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教学评”一体化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被引量:3
1
作者 丁华宇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2年第7期68-68,共1页
物理实验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积极地参与物理课堂,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水平、兴趣和热情,从而营造良好的物理教学氛围,提升教学效率。但传统的教学评价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成绩为主要的评价标准,缺乏全面性,导致学生为了学... 物理实验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积极地参与物理课堂,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水平、兴趣和热情,从而营造良好的物理教学氛围,提升教学效率。但传统的教学评价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成绩为主要的评价标准,缺乏全面性,导致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教学评”一体化要求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与教学评价相一致,已取得一些良好的教学成果。在此背景下进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物理教师要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的统一,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和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深入理解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 教学成果 物理知识 物理教师 学习物理 物理课堂 物理实验 教学氛围
下载PDF
小手书丹青 水墨润童心——浅议小学生中国画审美评价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林 《求知导刊》 2023年第29期128-130,共3页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中国画审美评价能力。教师培养小学生的中国画审美评价能力,能够落实新课标要求,使学生形成审美感知素养,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文章阐述了小学生中国画审美评价能力的培养意义,分析了目...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中国画审美评价能力。教师培养小学生的中国画审美评价能力,能够落实新课标要求,使学生形成审美感知素养,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文章阐述了小学生中国画审美评价能力的培养意义,分析了目前教师在培养小学生这一能力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课程探讨了小学生中国画审美评价能力的培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小学美术 审美评价能力 审美感知 文化理解
下载PDF
探寻算理与算法的融合之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与评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丽 傅广辉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6年第3期63-69,共7页
计算教学既需要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算理,也需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由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过渡和演变过程,使法理互通、相辅相成。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应努力探寻算理与算法的融合:首先安排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组,让学生明确异... 计算教学既需要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算理,也需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由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过渡和演变过程,使法理互通、相辅相成。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应努力探寻算理与算法的融合:首先安排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组,让学生明确异分母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的;然后,呈现开放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最后,通过两个层次的练习,进一步巩固技能,并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算理 算法 融合
下载PDF
“我帮土豆测体积”——“动手做”主题教学课例之三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丽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7年第8期50-52,共3页
"我帮土豆测体积"操作活动不仅仅是为了算出土豆的体积,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比较、分析、交流等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 操作型 测量 体积 经验
下载PDF
如何利用“学评式”课堂有效提升学生的生物实践能力
5
作者 尹文华 《启迪与智慧(上)》 2020年第11期38-38,共1页
初中生物作为一门理论实践类的自然学科,它的教学核心就是实验教学的开展,实验教学作为初中生物教学的主要内容,它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有效的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转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探究平... 初中生物作为一门理论实践类的自然学科,它的教学核心就是实验教学的开展,实验教学作为初中生物教学的主要内容,它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有效的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转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探究平台,从而促进学生生物实践能力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就主要对如何利用“学评式”课堂来提高学生的生物实践能力进行了相应的探讨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 生物 实验 实践能力 学评式课堂
下载PDF
巧用活动教学,提升法律素养——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渗透法治意识的实践探索
6
作者 崔佳 《新课程》 2019年第5期91-91,共1页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法律课在日常教学中常被老师简单当成法律知识课,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很难提升法律素养,导致生活中依旧出现一些明知故犯的不良行为。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法律课必须要提高学生参与度,以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中真参与,真思...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法律课在日常教学中常被老师简单当成法律知识课,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很难提升法律素养,导致生活中依旧出现一些明知故犯的不良行为。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法律课必须要提高学生参与度,以活动形式,让学生在体验中真参与,真思考,真领悟,评价环节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将学到的法律知识学以致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素养 活动探究 体验式教学 注重实践
下载PDF
中学道德与法治习题讲评课教学模式探究
7
作者 崔佳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2年第10期114-116,共3页
新课改已实施十年有余,可是部分教师开展的课堂教学变革研究或转变都局限于新授课上,在习题讲评课堂中,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对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课前精心准备”“课中精彩演绎”“课后精评收获”三个... 新课改已实施十年有余,可是部分教师开展的课堂教学变革研究或转变都局限于新授课上,在习题讲评课堂中,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对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课前精心准备”“课中精彩演绎”“课后精评收获”三个环节和“幸运大抽奖”“大家来找茬”“极限挑战”三项活动为例,阐述如何将课堂活动有效引入习题讲评课中,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习题讲评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妙用提问,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8
作者 潘菊平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2016年第5期74-74,共1页
问题意识是个体思维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的体现,作为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下而笔者将结合美国教育家特尼的"布卢姆—特尼"提问设计模式,即下文的六种提问,加以... 问题意识是个体思维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的体现,作为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下而笔者将结合美国教育家特尼的"布卢姆—特尼"提问设计模式,即下文的六种提问,加以阐述。1.知识水平提问。知识水平提问是指学生可以通过回忆、检索已有知识来回答的提问。此类问题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不宦过多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践 问题意识 提问
下载PDF
基于STEM的小学科学课程设计的思考
9
作者 杨丽 《新智慧》 2019年第7期96-96,共1页
STEM教育注重学生的多元培养,希望学生能够探索更多科学乐趣,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形成自我发展的路径。世界各国都将培养学生创造、协作交流、批判性思考、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担当等置于优先地位。如何把STEM教育真正落实到课... STEM教育注重学生的多元培养,希望学生能够探索更多科学乐趣,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形成自我发展的路径。世界各国都将培养学生创造、协作交流、批判性思考、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担当等置于优先地位。如何把STEM教育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教育 跨学科 小学科学 课程设计
原文传递
小学美术国画欣赏的教学策略——以苏少版教材内容为例
10
作者 陈林 《学园》 2022年第9期90-92,共3页
国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也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在美术课堂上引导学生注重国画欣赏,不仅可以带给学生美的体验,还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落实美育,树立文化自信。通过分析小学美术课堂国画欣赏教学的现状,提出丰富教学内容、拓... 国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也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在美术课堂上引导学生注重国画欣赏,不仅可以带给学生美的体验,还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落实美育,树立文化自信。通过分析小学美术课堂国画欣赏教学的现状,提出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审美视野、体现文化韵味、彰显作品的艺术高度、树立文化自信、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等小学美术国画欣赏教学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美术 国画欣赏 美育
原文传递
预设寻“问”:向综合实践生长的更深处漫溯
11
作者 潘菊平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2016年第5期12-13,共2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作为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应该具备这样的问题意识。近期,笔者有幸参加了“金坛区综合实践课程推进组”,工作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问题意识”方面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研究,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合理的问题预设,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找准研究方向,让实践活动在学生不断的反思中得以深入。那么,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预设寻“问”,让“问题意识”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载体,笔者结合美国教育家特尼(Turney)创设的“布卢姆—特尼”提问设计模式,从知识(回忆)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分析水平、综合水平、评价水平六个不同的层次水平,与读者分享教师在综合实践教学中不同思维层面的若干寻“问”策略。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