%。5%Ebs组鸡蛋平均蛋白含量与胆固醇较好,分别为12.31%和159.10mg/100g,比CK组高2%和3%。各组鸡蛋均符合无抗无公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沼液 生物酵素 蛋鸡生产 应用
下载PDF
畜禽生态养殖的实践与思考
19
作者 刘林元 《四川畜牧兽医》 2004年第7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畜禽生产 生态养殖 规模化生产 技术协作
下载PDF
发展武进现代乳业的实践与思考
20
作者 刘林元 居生元 +1 位作者 张杏华 包兴大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7年第4期11-12,共2页
“十五”期间,武进奶牛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区2000年奶牛总数为575头,目前全区奶牛存栏已达2058头,增长3.5倍之多。湖塘、奔牛一带奶牛饲养老区,已有数十年历史,过去一直只有几十头,现在都已发展到数百头。芙... “十五”期间,武进奶牛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区2000年奶牛总数为575头,目前全区奶牛存栏已达2058头,增长3.5倍之多。湖塘、奔牛一带奶牛饲养老区,已有数十年历史,过去一直只有几十头,现在都已发展到数百头。芙蓉、焦溪、雪埝、遥观等地属奶牛养殖新区,起步于90年代后期。近年来,均已发展到300头以上,呈现出后来居上的发展势头。如“焦溪聪聪奶牛场”创建于1997年初,到2000年底,本场以公司+基地带动周边奶农养殖奶牛只有100多头,而2003年加盟“光明”后,接轨上海,洽入世界,建设了标准化奶牛公寓,使聪聪乳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目前已有52户奶农计553头奶牛进入公寓集中饲养,户均创收达5万元左右。如地处太湖之滨、依山傍水、得天独厚的“常州市武进现代畜牧有限公司”首创的“种草养奶牛、牛尿浇牧草、牛粪养蚯蚓、蚯蚓养黄鳝、蚯蚓粪作有机肥”还田或出售的生态农业模式,受到省、市、区各级领导的赞许和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业发展 武进 奶牛饲养 “十五”期间 生态农业模式 奶牛养殖 蚯蚓粪 集中饲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