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创伤后早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梦 姚爱明 +5 位作者 刘林 冯斌 刘筱 燕宪亮 花嵘 许铁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9-484,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后早期炎症水平变化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发病的关系。方法选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因急性创伤至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于入院当天及伤后第3天、第7天采集患者外周...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后早期炎症水平变化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发病的关系。方法选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因急性创伤至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于入院当天及伤后第3天、第7天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等检验指标,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1个月后使用PCL-5量表评估患者PTSD症状,以38分为界将患者分为PTSD组与非PTSD组。分析PTSD组和非PTSD组的NLR变化规律。结果纳入创伤患者91例,其中PTSD组23例,非PTSD组68例。与健康对照组相比,91例创伤患者入院当天、第3天、第7天的NLR水平均升高(均P<0.01),PTSD组在创伤后第7天的NLR值明显高于非PTSD组(P=0.025);而非PTSD组则呈下降趋势,在创伤后第7天非PTSD组NLR值已明显低于入院当天(P=0.001)。此外,伤后7 d的NLR高水平(β=0.206,P=0.01)是影响PTSD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动态监测急性创伤后的NLR值变化,对创伤后PTSD的早期预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急性创伤 炎症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危险因素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PCL-5评分
原文传递
创伤疼痛对伤后早期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32
2
作者 杨永圣 张梦 +6 位作者 姚爱明 刘林 冯斌 刘筱 燕宪亮 花嵘 许铁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65-669,共5页
目的探讨创伤后疼痛对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因急性创伤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救中心的患者,排除年龄<18周岁、严重眼外伤、严重颅脑损伤及其他病情... 目的探讨创伤后疼痛对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因急性创伤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救中心的患者,排除年龄<18周岁、严重眼外伤、严重颅脑损伤及其他病情危重者,在入院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VAS评分评估创伤后疼痛,ISS评分评估创伤严重程度;入院24 h内行APACHEⅡ评分评估病情。在伤后1个月,排除既往有精神疾病病史、1年内有重大精神创伤史及毒品或药物成瘾者,对最终符合条件的64例患者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并使用PCL-5量表评估PTSD症状。依据PCL-5评分是否≥38分将患者分为PTSD组和非PTSD组,比较两组创伤后VAS评分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TSD发病的危险因素,Spearman法分析入院时VAS评分与伤后1个月时PCL-5得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创伤疼痛程度对PTSD发病的预测价值。结果符合纳入标准者64例,PTSD组19例、非PTSD组45例。两组相比,PTSD组入院时VAS评分显著高于非PTSD组(P=0.006);两组间1个月时VAS评分及1个月VAS变化值(Δ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ISS评分以及入院24 h内APACHEⅡ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疼痛是PTS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3)。入院时VAS评分与伤后1个月时PCL-5得分呈正相关(r=0.355,P=0.004)。另外,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时VAS评分>8时,对PTSD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33%,P=0.0002)。结论创伤后严重疼痛是PTS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及时给予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急性疼痛 创伤后应激障碍 急诊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