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秦丽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20期63-64,共2页
目的探究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巴喷丁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 目的探究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巴喷丁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高于对照组的80.5%(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剂量为(660±100)mg/d,少于对照组的(1 880±340)mg/d(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1%(P<0.01)。结论采用加巴喷丁药物治疗的患者后期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少,且用药剂量相对较小,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故临床上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应首选加巴喷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巴喷丁 卡马西平 复发性三叉神经痛
下载PDF
丁苯酞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秦丽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17期34-35,共2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神经系统变性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系统变性病的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观察2组治... 目的观察丁苯酞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神经系统变性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系统变性病的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AD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81.7%(P<0.05);观察组ADL指数评分为(40.2±2.9)分,低于对照组的(48.5±3.5)分(P<0.05)。结论丁苯酞对于神经系统变性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神经系统变性病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缪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14期63-64,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71.7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低于对照组的10.87%(P<0.05)。结论临床治疗脑梗死患者的过程中,实行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良好,安全性高,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治疗 脑梗死 恢复期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特发性震颤与帕金森病的认知障碍 被引量:8
4
作者 陈菊萍 姚建新 +3 位作者 武燕 陈赟 毛成洁 刘春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1期2412-2416,共5页
目的:了解特发性震颤( ET)患者、帕金森病( P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认知障碍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 MoCA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的62例ET患者、61... 目的:了解特发性震颤( ET)患者、帕金森病( P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认知障碍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 MoCA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的62例ET患者、61例PD患者和60名健康对照组的认知功能及抑郁进行评估。结果认知障碍在ET患者发生率为38.7%,PD患者发生率为44.3%,健康对照组发生率为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健康对照组、ET组、PD组3组MoCA各因子比较结果:视空间/执行得分为(4.1±1.0)分、(3.8±1.1)分和(3.2±1.6)分,命名得分为(2.9±0.4)分、(2.8±0.6)分和(2.3±0.8)分及延迟回忆得分为(3.9±0.9)分、(2.7±1.3)分和(2.5±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注意力、语言、抽象及定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ET组与PD组MoCA各因子比较结果:两组视空间/执行得分为(3.8±1.1)分和(3.2±1.6)分,命名得分(2.8±0.6)分和(2.3±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命名、注意力、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及定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ET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与血尿酸、教育水平、抑郁评分和TRS评分显著的相关性(r=0.589,P=0.000;r=0.449,P=0.010;r=0.452,P=0.009;r=0.466,P=0.025), PD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与血尿酸、教育水平、抑郁评分和UPDRS-Ⅲ评分显著的相关性( r=0.694, P=0.000;r=0.614, P=0.000; r=0.604, P=0.000; r=0.376, P=0.000)。结论最常见的两个运动障碍疾病ET和PD认知障碍有较高发生率,常见症状多为视空间能力下降、执行力差、延迟回忆能力下降等,ET组视空间/执行能力、命名能力受损较PD是轻度的。认知功能评分与受教育年限、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与抑郁评分、运动障碍评分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震颤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原发性震颤患者和帕金森病患者睡眠质量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陈菊萍 姚建新 +3 位作者 陈丽 缪虹 毛成洁 刘春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5-209,共5页
目的 研究原发性震颤(ET)患者、帕金森病(P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睡眠障碍发生率及临床特征的差异性.方法 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苏省常熟市中... 目的 研究原发性震颤(ET)患者、帕金森病(P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睡眠障碍发生率及临床特征的差异性.方法 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门诊确诊为ET的患者62例(男29例,女33例)、PD患者62例(男30例,女32例)、健康对照组60名(男28名,女32名)的睡眠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健康对照组PSQI得分为(4.7±2.5)分,ET组PSQI得分为(6.0±4.0)分,PD组得分为(7.8±3.7)分,三组比较(F=9.022,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比较ET、PD两组PSQ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5分者,健康对照组23名(38.3%),ET组有34例(54.8%),PD组有40例(64.5%),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55,P=0.014),ET、PD两组睡眠障碍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06,P=0.272);ESS评分健康对照组得分为(4.4±2.5)分,ET组得分为(6.3±4.8)分,PD组得分为(8.2±4.2)分;三组比较(F=13.924,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SS≥10分者,健康对照组6名(10.0%),ET组有16例(25.8%),PD组有20例(32.3%),三组比较,EDS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047,P=0.011),ET、PD两组ED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26,P=0.429).健康对照组、ET组、PD组三组PSQI各因子比较结果:主观睡眠质量得分为(0.6±0.7)分、(0.8±0.8)分和(1.1±0.7)分,入睡时间得分为(0.6±0.7)分、(0.9±0.9)分和(1.1±1.0)分,睡眠时间得分为(0.6±0.8)分、(0.7±1.0)分和(1.0±0.9)分,睡眠效率得分为(0.6±0.8)分、(0.9±0.9)分和(1.0±1.0)分,睡眠干扰得分为(1.2±0.6)分、(1.2±0.5)分和(1.7±0.7)分,及日间功能得分为(1.2±1.0)分、(1.3±1.0)分和(2.0±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催眠药物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迸一步两两比较ET组与PD组PSQI各因子比较结果:两组主观睡眠质量得分为(0.8±0.8)分和(1.1±0.7)分、睡眠干扰得分(1.2±0.5)分和(1.7±0.7)分、日间功能得分(1.3±1.0)分和(2.0±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人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催眠药物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同PD患者相似,临床主要表现为人睡困难、片断睡眠及日间过度思睡,ET患者的总体睡眠质量、主观睡眠质量、日间过度思睡介于健康对照组和PD患者之间,程度轻于PD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震颤 帕金森病 睡眠障碍
原文传递
帕金森病患者睡眠质量、情绪对其照料者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陈菊萍 韩漾 +3 位作者 缪虹 欧志杰 毛成洁 刘春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3期3414-3418,共5页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质量和抑郁情绪与照料者的负担、生活质量和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门诊确诊的PD患者120例(男68例,女52例),评估其睡眠质量、抑郁及生活质量。采用照料者负担问卷...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质量和抑郁情绪与照料者的负担、生活质量和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门诊确诊的PD患者120例(男68例,女52例),评估其睡眠质量、抑郁及生活质量。采用照料者负担问卷(CBI)、健康调查简表(SF-36)、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QS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120名照料者(男48名,女72名)的照料负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和抑郁进行评估,并比较各因素之间相关性。结果:照料者CBI与PD患者UPDRS-Ⅲ评分呈正相关(r=0.436,P<0.05),照料者CBI、SF-36总体健康(GH)、SF-36精神健康(MH)、HAMD、PSQI评分与PD患者帕金森睡眠量表(PD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546,r=0.762,r=0.528,r=0.562,r=0.522,均P<0.01),照料者CBI评分与PD患者Epwrth思睡量表(ESS)评分呈正相关(r=0.442,P<0.05),照料者CBI、SF-36GH、SF-36MH、HAMD、PSQI评分与PD患者HAMD评分均呈正相关(r=0.765,r=0.813,r=0.635,r=0.884,r=0.601,均P<0.01),照料者CBI评分与PD患者PDQ-39评分呈正相关(r=0.834,r=0.452,r=0.463,r=0.421,r=0.387,均P<0.05)。多元回归分析提示照料者CBI评分与患者的PDQ-39评分、PDSS评分和HAMD评分有显著的相关性(r=0.512,r=0.645,r=0.635,均P<0.01),照料者SF-36GH评分与患者的PDQ-39评分、PDSS评分和HAMD评分有显著的相关性(r=0.452,r=0.682,r=0.506,均P<0.01),照料者SF-36MH评分与患者的PDQ-39评分、PDSS评分和HAMD评分有显著的相关性(r=0.426,r=0.608,r=0.598,均P<0.01),照料者HAMD评分与患者的PDSS评分和HAMD评分有显著的相关性(r=0.568,r=0.496,均P<0.01),照料者PSQI评分与患者的PDSS评分和HAMD评分有显著的相关性(r=0.532,r=0.461,均P<0.01)。结论:照料者负担、生活质量、抑郁和睡眠与PD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情绪密切相关,特别发现PD患者的睡眠质量(PDSS总分)和抑郁(HAMD)是照料者负担(CBI)、生活质量(SF-36 GH和MH)、睡眠质量(PSQI)的较强独立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照料者负担 生活质量 睡眠质量 抑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