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既有城市工业区地下空间综合规划与改造技术研究展望
1
作者 季翔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是人类尚待开发的宝贵国土空间资源,在既有城市工业区功能、空间、形式无法跟上时代发展节奏的背景下,从地下空间综合规划改造角度对既有城市工业区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是实现存量规划背景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是人类尚待开发的宝贵国土空间资源,在既有城市工业区功能、空间、形式无法跟上时代发展节奏的背景下,从地下空间综合规划改造角度对既有城市工业区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是实现存量规划背景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既有城市工业区利用现状的总结确立科学合理的研究目标,分别从浅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理论体系构建、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浅层地下空间综合规划与改造技术等方面阐述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构建系统完善的既有城市工业区地下空间综合规划与改造技术体系,为我国既有城市工业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和改造利用起到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城市工业区 地下空间 综合规划 改造 研究展望
下载PDF
不同变位模式黏土非极限被动土压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夏军武 窦国涛 +2 位作者 苏琼 白维刚 袁方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69-777,共9页
为了揭示墙体平动和转动模式下黏土非极限被动土压力分布规律,采用自制模型箱,进行了墙体平动和转动模式下黏土非极限土压力试验,研究了墙体变位模式以及墙体位移大小对侧土压力的影响规律细化方法,首先进行了室内试验,得到了黏土的基... 为了揭示墙体平动和转动模式下黏土非极限被动土压力分布规律,采用自制模型箱,进行了墙体平动和转动模式下黏土非极限土压力试验,研究了墙体变位模式以及墙体位移大小对侧土压力的影响规律细化方法,首先进行了室内试验,得到了黏土的基本物理参数,其次进行了模型箱和测试仪器的固定安装,最后进行了挡土墙平移模式(T模式)、绕墙顶转动模式(RT模式)以及绕墙底转动模式(RB模式)3种模式下的土压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T模式下,非极限侧土压力沿墙体深度的增加总体趋势增大,局部会有减小趋势,总体接近线性分布,当土体达到极限破坏时,靠近加载墙体处土体表面形成阶梯状错层;RT模式下,侧土压力随墙体的深度总体接近凹曲线分布,上部侧土压力随深度增加较慢,下部侧土压力随深度增加较快,当土体达到极限破坏时,靠近加载墙体处土体表面产生裂纹,模型箱中部土体表面鼓起;RB模式下,侧土压力随墙体的深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总体接近凸曲线分布,当土体达到极限破坏时,靠近加载墙体处土体表面形成阶梯状错层,其阶梯状错层范围要小于平动模式工况;三者非极限侧土压力合力随着压缩位移的增大而增大,当压缩位移相同时,RT模式下土压力合力与T模式下土压力合力比值在0.53~0.97之间,RB模式下土压力合力与T模式下土压力合力比值在0.65~0.83之间.结论中是否有可以量化的数据,参考附件模板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 位移模式 非极限被动土压力 土压力合力
下载PDF
内嵌墙板钢框架抗曲率地表变形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谢伟 夏军武 +1 位作者 郑玉莹 王秋分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8,共8页
针对开放式、封闭式以及内嵌墙板框架分别进行了曲率地表变形作用的物理试验.通过对比分析,研究曲率地表变形作用下底梁和墙板对框架性能的影响规律,结论如下:底梁与墙板增加了框架刚度,从而增大基底反力变化速率,最终沉降差减小;底梁... 针对开放式、封闭式以及内嵌墙板框架分别进行了曲率地表变形作用的物理试验.通过对比分析,研究曲率地表变形作用下底梁和墙板对框架性能的影响规律,结论如下:底梁与墙板增加了框架刚度,从而增大基底反力变化速率,最终沉降差减小;底梁和墙板增加了框架的整体性,构件联系的增加使内力分布更均匀,进而减小了附加应变变化速率;底梁传力效应增大了柱底附加应变变化速率;梁构件是承担曲率变形的主要构件,底梁的设置对框架梁附加应变的影响显著;墙板对构件的联系效应使其对框架柱附加应变的影响显著;由于2种曲率变形加载方向相对于初始框架受力方向存在差异,负曲率变形下底梁和墙板对框架响应影响的显著程度略高于正曲率变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率地表变形 钢结构 框架 内嵌墙板 底梁 试验 结构响应
下载PDF
城市清风廊道生态规划设计与实践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曹霞 宋丽娜 《中外建筑》 2015年第6期97-99,共3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衍生出一系列的城市病,其中大气环境问题尤为严重,城市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空气质量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徐州风向特点和地理生态环境的研究,从"两廊三环"的空间布局出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衍生出一系列的城市病,其中大气环境问题尤为严重,城市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空气质量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徐州风向特点和地理生态环境的研究,从"两廊三环"的空间布局出发,梳理城市生态资源,在城市中构建一条清风廊道,以期驱霾散热,重建良好的生态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风廊道 生态规划 空间布局
下载PDF
空间规划的历史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4
5
作者 洪小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20-30,共11页
“多规合一”是我国城市规划领域目前积极探索的热点问题,空间规划是社会发展到了特定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我国目前处于探索空间规划促进“多规合一”的重要阶段。探索空间规划的起源及其发展,分析空间规划的特性,通过对目前省... “多规合一”是我国城市规划领域目前积极探索的热点问题,空间规划是社会发展到了特定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我国目前处于探索空间规划促进“多规合一”的重要阶段。探索空间规划的起源及其发展,分析空间规划的特性,通过对目前省级空间规划推进现状分析总结我国空间规划存在编制内容多、执行主体复杂、战略规划与控制规划难平衡、空间规划法制体系构建困难、跨地域空间规划考虑不足等问题,提出我国城市规划将因空间规划实施形成“多规合一”规划体系、协调配置空间资源、完善规划法治建设等发展重点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划 城市规划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屈曲约束支撑在某大型高铁车站结构减震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付德权 张营营 《土木工程》 2020年第3期193-203,共11页
高铁车站结构存在扭转不规则和竖向不规则的特点,为了减小刚度突变和结构的地震响应,需要在高铁车站结构中设置屈曲约束支撑(BRB)。以某大型高铁车站站房结构为例,对非减震和减震结构进行了多遇地震下的弹性时程分析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 高铁车站结构存在扭转不规则和竖向不规则的特点,为了减小刚度突变和结构的地震响应,需要在高铁车站结构中设置屈曲约束支撑(BRB)。以某大型高铁车站站房结构为例,对非减震和减震结构进行了多遇地震下的弹性时程分析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分析了减震前后结构的周期、层间位移角、基底剪力、塑性铰分布和屈曲约束支撑的工作状态。结果表明:屈曲约束支撑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多遇地震下为结构提供抗侧刚度,罕遇地震下屈服耗能,减少结构的损伤和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车站结构 屈曲约束支撑 消能减震 弹塑性时程分析 地震响应
下载PDF
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空间布局生态策略研究
7
作者 陈开武 李妮 《江苏建筑》 2015年第3期11-13,61,共4页
本文从风景名胜区与其所依托的城市地理区位角度出发,研究风景名胜区与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为例,提出适宜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空间布局策略,将风景名胜区与与城市特色有效结合,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本文从风景名胜区与其所依托的城市地理区位角度出发,研究风景名胜区与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为例,提出适宜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空间布局策略,将风景名胜区与与城市特色有效结合,促进二者协调发展。期望该研究能为我国其他风景名胜区的空间布局策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布局 生态策略 云龙湖 风景名胜区
下载PDF
农旅融合背景下的汉王镇绿色基础设施优化方法研究
8
作者 储云 龚亚西 +4 位作者 方焕焕 贺钰焜 佟帅 唐苏敏 季翔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24年第2期351-371,共21页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一项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其对产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也具有明显的作用。目前传统的绿色基础设施构建方法是基于垂直和水平生态过程相结合的方法,对于生态系统复杂性以及绿色基础设施对于产业的带动作用考虑不足。...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一项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其对产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也具有明显的作用。目前传统的绿色基础设施构建方法是基于垂直和水平生态过程相结合的方法,对于生态系统复杂性以及绿色基础设施对于产业的带动作用考虑不足。如何在考虑到生态系统复杂性的同时发挥绿色基础设施对于产业的带动作用,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汉王镇作为我国极具代表的农旅产业主导型村镇,近年来村镇生态安全格局破坏较为明显,绿色基础设施没有发挥出对于产业的带动效应。因此本文以汉王镇为研究区,以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相关统计数据,从农、旅产业角度出发,以生态系统服务为桥梁,对现有的绿色基础设施构建方法进行优化完善,最终根据优化结果提出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优化方法能够较全面地考虑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且将生态服务价值以货币的形式客观地反映出来,以直观的价值来反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加强广大人民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2)生态因子选择考虑到汉王村镇当地的特色产业,适当地加入与产业相关的生态因子,使得以生态系统服务为基础的生态源地识别更加具有科学性,也能够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福利。(3)新构建的绿色基础设施充分考虑到了旅游景点对于生态廊道所起的景观、生态、旅游等作用,并且在所选取的生态节点中有6处旅游景点,形成了一个集聚经济功能的生态网络空间,进而使得生态服务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本研究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绿色基础设施构建方法存在的不足,并对目前汉王镇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同时也可以为其它地区农业类、生态旅游类村镇的绿色基础设施构建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旅融合 绿色基础设施 优化方法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汉王镇
原文传递
PVC涂层织物撕裂破坏机理分析与强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营营 赵玉帅 +2 位作者 徐俊豪 周祎 张其林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336-343,共8页
针对几种常见的PVC涂层织物进行撕裂试验,系统研究了PVC涂层织物膜材的撕裂破坏机理,重点研究了有无涂层材料、开口尺寸、夹持倾角、偏轴角度、拉伸速率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撕裂强度和抗拉强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强度预测模型。结... 针对几种常见的PVC涂层织物进行撕裂试验,系统研究了PVC涂层织物膜材的撕裂破坏机理,重点研究了有无涂层材料、开口尺寸、夹持倾角、偏轴角度、拉伸速率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撕裂强度和抗拉强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强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撕裂强度受材料拉伸强度及试验条件的影响明显,随开口尺寸增大呈线性降低,随夹持倾角的增大而增大,随拉伸速率的增大而减小,且在偏轴45°时撕裂强度达到最大。文中提出的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不同受力条件下的PVC涂层织物的撕裂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涂层织物 梯形撕裂 偏轴角度 撕裂破坏机理 撕裂强度模型
原文传递
水泥基材料微观分析模型颗粒与像素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夏军武 孙克纬 赵海涛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65-872,共8页
水泥基材料水化全过程微观数值模拟是研究水泥基材料性能最先进的方法之一。在构建水泥颗粒模型过程中,颗粒与所包含像素的关系会影响模拟的合理性和精确性,并影响颗粒投放的精准度。根据不同的规则建立了不同的颗粒与包含像素的参数关... 水泥基材料水化全过程微观数值模拟是研究水泥基材料性能最先进的方法之一。在构建水泥颗粒模型过程中,颗粒与所包含像素的关系会影响模拟的合理性和精确性,并影响颗粒投放的精准度。根据不同的规则建立了不同的颗粒与包含像素的参数关系,与现有国外的一种参数关系进行对比验证。进一步研究了颗粒移动后颗粒与像素的关系,掌握了颗粒移动后对应的像素变化规律,通过移动较小粒径的颗粒实现"振捣"的效果,达到密实填充,为高密度颗粒模型的投放奠定基础。同时分析了数值模拟的计算误差,实际应用时要根据水泥颗粒级配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微观 数值分析 颗粒与像素 颗粒投放
原文传递
采动区刚性墙体侧土压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窦国涛 夏军武 +2 位作者 杨远征 张海威 邱浩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5-221,共7页
当刚性墙体位于采动区下沉盆地压缩区不同位置时,墙后土体存在两种不同的压缩变形区:一种是递增压缩变形区,离墙体越近,土体压缩变形越大;另一种是递减压缩变形区,离墙体越近,土体压缩变形越小.基于此,采用松砂和密砂填料,进行了模型试... 当刚性墙体位于采动区下沉盆地压缩区不同位置时,墙后土体存在两种不同的压缩变形区:一种是递增压缩变形区,离墙体越近,土体压缩变形越大;另一种是递减压缩变形区,离墙体越近,土体压缩变形越小.基于此,采用松砂和密砂填料,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了两种压缩变形区刚性墙体侧土压力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墙后砂土为递增压缩变形区,同一深度位置处,墙体的侧土压力随土体总压缩变形的增大而增大;相同压缩变形值时,土压力随着土体深度的增大总体趋势增大,局部会有减小;墙体下部区域土压力明显大于上部区域;墙体所受侧土压力合力也随土体总压缩变形的增大而增大.当墙后砂土为递减压缩变形区,墙体侧土压力及合力变化规律和前者一致,但侧土压力分布曲面较为平缓,侧土压力合力值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沉盆地 压缩区 刚性墙体 侧土压力 砂土
原文传递
柔性非晶硅PV与PVC膜材复合后力电性能试验研究
12
作者 张营营 薛继岗 +1 位作者 张兰兰 张其林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344-350,共7页
基于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与张拉膜结构一体化建筑体系,提出了柔性非晶硅太阳能电池(Photovoltaics, PV)与聚氯乙烯(PVC)膜材相复合的设想,分析了柔性非晶硅PV与PVC膜材复合后的力电性能,重点考察了复合方式和受力方向的影响。研究表明:... 基于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与张拉膜结构一体化建筑体系,提出了柔性非晶硅太阳能电池(Photovoltaics, PV)与聚氯乙烯(PVC)膜材相复合的设想,分析了柔性非晶硅PV与PVC膜材复合后的力电性能,重点考察了复合方式和受力方向的影响。研究表明:复合后材料的力电性能受复合方式及拉伸方向的影响明显;试件沿不同方向拉伸后破坏形态相差较大,且复合后的破坏模式主要受柔性非晶硅PV控制;沿平行电池条方向拉伸时,电池的输出电压缓慢下降,而沿垂直电池条方向拉伸时,电池的输出电压变化曲线存在明显的突降点;电池条方向与膜材经向或纬向粘贴的试验表明,柔性非晶硅PV与PVC膜材黏结界面连接都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建筑一体化 柔性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PVC膜材 拉伸试验 力电性能
原文传递
聚四氟乙烯膜材抗力分项系数研究
13
作者 张营营 陆游 +2 位作者 赵玉帅 周祎 张其林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351-359,共9页
对聚四氟乙烯(PTFE)膜材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基于现有规范和统计资料,分析材料性能、几何性能和计算模式的不定性,推导PTFE膜材的抗力不定性,采用中心点法求得PTFE膜材在预应力+雪荷载、预应力+风荷截(按风向)和预应力+... 对聚四氟乙烯(PTFE)膜材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基于现有规范和统计资料,分析材料性能、几何性能和计算模式的不定性,推导PTFE膜材的抗力不定性,采用中心点法求得PTFE膜材在预应力+雪荷载、预应力+风荷截(按风向)和预应力+风荷载(不按风向)三种组合荷载作用下的抗力分项系数,并采用中心点法、JC法、重要抽样Monte Carlo法和基于响应面法的Monte Carlo法等对膜结构进行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可靠度分析,研究了预应力、可变荷载和矢跨比对承载力极限状态可靠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文中的抗力分项系数建议值可以满足目标可靠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FE膜材 单轴拉伸试验 双轴拉伸试验 抗力分项系数 可靠度
原文传递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产业化全装修住宅成本效益分析
14
作者 韩成标 《价值工程》 2016年第29期48-52,共5页
产业化全装修住宅是绿色建筑的主要发展趋势。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结合实际工程,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净现值法对产业化全装修和传统全装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显示,昂贵的预制成本是影响产业化全装修住... 产业化全装修住宅是绿色建筑的主要发展趋势。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结合实际工程,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净现值法对产业化全装修和传统全装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显示,昂贵的预制成本是影响产业化全装修住宅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因产业化技术不够成熟和产业链不够完整,决策和建安装饰成本偏高,导致产业化全装修住宅的全寿命周期成本高于传统全装修;由于能源消耗较低,预制构配件维修方便,产业化建筑拆除技术先进、回收利用率高,使得产业化全装修住宅全寿命周期运营成本和拆除回收成本较低。因技术效果良好,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观,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全寿命周期成本将得以降低,产业化全装修住宅将成为我国住宅产业的重要形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化全装修住宅 全寿命周期成本 净现值法 费用效益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