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早熟晚粳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开 杨一琴 +1 位作者 杨建忠 徐洁芬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第4期44-44,96,共2页
为筛选出适宜江苏省苏南及沿江地区种植的早熟晚粳水稻新品种,进行了水稻新品种展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0个参试的早熟晚粳水稻新品种,生育期均较适中,在156~160d之间,产量都处于较高水平,其中"武运粳30号"、"武运粳31... 为筛选出适宜江苏省苏南及沿江地区种植的早熟晚粳水稻新品种,进行了水稻新品种展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0个参试的早熟晚粳水稻新品种,生育期均较适中,在156~160d之间,产量都处于较高水平,其中"武运粳30号"、"武运粳31号"、"镇糯19号"3个品种的产量居前,可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区域。"武运粳23号"生产应用实践证明其高产稳产性好。以上4个早熟晚粳品种可在苏南及沿江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早熟晚粳 品种比较 产量
下载PDF
应用于农村支浜原位修复的生态浮床净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宋雪飞 张迎颖 +4 位作者 恽台红 宋伟 张志勇 王岩 刘海琴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7-484,共8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生态浮床对农村集中居住区河道支浜的净化效果。[方法]于2018年7—10月,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运村村新运小桥浜运农桥段180 m河段上,选取铜钱草、梭鱼草和千屈菜3种常见植物构建组合生态浮床,开展支浜水体原位修复试...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生态浮床对农村集中居住区河道支浜的净化效果。[方法]于2018年7—10月,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运村村新运小桥浜运农桥段180 m河段上,选取铜钱草、梭鱼草和千屈菜3种常见植物构建组合生态浮床,开展支浜水体原位修复试验。[结果]在植物种养后,支浜上、中、下游沿程各采样点,水体固体悬浮物(SS)含量逐渐下降;水体溶解氧(DO)浓度随浮床处理时间延长呈升高趋势,而pH值则逐渐趋于中性。试验期间,受到地表径流排污口的影响,组合生态浮床对河段水体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29.7%、30.73%和75.0%。在试验周期75 d内,铜钱草、梭鱼草和千屈菜对水体氮素的去除速率分别为0.36、2.56和1.10 g·m^-2·d^-1;对水体磷素的去除速率分别为0.041、0.071和0.140 g·m^-2·d^-1。3种浮床植物对支浜水体的去污能力从高到低依次为:梭鱼草、千屈菜、铜钱草。[结论]在应用于农村支浜原位修复的生态浮床净化试验中,3种组合生态浮床不仅消减水体氮、磷浓度,还有效降解有机物和拦截颗粒物,对减少下游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生态浮床 河道污染 净化效果
下载PDF
机插水稻武运粳23号的产量构成及配套高产途径 被引量:2
3
作者 管红良 王伯良 +2 位作者 陆小良 马治丰 何华阳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7-79,共3页
水稻新品种武运粳23号已成为沿江苏南地区水稻的主栽品种。通过实施"千亩方、百亩攻关方"的资料数据,深入研究了武运粳23号的产量构成特点和配套高产技术,明确了超高产栽培途径。
关键词 水稻 机械栽插 高产途径 产量构成
下载PDF
苏南地区小麦扬麦18适应性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布 管红良 +1 位作者 何华阳 马治丰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3-104,共2页
苏南地区水稻栽培传统是应用早(中)熟晚粳品种,虽然稻麦种植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由于天气及其他因素的干扰,水稻腾茬时间大面积在11月初,造成小麦迟播,成为苏南地区产量不稳的主要因素。常州市武进区从2010年秋开始引进扬麦18,经2... 苏南地区水稻栽培传统是应用早(中)熟晚粳品种,虽然稻麦种植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由于天气及其他因素的干扰,水稻腾茬时间大面积在11月初,造成小麦迟播,成为苏南地区产量不稳的主要因素。常州市武进区从2010年秋开始引进扬麦18,经2年试验和示范,重点研究了扬麦18不同播期条件下的生育特性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以期在迟播条件下,获得较理想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南地区 扬麦18 适应性 产量构成 高产技术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武运粳24号机械栽插高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文龙 徐晓杰 +3 位作者 陆小良 何华阳 马治丰 谈文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0-131,共2页
近年来,水稻机械化栽秧面积不断扩大,但离规定的要求、广大农户的需求还有差距。在保证水稻生长季节的前提下,单机作业量是机械化栽秧进一步扩大的"瓶颈"。笔者认为提高单机作业量的主要途径包括:一是提高机械完好率,二是延... 近年来,水稻机械化栽秧面积不断扩大,但离规定的要求、广大农户的需求还有差距。在保证水稻生长季节的前提下,单机作业量是机械化栽秧进一步扩大的"瓶颈"。笔者认为提高单机作业量的主要途径包括:一是提高机械完好率,二是延长栽插时间。本研究以延长栽插时间为抓手,以优化水稻品种为手段提高单机作业量,达到水稻机械化栽秧面积不断扩大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运粳24号 品种特性 机械栽插 高产技术
下载PDF
高剂量吡蚜酮防治稻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廖云峰 江文洁 +4 位作者 张云玉 李志鹏 王健 王丹 张泉荣 《上海农业科技》 2015年第4期136-137,共2页
为验证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和适用剂量,以"武运粳29号"为试材,进行了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使用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20~150g/hm2,药后15d对灰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防效可达90%左... 为验证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和适用剂量,以"武运粳29号"为试材,进行了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使用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20~150g/hm2,药后15d对灰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防效可达90%左右,且对水稻生长安全,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蚜酮 稻飞虱 防效 武运粳29号
下载PDF
40%噻呋·己唑醇SC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简报 被引量:2
7
作者 花力芬 马治丰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第6期114-114,132,共2页
为探明40%噻呋·己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控效果、适宜剂量及持效期,2017年8月进行了该药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40%噻呋·己唑醇SC20g,其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病指防效稳定在80%以上,与每667m^2用240g/L噻... 为探明40%噻呋·己唑醇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控效果、适宜剂量及持效期,2017年8月进行了该药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40%噻呋·己唑醇SC20g,其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病指防效稳定在80%以上,与每667m^2用240g/L噻呋酰胺(满穗)SC15g防效相当,从使用量、防效、性价比和延缓抗性等方面综合评价,40%噻呋·己唑醇SC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优良药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噻呋·己唑醇SC 水稻纹枯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直播稻田20%一展清除草剂不同用药时期和药量试验示范 被引量:1
8
作者 谈春燕 尹忠伟 +2 位作者 张建 杭佑贵 傅华欣 《上海农业科技》 2015年第1期136-136,119,共2页
针对直播稻田杂草种类复杂、基数较高和危害偏重等特点,为提高旱直播水稻田杂草防除水平,特进行了20%一展清除草剂不同用量和不同用药时期的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旱直播稻田多种杂草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可有效防除稗草、千金子... 针对直播稻田杂草种类复杂、基数较高和危害偏重等特点,为提高旱直播水稻田杂草防除水平,特进行了20%一展清除草剂不同用量和不同用药时期的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旱直播稻田多种杂草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可有效防除稗草、千金子、马唐、牛筋草及阔叶草水苋菜和莎草三棱草、野荸荠。以水稻3∽4叶期施药为好,用药量以400mL/667m2左右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稻田 除草剂 20%一展清 杂草 防效
下载PDF
40%己唑醇·嘧菌酯悬浮剂防治“武运粳29号”纹枯病试验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廖云峰 江文洁 +4 位作者 张云玉 李志鹏 王健 王丹 张泉荣 《上海农业科技》 2015年第3期122-123,共2页
为验证40%己唑醇·嘧菌酯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和适用剂量,以"武运粳29号"为供试品种,特进行了田间药效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纹枯病发生初期,用40%己唑醇·嘧菌酯悬浮剂120~240g/hm2,药后14d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为验证40%己唑醇·嘧菌酯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和适用剂量,以"武运粳29号"为供试品种,特进行了田间药效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纹枯病发生初期,用40%己唑醇·嘧菌酯悬浮剂120~240g/hm2,药后14d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运粳29号 40%己唑醇·嘧菌酯悬浮剂 水稻纹枯病 防效
下载PDF
卫稻夫与莎阔丹、二甲四氯混用防除水直播稻田杂草效果初报
10
作者 杨开 张建 闫街 《上海农业科技》 2018年第1期113-114,共2页
为充分发挥卫稻夫防除禾本科杂草的优势,克服其对阔叶杂草、莎草防效差的弱点,2017年在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丁舍村进行了水直播稻田不同时期卫稻夫与莎阔丹和二甲四氯混用除草试验。结果表明,卫稻夫+莎阔丹对水直播稻田禾本科和阔叶杂草... 为充分发挥卫稻夫防除禾本科杂草的优势,克服其对阔叶杂草、莎草防效差的弱点,2017年在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丁舍村进行了水直播稻田不同时期卫稻夫与莎阔丹和二甲四氯混用除草试验。结果表明,卫稻夫+莎阔丹对水直播稻田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优异,灭草速度快,不反弹,且对水稻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直播稻田 卫稻夫 莎阔丹 二甲四氯 防除效果
下载PDF
86%十三吗啉OL防治小麦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简报
11
作者 杨开 李志鹏 +1 位作者 周丹 马治丰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第6期118-118,134,共2页
为储备和丰富小麦白粉病的防治药种,于4月初小麦白粉病发病初期实施了不同剂量86%十三吗啉OL防治小麦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5d,每667m^2用86%十三吗啉OL20g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达75.34%,对照药剂每667m^2用20%三唑酮EC50g... 为储备和丰富小麦白粉病的防治药种,于4月初小麦白粉病发病初期实施了不同剂量86%十三吗啉OL防治小麦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5d,每667m^2用86%十三吗啉OL20g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达75.34%,对照药剂每667m^2用20%三唑酮EC50g的防效为73.15%,两处理防效相当;随着小麦白粉病病情严重度上升,各药剂的防效均下降,药后30d,每667m^2用86%十三吗啉OL15g、20g的防效分别为54.50%、53.46%,好于对照药剂每667m^2用20%三唑酮EC50g的防效(47.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6%十三吗啉OL 小麦白粉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示范应用信息素迷向技术监测和防治梨小食心虫田间试验效果初报
12
作者 谈春燕 王彦 陈伟 《上海农业科技》 2014年第4期152-154,共3页
为进一步试验示范梨小食心虫信息素的防治效果,2013年在常武地区对其进行了示范应用。结果表明,应用梨小食心虫信息素诱捕技术,能够明显监测到田间成虫的消长发生时期,尤其是监测越冬代和3代成虫高峰,从而可分析田间各代成虫的盛发期和... 为进一步试验示范梨小食心虫信息素的防治效果,2013年在常武地区对其进行了示范应用。结果表明,应用梨小食心虫信息素诱捕技术,能够明显监测到田间成虫的消长发生时期,尤其是监测越冬代和3代成虫高峰,从而可分析田间各代成虫的盛发期和高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素迷向诱捕技术 梨小食心虫 田间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