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喜辽妥预防静脉炎在神经内科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燕双 朱晓红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年第4期135-136,共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喜辽妥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使用高渗性、刺激性药物引起静脉炎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37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72例,对照组203例,在患者静脉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就分别在静脉穿刺方向进行喜辽妥外涂(实验组)和硫...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喜辽妥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使用高渗性、刺激性药物引起静脉炎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37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72例,对照组203例,在患者静脉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就分别在静脉穿刺方向进行喜辽妥外涂(实验组)和硫酸镁湿敷(对照组)的干预,统计结果并分析。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和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刺激性药物的患者在未发生静脉炎之前进行喜辽妥外涂后,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操作安全简单,提高了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并且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辽妥 硫酸镁 静脉炎 效果
下载PDF
神经梅毒的MRI特点及SPECT脑灌注成像的表现三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晖 季孙平 尤年兴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75-1278,共4页
目的提高对神经梅毒的MRI特点的认识,并探讨SPECT脑灌注成像技术在神经梅毒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3例神经梅毒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包括头颅MRI和SPECT脑灌注成像的资料。结果3例患者的头颅MRI表现各有特点:... 目的提高对神经梅毒的MRI特点的认识,并探讨SPECT脑灌注成像技术在神经梅毒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3例神经梅毒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包括头颅MRI和SPECT脑灌注成像的资料。结果3例患者的头颅MRI表现各有特点:1例患者表现为右顶叶占位病变,另2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多发性斑点状缺血性改变,其中麻痹性痴呆患者伴有脑萎缩。SPECT检查3例患者的脑血流,都表现出局部脑血流降低。结论头颅MRI是神经梅毒患者影像学检查首选技术,对血清学复发和治疗后随访的神经梅毒患者可进行SPECT脑血流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磁共振成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显像
下载PDF
6-羟基多巴胺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35
3
作者 周厚广 陆建明 +3 位作者 鲍远程 汪瀚 张波 陈怀珍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2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 探讨提高 6 羟基多巴胺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成功率的方法 ,并从行为学、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形态学角度对模型进行评价。方法 取SD大鼠 90只 ,将 6 羟基多巴胺立体定向微量注射于左侧黑质区及黑质纹状体通路 ,观察大鼠的行为及黑质... 目的 探讨提高 6 羟基多巴胺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成功率的方法 ,并从行为学、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形态学角度对模型进行评价。方法 取SD大鼠 90只 ,将 6 羟基多巴胺立体定向微量注射于左侧黑质区及黑质纹状体通路 ,观察大鼠的行为及黑质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① 90只大鼠中经阿朴吗啡诱导后有 6 4只 (占 71.1% )恒定转向右侧且结果稳定 ,旋转圈数>2 10r/ 30min ,被认为是成功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②除旋转行为外 ,部分大鼠还出现震颤、活动迟缓、嗅探、觅食、竖尾等异常表现 ;③随机选取 10只不同时期的成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免疫组化下观察发现注射侧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较对侧明显减少 (P <0 .0 0 1) ,电镜观察发现大鼠中脑黑质神经细胞普遍存在变性坏死及不同阶段的凋亡样改变。结论 用 6 羟基多巴胺选择性损毁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可较快建立稳定的成功率较高的类似于人类中晚期帕金森病行为和病理的大鼠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6-羟基多巴胺 大鼠模型 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
下载PDF
抗震止痉胶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鲍远程 周厚广 +8 位作者 汪瀚 张波 陈怀珍 杨文明 王晓旸 徐国存 童建兵 王艳昕 杨兴涛 《安徽医学》 2002年第5期1-4,共4页
目的 观察抗震止痉胶囊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 (GSH)对帕金森病 (PD)模型大鼠旋转行为、黑质抗氧化系统及神经递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应用 6-OHDA立体定向注射技术制作PD大鼠模型。随机选取 2 4只模型大鼠分为 4组 (每组 4只 ) :模型组 ,... 目的 观察抗震止痉胶囊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 (GSH)对帕金森病 (PD)模型大鼠旋转行为、黑质抗氧化系统及神经递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应用 6-OHDA立体定向注射技术制作PD大鼠模型。随机选取 2 4只模型大鼠分为 4组 (每组 4只 ) :模型组 ,中药组 ,左旋多巴 (L -dopa)组 ,中药 +GSH组 ,另设正常组 6只。分别予相应处理 ,45d后测定黑质区GSH -Px、MDA和ROS水平 ,测定尾状核DA、HVA及MAO -B水平。结果  (1)中药组和中药 +GSH组均为可部分改善PD大鼠旋转行为 (P均 <0 .0 5 ) ,二者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2 )中药组可提高GSH -Px活性 ,降低ROS、MDA水平 (P均 <0 .0 1) ,中药 +GSH组的上述作用优于中药组 (P <0 .0 5或P <0 .0 1)。L -dopa组使GSH-Px活性降低 ,ROS和MDA水平升高 (P均 <0 .0 5 )。 (3 )中药组和中药组 +GSH组均可降低MAO -B活性 ,增加DA含量及DA/HVA比值 (P <0 .0 1或P <0 .0 0 1) ,二者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L -dopa组MAO -B活性增强 (P <0 .0 5 ) ,DA、HVA含量及DA/HVA比值均明显升高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抗震止痉胶囊联合GSH能部分改善PD模型大鼠旋转行为 ,并能减轻黑质区氧化应激损伤 ,降低MAO -B活性 ,调节纹状体DA含量及其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抗震止痉胶囊 还原型谷胱甘肽 帕金森病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椎动脉优势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关系 被引量:9
5
作者 陆耀军 王云霞 +1 位作者 李旺俊 尤年兴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3-255,259,共4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VAIV)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收集经头颅MRA检查发现的椎动脉优势的VAIV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以非椎动脉优势的患者36例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基底动脉情况及眩晕严重程度。将椎动脉优势组患者...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VAIV)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收集经头颅MRA检查发现的椎动脉优势的VAIV患者41例为研究对象,以非椎动脉优势的患者36例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基底动脉情况及眩晕严重程度。将椎动脉优势组患者根据椎动脉直径差异分为轻度变异组(0.04~0.70mm)、中度变异组(0.70~1.17mm)、重度变异组(≥1.17mm)3组,比较3组患者的眩晕严重程度差异。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观察椎动脉优势与阳性事件发生(眩晕反复发作或发生后循环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1)椎动脉优势组基底动脉形状异常率为70.73%(29/41),明显高于非椎动脉优势组33.33%(12/36)(χ2=10.77,P<0.01);(2)椎动脉优势组眩晕严重程度(3.3±1.2)高于非椎动脉优势组(2.3±0.6)(t=1.99,P<0.01);不同变异3组间两两比较,椎动脉优势重度变异组眩晕严重程度(4.0±1.1)大于轻度变异组(2.9±0.9)(t=2.07,P<0.05);(3)随访1年后,椎动脉优势组阳性事件发生率(65.85%)高于非优势组(30.56%)(χ2=9.56,P<0.01)。结论椎动脉优势的VAIV患者基底动脉异常率高,眩晕程度更严重,更容易反复发作眩晕或发生后循环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椎动脉优势 基底动脉异常
下载PDF
应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脑梗塞病人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赵纳幸 张燕双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第11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脑梗塞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首发脑梗塞病人420例,将其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205例)及普通治疗组(215例)。普通治疗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综合治疗组制定脑梗塞病人临床护理路径,针对不同疾病阶段,采取...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脑梗塞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首发脑梗塞病人420例,将其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205例)及普通治疗组(215例)。普通治疗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综合治疗组制定脑梗塞病人临床护理路径,针对不同疾病阶段,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和内容。评价、比较2组病人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综合治疗组病人及家属满意度、病区健康教育完成率、住院时间、医生满意度方面均优于普通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脑卒中病人及其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是改善病人预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防止卒中再发的有效措施之一,同时也能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临床路径 健康教育 护理
下载PDF
阿加曲班与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丁琪 陆耀军 尤年兴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4期176-177,共2页
目的观察巴曲酶及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收集150名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巴曲酶组、阿加曲班组,观察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巴曲酶组有效率52.0%,阿加曲班组有效率为72.0%,都好于... 目的观察巴曲酶及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收集150名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巴曲酶组、阿加曲班组,观察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巴曲酶组有效率52.0%,阿加曲班组有效率为72.0%,都好于常规组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阿加曲班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巴曲酶 阿加曲班
下载PDF
麻痹性痴呆误诊为精神分裂症1例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孝东 刘晖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1期7682-7683,共2页
关键词 痴呆 精神分裂症/诊断 误诊
下载PDF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云霞 李旺俊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9期23-25,共3页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水平,探讨Lp-PLA2与AD之间的关系。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42例AD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4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水平,探讨Lp-PLA2与AD之间的关系。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42例AD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4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浆中Lp-PLA2水平,并对AD患者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的评定。结果 AD组Lp-PLA2血浆水平为(242.3±58.1)μg/L,健康对照组为(209.5±60.2)μg/L,AD患者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与痴呆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Lp-PLA2是目前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指标,其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可用来辅助判定患者的痴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脑梗死相关头痛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旺俊 王云霞 陆耀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6期50-51,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期脑梗死相关头痛的临床特征,分析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2015年12月急性期脑梗死伴头痛的53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分析相关指标。结果 (1)此类患者头痛表现、临床特征多种多样;(2)后循环供血区脑... 目的研究急性期脑梗死相关头痛的临床特征,分析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2015年12月急性期脑梗死伴头痛的53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分析相关指标。结果 (1)此类患者头痛表现、临床特征多种多样;(2)后循环供血区脑梗死比前循环脑梗死高(66%vs.34%,P〈0.01),后循环中以枕叶多见,其次为脑干;(3)中等面积及大面积脑梗死者更容易发生头痛;(4)脑梗死治疗中部分药物有致头痛的副作用;如西洛他唑、钙离子拮抗剂(CCB)类降血压药物、他汀类药物等。结论脑梗死并头痛并不少见,并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卒中 相关头痛
下载PDF
脑梗死后失语症类型与病变部位关系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浩涛 《中外医疗》 2014年第32期73-74,共2页
目的分析脑梗死后失语类型与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脑梗死患者,并对98例患者发生梗死后失语症进行失语症分级和CT、MRI等影像学检查,采用BDAE(波士顿失语诊断测验)进行失语症分级,采用WAB(... 目的分析脑梗死后失语类型与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脑梗死患者,并对98例患者发生梗死后失语症进行失语症分级和CT、MRI等影像学检查,采用BDAE(波士顿失语诊断测验)进行失语症分级,采用WAB(西方失语成套测验)进行失语症分类。结果通过采用BDAE和WAB,98例患者中,complete(完全性)失语25例;Broca(表达性)失语20例;Wernicke(感觉性)失语14例;经皮质混合性失语12例;Transcortical moror(经皮质运动性)失语9例;anomic(命名性)失语9例;Transcortical sensory(经皮质感觉性)失语8例;condution(传导性)失语1例;病变部位:58例患者病变部位位于经典语言中枢,40例患者病变部位位于非语言中枢;按BDAE分级评定标准:27例0级,29例1级,15例2级,16例3级,11例4级。0级和1级患者的病变部位多位于经典语言中枢。结论脑梗死后失语类型与病变部位之间有着莫大的关系,失语类型并不完全符合经典语言中枢,失语较严重的往往位于语言中枢,非语言中枢也引起失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失语症 病变部位
下载PDF
颈动脉彩超技术在诊断脑梗死方面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浩涛 娄佳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5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超技术在诊断脑梗死方面的临床价值,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未发现明显异常的7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超技术在诊断脑梗死方面的临床价值,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未发现明显异常的7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这些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检出颈动脉斑块的分型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的情况。结果:在观察组患者中,有47例患者被检出有斑块(122个),其斑块检出率为78.3%。在对照组患者中,有13例患者被检出有斑块(20个),其斑块检出率为18.6%。观察组患者的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初发脑梗死患者被检出的斑块多为硬斑(占36.8%)及扁平斑(占33.8%),复发脑梗死患者被检出的斑块多为软斑(占50%)。观察组患者的舒张末期流速(EDV)及收缩期峰值流速(PSV)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与脑梗死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颈动脉彩超技术在诊断脑梗死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医师制定此病的预防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硬化 彩超检查 诊断分析
下载PDF
粉防己碱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园园 赵合庆 +1 位作者 周厚广 包仕尧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70-273,共4页
目的观察粉防己碱合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模型脑内多巴胺及代谢产物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立体定向注射制作PD大鼠模型,将成功模型随机分为4组:未治疗组(生理盐水)组,谷胱... 目的观察粉防己碱合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模型脑内多巴胺及代谢产物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立体定向注射制作PD大鼠模型,将成功模型随机分为4组:未治疗组(生理盐水)组,谷胱甘肽加粉防己碱(GSH+Tet)组,谷胱甘肽(GSH)组,左旋多巴(L-dopa)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上述药物共50d,给药结束后观察大鼠旋转行为,测定各组大鼠脑纹状体单胺氧化酶B(MAO-B),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仪测定纹状体多巴胺(DA),高香草酸(HV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水平及DA的代谢率(HVA/DA)。结果①GSH合用Tet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旋转行为[(7·72±2·05)r/minvs(12·39±3·20)r/min,P<0·05]。②GSH+Tet组的DA、HVA、DOPAC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对照组,且其DA,HVA含量与GSH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GSH+Tet组的HVA/DA(11·48±1·08)及MAO-B活性[(10·5±2·50)U/h/mgprot]明显低于其他治疗组,与GSH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粉防己碱合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增强对PD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防己碱 还原型谷胱甘肽 帕金森病 高效液相色谱 多巴胺
下载PDF
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贤 尤年兴 陈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6期55-56,共2页
目的初步探讨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取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50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所占比例,并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组血清TGF-β、IL-10和IL-2。结... 目的初步探讨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取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50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所占比例,并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各组血清TGF-β、IL-10和IL-2。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中TGF-β、IL-10和IL-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D4+CD25+T细胞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显著升高,血清中的相关细胞因子参与诱导CD4+CD25+T细胞的生成,提示CD4+CD25+T细胞可能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 患者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尼莫通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映雪 黄保元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550-550,共1页
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采用尼莫尼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0%,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68%)(P<0.01),副反应轻.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尼莫通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东菱克栓酶治疗脑梗塞30例临床观察
16
作者 陈映雪 黄剑岗 陈波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8年第5期114-115,共2页
脑梗塞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易致残致死。近年来,临床应用东菱精纯克栓酶(DF-521)治疗脑梗塞取得一定疗效。我院近一年多来应用此药治疗脑梗塞30例,疗效快,副作用少,大大降低病死和致残率,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治... 脑梗塞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易致残致死。近年来,临床应用东菱精纯克栓酶(DF-521)治疗脑梗塞取得一定疗效。我院近一年多来应用此药治疗脑梗塞30例,疗效快,副作用少,大大降低病死和致残率,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治疗组30例中,男20例,女1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药物疗法 东菱克栓酶
下载PDF
甲钴胺治疗伴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症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善玉 丁琪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6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甲钴胺治疗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64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 目的探讨甲钴胺治疗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64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脑梗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甲钴胺。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Hcy浓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cy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治疗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能明显提高临床效果,显著降低血浆Hcy水平,有效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钴胺 脑梗死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神经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腰穿及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顽固性头痛24例临床观察
18
作者 陈映雪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348-348,共1页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头痛 地塞米松 腰穿 鞘内注射
下载PDF
社区卧床老人主要照顾者预防压疮的自我效能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月娟 张凌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23期2748-2750,共3页
目的 调查社区卧床老人的主要照顾者压疮预防的自我效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预防压疮知识量表和预防压疮自我效能量表,对某社区123名社区卧床老年人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卧床老年人主... 目的 调查社区卧床老人的主要照顾者压疮预防的自我效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预防压疮知识量表和预防压疮自我效能量表,对某社区123名社区卧床老年人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卧床老年人主要照顾者预防压疮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50.14 ±9.87)分,主要照顾者预防压疮知识平均得分为(24.55±6.85)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主要照顾者的年龄、文化程度、有无其他人协助照顾和自觉健康状况是影响主要照顾者预防压疮自我效能的因素(F/t值分别为4.89,-3.57,4.06,2.01;P <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主要照顾者的年龄、文化程度、预防压疮知识进入方程,两者共同解释健康行为41.8%的变异.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对社区卧床老年人的主要照顾者进行健康宣教时,应关注他们的年龄、受教育程度,重点强调预防压疮方面的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卧床老人 主要照顾者 压疮 自我效能
原文传递
前置式与后置式踝足矫形器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尤年兴 沈玄霖 +2 位作者 石志革 邵国富 翟国杰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0年第5期472-473,共2页
目的观察前置式与后置式踝足矫形器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前置组26例和后置组26例。前置组佩戴前置式踝足矫形器,后置组佩戴后置式踝足矫形器。观察指标为恢复至扶拐步行时间,恢复至独立步行... 目的观察前置式与后置式踝足矫形器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前置组26例和后置组26例。前置组佩戴前置式踝足矫形器,后置组佩戴后置式踝足矫形器。观察指标为恢复至扶拐步行时间,恢复至独立步行时间,3个月时10m最大步行速度和Barthel指数。结果前置组恢复至扶拐步行时间(13.8±8.3)d较后置组(15.3±7.9)d快(P〈0.05)。前置组恢复至独立步行时间(27.4±14.9)d较后置组(35.9±18.0)d快(P〈0.05)。前置组10m最大步行速度(41.5士12.8)m/min较后置组(35.7±13.3)m/min快(P〈0.05);前置组与后置组3个月时Barthel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前置式踝足矫形器与后置式踝足矫形器相比,可加快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踝足矫形器 步行功能 康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